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种高效生物/非生物混合制氢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高效生物/非生物混合制氢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实质审查 发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发酵产氢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生物/非生物混合制氢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现今人类社会面临许多挑战,其中资源环境短缺迫在眉睫。为了避免陷入化石能源危机,各国研究人员在加速寻找可替代的新能源。在所有可替代性能源中,微生物产氢被认为是反应条件温和、最经济、最高效、最环保的新型能源,而且具有很好的再生性。微生物产氢是指利用微生物在生理代谢过程中产生分子氢的过程,微生物产氢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暗发酵产氢和光发酵产氢。其中暗发酵产氢具有产氢速率高、无需光照、反应器设计简单、发酵原料来源广泛(如农林废弃物、畜禽粪便、藻类等)等优点,更易实现产业化应用。虽然生物产氢存在诸多优点,但对于生物产氢的研究仍处于不成熟阶段,如何提高生物产氢速率、底物转化率、底物利用范围成为该系统的瓶颈问题。因此,高效的微生物制氢技术越来越受到环境与能源工程的重视。
[0003] 目前提升技术主要通过在暗发酵过程中添加金属基导电纳米材料(如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等)来实现。文献中用于提高发酵产氢效率的金属单质主要有铁、镍、金、银、铜等。然而,上述方法有不同的缺点,如氢气/葡萄糖转化率仍然偏低,含铜、银纳米材料缺少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样,多数暗发酵产氢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伴随酸性代谢产物,许多纳米材料,尤其是铁基纳米材料不具备酸性介质稳定性,无法循环使用等,以上缺陷极大限制了它们的应用。
[0004] 目前,关于一种高效生物/非生物混合产氢系统的构建方法,检索到的相关技术如下:(1)专利公开号CN117384974A发明名称为一种利用零价铁提高林木落叶与剩余污泥共发酵产氢效率的方法。(2)专利公开号CN102994559B发明名称为一种提高厌氧细菌发酵产氢活性的方法。上述促进微生物产氢工艺是通过将零价铁和银纳米颗粒加入微生物发酵体系中,此类方法目前存在三方面的不足:(1)银纳米颗粒生物相容性较差,容易引起微生物氧化应激;(2)产氢体系电子传递链活性仍然偏低;(3)普通铁基纳米颗粒稳定性较差,无法实现长效循环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0034]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本发明所用仪器和试剂,未作特殊说明的,均从市场购得,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例如教科书和实验指南中所述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熟知或易于获知,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氢气产量、可循环的生物/非生物组装体系产氢方法。其中,所述非生物部分采用第三元素掺杂法在相对较低合成温度下制备高有序度L10‑FePt纳米颗粒。后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将纳米颗粒表面包覆导电聚合物聚吡咯,形成核壳结构,得到高稳定性、催化活性的L10‑FePt@PPy纳米复合材料。最后将制备的材料与产氢微生物组合,实现高效制氢。这种构建高产率、可循环的生物/非生物产氢方法,为微生物产氢能源工程的推进提供了一条途径。
[0036] 下面通过具体实验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发明说明如下:实施例
[0037] 实施例1本实施例制备了高有序度L10‑FePt纳米颗粒,并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在其表面包覆导电聚合物聚吡咯,得到了高催化活性、稳定、耐酸的L10‑FePt@PPy复合纳米颗粒,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0038] S1:制备L10‑FePt纳米颗粒实验方案:
步骤1,制备高有序度L10‑FePtAg纳米颗粒:将乙酰丙酮铂、乙酰丙酮铁、乙酸银和
1,2‑十六烷二醇以1: 1: 1.2: 3(mol)的比例在高纯氩气氛保护下加入装有20 mL十六胺的三颈烧瓶中,充分混匀后加热至110 ̊C除水40分钟。向混合溶液中加入0.5 mL油酸和0.5 mL油胺,然后以5.5 ̊C/ min梯度升温至360 ̊C保温3小时。保温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收集,用1: 
1的正己烷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洗涤后得到L10‑FePtAg纳米颗粒。
[0039] 步骤2,制备高有序度L10‑FePt纳米颗粒:向步骤1中收集的L10‑FePtAg纳米颗粒中加入0.5M浓度的硝酸刻蚀产物以除去Ag,超声后15分钟后10,000 rpm离心5分钟倒掉上清液,后加入1: 1乙醇水溶液超声15分钟清洗,10,000 rpm离心5分钟倒掉上清液除去溶液中的Ag。以上步骤重复3次后,再用1:1乙醇水溶液清洗粒子3次后烘干收集,得到高有序度L10‑FePt纳米颗粒。
[0040] 结果及表征:高有序度L10‑FePt纳米颗粒:
通过第三元素掺杂法得到的L10‑FePt纳米颗粒X射线衍射仪结果如图1所示。纳米颗粒具有L10结构特征(001)、(110)、(002)晶面,衍射强度较高,制得的纳米颗粒有序性较好,证明高有序度L10‑FePt纳米颗粒的成功制备。
[0041] S2:制备L10‑FePt@PPy复合纳米颗粒实验方案:
制备L10‑FePt@PPy纳米复合材料:配置FeCl3·6H2O(0.12 g)和聚乙烯醇(0.72 g)的混合水(60 mL)溶液,机械搅拌至完全溶解。取步骤二得到的纳米颗粒0.04 g加入到5 mL去离子水中,超声10分钟至分散后加入10 μL吡咯单体后继续超声15分钟。随后转移到烧瓶中,并缓慢加入FeCl3·6H2O和聚乙烯醇的混合溶液,室温机械搅拌12小时后,用1: 1乙醇水溶液清洗并收集,得到L10‑FePt@PPy纳米复合材料。
[0042] 结果及表征:L10‑FePt@PPy复合纳米颗粒:
在成功制备L10‑FePt纳米颗粒后,以FeCl3·6H2O为氧化剂,通过化学氧化聚合法在其表面包覆导电聚合物聚吡咯(PPy),并对其进行表征。图2为L10‑FePt和L10‑FePt@PPy纳米复合材料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的形貌图,L10‑FePt纳米颗粒尺寸为10‑30 nm成球状。表面氧化聚合聚吡咯的复合纳米颗粒表面形成一层壳结构,壳厚度为5.8 nm±1.3 nm。傅里‑1
叶变化红外光谱(FTIR)结果如图3所示,其中2881 cm 可能为酸刻蚀后表面发生反应引入‑1
的‑COOH的峰,2663 cm 对应‑OH峰,证明L10‑FePt纳米颗粒表面的亲水性;L10‑FePt@PPy纳‑1 ‑1
米复合材料的FTIR结果中,1775 cm 对应吡咯环C==C红外振动吸收峰,1440 cm 对应吡咯‑1 ‑1
共振动吸收峰,在1143 cm 红外吸收峰吡咯环面内弯曲振动吸收峰,970 cm 对应吡咯环中=C‑N平面外振动吸收峰。TEM和FTIR结果证明L10‑FePt@PPy纳米复合材料的成功制备。
[0043] L10‑FePt和L10‑FePt@PPy复合纳米颗粒表面电位分析:带正电荷的纳米粒子表面可以增加与表面负电性微生物的静电相互作用,从而有效地促进生物/非生物产氢体系的构建。许多微生物发酵产氢体系中,常伴随酸性代谢产物,导致产氢体系pH降低(终pH值 4),过低的pH不仅限制了微生物进一步产氢,也对非生物~
材料可服役环境提出更高要求。L10‑FePt具有酸性介质稳定性和良好的催化活性,但表面电性偏负,不利于与产氢微生物相互作用,聚吡咯表面带正电,将其聚合在L10‑FePt纳米颗粒表面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如图4所示,通过Zeta电位分析研究了不同pH下的L10‑FePt和L10‑FePt@PPy纳米复合材料的表面电性。pH为6时,随着聚吡咯的包覆,纳米颗粒表面的整体电学性能由负电荷变为正电荷。pH为4时,在L10‑FePt纳米颗粒表面电位为4.96 ± 0.62 mV,L10‑FePt@PPy纳米复合材料的表面电位为18.93 ± 0.62 mV,聚吡咯包覆的纳米复合材料有效改变了材料表面电位,使其更利于与微生物接触组成产氢体系。
[0044] S3:制备L10‑FePt‑巴氏梭菌和L10‑FePt@PPy‑巴氏梭菌混合制氢体系S3‑制备L10‑FePt‑巴氏梭菌混合制氢体系实验方案:
选用不同浓度L10‑FePt纳米颗粒与暗发酵常用微生物巴氏梭菌(Clostridium pasteurianumDSM525)组装后对体系产氢性能进行评价。
[0045] 研究不同浓度L10‑FePt纳米颗粒与巴氏梭菌组装后体系产氢性能情况。使用葡萄糖含量修正的MSG培养基(8 g/L葡萄糖)作为产氢培养基,监控体系不同时间段细菌生长情况、产氢情况,并计算48小时后生物/非生物产氢体系氢气/葡萄糖转化率。通过以上实验证明L10‑FePt纳米颗粒促进微生物产氢能力,并确定最佳工作浓度。
[0046] 实验开始前,所有装置与溶液进行无菌除氧处理。将不同浓度L10‑FePt纳米颗粒分别分散在15 mL修正MSG培养基(8 g/L葡萄糖,初始pH=6.0)中,转接3%体积接种量的巴氏梭菌后放入37 ̊C进行共培养,共培养48小时后,所有液体均经过除氧处理,所有操作均在厌氧条件下进行。
[0047] 第一组:3%体积接种量巴氏梭菌组(不加纳米颗粒)。
[0048] 第二组:3%体积接种量巴氏梭菌+50 ppm L10‑FePt纳米颗粒组。
[0049] 第三组:3%体积接种量巴氏梭菌+100 ppm L10‑FePt纳米颗粒组。
[0050] 第四组:3%体积接种量巴氏梭菌+200 ppm L10‑FePt纳米颗粒组。
[0051] 第五组:3%体积接种量巴氏梭菌+400 ppm L10‑FePt纳米颗粒组。
[0052] 结果及表征:组装生物/非生物产氢体系的首要前提是非生物纳米材料具有很低的细胞毒性,不影响细菌的正常生长。每12小时取出菌液在吸光度600 nm处测试,以评估生物/非生物产氢体系细菌生长情况。通过紫外‑可见光谱不同时间段生物/非生物产氢体系细菌生长情况。如图5所示,与第一组相比,共培养24小时后,L10‑FePt纳米颗粒加入后OD值更高,说明细菌生长更好。48小时后细菌趋近于凋亡,L10‑FePt纳米颗粒浓度为400 ppm的组别细菌活性略好。结果表明,L10‑FePt纳米颗粒具有较低细胞毒性,不影响巴氏梭菌生长情况,具备组装生物/非生物产氢体系的前提条件。
[0053] L10‑FePt‑巴氏梭菌体系氢气产量测量:不同浓度L10‑FePt纳米颗粒与巴氏梭菌组装成生物/非生物产氢体系后,每24小时取出0.2 mL顶部气体,用气相色谱仪器进行分析,测定体系氢气产量,结果如图6所示。
L10‑FePt纳米颗粒浓度在50 ppm以上促进产氢效果较为明显,100 ppm、200 ppm和400 ppm效果没有明显差异,氢气产量在48小时达到最高,分别为1.00 ± 0.05 μmol、1.06 ± 
0.16 μmol和1.02 ± 0.14 mmol。结果表明,由L10‑FePt纳米颗粒与巴氏梭菌组成的生物/非生物产氢体系具有良好的产氢效果。
[0054] L10‑FePt‑巴氏梭菌体系氢气/葡萄糖转化率分析:每24小时取出0.2 mL顶部气体,用气相色谱仪器进行分析,记录氢气产量。共培养
48小时后,取出体系液体,用0.22 μm滤头过滤后用葡萄糖含量试剂盒测定溶液剩余葡萄糖含量,通过初始含量与剩余含量计算得到消耗葡萄糖含量,氢气/葡萄糖转化率=48小时氢气产生总量(μmol)÷葡萄糖消耗量(mM)。
[0055] 氢气/葡萄糖转化率是衡量微生物产氢效率的重要指标,也是微生物发酵产氢技术一直难突破的技术难关。因此,在测定不同浓度L10‑FePt纳米颗粒与巴氏梭菌组装成生物/非生物产氢体系产氢量后,进一步对生物/非生物体系氢气/葡萄糖转化率进行测定。48小时后,收集体系液体,进行葡萄糖含量测定,将结果与氢气总产量结果进行计算,结果如图7所示。其中200 ppm浓度和400 ppm浓度氢气/葡萄糖转化率较高,相对于第一组(不加纳米颗粒)分别提升34.9%和30.2%。此结果证明了由L10‑FePt纳米颗粒参与构建的生物/非生物体系的有效性。并且,基于以上实验,后续纳米颗粒实验浓度定为200 ppm。
[0056] S3‑制备L10‑FePt@PPy‑巴氏梭菌混合制氢体系实验方案:
本部分基于前期实验L10‑FePt‑巴氏梭菌混合制氢体系的检测结果,选用200 ppm的L10‑FePt@PPy复合纳米颗粒与巴氏梭菌构成混合制氢体系。
[0057] 实验开始前,所有装置与溶液进行无菌除氧处理。将200 ppm的L10‑FePt@PPy复合纳米颗粒分散在15 mL修正MSG培养基(8 g/L葡萄糖,初始pH=6.0)中,转接3%体积接种量的巴氏梭菌后放入37 ̊C进行共培养,共培养48小时后,所有液体均经过除氧处理,所有操作均在厌氧条件下进行。
[0058] 本部分同时还以Fe3O4纳米颗粒‑巴氏梭菌体系,和不加纳米颗粒只有巴氏梭菌的微生物体系作为对照,与L10‑FePt‑巴氏梭菌体系和L10‑FePt@PPy‑巴氏梭菌体系进行对比。其中,Fe3O4‑巴氏梭菌体系与L10‑FePt‑巴氏梭菌体系制备方法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将L10‑FePt纳米颗粒变更为促微生物产氢的Fe3O4纳米颗粒(市售,20 nm);只有巴氏梭菌的微生物体系与L10‑FePt‑巴氏梭菌体系制备方法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没有纳米颗粒。测定不同组别产氢体系产氢能力,并对其机理进行探究。
[0059] 第一组:3%体积接种量巴氏梭菌组(不加纳米颗粒)。
[0060] 第二组:3%体积接种量巴氏梭菌+200 ppm Fe3O4纳米颗粒组。
[0061] 第三组:3%体积接种量巴氏梭菌+200 ppm L10‑FePt纳米颗粒组。
[0062] 第四组:3%体积接种量巴氏梭菌+200 ppm L10‑FePt@PPy纳米复合颗粒组。
[0063] 结果及表征:氢气/葡萄糖转化率:
结果及表征:L10‑FePt@PPy ‑巴氏梭菌体系以及其他产氢体系的氢气产量测量:
不同类别纳米颗粒与巴氏梭菌组装成生物/非生物产氢体系后,每24小时取出0.2 mL顶部气体,用气相色谱仪器进行分析,测定体系氢气产量,结果如图8所示。相比于第一组(不加纳米颗粒),市售Fe3O4、L10‑FePt和L10‑FePt@PPy纳米复合材料参与的体系产氢量均有显著性提升,其中L10‑FePt和L10‑FePt@PPy强于市售Fe3O4,第四组L10‑FePt@PPy展示了最佳的催化微生物产氢性能,24小时时氢气总产量为0.98 ± 0.05 mmol,相对于第一组(0.57 ± 0.02 mmol)提升~72%,48小时L10‑FePt@PPy组氢气总氢量为1.14 ± 0.02 mmol,而第一组对照组氢气总产量为0.76 ± 0.042 mmol。
[0064] L10‑FePt@PPy‑巴氏梭菌体系以及其他产氢体系的葡萄糖消耗和pH监测:不同类别纳米颗粒与巴氏梭菌组装成生物/非生物产氢体系后,24小时和48小时取出1 mL体系液体,分别用pH计和葡萄糖检测试剂盒测量pH和葡萄糖剩余量。每24小时测定体系葡萄糖消耗量(初始量为0.66 mmol)和pH,结果如图9所示。折线图为溶液pH,柱状图为葡萄糖消耗量。24小时、48小时所有组别体系中pH没有显著性差异。与第一组相比,加入纳米颗粒后前24小时葡萄糖消耗较快,说明纳米颗粒加速了葡萄糖的分解,其中Fe3O4和L10‑FePt@PPy葡萄糖消耗量最高,48小时第一组葡萄糖消耗量明显少于第二、三、四组,三种不同纳米颗粒添加的体系葡萄糖几乎全部消耗,而第一组还有剩余,说明纳米颗粒促进微生物对葡萄糖的分解。
[0065] L10‑FePt@PPy‑巴氏梭菌体系以及其他产氢体系的氢气/葡萄糖转化率分析:测定不同类别纳米颗粒与巴氏梭菌组装成生物/非生物产氢体系的产氢量和葡萄糖消耗后,进一步对生物/非生物体系氢气/葡萄糖转化率进行测定。24小时和48小时取出
0.2 mL顶部气体,用气相色谱仪器进行分析,记录氢气产量。共培养48小时后,取出体系液体,0.22 μm滤头过滤后用葡萄糖含量试剂盒测定溶液剩余葡萄糖含量,通过初始含量与剩余含量计算得到消耗葡萄糖含量,氢气/葡萄糖转化率=48小时氢气产生总量(μmol)÷葡萄糖消耗量(mM)。结果如图10所示。其中L10‑FePt@PPy纳米复合材料生物催化效果最佳,参与构建的生物/非生物体系氢气/葡萄糖转化率最高,相对于第一组(不加纳米颗粒)提升了
43%,此结果证明L10‑FePt@PPy纳米复合材料参与构建的生物/非生物体系氢气/葡萄糖转化率得到了显著性提升。
[0066] L10‑FePt@PPy纳米复合颗粒在巴氏梭菌内的定位分析:共培养48h后,取第四组体系液体(L10‑FePt@PPy‑巴氏梭菌体系)进行TEM切片处理,观察L10‑FePt@PPy纳米颗粒在巴氏梭菌细胞内的定位情况,并以第一组只有巴氏梭菌的微生物体系作为对照。由图11所示,与纯巴氏梭菌切片TEM对比,添加L10‑FePt@PPy复合纳米颗粒后可以清晰看到胞内有颗粒出现,说明L10‑FePt@PPy复合纳米颗粒既可以吸附在梭菌外,还可以通过内化进入梭菌内部,从而实现高效生物/微生物混合产氢。
[0067] 实施例2 L10‑FePt@PPy‑巴氏梭菌体系酸性介质稳定性实验
实验方案:
构建生物/非生物产氢体系,材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因此本部分选择Fe3O4纳米颗粒作为对照,探究了L10‑FePt@PPy纳米复合材料在酸性介质中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并对其促进产氢效果进行评价。
[0068] 本部分基于前期实验,选用200 ppm为纳米颗粒工作浓度,将L10‑FePt@PPy复合纳米颗粒和Fe3O4纳米颗粒放入循环体系中进行稳定性和耐久性测试。
[0069] 酸性介质:pH=3的盐酸/氯化钠溶液,其中氯化钠浓度为5 g/L,与MSG培养基中氯化钠含量一致。
[0070] 将L10‑FePt@PPy复合纳米颗粒放入上述酸性介质中,于37 ̊C进行酸性介质循环处理,循环不同时长分别为1天、10天、20天、25天和30天,取出后用去离子水清洗三次,在酸性介质中循环不同时长的L10‑FePt@PPy复合纳米颗粒分别再与巴氏梭菌在37 ̊C共培养产氢,产氢体系为静置厌氧体系,产氢体系包括15 mL发酵液(8 g/L 葡萄糖,初始pH=6.0),3%体积接种量的巴氏梭菌,L10‑FePt@PPy复合纳米颗粒浓度为200 ppm,共培养48 h后测试其促进微生物产氢性能。
[0071] Fe3O4 作为对照,将L10‑FePt@PPy复合纳米颗粒替换为Fe3O4纳米颗粒,按照上述条件先进行酸性介质循环处理,再与巴氏梭菌共培养产氢。
[0072] 同时,以不加纳米颗粒只有巴氏梭菌的微生物体系,按照上述共培养产氢的条件作为对照组进行产氢实验。
[0073] 第一组:3%接种量巴氏梭菌组(不加纳米颗粒)。
[0074] 第二组:3%接种量巴氏梭菌+不同循环天数200 ppm Fe3O4纳米颗粒组。
[0075] 第三组:3%接种量巴氏梭菌+不同循环天数200 ppmL10‑FePt@PPy纳米复合材料组。
[0076] 结果及表征:酸性介质中循环30天后L10‑FePt@PPy复合纳米颗粒形貌:
为模拟实际微生物产氢体系中的酸性环境,盐酸用于调节循环体系pH,根据前文图9结果,在梭菌产氢培养基中最低pH值为 4,因此我们将循环体系pH调制为3,低于4,综~
上,循环体系为材料提供了比实际产氢培养基中更严苛的环境,更有利于体现材料的稳定性。L10‑FePt@PPy复合纳米颗粒在酸性介质中循环不同时长分别为1天、10天、20天、25天和
30天,取出后用去离子水清洗三次,紫外杀菌后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L10‑FePt@PPy纳米复合颗粒的形貌。
[0077] 酸性介质中30天后L10‑FePt@PPy纳米复合材料形貌如图12所示,结果显示L10‑FePt@PPy纳米复合材料形貌依旧完整,表面仍存在聚吡咯外壳。以上结果证明了L10‑FePt@PPy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酸性介质稳定性、促进微生物耐久性,有能力成为长效生物/非生物产氢体系材料。
[0078] 酸性介质处理后L10‑FePt@PPy‑巴氏梭菌体系产氢情况:将L10‑FePt@PPy纳米复合材料放入pH=3的盐酸溶液中不同天数后组装生物/非生物体系产氢量结果如图13所示。与Fe3O4纳米颗粒相比,酸性介质环境下30天后L10‑FePt@PPy纳米复合材料催化梭菌产氢性能依旧良好,组装成的生物/非生物产氢体系氢气产量与第一天的结果基本一致,证明L10‑FePt@PPy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耐久性。
[0079]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MSG培养基的组分及含量如下:基础培养基和混合液的体积比为100:1,调节初始pH=6.0。其中混合液按照:矿物盐溶液:微量元素:维他命溶液=48:1:1的体积比配置。
[0080] 基础培养基成分−1
成分 含量(g·L )
Soya peptone(大豆蛋白质) 0.50 g
Tryptone(胰蛋白胨) 0.50 g
Glucose 8.00
K2HPO4 2.10
KH2PO4 0.544
NaCl 5.00
MES(吗啉乙磺酸) (8 g/L)40 mM
微量元素配方
−1
成分 含量(g·L )
FeCl2·4H2O 2.00
ZnCl2 0.05
MnCl2·4H2O 0.05
CuCl2·2H2O 0.03
(NH4)6Mn7O24·4H2O 0.05
AlCl3 0.05
CoCl3·6H2O 0.20
H3BO3饱和溶液 1.0mL
浓HCl 1.0mL
维他命溶液配方
−1
成分 含量(g·L )
Biotin(生物素) 0.002
Folic acid(叶酸) 0.002
Pyridoxine‑HCl(维生素B6) 0.010
Riboflavin(核黄) 0.005
Thiamine‑HCl(维生素B1) 0.005
Niacin(烟酸) 0.005
Cyanocobalamin(维生素B12) 0.005
P‑aminobenzoic acid(对氨基苯甲酸) 0.005
Pantothenic acid(泛酸) 0.005
矿物盐溶液配方
−1
成分 含量(g·L )
NH4Cl 6.0
NaCl 6.0
CaCl2·2H2O 0.2
MgCl2·6H2O 2.0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