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适配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子固定结构及适配器。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满足不同标准间相互转换的充电适配器,不仅可以使用自有充电网络充电,也可以使用符合其它国家或地区的国标的充电设施进行充电,此举极大地丰富了充电网络,更进一步提升了车主的充电便利性,丰富了充电网点,让车主可以更自由、更随意的充电。更重要的是,充电适配器的发布进一步加强了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消费信心,使得绿色、环保、亲民的绿色出行的概念深入人心,同时,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智能化,电动化,高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单个系统的自我感知和判断需要更主动,更智能。其中,新能源适配器可以实现在不同充电标准间的相互充电,而不同的充电标准定义的信号端子位置不同,PIN序不同,为了实现信号端子间的连接,传统的连接方式有焊线连接、压线连接及冲压弹片端子连接等,这些连接方式需要单独的设备及工艺来实现,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且无法实现自动化装配;而且,冲压弹片端子连接由于是在端子的端面方向进行接触,因此对零件的尺寸、装配尺寸公差要求很高,若公差过大则会有接触不良和虚接,公差过小则对生产和制造的要求较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8]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0029]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0030]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0031] 一种端子固定结构,如图1‑图5所示,包括信号端子10和印制板20,印制板20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内壁表面设置有第一导电回路(未在图中示出)的安装孔201,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在印制板20的安装孔201内壁上设置第一导电回路,具体可以为导电层,以实现印制板20与外部导电件的导电连接,为本领域较为常规的技术手段,在此处不作详细说明;信号端子的导电端103套设有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导电扩张件30,且信号端子的导电端103设置有用于防止导电扩张件30朝远离印制板20的方向移动的第一梯台结构104,导电扩张件30装入信号端子的导电端103后通过第一梯台结构104进行限位,可防止导电扩张件30在装入安装孔201时朝远离印制板20的方向移动,从而便于信号端子的导电端103和导电扩张件30顺利装入安装孔201内;如图3和图4所示,导电扩张件30包括套设在信号端子的导电端103外侧的第一环状部301和第二环状部302,以及用于连接第一环状部301和第二环状部302的导电部303,导电部303为沿信号端子10的径向向外侧冲压形成的第一鼓型结构,信号端子的导电端103和导电扩张件30装入安装孔201后,导电部303与安装孔201的内壁挤压接触,以使信号端子的导电端103与印制板20导电连接,而不同信号端子的导电端103之间通过印制板20上的印刷电路导电连接,相对于现有的焊线连接、压线连接及冲压弹片端子连接等连接方式来说,连接方式简单,成本低。
[0032]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5所示,导电部303与第一环状部301之间还成型有支撑部304,第一环状部301、支撑部304、导电部303以及第二环状部302由板材一体冲压成型,制造成本低;支撑部304为沿信号端子10的径向向外侧冲压形成的第二鼓型结构,第一鼓型结构和第二鼓型结构的外径均由中间到两端逐渐减小,第二鼓型结构的最大外径大于第一鼓型结构的最大外径,且第一鼓型结构的最大外径大于安装孔201的内径,信号端子的导电端103和导电扩张件30装入安装孔201后,第一鼓型结构与安装孔201的内壁挤压接触使得导电部303的外壁与安装孔201的内壁导电连接,以使信号端子的导电端103与印制板20导电连接;此时,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鼓型结构在与第一鼓型结构相连的一端抵接至印制板20从而可对印制板20起到支撑的作用,使信号端子10与印制板20连接后的稳定性更强。本实施例中,导电部303和支撑部304整体呈葫芦状,具有较好的美观性及结构稳定性;进一步地,支撑部304的最大外径与导电部303的最大外径之比为1.5:1~2:1,优选为1.8:1,从而使导电扩张件30兼具有体积小及支撑效果佳的优点。
[0033]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一环状部301、支撑部304、导电部303以及第二环状部302上沿导电扩张件30的母线方向贯穿设置有扩张缝305,扩张缝305的设置,使导电扩张件30在装配时可适当的向外侧扩张以便于装配,并在装配动作完成后向内侧收缩,使导电扩张件30抱紧在信号端子的导电端103的外侧,防止导电扩张件30从信号端子的导电端103的外侧脱落。
[0034]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信号端子的导电端103还设置有第二梯台结构105,第一梯台结构104和第二梯台结构105之间形成用于收容导电扩张件30的收容槽106,当导电部303与安装孔201的内壁挤压接触时,第一环状部301和第二环状部302分别抵接至第一梯台结构104和第二梯台结构105,从而可提升导电扩张件30在信号端子的导电端103轴向上的连接稳定性,进而可提升本发明端子固定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地,第一环状部301和第二环状部302的内径相同,且两者的内径小于信号端子10在收容槽106处的外径,当导电扩张件30装设在收容槽106的外侧时,第一环状部301和第二环状部302向外侧扩张并抱紧在信号端子的导电端103外侧,防止导电扩张件30与信号端子的导电端103之间发生晃动。
[0035]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导电部303和支撑部304上沿导电扩张件30的母线方向设置有母线槽306,且母线槽306贯穿导电部303和至少部分支撑部304的侧壁设置,母线槽306的设置,可减轻信号端子的导电端103和导电扩张件30装入安装孔201时的插拔力,以便于信号端子的导电端103和导电扩张件30顺利装入安装孔201中。进一步地,信号端子的导电端103的端部设置有直径逐渐减小的导向部107,以引导导电扩张件30装入信号端子的导电端103。
[0036] 本发明的一种适配器,如图6所示,包括至少一个母端信号端子101、至少一个公端信号端子102以及印制板20,印制板20上开设有多个内壁表面设置有第一导电回路的安装孔201,至少一个母端信号端子101和至少一个公端信号端子102均采用上述的信号端子10的结构,并进一步采用上述的端子固定结构与印制板20的安装孔201导电连接。采用该端子固定结构的适配器可适用于自动化装配,适于大范围推广使用。
[0037]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