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能源汽车电桥驱动壳体模型加工结构

新能源汽车电桥驱动壳体模型加工结构有效专利 实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部件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桥驱动壳体的样机模型加工结构。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汽车电桥通过安装在驱动桥上实现电动驱动功能,可以实现低速纯电行驶,作为扩展系统,与传统动力总成可兼容,在能量回收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能和较好的系统效率,以及具备更好的燃油经济性。
[0003] 对于新能源汽车电桥驱动壳体的大批量生产都是采用压铸的方式,通过设计开发一套压铸模具,用压铸机生产毛坯,再用机器加工重要位置和重要尺寸。
[0004] 但是,对于研发用的样机模型而言,由于需求量较少,通常只有几件,有时甚至只有一件,不可能像大批量生产一样,用压铸的方式生产,不断地调试打样,调试打样合格后再生产,这就对制作工艺有很高的要求,一般都是直接用数控机床加工,在调试尺寸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公差,导致报废率极高。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桥驱动壳体模型加工结构,从而实现快速、高效地生产出合格优质的模型产品。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桥驱动壳体模型加工结构,包括治具和设于所述治具上部的模型,所述治具包括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的上表面设有若干第一销钉与所述第二压板定位,并通过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板上设有与所述模型的底部仿形的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若干第二销钉与所述模型定位,所述凸台的周向外边缘设有若干凸起,所述凸起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凸起通过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固定连接到所述模型;所述模型包括圆形的凹槽本体、与所述凹槽本体水平相接通的第一圆管和与所述凹槽本体垂直相接通的第二圆管,所述第一圆管和所述第二圆管均设于所述凹槽本体的一侧。
[0007] 具体的,所述第一压板的横截面为圆形的板件。
[0008] 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螺丝。
[0009] 具体的,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螺丝。
[0010] 具体的,所述第一压板固定于加工平台上。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电桥驱动壳体模型加工结构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新能源汽车电桥驱动壳体模型加工结构通过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定位,装夹新能源汽车电桥驱动壳体模型,利用仿形凸台装夹快速,定位精确,提高了产品重要尺寸的稳定性,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降低加工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7] 实施例:
[0018] 参照图1-2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桥驱动壳体模型加工结构,包括治具和设于治具上部的模型3,治具包括第一压板1和第二压板2,第一压板1的横截面为圆形的板件,第一压板1固定于加工平台上,第二压板2的横截面为方形的板件且四角为钝角。第一压板1的上表面设有四个第一销钉与第二压板2定位,并通过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可选螺丝。第二压板2上设有与模型3仿形的凸台21,凸台21上设有四个第二销钉22与模型3定位,凸台21的周向外边缘设有复数个凸起23,凸起23上开设有安装孔(图中未标注),凸起23通过第二连接件穿过安装孔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到模型3,第二连接件可选螺丝。模型3包括圆形的凹槽本体33、与凹槽本体33水平相接的第一圆管31和与凹槽本体33垂直相接的第二圆管32,第一圆管31和第二圆管32均相邻设于凹槽本体33一侧。模型3的底部边缘与仿形的凸台21的凸起23相一致。
[0019] 应用本实施例时,将模型3与第二压板2之间设定坐标通过第二销钉22定位,再用螺丝将其锁紧在第二压板2上,达到加工的要求,然后将第一压板1和第二压板2之间通过第一销钉11定位,并通过螺丝固定。最后将第一压板1固定于加工平台上进行五轴加工。
[0020] 本实施例的新能源汽车电桥驱动壳体模型加工结构通过第一压板1和第二压板2定位、装夹新能源汽车电桥驱动壳体模型,装夹快速,利用仿形的凸台21定位精确,提高了产品重要尺寸的稳定性,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降低加工成本。
[0021]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