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健身器材存放装置及使用方法。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现有铁制哑铃需要使用至少一组不同大小、规格、尺寸的配重块,来适配不同适用人群的肌肉训练,为了避免闲置配重块大量堆积挤压占用空间、相互磨损导致的收纳管理不便、因为高度堆积导致坍塌坠落引发安全事故,甚至还会在多重堆积后因为摩擦阻力导致取用不便的问题而对铁制哑铃的配重块进行存放取用。
[0003] 现提出一种健身器材存放装置及使用方法,用于收纳存放哑铃闲置的配重块,该装置可针对不同大小、规格、尺寸的配重块便捷调整存放空间与限位机构,以对每个配重块进行独立收纳管理,避免相互挤压造成磨损和取用困难问题。
[0004]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健身器材存放装置及使用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参照图1‑图7,一种健身器材存放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侧边配重箱1和位于两个侧边配重箱1之间的握杆4,两个侧边配重箱1相对端设有放杆箱2,且握杆4两端滑动卡在放杆箱2上,参照图1状态,放杆箱2一面为便于握杆4放入的开口状,且放杆箱2上开设有用于对握杆4定位的倾斜槽3,握杆4上开设有卡环槽5,这样便可以将握杆4上的卡环槽5卡设在两端放杆箱2的倾斜槽3上,然后握杆4沿着倾斜槽3下滑到最底端,为握杆4提供安装配重。
[0037] 倾斜槽3底端与组合配重块6同轴设置,侧边配重箱1上贯穿插设有引导杆7,且组合配重块6套设在引导杆7上,引导杆7通过复位弹簧9与握杆4端部相抵,引导杆7端部设有端部板8,这样可以对不同规格的配重块进行选择,并通过引导杆7滑动到握杆4两端并固定。
[0038] 参照图2状态,如若需要选择第三配重块63进行装配到握杆4两端。
[0039] 侧边配重箱1内设有组合配重块6,组合配重块6包括依次同轴设置的第一配重块61、第二配重块62、第三配重块63和第四配重块64,且第一配重块61、第二配重块62、第三配重块63和第四配重块64半径依次增大,其中第一配重块61或第二配重块62或第三配重块63或第四配重块64卡设在引导杆7两端并固定采用的技术为卡箍装置,该装置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阐。
[0040] 参照图5和图6状态,引导杆7上依次套设有第一套管33、第二套管34、第三套管35和第四套管36,且第一配重块61、第二配重块62、第三配重块63和第四配重块64分别套设在第一套管33、第二套管34、第三套管35和第四套管36外侧壁,其中第一套管33、第二套管34、第三套管35和第四套管36外壁半径与握杆4半径相同,以对应的套管并不会一同滑入握杆4端部,仅仅只有对应的配重块滑入握杆4两端并固定。
[0041] 其中第一套管33、第二套管34、第三套管35和第四套管36上设有增阻圈,用于对第一套管33、第二套管34、第三套管35和第四套管36在第一套管33、第二套管34、第三套管35和第四套管36的固定,并保证第一配重块61、第二配重块62、第三配重块63和第四配重块64之间留有间隙,便于后续的伸缩板16插入。
[0042] 参照图3,侧边配重箱1一侧设有内置箱15,且内置箱15内设有用于将组合配重块6移位的托底组件,托底组件包括第一托底块11、第二托底块12、第三托底块13和第四托底块14,分别用于托起第一配重块61、第二配重块62、第三配重块63和第四配重块64,这样便于第一托底块11、第二托底块12、第三托底块13和第四托底块14带着对应的第一配重块61、第二配重块62、第三配重块63和第四配重块64缩回内置箱15内,为对应选的第三配重块63的滑动扫除阻挡。
[0043] 参照图3和图7状态,第一按压杆24、第二按压杆25、第三按压杆26和第四按压杆27相邻两个之间分别设有单向带动机构,其中单向带动机构包括按压板37和按压环38,按压板37下压带动按压环38下移;
[0044] 如若需要选择第三配重块63进行装配到握杆4两端时,此时需要按压第三按压杆26,在按压过程中,会通过按压板37的下压带着前方的第一按压杆24和第二按压杆25上的按压环38一同下压,即按压环38分别与第一按压杆24、第二按压杆25和第三按压杆26固定,按压板37位于按压环38上方的且与第一按压杆24、第二按压杆25和第三按压杆26相接部位为滑动状态,因此,例如在按压过程中,会通过按压板37的下压带着前方的第一按压杆24和第二按压杆25上的按压环38一同下压,因此这样便会带动前三个杆,即第一按压杆24、第二按压杆25和第三按压杆26一同下压,其中第一按压杆24和第二按压杆25共同下压会开启第一电磁发生器,第一按压杆24、第二按压杆25和第三按压杆26一同下压会开启第一电磁发生器和第二电磁发生器29,当第一按压杆24、第二按压杆25、第三按压杆26和第四按压杆27同时按压时,会开启第一电磁发生器、第二电磁发生器29和第三电磁发生器30。
[0045] 第一托底块11、第二托底块12、第三托底块13和第四托底块14上分别通过贯穿孔插设有第一螺旋杆19、第二螺旋杆20、第三螺旋杆21和第四螺旋杆22,贯穿孔内设有抵杆,在第一螺旋杆19和第二螺旋杆20转动转动时会推动抵杆,让对应的第一托底块11和第二托底块12朝着内置箱15方向缩回,即第一托底块11和第二托底块12带着第一配重块61和第二配重块62缩回内置箱15。
[0046] 第一螺旋杆19、第二螺旋杆20、第三螺旋杆21和第四螺旋杆22上均套设有沿轴滑动的滑动齿轮32,内置箱15侧壁设有与第一螺旋杆19、第二螺旋杆20、第三螺旋杆21和第四螺旋杆22对应的第一电磁发生器、第二电磁发生器29、第三电磁发生器30和第四电磁发生器31,且滑动齿轮32朝向内置箱15侧壁一侧设有磁铁,其中第一按压杆24、第二按压杆25和第三按压杆26一同下压会开启第一电磁发生器和第二电磁发生器29,即会吸引对应的滑动齿轮32滑动靠近第一电磁发生器和第二电磁发生器29。
[0047] 内置箱15内设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有在内置箱15内滑动的滑动齿条23,且滑动齿条23紧贴内置箱15侧壁,即此时的电动推杆同样一并开启,然后带动滑动齿条23滑动,即此时第一螺旋杆19和第二螺旋杆20上的滑动齿轮32与滑动齿条23啮合,即在滑动齿条23滑动过程中会带动第一螺旋杆19和第二螺旋杆20转动,而第三螺旋杆21和第四螺旋杆22并不会发生转动,其中滑动齿轮32通过复位小弹簧,进行复位归位,保证在滑动齿轮32不受到吸引力时,便会脱离与滑动齿条23啮合状态。
[0048] 内置箱15内还固定有多个固定滑杆17,且固定滑杆17上滑动有伸缩板16,翻转板18在伸缩板16上转动,内置箱15上还依次插设有第一按压杆24、第二按压杆25、第三按压杆
26和第四按压杆27,其上均设有用于控制翻转板18翻转推动的电磁弹射器28,内置箱15内还设有用于将组合配重块6推出并插设在握杆4两端的翻转板18。
[0049] 按压第三按压杆26上的电磁弹射器28,便会带动伸缩板16伸入第三配重块63和第四配重块64之间,然后将伸缩板16上的翻转板18翻转弹出,即将第三配重块63带着第三套管35在引导杆7上沿轴滑动,其中开启电磁弹射器28,带动伸缩板16滑出,并带动翻转板18翻转弹出,该技术方案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阐。
[0050] 引导杆7两侧对称开设有侧边倾斜面10,侧边倾斜面10为竖直状态,其中在第一配重块61和第二配重块62缩回的过程中,由于第一配重块61和第二配重块62会带着第一套管33和第二套管34沿着引导杆7径向方向移动,由于竖直状态的侧边倾斜面10存在,这使得第一套管33和第二套管34移动会挤压着引导杆7突出侧边配重箱1,因此引导杆7并不会阻碍组合配重块6的脱离,当第一配重块61和第二配重块62脱离后,引导杆7会在复位弹簧9作用下重新伸入侧边配重箱1;
[0051] 其中引导杆7侧边为侧边倾斜面10,而顶部依旧曲面状,因为并不会阻碍第三套管35带着第三配重块63一同滑动,其中第三套管35外壁半径与握杆4半径相同,以第三套管35并不会一同滑入握杆4端部,仅仅只有第三配重块63滑入握杆4两端并固定,然后握杆4会携带着两个第三配重块63从放杆箱2的开口离开,并进行训练
[0052]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0053] S1:在需要对握杆4两端进行配重选择时,首先将握杆4上的卡环槽5卡设在两端放杆箱2的倾斜槽3上,然后握杆4沿着倾斜槽3下滑到最底端,由于倾斜槽3底端与组合配重块6同轴设置,以及套设有组合配重块6的引导杆7通过复位弹簧9与握杆4端部相抵,这样可以对不同规格的配重块进行选择,并通过引导杆7滑动到握杆4两端并固定;
[0054] S2:如若需要选择第三配重块63进行装配到握杆4两端时,此时需要按压第三按压杆26,在按压过程中,会通过按压板37的下压带着前方的第一按压杆24和第二按压杆25上的按压环38一同下压,因此这样便会带动前三个杆,即第一按压杆24、第二按压杆25和第三按压杆26一同下压,其中第一按压杆24和第二按压杆25共同下压会开启第一电磁发生器,第一按压杆24、第二按压杆25和第三按压杆26一同下压会开启第一电磁发生器和第二电磁发生器29,当第一按压杆24、第二按压杆25、第三按压杆26和第四按压杆27同时按压时,会开启第一电磁发生器、第二电磁发生器29和第三电磁发生器30;
[0055] 其中第一按压杆24、第二按压杆25和第三按压杆26一同下压会开启第一电磁发生器和第二电磁发生器29,即会吸引对应的滑动齿轮32滑动靠近第一电磁发生器和第二电磁发生器29,即此时的电动推杆同样一并开启,然后带动滑动齿条23滑动,即此时第一螺旋杆19和第二螺旋杆20上的滑动齿轮32与滑动齿条23啮合,即在滑动齿条23滑动过程中会带动第一螺旋杆19和第二螺旋杆20转动,而第三螺旋杆21和第四螺旋杆22并不会发生转动;
[0056] S3:由于第一托底块11、第二托底块12、第三托底块13和第四托底块14上分别通过贯穿孔插设有第一螺旋杆19、第二螺旋杆20、第三螺旋杆21和第四螺旋杆22,贯穿孔内设有抵杆,在第一螺旋杆19和第二螺旋杆20转动转动时会推动抵杆,让对应的第一托底块11和第二托底块12朝着内置箱15方向缩回,即第一托底块11和第二托底块12带着第一配重块61和第二配重块62缩回内置箱15,为第三配重块63的滑动扫除阻挡;
[0057] 其中在第一配重块61和第二配重块62缩回的过程中,由于第一配重块61和第二配重块62会带着第一套管33和第二套管34沿着引导杆7径向方向移动,由于竖直状态的侧边倾斜面10存在,这使得第一套管33和第二套管34移动会挤压着引导杆7突出侧边配重箱1,因此引导杆7并不会阻碍组合配重块6的脱离,当第一配重块61和第二配重块62脱离后,引导杆7会在复位弹簧9作用下重新伸入侧边配重箱1;
[0058] S4:最后按压第三按压杆26上的电磁弹射器28,便会带动伸缩板16伸入第三配重块63和第四配重块64之间,然后将伸缩板16上的翻转板18翻转弹出,即将第三配重块63带着第三套管35在引导杆7上沿轴滑动,其中引导杆7侧边为侧边倾斜面10,而顶部依旧曲面状,因为并不会阻碍第三套管35带着第三配重块63一同滑动,其中第三套管35外壁半径与握杆4半径相同,以第三套管35并不会一同滑入握杆4端部,仅仅只有第三配重块63滑入握杆4两端并固定,然后握杆4会携带着两个第三配重块63从放杆箱2的开口离开,并进行训练。
[005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