首页 / 一种适于稳定接针的推针三角系统

一种适于稳定接针的推针三角系统有效专利 发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针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针织横机中的推针三角系统,尤其是一种适于稳定接针的推针三角系统。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针织横机在编织衣片的过程中,成圈和移圈是衣片不可或缺的编织要求。成圈的优劣和翻针的稳定取决于线圈与钩针的配合密切是否适当,而使线圈与钩针的配合适当,必须用牵拉衣片的方式或按压线圈的方式才能完成。沉降片即是按压线圈、帮助成圈的重要组成部件,通过推针三角系统,控制沉降片与织针的动作互相配合,从而在合适的时候对线圈产生压力,帮助成圈。
[0003] 申请人曾申请过名为《沉降片控制装置》的专利,专利号为2010205801501,是最为接近的现有技术。该装置包括母板、推杆、推针三角和活动三角,推针三角和活动三角位于母板的正面,推杆位于母板的背面;母板上设有若干个长槽孔;所述推针三角为两个,位于母板的两端;所述活动三角也为两个,位于两个推针三角之间。该专利的特点是活动三角能根据线圈的大小即编织密度的松紧,进行适度的按压,能使线圈与织针的配合达到最优的状态。
[0004]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翻针织针运行至最高位,接针织针穿入翻针织针弹簧片,接针织针上行到达最高位,针钩穿过翻针织针上的线圈,翻、接织针随着走针轨迹都向下行,接针织针下拉线圈,翻针针舌借助下拉线圈顺利关闭针钩实现脱圈,接针完成。但正在参与翻、接针的这些织针的局部位置由于一些其他因素可能牵拉收到影响,牵拉不到位,这时线圈容易上浮,特别是采用有弹性的纱线时,更容易引起浮纱,导致单毛,拉毛或漏针。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包括母板6,母板6上有四个平行的长槽孔61;母板的正面装有四个推针三角,分别是主推针三角1、2和副推针三角2、4,母板的反面装有推杆作为驱动机构,穿过长槽孔61与推针三角连接,并独立地驱动四个推针三角沿长槽孔进行上下运动。
[0015] 四个推针三角均由梯形的上凸块和梯形的下凸块组成,分别标记为11、12、21、22、31、32、41、42,所有梯形的长边在上下两侧而短边在中间部位;所有凸块均突出于推针三角本体,从而形成垂直于母板的走针面,以推针三角3、4为例,上凸块31、下凸块32、上凸块41、下凸块42分别具有走针面311、321、411、421,其中411被导块5遮挡,为梯形的一部分,仅具有一条斜边,其他几个走针面均具有两条斜边,它们的折角处经过圆滑处理,有利于沉降片沿走针面运动。
[0016] 仍以推针三角3、4为例,两个下凸块32、42有部分重叠,故在本实施例中,主推针三角3高于副推针三角4,从而在高度上将32、42错开,使得两者均可沿长槽孔上下运动而不至于产生干涉。随着32、42位置关系的改变,走针面321、421可组合成为多种不同的轨迹。
[0017] 需要指出的是,推针三角1、2是与3、4对称的。
[0018] 参见图3。推针三角固定在引导块上19,引导块19置于长槽孔61里,可上下移动;轴承17通过轴承销18固定在引导块上19,置于推杆槽20内,推杆15上设有齿条14,和齿轮啮合左右移动,通过推杆槽20特定的形状设计,带动推针三角在长槽孔61中上下移动。
[0019] 参见图4,图5。当机头运行到图4所示A‑B位置时,是产生质量问题的高风险区域。图5a是对照例,现有技术中运行到A‑B处时,沉降片处于打开位置,体现在沉降片的角度上就如图5a所示,沉降片7的片踵基本垂直于顶针杆上针脚8,而沉降片的按压部离开线圈, ,
10,线圈10在牵拉不足的情况下,就很容易上浮,影响编织质量。
[0020] 参见图5b,在本实施例中,机头运行到A‑B处时,可根据需要控制推针三角4向上移动,从而让走针面421参与对沉降片的轨迹控制,沉降片重新关闭,故沉降片7的角度不同于图5a,沉降片的按压部科员继续按压线圈10。

当前第1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