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种适用于老年人的行动障碍训练装置

一种适用于老年人的行动障碍训练装置实质审查 发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行动障碍训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老年人的行动障碍训练装置。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肌肉力量减弱、关节灵活性下降、平衡能力变差等,导致其行动机能降低,易在行走过程中跌倒导致严重伤害。为了降低行动机能下降对生活的影响,老年人可通过行动障碍训练维持身体的运动能力,比如行走训练、平衡训练、拉力训练等。
[0003] 目前,为了能够适应老年人的力量水平和强度,且可在人员陪护的情况下完成行动训练,市场上存在多种训练装置,比如公开号为CN117861153A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其包括承重基座,所述承重基座的内底壁搭接有承重底座,所述承重底座的中部通过承重转轴转动连接有防滑传送带,所述承重基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承重柱,所述主承重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承重架,所述承重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臂;还比如公开号为CN115154995B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的种适用于MCI老年人的社区居家认知障碍训练装置,包括手机APP、便携跑台和支撑装置;便携跑台包括硬质垫、显示屏、透明履带、语音模块、蓝牙模块;支撑装置包括扶手杆、支撑杆、背带辅助装置;MCI训练者通过手机APP选择不同的训练模式,然后在平衡步行训练过程中根据便携跑台的显示内容以及语音模块发布的认知障碍训练内容作出执行反应;支撑装置通过腋窝背部辅助装置为MCI使用者提供保护机制,防止MCI使用者训练过程中摔倒。
[0004] 使用上述专利提供的装置,可实现老人的行走训练,但是,其训练强度较为平缓,不便提升心肺功能,且行走时膝关节的弯曲和伸张程度较小,不利于增加膝关节的活动范围,另外,行走只在同一平面上运动,不利于在不同高和角度上保持身体平衡,对平衡能力训练的效果不尽人意。上述的心肺功能、膝关节活动范围、平衡能力的训练可通过上下楼梯实现,但是老年人上下楼梯的高度差大,强度大,因此,不适应老年人的行动障碍训练。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3]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34] 实施例1
[0035] 为了能够模拟上下楼梯的运动训练,提升心肺功能、增加膝关节的活动范围、提高平衡能力,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实现居家行动障碍训练,具体的技术方案见下为。
[0036] 如图1、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登梯组件1、支撑机构3、端框4和扶持杆2,登梯组件1设置在支撑机构3上,且倾斜设置,端框4设置在支撑机构3的端部,同时支撑机构3可相对端框4调节,因此,可在需要训练的时候使支撑机构3和登梯组件1倾斜设置,训练结束后,使登梯组件1和支撑机构3竖直收纳放置,避免其占据房屋较大空间,扶持杆2设置在端框4的上方。使用该装置进行行动训练时,训练人员(比如老年人)可手握扶持杆2,脚踩登梯组件1,迫使登梯组件1循环转动,模拟上下楼梯运动,使训练人员在一定高度内升降,有效提升心肺功能、增加膝关节活动范围、提高平衡能力。
[0037] 如图12所示,具体的,登梯组件1包括环形带12、两根支撑辊11和多个踏板13。环形带12倾斜设置,环形带12的内侧面固定设置有多个凸柱14,多个凸柱14沿着环形带12的周长方向设置,两根支撑辊11分别设置在环形带12的两端,在支撑辊11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凸柱14位于凹槽内,在凸柱14和凹槽的配合下,增加环形带12和支撑辊11相对转动的阻力,即使环形带12和支撑辊11同时转动。多个踏板13沿着环形带12的周长方向均匀分布设置,且处于水平状态,因此,训练人员可交替踩踏相邻的两个踏板13,迫使踏板13移动,模拟训练人员的上下楼梯运动。
[0038] 如图2、图3、图10所示,为了使环形带12稳定处于倾斜状态,支撑机构3包括托板32、两根支撑轴33和两个侧板31。两个侧板31沿着环形带12的倾斜方向设置,且分布在环形带12的两侧,在端框4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顶柱42,顶柱4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端轴43,第一端轴43插入侧板31的顶部,另外,在端框4和侧板31的底部之间设置有限制板5,限制板5两端与侧板31和端框4的底部均调节相连,因此,因此,在限制板5、端框4、侧板31的配合下形成三角框架结构,同时登梯组件1安装在该三角框架的倾斜面上,进而使环形带12稳定倾斜设置。
[0039] 如图2、图9、图10所示,为了能够根据需求调整侧板31的倾斜角度,端框4的两竖直段均设置有滑孔41,滑孔41沿着端框4的高度方向设置,在滑孔41处贯穿设置有螺柱52,螺柱52的一端与限制板5固定相连,另一端套设有螺母,因此,在螺母的作用下,可使螺柱52稳定相对滑孔41放置。限制板5的远离螺柱5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端轴51,第二端轴51插入侧板31底部的通孔311设置,且固定设置有L型板设置,该L型板贴合底面设置,因此,当需要使用该装置训练行动能力时,旋动螺母,解除限制板5的限制,并在外力作用下调整限制板5和侧板31的倾斜角度。调整限制板5和侧板31的倾斜角度后,L型板与底面接触,同时反向旋动螺母,使限制板5的端部相对端框4稳定安装。训练结束后,可反向操作,使侧板31收纳在端框4的侧边,避免占据较大空间。
[0040] 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为了环形带12相对侧板31稳定安装,两根支撑轴33设置在两个侧板31之间,且通过轴承连接分别贯穿两根支撑辊11设置,该轴承位于支撑辊11的内侧。另外,支撑轴33的两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二多边形槽334,且端部插入侧板31的通孔311内,在第二多边形槽334处插接有多边形柱333,多边形柱333的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板332,第二连板332通过螺栓相连安装在侧板31上,此时,第二连板332相对侧板31静止安装,同时在多边形柱333和第二多边形槽334的配合下,使支撑轴33相对侧板31静止安装,进而使支撑辊11稳定支撑环形带12。
[0041] 如图5、图7所示,为了避免环形带12和支撑辊11在外力作用下快速转动,在支撑轴33的两端还套设有制动盘331,制动盘331位于侧板31和环形带12之间,且外径小于支撑辊
11的外径,在制动盘331上通过轴承连接设置有调节螺杆335,调节螺杆335螺纹贯穿侧板31的螺纹孔313设置,通过旋动调节螺杆335,可控制制动盘331移动,迫使制动盘331贴合支撑辊11端部设置,增加支撑辊11转动的阻力,实现环形带12的缓慢转动。具体的,将该装置投入使用初期,或每次使用前,都根据使用人员的体重旋动调节螺杆335,调节支撑辊11的转动,以便使用人员站立在踏板13上后,踏板13和环形带12缓慢转动,为使用人员踩踏另一踏板13模拟上下楼梯提供便利。
[0042] 如图3、图8所示,为了增强环形带12的抗压强度,托板32位于两根支撑轴33之间,且与环形带12的上侧壁滑动接触,因此,在托板32的作用下,使用人员可稳定站立在登梯组件1上。在托板32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底轴321,底轴321的端面设置有第一多边形槽322,第一多边形槽322处插接有多边形柱,多边形柱贯穿侧板31的多边形孔312设置,且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板323,第一连板323通过螺栓相连安装在侧板31上,在多边形组和多边形槽的配合下,托板32平行环形带12稳定安装。
[0043] 如图11所示,即使在有陪护人员的情况下,也需要训练人员自己控制自身的稳定性,因此,在端框4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顶柱42,顶柱4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端轴43,另一端设置有螺纹槽,且上下贯穿设置有穿孔44,在穿孔44处贯穿设置有升降板21,在螺纹槽处螺纹插接有限位螺栓45,限位螺栓45的端部伸入穿孔44中抵压升降板21设置,因升降板21可稳定贯穿顶柱42设置,同时使升降板21稳定安装,另外,两根升降板21的端部与同一根扶持杆2相连,训练人员可手握扶持杆2使自身稳定站立。
[0044] 实施例2
[0045] 如图1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踏板13可与环形带12铰接相连,即可通过合页连接踏板13和环形带12,也可通过踏板13和环形带12上均设置有管体,管体套设在同一中心轴上,总之,踏板13可相对环形带12转动。为了使踏板13位于环形带12的上方时水平放置,在踏板13的一侧设置有抵板15,抵板15可与环形带12的上侧面接触,在抵板15的作用下踏板13可水平放置。当踏板13移动至环形带12的下方时,其处于竖直状态,因此,当踏板13移动至环形带12的顶部时,需要陪护人员手动调节踏板13的状态使其处于水平。
[0046]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