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种电缆连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一种电缆连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实质审查 发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电缆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连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电缆是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缆有针脚电缆、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为了使其成为一个连续的线路,各段电缆必须连接为一个整体。
[0003] 在配电切换设备的连接中,往往需要将主供电电缆与多股分支电缆进行连接,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分支电缆又往往采用内嵌多股电芯的电缆,采用内嵌多股电芯的形式用以提高整个线路的传输容量、电压等级和可靠性。目前,根据配电切换设备的实际需求综合考量,分支电缆的电芯通过采用多芯的分支电缆与主供电电缆连接。在电缆连接时,电缆的连接通常是通过依靠手工将主供电电缆和各分支电缆的边缘处进行剥离,并手动将多股分支电缆的电芯与主供电电缆的电芯进行糅合,采用绝缘胶布缠绕拧接连接。为适应配电切换设备的供电需求,分支电缆的电芯通常为多股直径相同的硬质电芯,在多组分支电缆与主供电电缆连接时,需要将多组多股硬质电芯共同糅合在一起,糅合困难、不方便进行连接,存在局限性;同时,当主供电电缆通过的电流过大时,糅合在一起的连接位置容易发生短路,进而引发火灾;当供电电缆出现异常需要检修时,需要将糅合在一起的多股分支电缆拆分整理,增加了检修的难度和成本。因此,亟需一种电缆连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34]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5]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36] 如图1‑图4所示,本申请公开一种电缆连接装置,用于连接主供电电缆3和分支电缆4,包括连接盒1和连接件2,连接盒1用于与主供电电缆3连接,连接件2用于与分支电缆4连接;如图4所示,连接盒1内设有若干可与主供电电缆3电性连接的第一插接件11,各第一插接件11沿连接盒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中,连接盒1内还设有供电主板(未示出),各第一插接件11安装在供电主板的侧壁(即图4所示,各第一插接件11安装在供电主板的右侧),主供电电缆3与供电主板的另一侧(即图4所示,主供电电缆3与供电主板的左侧)电性连接。
[0037]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连接盒1为矩形结构,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盒1也可为柱状结构、椭圆型结构等,本发明不做限定。
[0038] 如图7‑图10所示,连接件2包括防护壳21和设于防护壳21内的导电端子22,导电端子22的一端(即如图8所示,导电端子22的右端)形成有接线插孔221,接线插孔221用于与分支电缆4连接,导电端子22的另一端(即如图8所示,导电端子22的左端)形成有第二插接件222,第一插接件11与第二插接件222可相互卡合或分离。
[0039]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接线插孔221为四个,对应的分支电缆4的电芯41数量也为四股,电芯41为硬质铜合金电芯41,使用时,分支电缆4的电芯41可插入接线插孔221内,实现分支电缆4与导电端子22的电性连接,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其他多股电芯41的分支电缆,接线插孔221也应与分支电缆4的电芯41数量一致,如分支电缆4的电芯41数量为六股,那么接线插孔221的数量也应对应为六个。
[0040]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盒1用于连接主供电电缆3,连接件2用于连接分支电缆4,通过在连接盒1内设置多个间隔布置的第一插接件11,通过第一插接件11与连接件2上的第二插接件222相互连接,即可将多个连接件2同时连接在连接盒1上,通过连接盒1对各个连接件2进行供电,避免了多股电芯41同时糅合在一起与连接盒1进行连接的麻烦,而且,能够避免当多股电芯41糅合在一起时,避免因为电芯41的不一致性导致的过度充电或过度放电情况,能够降低分支电缆4的电芯41劣化情况;同时,本发明采用分布式连接的形式,避免了糅合在一起导致的连接处的位置电流过大容易发生短路的问题。
[0041] 本发明通过采用第一插接件11与第二插接件222可相互卡合或分离的形式,方便连接件2与连接盒1进行连接或拆分,方便适应测试电缆、搭线检测以及临时的搭线场合,各分支电缆4安装或拆卸简单,且各个分支电缆4相互独立,方便电路的维修或检测。
[0042] 如图3所示,本发明还包括连接轴12和盖盒件5,盖盒件5通过连接轴12可翻转地安装在连接盒1上,盖盒件5通过绕连接轴12翻转可与连接盒1相互叠合或打开,用于压紧或松开导电端子22。
[0043]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盖盒件5与连接盒1相互叠合指定盖盒件5所在平面与连接盒1所在的平面相互齐平。
[0044] 本发明通过将盖盒件5可翻转地安装在连接轴12上,当盖盒件5通过绕连接轴12翻转与连接盒1相互叠合时,盖盒件5能够对第二插接件222进行挤压,使得第二插接件222被牢固地挤压固定在连接盒1上,即实现快速地对连接件2的固定,不需要采用螺栓、螺丝刀等工具即可对连接件2进行固定,操作方便,提高了连接的工作效率。
[004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轴12上还套设有扭簧(未示出),扭簧能够具有带动盖盒件5转动的趋势,扭簧通过形变来储存弹性势能,当翻转盖盒件5时,扭簧会释放储存的能量,产生反作用力,使盖盒件5恢复原状,方便盖盒件5使用。
[0046]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防护壳21包括包覆在导电端子22上的绝缘套211和与绝缘套211相卡合的张紧套212,两者可相互拆分,以便进行安装,分支电缆4伸入张紧套212时,张紧套212可对分支电缆4进行夹紧或松开。其中,绝缘套211用于对导电端子22进行保护,起到隔绝、绝缘的作用,张紧套212能够对伸入内部的分支电缆4进行夹紧或松开,当张紧套212夹紧时能够与分支电缆4进行紧固固定,实现连接件2与分支电缆4的连接。
[0047]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防护壳21还包括第一壳体213和第二壳体214,第一壳体213套设在绝缘套211上,第二壳体214套设在张紧套212上,第一壳体213与第二壳体214可相互靠近或远离,用于驱动张紧套212松开或夹紧;如图11所示,第二壳体214内部形成有呈圆台型结构的锥形部2141,张紧套212的一端(即如图8、图9和图11所示,张紧套212的右端)形成有张紧部2121,当第一壳体213与第二壳体214相互靠近时,锥形部2141可对张紧部2121进行挤压,张紧部2121收缩对分支电缆
4进行夹紧,实现分支电缆4的连接。
[0048] 具体的,第一壳体213与第二壳体214采用螺纹连接的形式可拆卸组合,第一壳体213与第二壳体214发生相对转动时,两部件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当第一壳体213与第二壳体214相互靠近时,第二壳体214能够对张紧套212进行挤压,即第二壳体214内的锥形部
2141对张紧套212端部的张紧部2121进行挤压,使得张紧部2121的直径受压变小,进而对分支电缆4进行夹紧,实现分支电缆4的固定;反之,第一壳体213与第二壳体214发生相对转动相互远离时,第二壳体214不再对张紧套212进行挤压,即第二壳体214内的锥形部2141不再对张紧套212端部的张紧部2121进行挤压,张紧部2121的直径发生弹性形变增大,进而不再对分支电缆4进行夹紧,可从连接件2中取下分支电缆4。
[0049]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防护壳21还包括保护壳215和保护套216,保护壳215套设在第一壳体213上,保护壳215采用卡合的形式固定在第一壳体213上,用于对第一壳体213进行保护;保护套216安装在第二壳体214上,保护套216用于对分支电缆4进行保护。
[0050] 本发明通过设置保护壳215和保护套216,保护壳215用于对第一壳体213进行保护,提高装置美观及使用寿命,保护套216为橡胶套,对分支电缆4进行保护,避免分支电缆4弯折出现磨损。
[0051]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盖盒件5包括盖盒体51、活动体52和卡接部53,盖盒体51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511,活动体52设于安装槽511内并可在安装槽511内滑动,卡接部53固定在活动体52背离盖盒体51的一侧(即图6中,卡接部53位于活动体52的左侧),连接盒1上设有卡接槽13,卡接部53可卡入或抽出卡接槽13。盖盒件5还包括弹性件54,弹性件54设于安装槽511内,弹性件54具有推动活动体52向外伸出的趋势(即图6中,弹性件
54为弹簧,用于推动活动体52向外伸出),用于进行卡合。
[0052] 具体的,活动体52滑动安装在安装槽511内,卡接部53可以卡入连接盒1上的卡接槽13中,当盖盒件5通过绕连接轴12翻转与连接盒1相互叠合时,活动体52从安装槽511内伸出带动卡接部53卡入卡接槽13内,盖盒件5可实现对连接件2的挤压固定。
[0053]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5所示,连接盒1上设有多个放置槽14,放置槽14与第一插接件11相对应,放置槽14内开设有定位缺口15;如图9所示,保护壳215上设有定位凸起2151,定位凸起2151与定位缺口15相对应。通过设置放置槽14用于放置连接件2,方便连接件2与连接盒1的连接,同时,放置槽14上开设定位缺口15,在保护壳215上设置定位凸起2151方便第二插接件222与第一插接件11快速卡合,方便连接。
[0054]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第二插接件222上开设有凹槽2221,凹槽2221与第一插接件11相对应;第二插接件222可发生弹性形变,以便与第一插接件11相卡合。
[0055] 具体的,第二插接件222位于凹槽2221的两侧开设有弧形槽2222,如图5所示,第一插接件11的两侧形成有弧形卡子111,各弧形卡子111与其一弧形槽2222相适配。通过在第二插接件222上开设凹槽2221,同时第二插接件222能够发生弹性形变,使得第二插接件222能够与第一插接件11适配;弧形卡子111与弧形槽2222适配,能够使得第一插接件11与第二插接件222卡合时不容易脱落,增强连接的紧固性和稳定性。
[0056]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盖盒件5的底部设有若干挤压件55,各挤压件55与放置槽14相对应;挤压件55为绝缘橡胶材质,如丁苯橡胶(SBR)、丁腈橡胶(NBR)和硅橡胶(VMQ)的其中一种,当盖盒件5与连接盒1相互叠合时,挤压件55抵接在第二插接件222上,牢固地对第二插接件222进行挤压固定。
[0057] 具体的,通过在盖盒件5的底部设置挤压件55,挤压件55与放置槽14相互对应,当盖盒件5与连接盒1相互叠合时,使得挤压件55抵接在第二插接件222上对第二插接件222进行固定;当转动盖盒件5时,挤压件55不再抵接在第二插接件222上,用手拨打第二插接件222,即可将连接件2取出,本发明采用压紧固定的形式对连接件2进行固定,避免使用螺丝和工具配合对连接件2进行固定的麻烦,结构紧凑,连接方便。
[0058] 作为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缆连接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S1、拆开连接件2上的保护壳215和保护套216,将分支电缆4的各股电芯41分别伸入对应的接线插孔221内,待电芯41完全伸入接线插孔221后,调节第一壳体213与第二壳体
214之间的距离,第二壳体214组件对张紧套212进行挤压,进而张紧套212收缩对分支电缆4进行夹紧;然后装上保护壳215和保护套216。
[0059] S2、将主供电电缆3与连接盒1进行连接;S3、将与分支电缆4连接的连接件2放置在放置槽14内,并推动连接件2向靠近连接盒1的一侧移动,使第二插接件222上的凹槽2221卡入第一插接件11中;
具体的,工作人员将保护壳215上的定位凸起2151对准连接盒1上的定位缺口15,然后逐渐缓慢地将连接件2上的导电端子22伸入连接盒1内,并使第二插接件222卡入第一插接件11上,待第二插接件222完全卡入第一插接件11上后,整理分支电缆4并对其进行理顺。
[0060] S4、重复S1,S3动作;即通过继续在分支电缆4上安装连接件2,并将其连接在连接盒1上。
[0061] S5、翻转盖盒件5,盖盒件5绕连接轴12转动,使盖盒件5所在的表面与连接盒1所在的表面逐渐相互齐平,在此过程中,盖盒件5底部的各挤压件55对连接件2上的第二插接件222进行挤压,对各连接件2进行压紧,实现连接件2与连接盒1固定。
[0062] 需要拆卸时,如图1所示,向右推动活动体52,活动体52向右移动带动卡接部53移动,卡接部53脱离卡接槽13,当卡接部53脱离卡接槽13后,盖盒体51在受到扭簧扭力的作用下,盖盒体51向上翻曲(由图1状态转换至图2状态),挤压件55也跟着盖盒体51向上翻曲,即挤压件55不再对第二插接件进行挤压,用手向外拉连接件2,即可将连接件2取出。
[0063]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申请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
[0064]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0065]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