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种用于机电设备的低噪散热装置

一种用于机电设备的低噪散热装置实质审查 发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机电设备散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机电设备的低噪散热装置。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在机电设备中,发热和噪音的产生源头可能在底部的情况比较常见,尤其是在重型工业设备、机械装置和电子设备中,例如机电设备中的电机、冷却风扇、变频器、电源模块均可能设置在设备底部,因此机电设备底部使发热和噪音的主要源头。
[0003] 现有的散热多是采用风冷加快机电设备中的空气流速,使流动的气体将热量带走,实现降温,但是通风降温会导致内部存在明显的噪音泄露情况,且容易带来灰尘进入的问题,对机电设备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
[0004] 基于此,如何对机电设备进行低噪散热是机电设备使用中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3] 本发明实施例的核心思想在于:将机电设备放置于基座上,并利用遮挡部对基座进行遮挡,同时遮挡部内形成内外两层腔体,通过循环冷却水箱对内层腔体供应冷水,使得冷水与机电设备的底部进行热交换以对机电设备进行冷却,而热交换后的热水会进入外侧腔体并回流至循环冷却水箱。由此,一方面通过水冷的方式保证了对机电设备的冷却效果,另一方面,内外两层腔体内呈现为内部冷水、外部热水的情况,温度不同的水流的密度不同,噪音穿过两种不同密度的水流和遮挡部后被大大降低,因此整体的散热和降温效果明显。
[0024] 如图1至图1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机电设备的低噪散热装置,包括基座1、遮挡部2、循环冷却水箱3以及驱动部4。其中,基座1承载于机电设备的下方。遮挡部2围设于基座1的四周,且遮挡部2的内部形成有相互连通的内腔201和外腔202;其中,内腔201靠近基座1,外腔202远离基座1,内腔和外腔内共同绕置有螺旋导板21。循环冷却水箱3的出水端31与内腔201连通,进水端32与外腔202连通。由此,冷水能够从出水端31流入内腔201并经过螺旋导板21进行引流,从而与机电设备的底部发生热交换后流向与外腔202连通的进水端32,进而回流至循环冷却水箱内。驱动部4沿竖直方向设置于基座1的底部,且驱动部4的动力输出端与遮挡部2连接,以带动遮挡部2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从而遮挡或裸露机电设备的底部。
[0025] 如图3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基座1包括组装板11、放置板12以及移动限位装置13。具体的,该组装板11为矩形板,承载于机电设备的下方,以作为机电设备的安装基础;并且,该组装板11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限位槽111,以用于与移动限位装置13相匹配。放置板12设置于组装板11的下方并通过支撑柱120对放置板12进行支撑,且放置板12上与限位槽111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活动孔121,活动孔121内沿水平方向设有滑槽122,以用于与移动限位装置13相匹配。
[0026]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该移动限位装置13包括活动座131、限位板132、滑板133以及移动杆134。具体的,该活动座131沿水平方向活动设置于活动孔121内。限位板132设置于活动座131的第一侧(即图7中的左侧)并与限位槽111滑动配合。滑板133设置于活动座131的第二侧(即图7中的右侧)并与滑槽122滑动配合。移动杆134倾斜设置于活动座131的底部并与安装在遮挡部2上的挤压杆210相匹配。具体使用时,通过驱动部4带动遮挡部2上升,从而带动挤压杆210与移动杆134相抵顶,进而通过移动杆134带动活动座131在活动孔
121内水平移动。
[0027]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移动杆134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子移动杆,子移动杆的两端均为竖直段,中间为倾斜段,以使两根子移动杆之间形成两端竖直中间倾斜的挤压孔135。具体的,该挤压杆210位于挤压孔135的下方,并与挤压孔135的底部开口相对应,以使挤压杆210能够从底部开口进入或离开挤压孔135。如图5所示,当挤压杆210从底部开口进入挤压孔135时,则通过挤压杆210挤压子移动杆的倾斜段,从而带动活动座131在活动孔
121内靠近遮挡部2移动。此时,滑板133从滑槽122内滑出,当活动座131移动至极限位置后,限位板132插入对应的限位槽111内,从而实现组装板11和放置板12的自动安装定位。此外,优选地,滑板133的长度大于活动座131在活动孔121内的最大移动距离,以使限位板132插入限位槽111内时,滑板133能够对活动座131与活动孔121之间的缝隙进行遮挡。
[0028] 如图7所示,优选地,该移动限位装置13还包括固定板136和弹性伸缩杆137。其中,固定板136固定于放置板12的底部,以用于为弹性伸缩杆137提供安装基础。相应的,该弹性伸缩杆137沿水平方向设置于固定板136的一侧,且弹性伸缩杆137的弹性伸缩端始终与移动杆134相抵顶。由此,当活动座131在活动孔121内移动时,由于弹性伸缩杆137的弹性,使得挤压孔135和移动杆134能够保持稳定,因此挤压杆210向上移动过程可以顺利进入挤压孔135内。
[0029]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遮挡部2为矩形框,该矩形框的内部形成有内腔201和外腔202,该内腔201和外腔202相连通,以共同形成U型空腔(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V型)。螺旋导板21绕置在该内腔201和外腔202内,用于对液体进行引流,并增大液体在U型空腔内的停留时间,提高冷水与机电设备底部的热交换效果。并且,该遮挡部2的内壁上形成有U型形状的挤压杆210以及矩形板状的顶块220。由此,随着驱动部4带动遮挡部2上升,则挤压杆210与移动杆134相配合,且顶块220与活塞充气部6相配合(下文进行详细说明)。
[0030]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驱动部4包括驱动电机41、丝杆42、丝母43、连接块44以及连接板45。其中,驱动电机41固定于放置板12的底部,丝杆42沿竖直方向连接于驱动电机41的动力输出端,丝母43螺纹连接于丝杆42上,连接块44套固于丝母43的外侧并与遮挡部2固定连接,连接板45固定于丝杆42的底部并支撑于工作面上。由此,当驱动电机41转动时,带动丝杆42旋转,以通过丝杆42与丝母43的螺纹配合,将旋转运动转化为连接块44的竖直移动,进而通过该连接块44带动遮挡部2上升或下降。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驱动部4的具体结构形式仅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需要对驱动部4的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只要能够带动遮挡部2相对于基座1上下移动即可。
[0031] 如图2和图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该低噪散热装置还包括密封气囊5和活塞充气部6。其中,密封气囊5围设于基座1与遮挡部2之间,以用于在充气状态下封堵基座1与遮挡部2之间的缝隙。活塞充气部6设置于基座1的底部,并与密封气囊5连接,以用于对密封气囊5进行充气。
[0032] 具体的,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该活塞充气部6包括活塞框61、活塞62和第一弹性件63。其中,活塞框61固定于放置板12的底部,且活塞框61的中空内腔610通过管道64与密封气囊5连通。活塞62包括活塞头621和活塞杆622,其中,活塞头621为矩形板状结构,该活塞头621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于活塞框61内,活塞杆622连接于活塞头的端面上,并凸伸出活塞框61。第一弹性件63设置于活塞框61内,且两端分别与活塞框61的内壁和活塞头621相抵顶。如图2所示,遮挡部2上的顶块220与活塞杆622的底部相对应,顶块220随遮挡部2的上移而与活塞杆622的底部相接触,从而带动活塞头621在活塞框61的中空内腔内上移,以将中空内腔内存储的气体通过管道64充入密封气囊5内,使得密封气囊5逐渐膨胀至充气状态。该密封气囊5的膨胀能够对基座1与遮挡部2之间的缝隙进行支撑填充,使机电设备底部被完整的包覆遮挡,其密封隔音性能更加理想。
[0033]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该低噪散热装置还包括辅助散热部7。其中,该辅助散热部7包括多个辅助散热组件70,各辅助散热组件70分别设置于遮挡部2外壁的一侧,以用于辅助散热。具体的,如图10和图11所示,该辅助散热组件70包括多个柔性导热垫71、多个导热板72以及推动部73。其中,每个柔性导热垫71的第一端均与遮挡部2的外壁连接,且多个柔性导热垫71均匀分布于遮挡部2外壁的一侧。相应地,各导热板72分别对应连接于各柔性导热垫71的第二端,以使得各导热板72能够随柔性导热垫71的形变而展开或收拢。推动部73设置于遮挡部2的外壁上,且推动部73包括多个推动柱7311,多个推动柱7311与多个导热板72相对应,以使得多个推动柱7311能够随遮挡部2的上移而推动多个导热板72展开。
[0034] 可以理解的是,当导热板72展开后,则流动在外腔202内的热水会通过遮挡部2的外壁将热量传递至柔性导热垫71,进而通过柔性导热垫71将热量传递至导热板72,以通过展开的导热板72进行快速散热。
[0035]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推动部73包括推动架731、连接杆732、导向杆733以及第二弹性件734。其中,推动架731由多个推动柱7311和多个推动杆7312相互连接成预设形状(本实施例中为矩形形状),并且,多个推动柱7311与多个导热板72相对应。连接杆732的第一端(即图10中的左端)连接于推动杆7312上,且第二端固定有导向套7321,该导向套7321的轴线方向为竖直方向。导向杆733穿设于导向套7321内,且导向杆733的底部设有底板7331,导向杆733的顶部设有顶板7332,该底板7331与遮挡部2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二弹性件
734套设于导向杆733上,且两端分别与导向套7321和顶板7332相抵顶。可以理解的是,当驱动部4带动遮挡部2上升时,则底板7331会抵顶导向套7321,并通过推动杆7312带动推动架
731向上移动,从而通过多个推动柱7311推动多个导热板72展开。反之,当遮挡部2下降时,则推动杆7312逐渐下降,导热板72在重力作用下回归原位。
[0036]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连接杆732为磁杆,并且,参照图5所示,基座1的外侧设有磁板14,该连接杆732与磁板14的磁性相同。可以理解的是,当驱动部4带动遮挡部2上移时,则相应带动连接杆732和导热板72向上移动,当连接杆732移动至磁板14上方后,通过连接杆732与磁板14之间的磁性斥力会控制导向套7321和连接杆732沿着导向杆733向上移动,此时第二弹性件734被压缩,由此通过斥力与弹性力达到一个平衡状态,使得推动部73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保证了导热板72工作的稳定性。
[0037]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低噪散热装置的工作原理:将装置机电设备底部的组装板11放在放置板12上,然后控制驱动电机41启动,以
带动丝杆42转动,通过丝杆42与丝母43的螺纹配合,将旋转运动转化为连接块44的竖直移动,进而通过该连接块44带动遮挡部2上升,以将安装在组装板11上的机电设备底部位置进行包围遮挡。此时,控制循环冷却水箱3工作,从循环冷却水箱3的出水端31排出的冷水流入内腔201并经过螺旋导板21进行引流,从而与机电设备的底部发生热交换后流向与外腔202连通的进水端32,进而回流至循环冷却水箱内。由于水流的流动沿着螺旋导板21进行流转,因此增加了水流的流动路径,增加了水流在腔体内的停留时间,使得冷水能够将机电设备散热的热量充分吸收,进而使得遮挡部2内呈现为内部冷水、外部热水的情况,温度不同的水流的密度不同,噪音穿过两种不同密度的水流和遮挡部2后被大大降低,热水经过进水端
32回流至循环冷却水箱3内进行降温循环。
[0038] 遮挡部2向上移动时会控制挤压杆210向上移动,从而从挤压孔135的底部开口进入挤压孔135内,并利用挤压孔135的倾斜段控制移动杆134和活动座131靠近遮挡部2移动。此时,滑板133从滑槽122内滑出,当活动座131移动至极限位置后,限位板132插入对应的限位槽111内,从而实现组装板11和放置板12的自动安装定位,并且,滑板133对活动座131与活动孔121之间的缝隙进行遮挡。
[0039] 遮挡部2向上移动时还会控制顶块220向上移动,从而通过顶块220抵顶与活塞杆622的底部相接触,从而带动活塞头621在活塞框61的中空内腔内上移,以将中空内腔内存储的气体通过管道64充入密封气囊5内,使得密封气囊5逐渐膨胀至充气状态,从而对基座1与遮挡部2之间的缝隙进行支撑填充。
[0040] 遮挡部2向上移动时还会带动推动部73向上移动,当连接杆732移动至磁板14上方后,通过连接杆732与磁板14之间的磁性斥力会控制导向套7321和连接杆732沿着导向杆733向上移动,此时第二弹性件734被压缩,由此通过斥力与弹性力达到一个平衡状态,使得推动部73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此时,推动柱7311推动导热板72转动,使得导热板72展开后配合导热垫71进行辅助散热,进而使得遮挡部2内的热量可快速流散到空气中,降低循环冷却水箱3的能耗和冷却水的效率。
[0041]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0042]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4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