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种自行车旋转折叠器

一种自行车旋转折叠器实质审查 发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折叠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旋转折叠器。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常用的自行车车架折叠器包括上、下两块折叠板、锁紧机构、铰接部,通常上、下两块折叠板的一端通过铰链部铰接,锁紧机构设置在其中一块折叠板上,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20924406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折叠器铸件,这种锁紧方式的折叠器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先沿连接杆轴线转动把手连接杆的使用长度,完成调节后扣合把手,因调节过程中无法获得及时有效的反馈,使得调节过程中易产生连接杆使用长度调节过短导致把手无法扣合或连接杆过长导致把手扣合后松动的情况,往往需多次调节后才可将连接杆的使用长度调节至合适尺寸,增加了折叠自行车车架的展开所需时间,进一步的,为避免把手扣合后产生松动,把手上会设置凸轮结构辅助把手的限位,当连接杆调节至合适长度后扣合把手时,因凸轮机构与压紧块的紧密配合,导致把手扣合所需的力极大,对于力气较小的人群不友好,增加了折叠器的使用难度,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行车旋转折叠器来满足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行车旋转折叠器进行详细描述。同时在这里做以说明的是,为了使实施例更加详尽,下面的实施例为最佳、优选实施例,对于一些公知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采用其他替代方式而进行实施;而且附图部分仅是为了更具体的描述实施例,而并不旨在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限定。
[0022]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自行车旋转折叠器,包括设置在自行车车架上的第一车架杆1和第二车架杆2,第一车架杆1和第二车架杆2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可通过转动实现抵接的两个连接部件3,其中一个连接部件3上套设有可在两个连接部件3抵接后固定两个连接部件3相对位置的锁紧部件4,折叠状态下,两个连接部件3相分离,第一车架杆1和第二车架杆2相平行,锁紧部件4套在其中一个连接部件3上,展开状态下,两个连接部件3相抵接,第一车架杆1和第二车架杆2同轴,锁紧部件4与两个连接部件3固定套接。
[0023] 如图1‑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个连接部件3包括安装在第一车架杆1靠近第二车架杆2一端的第一连接圆台5,另一个连接部件3包括安装在第二车架杆2靠近第一车架杆1一端的第二连接圆台6,第一连接圆台5的外侧开设有第一螺纹14,第一连接圆台5上开设有第一凹槽7,第二连接圆台6上开设有第二凹槽8,第一凹槽7内安装有第一连接轴9,第一连接轴9上转动连接有活动连接杆10,活动连接杆10上开设有贯穿活动连接杆10的延长孔11,延长孔11内滑动套接有第二连接轴12,第二连接轴12安装在第二凹槽8内,第一连接圆台5和第二连接圆台6抵接状态下,第一凹槽7和第二凹槽8靠近第一车架杆1和第二车架杆2的一侧内壁均与活动连接杆10的竖直侧抵触,活动连接杆10的两端设置有与竖直侧相切的弧形段;锁紧部件4包括套设在第二连接圆台6上的连接套筒13,连接套筒13靠近第二车架杆2的一侧开设有可容纳第二车架杆2通过的圆形通孔,连接套筒13的内侧设置有与第一螺纹14相适配的内螺纹,连接套筒13的外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调节把16,调节把16的一端靠近连接套筒13的一侧端部设置有凸起17,调节把16与连接套筒13贴合时通过凸起17与连接套筒13的抵触限制调节把16转动,连接套筒13通过第二螺纹15与第一螺纹14的配合与第一连接圆台5螺纹连接时,连接套筒13靠近第二车架杆2的一侧内壁与第二连接圆台6靠近第二车架杆2的一侧抵触。
[0024] 通过设置连接部件3和锁紧部件4,当需要将自行车车架展开时,拉动第一车架杆1和第二车架杆2使第一连接圆台5和第二连接圆台6相互远离,直至第二连接轴12沿延长孔11滑动到延长孔11远离第一连接轴9的一端,此时转动第二连接圆台6,当活动连接杆10与第一凹槽7和第二凹槽8的内壁抵触时,沿第一连接圆台5的轴向推动第二连接圆台6直至第一连接圆台5和第二连接圆台6抵接,该状态下,第二连接轴12运动至延长孔11靠近第一连接轴9的一端,此时沿第二连接圆台6的轴线方向滑动连接套筒13直至连接套筒13可通过第一螺纹14和第二螺纹15的配合进行螺纹连接,此时可通过转动将调节把16展开,并握持调节把16驱动连接套筒13转动,当连接套筒13开设圆形通孔的一端内壁与第二连接圆台6靠近第二车架杆2的一侧抵触时,且无法继续转动时,完成车架的展开,这样设置使得调节动作可获得及时有效的反馈,避免了调节过程中的试错环节,降低了折叠自行车车架的展开需时间。
[0025] 自行车架展开后,可反向转动调节把16对调节把16进行折叠,该过程中连接调节把16和连接套筒13的转轴受凸起17与连接套筒13外壁的抵触产生弯曲,当通过凸起17与连接套筒13外侧壁的抵触实现调节把16折叠后限位后,弯曲的转轴复位成平直状态,这样设置仅需通过调节把16转动连接套筒13即可实现连接部件3的锁紧,扣合调节把16需的力恒定且不会因连接套筒13锁紧第一连接圆台5和第二连接圆台6而增加,对于力气较小的人群友好,降低了折叠器的使用难度。
[0026] 通过设置活动连接杆10,因第一连接圆台5和第二连接圆台6抵接后,活动连接杆10的一侧同时与第一凹槽7和第二凹槽8靠近第一车架杆1和第二车架杆2的一侧内壁抵触,避免抵接状态下第一连接圆台5受力后向远离活动连接杆10的一侧滑动,降低了抵接状态下第一连接圆台5和第二连接圆台6错位的概率,提高了车架展开操作的便捷性。
[0027] 如图3‑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圆台5远离第一车架杆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块18,第二连接圆台6远离第二车架杆2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卡块18截面相适配的第一卡槽19,第一卡槽19贯穿第二连接圆台6并与第二凹槽8相连通,第一卡块18的长度小于第一卡槽19的长度,第一连接圆台5和第二连接圆台6抵接状态下,第一卡块18插入第一卡槽19,对第一连接圆台5和第二连接圆台6进行进一步限定,进一步降低了第一连接圆台5和第二连接圆台6错位的概率,同时,相插接的第一卡块18和第一卡槽19提高了第一连接圆台5和第二连接圆台6接触位置的连接强度,分担了车架受力后通过第一连接圆台5和第二连接圆台6传递到连接套筒13上的应力,降低了连接套筒13受力损坏的概率,提高了车架的使用安全性。
[0028] 如图3‑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槽19上设置有连接弹片21,连接弹片21的活动端安装有第二卡块22,第二卡块22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第一卡块18上开设有与第二卡块22相适配的第二卡槽20,第二卡块22位于第一卡槽19内,通过设置第二卡槽20和第二卡块22,在第一卡块18未完全插入第一卡槽19且与第二卡块22抵触的过程中,第一卡块18抵触第二卡块22并驱使第二卡块22带动连接弹片21弯曲,当第一卡块18完全插入第一卡槽19时,连接弹片21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并驱使第二卡块22插入第二卡槽20内,此时,该状态下沿第二连接圆台6滑动的连接套筒13将第二连接圆台6完全包裹时,可对第二卡块22的活动范围进行限制,以降低连接套筒13通过第二螺纹15和第一螺纹14的配合与第二连接圆台6螺纹连接时,第一连接圆台5和第二连接圆台6受外力作用分离的概率,进一步提高自行车架展开操作的便捷性。
[0029] 如图5、图8和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把16上安装有限位棘齿25,第二连接圆台6上呈周圈均匀开设有若干棘齿槽24,连接套筒13上对称开设有两个贯穿连接套筒13的通槽30,调节把16与连接套筒13贴合时,限位棘齿25贯穿通槽30并插入对应的棘齿槽24内,通过设置棘齿槽24和限位棘齿25,折叠后的调节把16带动限位棘齿25插入棘齿槽24内,该状态下,当连接套筒13因螺纹的把持力不足导致其相对于第一连接圆台5产生反转时,棘齿槽24会通过自身槽一侧的斜面勾住限位棘齿25,限制连接套筒13的反转,从而保持第一连接圆台5和第二连接圆台6锁紧状态的稳定保持,进一步保障了本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0030]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卡块22远离第一卡槽19的一侧设置有凸台29,通过设置凸台29使得连接套筒13完全包括第二连接圆台6时,可通过连接套筒13自身内壁与凸台29抵触,从而使第二卡块22与第二卡槽20紧密贴合,使得第一卡块18牢牢的插在第一卡槽19内,提高连接套筒13与第一连接圆台5接触时,第一连接圆台5与第二连接圆台6的连接稳定性,避免了第一连接圆台5和第二连接圆台6在连接套筒13与第一连接圆台5螺纹连接过程中产生分离,且无需人工对第一连接圆台5和第二连接圆台6进行把持限位,进一步提高车架展开操作的便利性。
[0031]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圆台6靠近第二车架杆2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二螺纹15相适配的第三螺纹26,折叠状态下,连接套筒13可通过第二螺纹15与第三螺纹26的螺纹连接临时套接在第二连接圆台6上,便于第一连接圆台5和第二连接圆台6抵接时,对连接套筒13的及时取用,提高连接套筒13的取用便捷性。
[0032]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圆台5远离第一车架杆1的一侧安装有多个柔性垫28,通过设置柔性垫28对第一连接圆台5和第二连接圆台6的抵接面进行分隔,避免因加工精度的不足导致骑行人员在不平坦路面骑行时,高硬度的第一连接圆台5和第二连接圆台6接触面高频重复的接触分离产生噪音。
[0033]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槽19的相对两侧内壁均安装有引导块23,第二卡块22位于两引导块23相互靠近的一侧,第二卡块22与引导块23贴触,通过设置引导块23对第二卡块22进行引导,避免第二卡块22受力后产生不规则偏转,导致第二卡块22与第二卡槽20接触不充分,影响第二卡槽20或第二卡块22局部受力过大产生形变,保障第一卡块18和第二卡块22的使用寿命。
[0034]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块18远离第一连接圆台5的一侧开设有倒角27,通过设置倒角27提高第一卡块18与第一卡槽19插接操作的容错率,进一步提高本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0035] 如图1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把16远离凸起17的一端设置有在调节把16与连接套筒13贴合时朝向第二车架杆2弯曲的弯曲段,弯曲段位于第二连接圆台6靠近第二车架杆2的一侧,这样设置的好处是调节把16在折叠状态下,其活动端内收,避免骑行人员的腿部与调节把16的活动端产生碰撞,影响骑行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因调节把16折叠状态下其活动端位于第二连接圆台6靠近第二车架杆2的一侧,方便翘起调节把16进行使用。
[0036]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部件3和锁紧部件4,当需要将自行车车架展开时,拉动第一车架杆1和第二车架杆2使第一连接圆台5和第二连接圆台6相互远离,直至第二连接轴12沿延长孔11滑动到延长孔11远离第一连接轴9的一端,此时转动第二连接圆台6,当活动连接杆10与第一凹槽7和第二凹槽8的内壁抵触时,沿第一连接圆台5的轴向推动第二连接圆台6直至第一连接圆台5和第二连接圆台6抵接,该状态下,第二连接轴12运动至延长孔11靠近第一连接轴9的一端,此时沿第二连接圆台6的轴线方向滑动连接套筒13直至连接套筒13可通过第一螺纹14和第二螺纹15的配合进行螺纹连接,此时可通过转动将调节把16展开,并握持调节把16驱动连接套筒13转动,当连接套筒13开设圆形通孔的一端内壁与第二连接圆台6靠近第二车架杆2的一侧抵触时,且无法继续转动时,完成车架的展开,这样设置使得调节动作可获得及时有效的反馈,避免了调节过程中的试错环节,降低了折叠自行车车架的展开需时间。
[0037] 自行车架展开后,可反向转动调节把16对调节把16进行折叠,该过程中连接调节把16和连接套筒13的转轴受凸起17与连接套筒13外壁的抵触产生弯曲,当通过凸起17与连接套筒13外侧壁的抵触实现调节把16折叠后限位后,弯曲的转轴复位成平直状态,这样设置仅需通过调节把16转动连接套筒13即可实现连接部件3的锁紧,扣合调节把16需的力恒定且不会因连接套筒13锁紧第一连接圆台5和第二连接圆台6而增加,对于力气较小的人群友好,降低了折叠器的使用难度。
[0038] 通过设置活动连接杆10,因第一连接圆台5和第二连接圆台6抵接后,活动连接杆10的一侧同时与第一凹槽7和第二凹槽8靠近第一车架杆1和第二车架杆2的一侧内壁抵触,避免抵接状态下第一连接圆台5受力后向远离活动连接杆10的一侧滑动,降低了抵接状态下第一连接圆台5和第二连接圆台6错位的概率,提高了车架展开操作的便捷性。第一连接圆台5和第二连接圆台6抵接状态下,第一卡块18插入第一卡槽19,对第一连接圆台5和第二连接圆台6进行进一步限定,进一步降低了第一连接圆台5和第二连接圆台6错位的概率,同时,相插接的第一卡块18和第一卡槽19提高了第一连接圆台5和第二连接圆台6接触位置的连接强度,分担了车架受力后通过第一连接圆台5和第二连接圆台6传递到连接套筒13上的应力,降低了连接套筒13受力损坏的概率,提高了车架的使用安全性。
[0039] 通过设置第二卡槽20和第二卡块22,在第一卡块18未完全插入第一卡槽19且与第二卡块22抵触的过程中,第一卡块18抵触第二卡块22并驱使第二卡块22带动连接弹片21弯曲,当第一卡块18完全插入第一卡槽19时,连接弹片21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并驱使第二卡块22插入第二卡槽20内,此时,该状态下沿第二连接圆台6滑动的连接套筒13将第二连接圆台6完全包裹时,可对第二卡块22的活动范围进行限制,以降低连接套筒13通过第二螺纹15和第一螺纹14的配合与第二连接圆台6螺纹连接时,第一连接圆台5和第二连接圆台6受外力作用分离的概率,进一步提高自行车架展开操作的便捷性。
[0040] 通过设置棘齿槽24和限位棘齿25,折叠后的调节把16带动限位棘齿25插入棘齿槽24内,该状态下,当连接套筒13因螺纹的把持力不足导致其相对于第一连接圆台5产生反转时,棘齿槽24会通过自身槽一侧的斜面勾住限位棘齿25,限制连接套筒13的反转,从而保持第一连接圆台5和第二连接圆台6锁紧状态的稳定保持,进一步保障了本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0041] 通过设置凸台29使得连接套筒13完全包括第二连接圆台6时,可通过连接套筒13自身内壁与凸台29抵触,从而使第二卡块22与第二卡槽20紧密贴合,使得第一卡块18牢牢的插在第一卡槽19内,提高连接套筒13与第一连接圆台5接触时,第一连接圆台5与第二连接圆台6的连接稳定性,避免了第一连接圆台5和第二连接圆台6在连接套筒13与第一连接圆台5螺纹连接过程中产生分离,且无需人工对第一连接圆台5和第二连接圆台6进行把持限位,进一步提高车架展开操作的便利性。
[004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