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种油污分离机

一种油污分离机有效专利 实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床配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分离机,尤其涉及一种油污分离机。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在机械加工行业,磨床、加工中心在加工零件时,通常都要用乳化液冲刷被加工部位,以提高加工精度。这样,被加工件上的油污就随着乳化液进入了水箱里,时间一长,水箱里的乳化液的纯洁度就很低,不能再用于冲刷被加工零件了。这时,要么,把水箱里的乳化液全部排出换一箱新的乳化液,要么,就采用油污自动分离机来对旧乳化液进行净化。
[0003] 现有的油污自动分离机一般是由主动轮、从动轮、皮带、电机和刮油板组成,皮带套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且由电机带动转动,将从动轮一端的皮带插入被污染的乳化液内,随着皮带转动皮带上会携带油污转动,当运动到刮油板处时油污会被抵压在皮带上的刮油板刮下,在刮油板处放置收集盒就能将油污收集起来集中处理。但是在皮带转动过程中也会带着少量的乳化液被刮油板刮下,在长期使用下来积少成多就会让收集起来的油污里带有不少乳化液,乳化液不与油污相容一般会沉在油污的底层,难以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6] 如图1‑图5所示的一种油污分离机,包括油污分离组件1和收集盒2,油污分离组件1上具有出油口11,油污分离组件1包括壳体12,壳体12内安装有主动轮、从动轮13、皮带14和电机15,电机15能带动主动轮转动,皮带14套设在主动轮和从动轮13上,壳体12上还固定有抵压在皮带14上的刮油板16,刮油板16倾斜设置且刮油板16上具有导流槽161,出油口11为导流槽161的较低一侧的出口。使用时只需要将从动轮13一端的皮带14插入乳化液和油液的混合液中即可,当皮带14转动会附着着油液一起转动,然后被抵在皮带14上刮油板16刮下油液并进入到收集盒2内。收集盒2具有上端开口的内腔21,收集盒2内设有将收集盒2的内腔21分为左半腔211和右半腔212的隔板22,隔板22的底部与内腔21的底面之间具有间隙23,左半腔211位于出油口11的下方,右半腔212的底部穿设有高度可调的回流管3。本设计的油污分离机在油污分离组件1的出油口11处设置一个收集盒2,将油污分离组件1分离的油液通入左半腔211内,由于油液浮在乳化液上,所以乳化液会自隔板22之间的间隙23进入到右半腔212内,随着两个半腔内的液面高度上升,左半腔211基本上都是油液,右半腔
212则都是乳化液,这样对被油污分离装置分离过的混合液进行二次分离能进一步将油液和乳化液进行分离,使得分离的效果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左半腔211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污口
25,排污口25处固定有导流板4,导流板4的下方设置有接油盒5。在油液分离组件一直运作的过程中,我们只需要在导流板4下方放置接油盒5就能承接住自排污口25流出的油液,而乳化液则是从回流管3处回流至设备的乳化液箱内,等接油盒5满了之后再进行更换即可,这样设计实现了全自动且高效率的分离油液与乳化液,而且经过这样的双重分离之后,分离出来的乳化液与油液纯度都很高,分离效果十分好。
[0027] 本设计的右半腔212的底部穿设有高度可调的回流管3,回流管3包括内管31和外管32,右半腔212的底面上开设有安装孔24,内管31穿过安装孔24且与安装孔24螺纹连接固定,外管32螺纹连接在内管31的上端部且能通过周向转动调节高度。外管32的上端固定有用于转动外管32的手轮33。当右半腔212的液面高度高于回流管3的高度时,乳化液就会进入到回流管3内,我们可以将装乳化液的箱子与回流管3对接,分离出来的乳化液直接能通入机床内重新被回收利用,大幅度的增加了分离效果,而且乳化液在右半腔212内经过进一步沉淀,最上层最干净的先进入到回流管3内进行回收,乳化液品质高,进一步的提高了分离效果。本设计的回流管3包括内管31和外管32,内管31用于与内腔21底部固定,而外管32的高度可以调节,可以通过转动外管32来调节右半腔212内的液面高度,而且如果左半腔211的底部具有一层乳化液的话,我们可以通过将外管32的高度调低利用压力差的原理让左半腔211的油液将乳化液压入右半腔212内使得,油液与乳化液的分离效果更好。
[0028]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