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种实现释放局部拉力的罗拉结构

一种实现释放局部拉力的罗拉结构有效专利 实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罗拉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实现释放局部拉力的罗拉结构。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横编织机编织功能越来越多,人们对电脑横机牵拉性能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在横编织机中,需要通过牵拉机构牵拉织物在编织时更好的实现退圈从而顺利编织,目前常用的皮罗拉外表面一般设置一些简单的形状或者不设置形状,上述方法罗拉皮始终与织物接触且在牵拉过程中牵拉力会越来越大,导致线圈断裂影响编织。
[0003] 因此,目前急需一种能够实现释放局部拉力的罗拉皮带,实现自主调节牵拉张力的功能,使整体张力稳定。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实现释放局部拉力的罗拉结构。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6] 一种实现释放局部拉力的罗拉结构,包括罗拉皮带,罗拉皮带的外表面上设有张力释放区和张力稳定区,张力释放区相邻两个张力释放区之间小于10毫米的间隔为张力过渡区。
[0007] 作为优选,张力释放区为凹槽结构,张力过渡区的宽度小于张力释放区的宽度。
[0008] 作为优选,张力释放区和张力过渡区间隔设置并形成矩形区,矩形区和张力稳定区交错分布。
[0009] 作为优选,张力稳定区包括多个凸起。
[0010] 作为优选,张力稳定区设有至少一个凸起,凸起为圆锥形凸起;凸起的直径为大于1毫米且小于释放槽的宽度。
[0011] 作为优选,沿罗拉皮带的轴向,每个张力释放区的长度为20~30毫米;沿罗拉皮带的周向,每个张力释放区的宽度为1~10毫米。
[0012] 作为优选,还包括牵引辊,罗拉皮带与牵引辊配合并套设在牵引辊上。
[0013] 作为优选,牵引辊有两个,两个罗拉皮带套接在前、后两组牵拉辊上,牵引辊包括传动部、间隔部和夹持部,间隔部位于传动部和夹持部之间,间隔部的两侧为弧形且与传动部和夹持部配合,两个罗拉皮带分别套设在两组对称设置的牵引辊外并由其夹持部推动相互接触加紧织物,罗拉皮带上设有波浪形内凸起,转动部上设有与波浪形内凸起配合波浪形凹槽,夹持部更贴近针板使织物张力更加稳定,通过前、后牵拉辊的夹持部相互贴合夹持织物,前、后牵拉辊的传动部带动夹持部旋转、相互摩擦实现对织物的牵拉作用。此时,牵拉辊的传动部上的动力传递给夹持部,波浪形与波浪形凹槽相互贴合,罗拉皮带不会偏位,使前后罗拉皮带的张力释放区域、张力稳定区域相互夹持并同步循环滚动。
[0014] 作为优选,两个牵引辊对称设置,夹持部的直径小于传动部的直径。
[0015]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根据织物的密度不同、组织结构不同,可实现自主调节牵拉张力,使整体张力稳定;罗拉皮带在工作时避免张力过大导致线圈断裂,避免张力过小导致线圈不能正常脱圈,影响织物密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1] 实施例1
[0022] 一种实现释放局部拉力的罗拉结构,如图所示,包括罗拉皮带1,罗拉皮带1为圆筒形的长条,罗拉皮带1的外表面上设有张力释放区2和张力稳定区3,张力释放区2相邻两个张力释放区2之间小于10毫米的间隔为张力过渡区4。
[0023] 张力释放区2为长条形的凹槽结构,多个张力释放区2平行设置,张力过渡区4的宽度小于张力释放区2的宽度。
[0024] 张力释放区2和张力过渡区4间隔设置并形成矩形区,矩形区和张力稳定区3交错分布。
[0025] 实施例2
[0026] 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张力稳定区3包括多个凸起31。
[0027] 张力稳定区3设有至少一个凸起31,凸起31为圆锥形凸起;凸起31的直径为大于1毫米且小于释放槽21的宽度
[0028] 实施例3
[0029] 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沿罗拉皮带1的轴向,每个张力释放区2的长度为20~30毫米;沿罗拉皮带1的周向,每个张力释放区2的宽度为1~10毫米。
[0030] 实施例4
[0031] 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还包括牵引辊5,罗拉皮带1与牵引辊5配合并套设在牵引辊5上。
[0032] 牵引辊5有两个,两个罗拉皮带1套接在前、后两组牵拉辊5上,牵引辊5包括传动部51、间隔部52和夹持部53,间隔部52位于传动部51和夹持部53之间,间隔部52的两侧为弧形且与传动部51和夹持部53配合,两个罗拉皮带1分别套设在两组对称设置的牵引辊5外并由其夹持部53推动相互接触加紧织物,罗拉皮带1上设有波浪形内凸起11,转动部51上设有与波浪形内凸起11配合波浪形凹槽,夹持部52更贴近针板使织物张力更加稳定,通过前、后牵拉辊5的夹持部52相互贴合夹持织物,前、后牵拉辊5的传动部51带动夹持部5旋转、相互摩擦实现对织物的牵拉作用。此时,牵拉辊5的传动部51上的动力传递给夹持部52,波浪形11与波浪形凹槽相互贴合,罗拉皮带1不会偏位,使前后罗拉皮带1的张力释放区域、张力稳定区域相互夹持并同步循环滚动。
[0033] 两个牵引辊5对称设置,夹持部53的直径小于传动部51的直径。
[0034] 罗拉皮带1工作时,织物进入张力释放区2可释放局部的拉力,避免织物受力过大导致线圈断裂,同时张力释放区2以外的织物被张力稳定区3所夹持并保证所处的织物张力稳定;罗拉皮带1转动,织物反复经过上述张力释放区2、张力稳定区3和张力过渡区4,使织物受到的部分拉力稳定同时释放局部拉力,从而实现自主调节牵拉张力、使张力稳定的功能。
[0035]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