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种防毒浸渍炭的真空浸渍干燥一体化系统及使用方法

一种防毒浸渍炭的真空浸渍干燥一体化系统及使用方法公开 发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滤毒罐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毒浸渍炭的真空浸渍干燥一体化系统及使用方法。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防毒浸渍炭可以对经典毒剂、工业有害气体以及室内散发的有毒物质进行综合防护净化,保障复杂作业环境中人员的正常生活与工作;目前,防毒浸渍炭的生产存在以下问题:1,设备复杂,浸渍罐与真空干燥罐分离,生产效率低下;
2,生产工艺落后,传统的常压常温浸渍和敞口搁置不能满足高性能防毒浸渍炭批量生产需求;
3,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氨和炭尘污染环境,氨水等溶剂不能得到充分的回收利用,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防毒浸渍炭的真空浸渍干燥一体化系统及使用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实施例一:如图1 图2中,一种防毒浸渍炭的真空浸渍干燥一体化系统,包括浸渍罐1,浸渍罐~
1的壳体为夹层结构,夹层内填充有导热油;夹层内部通过进回油管道与温度循环控制器2连接;浸渍罐1内部设置有进液口和排气口,浸渍罐1的进液口与计量泵3的出液口通过管路连接,浸渍罐1的排气口通过管路与外置的过滤系统连接。
[0022] 进一步地,浸渍罐1选用304不锈钢内衬,能有效防止浸渍溶液腐蚀,具有夹层结构,外壁光滑,内壁为凹凸面,能有效防止湿炭黏壁。
[0023] 进一步地,计量泵3为柱塞结构,流量可以在0% 100%内进行无极调节,用于将配置~好的浸渍溶液加压控速泵入浸渍罐1内。
[0024] 优选地,过滤系统包括外置过滤器4,底部有卸炭灰口;外置过滤器4进气口与浸渍罐1的排气口连接,外置过滤器4出气口与冷凝器5的进气口连接。
[0025] 优选地,冷凝器5为水平安装的水冷式套管冷凝器5;冷凝器5的出气口与缓存罐6连接,缓存罐6底部设置有出液口与计量泵3的进液口前端连接。
[0026] 优选地,缓存罐6的出气口与水环式真空泵7连通,水环式真空泵7的出气端与水箱8连通;缓存罐6中收集的氨水浓度在3% 5%之间。
~
[0027] 优选地,水箱8内置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与冷水源或热水源连通,调节水环式真空泵7的温度,通冷水避免水箱8水温过高影响真空泵运行,或者通热水防止气温过低水箱8内水冻结。
[0028] 优选地,温度循环控制器2包括电加热装置和泵机,泵机与进回油管道连接,将夹层内的导热油进行循环,电加热装置对循环的导热油进行加热。
[0029] 进一步地,温度循环控制器2控温范围为20℃‑200℃。
[0030] 优选地,浸渍罐1顶部开设有进料口104,进料口104内壁安装有温控仪109。
[0031] 优选地,浸渍罐1内部的排气口端部设置有过滤网103,排气口与外置的过滤系统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压力表110、截止阀112和反吹脉冲阀111。
[0032] 优选地,浸渍罐1内部的进液口端部连接有喷淋头101,浸渍罐1底部设置有卸料口105;浸渍罐1一侧连接有电机106,电机106与浸渍罐1内部的搅拌装置连接。
[0033] 进一步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浸渍罐1内部的搅拌轴,搅拌轴外表面连接有多个搅拌叶;搅拌轴一端与浸渍罐1内部的壳体转动连接并穿过壳体,转动连接处采用密封处理的轴承,既可以避免壳体夹层内的导热油流出,同时也避免浸渍罐1内部的物料和气体外漏,搅拌轴穿出壳体外部的搅拌轴与电机106以及齿轮组结构的调速器107连接,通过电机106带动搅拌装置转动。
[0034] 实施例二:一种防毒浸渍炭的真空浸渍干燥一体化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水容量为90%‑120%的破碎椰壳活性炭通过真空提料机从浸渍罐1上端的进料口104送入罐内,通过温控仪109实时监测罐内温度;
S2,对浸渍罐1内部进行抽真空作业,开启水环式真空泵7进行抽真空,当压力表
110显示真空度达到‑0.03 ‑0.04Mpa时,关闭截止阀112并关闭水环式真空泵7;
~
S3,将比重为1.21 1.31的防毒混合溶液通过计量泵3泵入浸渍罐1中,计量泵3的~
出液口管路末端深入浸渍罐1内,通过喷淋头101对混合溶液进行雾化,从而对破碎椰壳活性炭进行浸渍;
S4,浸渍过程中,通过温度循环控制器2配合导热油控制浸渍罐1内温度在40 50℃~
范围内,同时通过电机106带动搅拌装置对内部物料进行搅拌,完成真空热浸渍;
S5,真空热浸渍完成后,启动反吹脉冲阀111并打开截止阀112,反吹管路中残留的炭灰和液体,从而调节真空度;
S6,进行真空干燥:
调节水环式真空泵7前端减压阀开度,维持罐内真空度达到‑0.05 ‑0.07Mpa,调控~
温度循环控制器2提高导热油温度,使得罐内温度达到80 90℃执行真空干燥;真空干燥完~
成后,由罐体卸料口105出料,转移到沸腾炉中进行后续高温活化;
S7,抽真空过程中,采用过滤系统对浸渍罐1内部的残留气体进行处理;残留气体通过浸渍罐1的排气口抽出,依次经过外置过滤器4和冷凝器5,冷凝后的氨水在缓存罐6中储存,通过缓存罐6底部的出液口重新回到计量泵3进行循环利用。
[0035] 进一步地,步骤S6中,真空干燥时长由浸渍炭数量决定,一般为60‑90min。
[0036]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发明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