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种不干胶标签生产用印刷装置及使用方法

一种不干胶标签生产用印刷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专利 发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标签的油墨印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不干胶标签生产用印刷装置及使用方法。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不干胶印刷是将油墨复印在作为底纸不干胶标签上,以不干胶标签的辊筒式涂布印刷为例,其油墨涂料通过相应的装置供给到涂布辊上,利用‌涂布辊的均匀转动将其均匀地印刷在被涂标签的表面上,最后利用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和固化,即可‌使油墨涂料以坚固的保护层形式印刷在不干胶标签的表面上‌。
[0003] 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因为油墨是由有色体、连结料、填料均匀混合而成的,是具有一定流动度的浆状胶粘体,因此为了保证其后续其印刷出油墨色相稳定,就需要保证其油墨的出墨端的干燥性,如果干燥装置功率不足或环境温度过低,就会导致油墨附着不牢固,容易脱落,使得印刷出的图案发虚、模糊,而现有技术中的为了保证油墨的干燥性都是结合对应的配套干燥剂进行混合,去延长印刷油墨的干燥时间,但是该步骤往往都是通过人工手动搅拌混合,再将混合油墨倒于‌涂布辊上,整个过程较为繁琐,特别是在不干胶标签批量化的印刷生产线上,无法连续性的间隙补充混合油墨,影响其整体生产线的印刷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3] 参照图1至图10对本发明一种不干胶标签生产用印刷装置及使用方法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24] 一种不干胶标签生产用印刷装置,包括辊筒式印刷机1、直线电机2,所述直线电机2固定安装于辊筒式印刷机1印刷纸输入端的上侧位置处,所述直线电机2的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悬板3,所述支撑悬板3的外侧配置有独立式油墨供给加热机构4,所述独立式油墨供给加热机构4的底部设置有搅拌模块5、吹风模块6、出料模块7以及联动模块8;
所述独立式油墨供给加热机构4包括圆筒框架41以及圆筒框架41一侧外端配置的
伺服电机44,所述圆筒框架41内部两侧通过伺服电机44的输出端均设置有往复螺纹杆46;
且每一侧的往复螺纹杆46上均配置有伸缩圆环气囊套415以及橡胶补料圆环套416;
其中,所述伸缩圆环气囊套415的外侧均罩有加热圆环套罩412,通过往复螺纹杆
46的往复驱动作用,使伸缩圆环气囊套415往复摩擦加热圆环套罩412的内壁进行升温;并同时将两侧橡胶补料圆环套416中的油墨以及添加剂自动向搅拌模块5中挤入进行混合搅拌;且配合吹风模块6将加热圆环套罩412内壁摩擦产生的热风向出料模块7一侧吹出以实时干燥油墨。
[0025] 针对现有技术中不干胶标签在辊筒式涂布印刷过程中,无法自动完成油墨与添加剂的混合与自补料工作,难以保证出油墨端干燥性的问题,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解决,上述技术方案主要由辊筒式印刷机1、直线电机2、独立式油墨供给加热机构4、搅拌模块5、吹风模块6、出料模块7以及联动模块8组成,其中辊筒式印刷机1为现有技术中的辊筒式印刷设备,通过其输入端上的辊筒将不干胶标签带入进行印刷,配置的直线电机2亦为现有技术中用于直线驱动的电机设备,用于带动支撑悬板3进行直线移动,控制其出料模块7的出料路径,去印不同尺寸的不干胶标签,在工作过程中通过独立式油墨供给加热机构4中配置的伺服电机44,使两侧对称的往复螺纹杆46进行往复转动,带动其两侧的伸缩圆环气囊套415进行往复伸缩,使橡胶补料圆环套416一挤一吸,将外侧储存的油墨、添加剂分间隔的补充到装置中,进行间歇式混料,并通过伸缩圆环气囊套415往复摩擦加热圆环套罩412的内壁进行升温,将产生的热气通入到搅拌模块5、吹风模块6中,去干燥整个油墨混合端与挤出端,提升其油墨印刷的附着力。
[0026]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所述圆筒框架41的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可视圆筒罩42,所述圆筒框架41一侧外端上固定安装有外扩展架43,所述外扩展架43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44,所述伺服电机44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主转杆45,所述主转杆45整体从可视圆筒罩42一端圆心位置处穿入;并从可视圆筒罩42的另外一端穿出,所述主转杆45的两侧相对称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往复螺纹杆46;且每一侧往复螺纹杆46的外表面上均啮合安装有螺母套头47。
[0027] 其中,配置的圆筒框架41与可视圆筒罩42为一体结构,整体为可视形状的圆筒框结构,其作为独立式油墨供给加热机构4的主框架结构,利用一侧端上配置的伺服电机44带动输出端的主转杆45在可视圆筒罩42内部进行转动,其往复螺纹杆46对称分布在主转杆45的两侧位置处,并且其往复螺纹杆46圆杆半径小于主转杆45的圆杆半径,以进行防脱离限位。
[0028] 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所述可视圆筒罩42的内壁两侧位于往复螺纹杆46的两端的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辅助圆环套410;且两辅助圆环套410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排列于往复螺纹杆46两侧的导轨架411,所述螺母套头47的两侧均配置有滑动卡于导轨架411中的凸翼,所述螺母套头47的外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U形外伸杆架48,所述U形外伸杆架48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圆环隔板49。
[0029] 其中,配置的辅助圆环套410是用于塔基一个排列在往复螺纹杆46两侧导轨架411的支撑构件,每一侧的往复螺纹杆46外部均啮合有螺母套头47,为了保证螺母套头47在往复螺纹杆46上进行稳定的移动,其螺母套头47外圆面两侧均配置有凸翼,用以滑动卡于两侧的导轨架411中,进行限位,在往复螺纹杆46转动的过程中其啮合的螺母套头47能够沿着导轨架411进行往复移动,而螺母套头47外侧的U形外伸杆架48用于将第一圆环隔板49向外顶出。
[0030] 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所述第一圆环隔板49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伸缩圆环气囊套415,所述伸缩圆环气囊套415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橡胶补料圆环套416,所述第一圆环隔板49、伸缩圆环气囊套415、橡胶补料圆环套416整体均套于对应侧的主转杆45上;且每一侧的橡胶补料圆环套416的外端上均固定安装有与圆筒框架41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圆环隔板417。
[0031] 其中,配置的伸缩圆环气囊套415为现有技术中的可复位伸缩的圆环气囊套结构,形状类似于现有技术中的缓冲伸缩套结构,在挤压状态下其可以排出内部的气体进行折叠,在没有挤压力的作用下又可以通过设置的气孔吸气复原,而对应的橡胶补料圆环套416则为现有技术中可复位的橡胶圆环套结构,工作原理与伸缩圆环气囊套415相同。
[0032] 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所述可视圆筒罩42的外表面两侧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材料储存盒418,所述材料储存盒418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一根与对应侧橡胶补料圆环套416侧面顶部相通连接的第二导管419,所述可视圆筒罩42两侧底部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预留出料口423,所述可视圆筒罩42两侧橡胶补料圆环套416侧面底部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一根与对应侧预留出料口423相通连接的第三导管420。
[0033] 如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所述可视圆筒罩42的外表面两侧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第四导管422,所述可视圆筒罩42的内壁两侧位于伸缩圆环气囊套415外侧的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加热圆环套罩412,所述加热圆环套罩412整体为圆环形空腔结构;且其内壁与伸缩圆环气囊套415外表面接触的一端上均固定安装有摩擦涂层413,所述加热圆环套罩412上均固定连接有一根与对应侧第四导管422相通对应的第一导管414。
[0034] 其中,配置的材料储存盒418为现有技术中用于储存液体的储存盒结构,设置有对应的密封盖与容量板,其中第二导管419、第三导管420内部均配置有单向阀体,在第二导管419中的单向阀体控制作用下,其只能够从材料储存盒418的底部吸出液体,而对应的第三导管420在单向阀体控制作用下,只能够从橡胶补料圆环套416的底部挤出液体,方便整体控制,配置在加热圆环套罩412内壁的摩擦涂层413为现有技术中能够摩擦生热的布料,其摩擦生热产生的热源会输送到加热圆环套罩412上;
独立式油墨供给加热机构4的工作原理为:
工作前:根据不干胶标签印刷的需求,选择对应颜色、品类的油墨,并加入可视圆筒罩42一侧的材料储存盒418中,然后根据加入的油墨类型选择对应的混合添加剂,如果添加剂是黏稠状态,如黏稠状态或者乳液状态的增强剂,则可以加入可视圆筒罩42外表面另外一侧的材料储存盒418中即可,在添加剂不是黏稠状态时,如液体状态的稀释剂,则直接同油墨一同加入一侧的材料储存盒418中即可;
工作中:通过伺服电机44输出端主转杆45的伺服转动作用,控制其主转杆45转动
的速度,使两侧的往复螺纹杆46均匀转动,带动啮合的螺母套头47沿着外侧的导轨架411进行往复移动,在螺母套头47向外侧移出时,螺母套头47外侧的U形外伸杆架48会协同第一圆环隔板49向外侧挤出伸缩圆环气囊套415,使伸缩圆环气囊套415进行折叠,并在进一步挤压的作用下去挤侧面的橡胶补料圆环套416,将橡胶补料圆环套416挤扁,将橡胶补料圆环套416中的油墨从其底部的第三导管420挤出,通过预留出料口423挤入到底部的搅拌模块5中,待后续混合,在螺母套头47转到往复螺纹杆46端头时会向回转动,进行往复,在向回转动时会使折叠整体的伸缩圆环气囊套415、橡胶补料圆环套416复位,在橡胶补料圆环套416复位的过程中,其橡胶补料圆环套416内空腔会形成负压,使第二导管419从材料储存盒418中吸入液体材料,周而复始地往复转动即可间歇式上料、补料;
进一步的,在往复螺纹杆46带动伸缩圆环气囊套415往复移动过程中,其伸缩圆环气囊套415会往复摩擦加热圆环套罩412的内壁,与其摩擦涂层413往复摩擦,其加热圆环套罩412的空腔在往复摩擦的过程中会摩擦生热,其热源会输送到加热圆环套罩412的空腔中,并通过加热圆环套罩412外侧的第一导管414向外输出,以供后续模块生热。
[0035] 如图2、图3、图7所示,所述搅拌模块5包括固定安装于可视圆筒罩42底部两侧位置处的搅拌仓51,所述搅拌仓51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一前一后两组搅拌辊52,所述吹风模块6包括固定安装于两搅拌仓51之间的吹风仓61,所述可视圆筒罩42底部两侧的搅拌仓51中的两组搅拌辊52的轴杆穿入吹风仓61的内部并连接对应,所述可视圆筒罩42底部一侧搅拌仓51中的两组搅拌辊52的轴杆穿出搅拌仓51并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头53、第三齿轮头
54;且第三齿轮头54与第二齿轮头53之间相互啮合。
[0036] 如图2、图3、图7所示,所述第四导管422整体为Y形的双通导管,所述搅拌仓51的侧边均固定连接有一根与对应侧第四导管422相通对应的第五导管57,所述吹风仓61的侧边两端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一根与对应侧第四导管422相通对应的第六导管65,所述吹风仓61的内部位于穿与入内的两组搅拌辊52的轴杆上均固定安装有风扇叶片62;且吹风仓61的内部位于两风扇叶片62之间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分隔板63,所述吹风仓61的两侧边上均固定安装有与风扇叶片62对应的排风罩板64。
[0037] 其中,配置的搅拌仓51、吹风仓61中的搅拌辊52、风扇叶片62为一体结构,通过外侧的第二齿轮头53、第三齿轮头54的啮合驱动作用,即可带动三工作端同步工作,而连通的轴杆的接口处均配置有密封圈,一前一后的搅拌辊52两两交叉排列以更好地拉动油墨搅拌,且每一个搅拌辊52外表面上均配置有若干个搅拌杆,而通过分隔板63分隔开的一前一后的风扇叶片62的排列为前后对称的结构,使其在两搅拌辊52相向转动时两侧均可以稳定地向外转出风。
[0038] 如图2、图3、图7、图8所示,所述出料模块7包括固定安装于搅拌仓51、吹风仓61底部的混料箱71,所述混料箱71的上侧与两搅拌仓51的底部相通,所述混料箱71的内部前后两侧位置处分别活动安装有涂料辊72,所述涂料辊7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输料叶龙73;且两组涂料辊72外侧的输料叶龙73的一端均穿出混料箱71并均固定连接有第六齿轮头74;且两第六齿轮头74相互啮合对应;其中一第六齿轮头74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同轴心的第七齿轮头75。
[0039] 如图2、图3、图7、图8所示,所述联动模块8包括第二齿轮头53、第三齿轮头54、第六齿轮头74以及第七齿轮头75;还包括固定安装于主转杆45远离伺服电机44一端上的第一齿轮头421,所述第二齿轮头53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同轴心的第四齿轮头55,所述第三齿轮头54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同轴心的第五齿轮头56,所述第四齿轮头55与第一齿轮头421的外侧啮合套有第一履带81,所述第五齿轮头56与第七齿轮头75的外侧啮合套有第二履带82。
[0040] 其中,配置的混料箱71整体为倒立的梯形结构,具有向底部中间端聚集液体的作用,在混料箱71两侧倾斜端,即涂料辊72两侧的输料叶龙73整体为外扩形的叶龙,方便稳定地卷入油墨进行输出,配置的混料箱71底部中间位于两涂料辊72底部的位置处开设有出油墨开口;搅拌模块5的混料过程为:在独立式油墨供给加热机构4通过伸缩圆环气囊套415
往复移动,从预留出料口423一端向两侧的搅拌仓51中注入油墨与添加剂时,在第一齿轮头
421外侧的第一履带81带动第二齿轮头53外侧的第四齿轮头55进行转动时,由于啮合作用,使第二齿轮头53、第三齿轮头54相向转动,控制内部的搅拌辊52进行相向转动,利用其相向转动的力对掉下的添加剂、油墨进行搅拌,同时控制吹风仓61两侧的风扇叶片62进行相向转动,进行吹风;
而进一步的,在加热圆环套罩412中产生的热风,会通过第一导管414输送到第四
导管422位置处,利用第四导管422的Y形设计,将其一部分热气输送到搅拌仓51中,另外一部分输送到吹风仓61中,进入到搅拌仓51中的热气会对该区域进行干燥,同样的进入到吹风仓61后侧分隔格中的热气会结合风扇叶片62向外吹出,对准辊筒式印刷机1输入端进行吹热风,去干燥经印刷端印刷的油墨,去尽可能地保证油墨层附着的稳定,在搅拌仓51搅拌过后的油墨、添加剂会进入到底部的混料箱71,同时又由于转动的第五齿轮头56会在第二履带82的带动作用下,控制混料箱71外侧的第七齿轮头75进行转动,带动啮合的两第六齿轮头74进行转动,在混料箱71的聚集作用下,经过相向转动的输料叶龙73向混料箱71底部的出油墨端卷出并混合油墨与添加剂,经涂料辊72卷出即可漏于辊筒式印刷机1的前侧底部位置处,完成油墨的供给。
[0041] 使用方法:首先在材料储存盒418中配置对应的油墨以及添加剂,在伺服电机44控制其输出端的往复螺纹杆46进行驱动,带动伸缩圆环气囊套415往复挤压、展开橡胶补料圆环套416,向搅拌模块5的搅拌仓51中注入材料,并同步吸入材料储存盒418进行自补充过程中,利用第一履带81、第二履带82带动搅拌辊52以及涂料辊72进行转动,使材料在加热圆环套罩412提供的热风环境下进行干燥混合,并稳定排出,并且在吹风仓61后侧通入热风过后,可以利用风扇叶片62对印刷的油墨进行二次干燥,而没有通入热风一侧的风扇叶片62会向待进入印刷的不干胶标签表面进行吹风,提高待印刷面的整洁度。
[004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