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种精制燃料油用精滤器

一种精制燃料油用精滤器实质审查 发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过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精制燃料油用精滤器。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燃料油精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燃料油的质量和性能,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和环保标准。通过去除杂质、改善性能和满足环保标准,从而提高燃料油的综合品质和使用价值,在燃料油精制的过程中精滤器可以有效地过滤出燃料油中的杂质,但是精滤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杂质堵塞网孔而造成过滤效率降低。
[0003] 现有的技术中,通常使用两种方式对滤网维护,一种是停机清洗,即停止机器的运行,将滤网拆除,视情况进行更换或清洗,停机的过程中通常使用另一台机器来代替工作,另一种是在线清洗,通常使用反冲洗技术,通过调节液体的流向来改变压差,从而做到不停机即可清洗滤网,从而延长滤网的维护周期和使用寿命。
[0004] 但是,第一种方式使得机器成本翻倍增长,且滤网需要经常更换,滤网使用寿命较短,另一种方式在反冲洗时,会消耗大量的待处理液体,在燃料油精制过程中,还需要额外的设备对反冲洗消耗的燃料油进行过滤,以降低燃料油的损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2]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3] 下面根据图1-图11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精制燃料油用精滤器。
[0024] 请参阅图1-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精制燃料油用精滤器,包括外壳组件,外壳组件包括外筒1、上盖板2和第一下封板3,上盖板2固接于外筒1的顶端,第一下封板3固接与外筒1的底端,从而通过外筒1、上盖板2和第一下封板3围合成一个密封的空间,在这个密封的空间内设有内筒10,内筒10转动安装于外壳组件内的轴心处,且内筒10的轴线与外筒1的轴线平行。
[0025] 并且,在外壳组件内还安装有环形滤网14,过滤精度为5μm至10μm,为了对环形滤网14起到支撑作用,在环形滤网14靠近外筒1的一侧固设有固定架15,环形滤网14则安装在固定架15上,且环形滤网14竖直安装,以使得环形滤网14的轴线与内筒10的轴线平行,环形滤网14位于内筒10和外筒1之间,环形滤网14的下方固定在垫高筒17,垫高筒17用于抬高环形滤网14的安装高度,环形滤网14的上端固定在上盖板2上,使用时,燃料油从上盖板2上的进液口5进入环形滤网14和内筒10之间的空间,再通过环形滤网14进入外筒1和环形滤网14之间的空间,最后从外筒1上的第一出液口6排出。
[0026] 另外,在环形滤网14和内筒10之间的空间还设有刮污机构,刮污机构安装于内筒10的外表面,刮污机构包括刮除组件和吸取组件,在过滤过程中,燃料油中的杂质会在压差的作用下聚集到环形滤网14靠近内筒10一侧的表面,刮除组件则用于刮落环形滤网14表面的积污,在过滤和刮除的过程中,还有部分积污会堵在环形滤网14的网孔内,这些积污可通过吸取组件吸入内筒10内部,从而对环形滤网14起到清洁的效果,延长环形滤网14的更换周期和使用寿命。
[0027] 另外,为了便于将积污排出内筒10,还设置有排污机构,在内筒10下端的内部设有锥形容纳腔31,排污机构设于锥形容纳腔31内,排污机构包括驱动轴33和螺旋挤压叶片34,驱动轴33转动设于内筒10内,螺旋挤压叶片34固设于驱动轴33的表面,且螺旋挤压叶片34的外侧与锥形容纳腔31的内壁接触,驱动轴33用于带动螺旋挤压叶片34转动,由于燃料油的比重为0.7至0.8,积污为固体,积污的比重远大燃料油,在螺旋挤压叶片34转动时,比重较大的积污附着到锥形容纳腔31的内壁,并受到螺旋挤压叶片34的推挤向内筒10的底端移动,比重较轻的燃料油则随着锥形容纳腔31半径的减小而向上溢出。
[0028] 另外,结合图9,为了提高密封效果,同时提高排污的便捷性,在驱动轴33的底端安装有电磁阀40,电磁阀40与锥形容纳腔31连通,电磁阀40闭合时,排污机构密封,电磁阀40打开时,排污机构与外部空间连通,电磁阀40的工作方式可以是定时打开,即每隔一段时间电磁阀40打开接着关闭,以便于将积污排出,电磁阀40的工作方式也可以是触发打开,即在电磁阀40与锥形容纳腔31的连通端安装压力传感器,随着内筒10的底端积污的累积,底部压力逐渐变大,达到设定值后,控制电磁阀40打开接着关闭。
[0029] 再者,第一下封板3的下端还设置有驱动机构29,驱动机构29用于带动内筒10和驱动轴33转动,同时使得内筒10和驱动轴33做竖直方向的往复运动,内筒10和驱动轴33在竖直方向的运动是同步的,之所以使得内筒10在竖直方向做往复运动,是为了提高吸取组件的作用范围,从而提高刮污机构的清洗效果,另外,驱动轴33在转动时的角速度大于内筒10的角速度,从而驱动轴33和内筒10在转动时存在角速度差值,以避免驱动轴33和内筒10的角速度相同时,螺旋挤压叶片34对燃料油的搅动效果降低的情况。
[0030] 结合图2-图4,上述的刮除组件包括第一螺旋叶片12,第一螺旋叶片12固设于内筒10的外周面,第一螺旋叶片12靠近环形滤网14的一侧固设有第一螺旋刮除件11,第一螺旋刮除件11的一侧与环形滤网14的表面接触,第一螺旋刮除件11与环形滤网14的接触面为毛刷,内筒10转动时,第一螺旋叶片12能够将燃料油向外筒1的下端推动,从而提高燃料油的过滤速度,另一方面,还可以将刮除的积污加速向内筒10的底部沉降。
[0031] 结合图3和图5,上述的吸取组件包括吸管13,吸管13固设于内筒10上,且与内筒10的内部连通,在第一螺旋刮除件11上开设有贯穿孔,吸管13远离内筒10的一端容纳于贯穿孔内,优选吸管13的远离内筒10一侧的末端距离环形滤网14的内表面为5mm至10mm。
[0032] 并且,在吸管13内设有止回阀,止回阀用于阻止液体从内筒10内回流至内筒10的外部,从而避免吸取的积污再次返回内筒10和环形滤网14之间的空间。
[0033] 结合图4和图6,为了便于将内筒10内的燃料油再次过滤,在内筒10内设有滤芯20,滤芯20固定安装于上盖板2上,具体的,可在上盖板2上固定安装约束筒8,约束筒8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上固定板9,滤芯20即可通过固定杆22固定安装到上固定板9上。
[0034] 并且,在滤芯20的顶端设置有出液管16,出液管16用于引出经过滤芯20过滤后的燃料油,在上盖板2上还安装有抽吸泵4,抽吸泵4的进液端与出液管16的一端连通,从而通过抽吸泵4抽出内筒10内的燃料油,抽吸泵4出液端的燃料油可与第一出液口6排出的燃料油一同输送。
[0035] 并且,为了保持内筒10内外存在足够的压差,在滤芯20顶端的外周面固设有密封环201,且密封环201与内筒10的内壁接触,从而使得内筒10的内部形成一个密封的空间,当内筒10内部燃料油减少时,压强也会降低,从而迫使内筒10外部的燃料油通过吸管13进入内筒10的内部。
[0036] 另外,为了对滤芯20起到刮污效果,在内筒10的内表面固设有第二螺旋叶片21,第二螺旋叶片21靠近滤芯20的一侧固设有第二螺旋刮除件211,第二螺旋刮除件211的一侧与滤芯20的表面接触,第二螺旋刮除件211与第一螺旋刮除件11的材质相同,内筒10转动时,第二螺旋叶片21能够将液体向内筒10的底端推动,从而将刮除的积污加速向内筒10的底部沉降。
[0037] 结合图5和图6,为了便于清理内筒10与环形滤网14之间靠近内筒10底端的积污,在第一下封板3的上表面固设有隔离环18,隔离环18位于内筒10和环形滤网14之间,隔离环18的顶端固设有压盖181,内筒10的底端穿过压盖181和第一下封板3后向下延伸,内筒10、压盖181、隔离环18和第一下封板3围合形成一个密封空间。
[0038] 并且,在内筒10的外表面固设有密封圈23,密封圈23位于内筒10和隔离环18之间,且密封圈23的一端与隔离环18的内表面接触,在隔离环18上安装有第一单向阀19,内筒10上安装有第二单向阀24,第一单向阀19和第二单向阀24的高度均低于密封圈23的高度。
[0039] 当密封圈23向上移动时,第一单向阀19打开且第二单向阀24闭合,从而使得燃料油进入隔离环18内,当密封圈23向下移动时,第一单向阀19闭合且第二单向阀24打开,从而使得隔离环18的燃料油进入内筒10内部,从而通过密封圈23的往复运动,不断地将内筒10与环形滤网14之间靠近内筒10底端的混合有积污的燃料油送入内筒10内部,以便于通过排污机构排出。
[0040] 本实施方案中,内筒10的底端固设有底部封盖32,从而使得内筒10内为一个密封空间,且内筒10与压盖181和第一下封板3转动连接,第一下封板3和内筒10之间可设置轴套25,以便于两者之间的连接,相应的在转动连接处均需要进行密封处理。
[0041] 结合图6,为了提高排污机构的排污效果,优选锥形容纳腔31顶端一侧的直径大于底端一侧的直径,以使锥形容纳腔31形成一个漏斗状的结构,从而使得积污向锥形容纳腔31底端移动的过程中受到的挤压力逐渐增加。
[0042] 另外,优选螺旋挤压叶片34顶端一侧的半径大于底端一侧的半径,以使得螺旋挤压叶片34的外侧始终与锥形容纳腔31的内壁接触,优选螺旋挤压叶片34顶端一侧的螺距大于底端一侧的螺距,从而使得螺旋挤压叶片34在竖直向下的方向上螺距逐渐减小,随着锥形容纳腔31内壁半径的减小,积污受到的挤压力越来越大,从而被压实。
[0043] 并且,为了便于燃料油的流动,在螺旋挤压叶片34靠近驱动轴33的一侧开设有溢流孔,溢流孔垂直贯穿螺旋挤压叶片34,从而使得比重较轻的燃料油通过溢流孔回流。
[0044] 结合图6和图7,为了便于将积污排出,使得驱动轴33与底部封盖32转动连接。
[0045] 并且,在驱动轴33内开设有排污腔331,排污腔331贯穿驱动轴33的底端,在驱动轴33靠近锥形容纳腔31的底端外表面开设有排污孔332,排污孔332与排污腔331连通,从而使得被螺旋挤压叶片34推挤至锥形容纳腔31底部的积污能够通过排污孔332进入排污腔331内,并通过排污腔331排出。
[0046] 此时,电磁阀40可安装在驱动轴33的底端,并与排污腔331连通。
[0047] 结合图6,为了对内筒10起到支撑作用,在第一下封板3的底端设有支架7,第一下封板3固设于支架7上,从而使得外壳组件受到支架7的支撑。
[0048] 另外,在内筒10的外周面设有第一驱动轮26,且第一驱动轮26设于第一下封板3靠近支架7的一侧,第一驱动轮26转动安装于支架7上,且第一驱动轮26轴向固定,即第一驱动轮26可转动且不能移动,在内筒10的外周面固设有第一平键30,在第一驱动轮26的内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261,第一平键30能够于第一滑槽261内滑动,第一驱动轮26用于带动内筒10转动。
[0049] 本实施方案中,第一驱动轮26在带动内筒10转动时,内筒10仍可在竖直方向移动,内筒10的上端可插入约束筒8内,且与约束筒8转动连接。
[0050] 结合图6、图8和图9,为了便于带动驱动轴33转动,同时对驱动轴33的底端起到支撑作用,在支架7下方的下支撑板71上设有支撑套38,驱动轴33的外周面套设有套轴35,套轴35的底端转动安装于支撑套38内,并且,在套轴35的外周面固设有第二驱动轮36,所述第二驱动轮36用于带动套轴35转动,并且,在驱动轴33的外周面固设有第二平键333,套轴35的内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351,第二平键333能够于第二滑槽351内滑动,从而使得套轴35在带动驱动轴33转动的同时,驱动轴33仍然可以随内筒10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0051] 另外,在第二平键333和第二滑槽351的底端均设有倾斜端面352,从而使得驱动轴33在向下移动时,能够将第二滑槽351的底部的残留积污推出,避免积污残留在第二滑槽
351的底部。
[0052] 结合图5和图10,为了便于带动内筒10在竖直方向上做往复运动,在底部封盖32的底端固设有支撑滑柱37,在下支撑板71上固设有斜盘28,斜盘28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至30°,斜盘28的轴心处为中空结构,以便于驱动轴33和套轴35的安装。
[0053] 并且,支撑滑柱37的底端抵持于斜盘28的表面,以使内筒10在转动时,内筒10的高度随支撑滑柱37与斜盘28接触点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使得内筒10的高度随着自身的转动而产生周期性的变化。
[0054] 结合图5和图11,上述的驱动机构29包括电机291,电机291安装于支架7上。
[0055] 另外,还包括第一转轴292,第一转轴292与电机291输出端的轴心固接,且第一转轴292的外周面固设有主动轮294,在第一转轴292的一侧还设有第二转轴293,第二转轴293的两端转动安装于支架7上,第二转轴293的外周面从上往下依次固设有第二从动轮296、第一从动轮295和第三从动轮297。
[0056] 并且,主动轮294和第一从动轮295之间通过第一皮带298连接;从而通过主动轮294带动第二转轴293转动,并且第二从动轮296和第一驱动轮26之间通过第二皮带299连接,从而带动内筒10转动,优选第二从动轮296的半径小于第一驱动轮26的半径,以使作用到第一驱动轮26的扭矩增大,并且第三从动轮297和第二驱动轮36之间通过第三皮带2910连接,从而带动套轴35转动,优选第三从动轮297的半径大于第二驱动轮36的半径,以使第二驱动轮36转动的角速度增加,上述的第二从动轮296的半径小于第三从动轮297的半径,从而使得内筒10和驱动轴33在转动时存在角速度的差值。
[0057] 使用时(工作时),未过滤的燃料油从进液口5进入环形滤网14和内筒10之间的空间,部分燃料油通过环形滤网14的过滤并进入外筒1和环形滤网14之间的空间,最后从外筒1上的第一出液口6排出。
[0058] 电机291转动时带动内筒10转动,此时,第一螺旋刮除件11刮除环形滤网14上的积污,第一螺旋叶片12带动内筒10外部的燃料油和积污向内筒10的底端沉降,第二螺旋刮除件211刮除滤芯20上的积污,第二螺旋叶片21带动内筒10内部的燃料油和积污向内筒10的底端沉降,同时,抽吸泵4启动,迫使内筒10外部的燃料油通过吸管13进入内筒10的内部,并将内筒10内部的燃料油通过滤芯20过滤后通过出液管16排出。
[0059] 电机291转动的同时也会带动驱动轴33转动,从而通过螺旋挤压叶片34将锥形容纳腔31内的积污挤压至排污腔331内并排出。
[0060] 内筒10在转动时同时做竖直方向的往复运动,并带通密封圈23运动,从而通过密封圈23的往复运动,不断地将内筒10与环形滤网14之间靠近内筒10底端的混合有积污的燃料油送入内筒10内部。
[006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62]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