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格栅除污机

格栅除污机失效专利 实用

技术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设备,具体说是一种拦截和去除水体中较大固体 漂浮物的格栅除污机。 目前,用于拦截和去除水体中污物的格栅除污机,由于其抓斗的上、下运动依 靠其两侧的滚轮沿栅面滚动导向,当碰到栅体拦截的污物体积较大时,易发生抓 斗倾斜、错齿故障,工作效率不高。另外,抓斗的承污板为单层板状结构,自重较 小,抓斗的耙齿插入栅隙的插入力小,使得对水体底部沉积物的清除效果差,甚至 出现空耙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格栅除污机,这种除污机不会出现抓斗倾 斜、错齿故障,工作效率高;对水体底部污物的清除效果好,不会出现空耙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格栅除污机,包括机架、框架和抓斗,框架内自下而上设置有栅 体和档板。机架安装在挡板之上,其上装有升降减速电机、卷筒、旋臂机构、松绳平 衡机构和开闭减速电机。用于使抓斗开闭的钢丝绳的上、下端分别固定在卷筒和 抓斗上,用于使抓斗升降的钢丝绳的上、下端分别固定在卷筒和抓斗上部两侧的 滚轮座上。其结构特点是框架两侧有“[”形导轨,抓斗上部和与该抓斗相连的导杆 上端均安装有导向滚轮,该导向滚轮与框架上的“[”形导轨相配合。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框架两侧为“[”形导轨,抓斗两侧的滚轮沿该导轨滚动,实 现了对抓斗上下运动的强制性导向,避免了遇有较大污物抓斗倾斜、错齿故障的 发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又由于抓斗的承污板为双层结构,且其两板之间填充 有混凝土,自重大,抓斗的耙齿插入栅隙的插入力大,对水体底部沉积物的清除效 果好,避免了空耙现象。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格栅除污机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抓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抓斗下行状态示意图; 图4是控制机构示意图; 图5是抓斗到底状态示意图; 图6是抓斗提升状态示意图。 见图1~图6,本实用新型的格栅除污机,包括一框架12,该框架的上边固定 在机架11上,下边置于水底,两侧边均为“[”形导轨19。挡板15和栅体17自上而 下依次固定在框架12内。机架11固定在水体之上的地面上,其上安装有用于升 降抓斗1的减速电机8和用于开闭抓斗1的减速电机24,减速电机8之下依次安 装有卷筒9和松绳平衡机构10,机架11上还安装有旋臂机构7和卸料机构6。用 作开闭抓斗1的钢丝绳4的上端固定在卷筒9的中间,下端固定在抓斗承污板的 外侧中间。用于升降抓斗1的两根钢丝绳13的上端固定在卷筒9的两头,下端固 定在抓斗1两侧的滚轮座18上。抓斗1的外侧有销轴2,该销轴的两端与两导杆 (16)固定在一起,以便使抓斗在钢丝绳4的作用下绕该销轴2开、闭。抓斗1上部 两侧和两导杆16的上端均安装一导向滚轮14,该四个导向滚轮与框架12两侧 的“[”形导轨19呈滑动配合,使抓斗1在卷筒9和钢丝绳13的带动下能沿“[”形 导轨作上、下运动。抓斗1的两侧板上各安装一滚轮30,该滚轮在抓斗闭耙提升 过程中,沿“[”形导轨19的上表面滚动,使耙齿22与拦污挡板间保持一定的间 距,保证抓斗在上行过程中无卡阻与刮擦现象。 抓斗1的承污板由两弧形板20焊接而成,两弧形板之间用混凝土21填充, 以增加抓斗1的自重。承污板的楔形边固定有耙齿22,该耙齿的数量与栅体17 的栅隙数量相适应。 为防止乱绳和抓斗1闭合上行时发生误动作,在钢丝绳4的下端还固定一重 锤3。 升降钢丝绳13的下端还设置了调节机构23。 本实用新型的格栅除污机工作时,由减速电机8驱动卷筒9旋转,使抓斗1 靠自重下行。同时,在减速电机24的驱动下,旋臂机构7作非整圆转动,带动用以 开闭抓斗1的钢丝绳4使抓斗开启。当旋臂机构7旋转一定角度后,固定在板26 上的开耙到位开关25动作,使减速电机24失电,抓斗1在开启状态下下行。当抓 斗1下行至格栅井底或碰到异常浮渣物时,会使用于升降抓斗1的两根钢丝绳 13松驰,使得原来由该钢丝绳张紧的松绳平衡机构10靠自重下落,使用于松绳 的无触点开关27得电动作,以便驱动减速电机24工作。当旋臂机构7反转一定 角度后,使用于闭耙的无触点开关28动作,减速电机24失电。同时,减速电机8 反转,并在两钢丝绳13的带动下使闭合状态下的抓斗1沿框架12两侧的导轨19 向上运动,直至卸料排污口29。最后在卸料机构6的卸料臂5的作用下,将抓斗1 内的污物从卸料排污口29排出。从而实现了对水体中污物的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