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具有缓释性能的二氢杨梅素固体组合物和用途

具有缓释性能的二氢杨梅素固体组合物和用途实质审查 发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二氢杨梅素的组合物,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缓释性能的二氢杨梅素固体组合物,该固体组合物优选的是片剂形式。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具有缓释性能的二氢杨梅素固体组合物的医药用途。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本发明人团队公开的CN112353793A(中国专利申请号202011273451.4)中记载,蛇葡萄素(Ampelopsin)又名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其CAS号为27200‑12‑0,分子式为C15H12O8,分子量为320.25),化学名为:(2R‑反式)‑2,3‑二氢‑3,5,7‑三羟基‑2‑(3,4,5‑三羟基苯基)‑4H‑1‑苯并吡喃‑4‑酮,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0003]
[0004] 二氢杨梅素首次由Kotake和Kubota于1940从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福建茶即楝叶玉葡萄A.Meliaefolia的叶中分离得到,命名为蛇葡萄素。二氢杨梅素被证明有抗肿瘤、抗氧化、降血脂、消炎、抑菌等多种功效,但是目前还未见二氢杨梅素单体的相关产品应用于临床。
[0005] 肝脏中的Ι相代谢是由CYP450酶所主导的,而且CYP450酶同时在肠道中有表达,特别是CYP3A4亚酶。CYP450酶可被一些化学药物所诱导或抑制,也可被一些辅料所调控。而辅料对药物代谢的抑制作用因药物自身的理化特性不同而不同,还与这些辅料的用量及理化性质有关。也就是说不同药物体内代谢过程受辅料的影响是不同的,没有统一的规律性。到目前为止,关于辅料对二氢杨梅素体内代谢的影响及影响机制均未见相关报道,辅料对二氢杨梅素的生物学影响也未得到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0006]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二氢杨梅素在体内代谢主要是受CYP3A4、CYP1A2和CYP2E1三种亚酶所主导,且代谢速度极快,原型药在10min左右即出现大幅度下降,Km和Vmax分别为737.7μM和158.7μM/min/mg蛋白。本申请的发明人团队已经在CN112353793A案中意外的发现有些用于增加药物溶解度的辅料同时也具有抑制二氢杨梅素代谢的作用。将二氢杨梅素与这些辅料混合制成口服制剂时,不仅可以促进二氢杨梅素的溶解,增加吸收,而且可减少二氢杨梅素在体内的代谢量,有效地提高口服给药后体内二氢杨梅素的血药浓度,从而改善或提高二氢杨梅素的疗效。
[0007] 二氢杨梅素的制备方法已有诸多文献报道。例如,郑成等(郑成等,微波辅助强化提取显齿蛇葡萄中二氢杨梅素的机理探讨,化工学报,2006年05期)以显齿蛇葡萄叶为原料,采用微波破细胞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热水搅拌的方法提取显齿蛇葡萄中的二氢杨梅素.通过透射电镜对显齿蛇葡萄叶细胞微观构象进行观察,探讨不同微波照射条件对植物叶片微观结构的影响来解析微波强化提取机理.结果表明:在300W和微波预处理时间5min或微波功率达到600W和处理时间为2min时,细胞壁出现褶皱并有部分破裂,之后随着照射功率的加大以及微波预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壁的破裂情况越来越明显.这就说明了细胞内的极性物质在吸收微波能后温度迅速上升,导致细胞内蒸汽压也随之迅速上升,超过了细胞壁膨胀的能力,最终使得细胞壁破裂,从而使细胞内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变得容易.这就是微波辅助提取植物胞内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大为提高的原故。
[0008] 杨依函等(杨依函等,超声波辅助乙醇法提取显齿蛇葡萄总黄酮的工艺研究,怀化学院学报,2015年11期)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浸提法提取显齿蛇葡萄叶中总黄酮,以二氢杨梅素为标准品,AlCl3为显色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L9(34)正交试验,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分别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和超声波处理时间对显齿蛇葡萄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总黄酮的最佳条件是:乙醇浓度65%,料液比为1:40,浸提时间30min,超声波处理时间20min,影响总黄酮提取因素的主次顺序为乙醇浓度、超声波处理时间、料液比和浸提时间,在最佳工艺下测得总黄酮含量为41.25%。
[0009] 夏慧玲等(夏慧玲等,显齿蛇葡萄中二氢杨梅素的提取纯化,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2期)采用水提法从显齿蛇葡萄中提取二氢杨梅素,并对二氢杨梅素进行了纯化和检测。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提取条件。结果显示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90℃,料液比为1:10(g:ml),提取时间为6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二氢杨梅素的得率最大;重结晶5次后总黄酮纯度由原来的68.51%提高至91.0%。表明该二氢杨梅素的提取纯化工艺简单,成本低、原料来源易,作为抗氧化剂生产工艺前景看好。
[0010] 黄仁杰(黄仁杰等,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显齿蛇葡萄叶中蛇葡萄素的工艺研究,中药材,2016年05期)比较6种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的静态吸附与解吸附能力,考察动态吸附与洗脱参数,筛选最佳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蛇葡萄素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优选SP700型大孔吸附树脂为最佳型号树脂,并确定径高比为1:10,上样浓度为5mg/mL,上样体积为4BV,上样速度为1BV/h。以2BV/h的流速分别用水(7BV)、10%乙醇(8BV)、20%乙醇(11BV)进行动态洗脱,最终获得质量分数达95.5%的蛇葡萄素。表明大孔吸附树脂法操作简单、可行,可获得高质量分数的蛇葡萄素原料。本发明若未另外说明,所使用的二氢杨梅素系使用该文献方法制备获得,然后丙酮/水对其进行多次重结晶纯化,得到本发明HPLC法的归一化纯度大于99.9%,含量98.8%的纯品。
[0011] 奉艳花等(奉艳花等,不同干燥方法对藤茶主要活性成分二氢杨梅素的影响研究,药物分析杂志,2015年08期)分别采用不同温度烘箱烘干及自然晾干方法加工处理藤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藤茶中主要功效成分二氢杨梅素的含量。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91nm。结果表明,采用烘箱烘干方式得到的藤茶中二氢杨梅素含量明显高于自然晾干的藤茶,经60、80、100℃不同温度烘制得到的藤茶中二氢杨梅素含量稍有不同,但差异不大;而不同时期采集的藤茶,以5月份采集的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含量最高。可见,采用烘箱烘干方式可有效提高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含量,但不同温度对藤茶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较小;藤茶的最佳采收期为每年的5月份。
[0012] 梁琍等(梁琍等,响应面法对超声波提取藤茶二氢杨梅素工艺的优化,湖北农业科学,2015年02期)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超声波提取梵净山野生藤茶(Ampelopsis grossedentata)二氢杨酶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3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法,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以二氢杨酶素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优化超声提取梵净山野生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藤茶中二氢杨梅素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1.00%、料液比1:26.00(g/mL)、超声波时间40.00min,在此条件下二氢杨梅素的提取率为28.41%,回归模型预测的二氢杨梅素提取率为28.61%,经验证RSD为1.16%,拟合度较好,说明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藤茶二氢杨梅素的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0013] 王延伟等(王延伟等,响应面法优化Tween‑80超声提取藤茶二氢杨梅素工艺,广州化工,2016年16期)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Tween‑80浓度、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为自变量,二氢杨梅素得率为响应值,进行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运用响应面设计法优化提取条件。获得最优提取条件为:料液比30mL/g,Tween‑80浓度6.8%,超声温度54℃,超声时间29min,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提取得率为355.8mg/g,理论值为353.7mg/g,RSD为0.59%。采用响应面设计方优化的藤茶中二氢杨梅素Tween‑80协同超声提取工艺方法可行,结果可靠。
[0014] 谢郁峰等(谢郁峰等,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提取工艺,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年17期)以二氢杨梅素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二氢杨梅素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优选二氢杨梅素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显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17倍量81%乙醇回流提取95min。在此条件下,二氢杨梅素提取率可达9.58%,与理论值9.72%仅相差0.14%。表明采用响应面法优选的二氢杨梅素提取工艺是可行的。
[0015] 涂招秀等(涂招秀等,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江西食品工业,2011年02期)对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提取和纯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提取温度95℃,提取时间120min,料液比1:25,原料粒度80目,在此条件下,二氢杨梅素得率为22.8%。将粗提物经丙酮回流提取、浓缩、加水沉淀后得到晶体,晶体经4次重结晶后,得到二氢杨梅素产品,其纯度可达91.3%,得率为4.2%。
[0016] 熊璞等(熊璞等,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提取工艺研究,现代食品科技,2009年08期)采用热水提取法来获得藤茶中的二氢杨梅素,并通过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对比研究一次提取和二级提取,并通过正交试验对二级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二级提取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为95℃,提取时间为60min,料液比为1:25,pH为8。此条件下二氢杨梅素提取率为30.81%。
[0017] 郭巍等(郭巍等,藤茶二氢杨梅素提取工艺优化,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6年02期)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RSM)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78℃,提取时间64min,pH=8。在此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二氢杨梅素提取率预测值可达15.926%,实测值为15.860%,相对误差为0.42%;对二氢杨梅素进行重结晶纯化实验,5次重结晶后二氢杨梅素纯度达97.8%。
[0018] 曹敏惠等(曹敏惠等,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绿色提取纯化方法研究,食品科技,2011年06期)研究了二氢杨梅素的新型绿色提取纯化方法。结果表明:采用热水提取法,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活性炭脱色、多次重结晶的纯化方法获得了纯度在98%以上的二氢杨梅素。
[0019] 杨铃等(杨铃等,从藤茶中提取二氢杨梅素的微波萃取工艺研究,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5年05期)用正交设计法,以水为溶剂,考察了提取温度、微波辐射时间及料液比3个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选择L9(33)正交设计表,用HPLC法测定二氢杨梅素,并以其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在提取温度为95℃,微波辐射时间为15min,料液比为1:20时二氢杨梅素的提取率最高。
[0020] 王慧宾等(王慧宾等,超声‑低温提取藤茶中多糖和二氢杨梅素的工艺研究,食品工业,2015年08期)研究开发了一种新颖的工艺路线实现在低温下提取藤茶中多糖和二氢杨梅素的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进行了提取工艺的优化,对提取时间、温度、超声功率和水料比四种主要影响因素设计了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综合考虑正交试验的分析结果和产品性状等因素,得到了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水料比30︰1(mL/g),提取时间15min,超声功率1000W,提取温度50℃。在最佳提取条件下,粗多糖提取率为6.74%,二氢杨梅素得率为24.37%。超声提取得到的藤茶多糖为一种糖醛酸多糖,粗产品中中性糖含量为40.11%,糖醛酸含量为41.37%。超声辅助低温提取技术得到的粗产品纯度和提取率都较高,且性状佳,可大大减少产品的后续纯化步骤。
[0021] 韦星船等(韦星船等,藤茶二氢杨梅素的提取新工艺研究,食品科技,2007年09期)以MARS5微波装置和压力蒸气灭菌器为提取装置,稀碱水为溶剂,用吸光度法为测定方法。对料液比、微波温度、微波时间、微波功率、转子转速和高温高压时间的6个因素作了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了对二氢杨梅素提取率的影响,而且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高温高压时间45min,料液比1:25,微波温度95℃,微波时间5min,微波功率600W,转子高速。
[0022] 此外,在与二氢杨梅素质量控制方法方面,亦有一些有价值的文献报道。例如,林诗瑶等(林诗瑶等,HPLC法测定藤茶的二氢杨梅素含量,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03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迪马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05%磷酸溶液(35:65);流速:0.8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90nm;进样量:5μL。结果二氢杨梅素在1.31~6.55μg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样品溶液在24h内稳定,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93%。结论HPLC法精密度高,重复性较好。
[0023] CN107582515A(CN2017108678276,山东师范)公开了一种卵磷脂基负载二氢杨梅素的药物载体及制备方法。该药物载体是一种反六角相液晶,包括卵磷脂、聚乙二醇和水,所述卵磷脂、聚乙二醇和水的质量比为63~93:0~25:7~20,且所述聚乙二醇的含量不为0。其制备方法是按上述各物料的百分数,将卵磷脂与聚乙二醇混合均匀,再加入水,搅拌混合,离心去除气泡后获得的液晶即为卵磷脂基负载二氢杨梅素的药物载体。该药物载体能够对二氢杨梅素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该发明公开的一种典型药物载体组成为:卵磷脂:聚乙二醇:水=77.5:9.6:12.5以及任选的4~6%油酸。
[0024] CN113616797A(CN2021108854768,山东师范)公开了一种低水溶性多酚类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利用甘油酸单油酯(GMO)、山梨醇酐油酸酯(Span80)、油酸乙酯、水制备了能够缓释低水溶性多酚类药物的药物载体,该药物载体是一种基于表面活性剂的聚集体,可以使低水溶性多酚类药物持续释放。就整体释放周期而言,药物释放时间至少可达38h,具有缓释效应,可以减少药物二氢杨梅素的服用次数。且载体对低水溶性多酚类药物的累积释放率可达92%以上。该发明的药物载体中含有高达45~80%的水。
[0025] 然而上述涉及具有缓释性能的二氢杨梅素药物载体因其含有大量的水而不适宜工业化制备具有缓释效果的固体药物组合物例如缓释片剂。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期待提供一种制备具有缓释性能的二氢杨梅素固体组合物例如缓释二氢杨梅素片剂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0062]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然而,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本领域的专业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化和修饰。本发明对试验中所使用到的材料以及试验方法进行一般性和/或具体的描述。虽然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所使用的许多材料和操作方法是本领域公知的,但是本发明仍然在此作尽可能详细的描述。在下文制备组合物时所例处方和制备过程中,各物料的量可以理解为它们的相对比例,在实际投料制备时每批物料投料总量不少于10000片的量。在制备组合物时,若未另外说明,山嵛酸甘油酯和氢化植物油预先粉碎成可通过60目的筛网,其余各物料预先粉碎成可过120目的筛网,这些操作是本领域的常规操作。
[0063] 实施例1:二氢杨梅素缓释片剂的制备
[0064] 处方(以1片量表示):
[0065] 二氢杨梅素15mg,
[0066] 半胱氨酸5mg,
[0067] 山嵛酸甘油酯8mg,
[0068] 白陶土12mg;
[0069] 羟丙甲纤维素(4000cp,F4M)15mg,
[0070] 羟丙甲纤维素(100cp,K100‑LV CR)20mg,
[0071] 磷酸氢钙二水合物60mg,
[0072] 微晶纤维素80mg,
[0073] 聚维酮(K30)4mg,
[0074] 氢化植物油3mg,
[0075] 胶态二氧化硅2mg。
[0076] 制法:
[0077] (1)将二氢杨梅素与半胱氨酸和山嵛酸甘油酯混合均匀,再加入白陶土使混合均匀,接着使物料在15min的时间期间使物料温度缓缓从室温升至55~60℃,然后挤压成块并使物料保温3h,破碎成细碎粒子后粉碎使可通过60目筛网,得细粉;
[0078] (2)将步骤(1)所得细粉与羟丙甲纤维素4000cp和羟丙甲纤维素100cp混合均匀后,再依次与磷酸氢钙二水合物、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在高速搅拌混合机内喷入粘合剂(聚维酮加适量水制成3%溶液)将所得混合粉末物料制粒,45℃通风干燥(至水分低于4%),得干颗粒;
[0079] (3)将步骤(2)所得干颗粒依次与氢化植物油、胶态二氧化硅混合均匀,得到终混颗粒,在旋转式压片机上用适宜大小的冲模将该终混颗粒其压制成片(使片剂的硬度达到6.5~7.5kg的压力进行压片),得到二氢杨梅素缓释片剂(用铝塑复合膜袋密封包装)。
[0080] 实施例2:二氢杨梅素缓释片剂的制备
[0081] 处方(以1片量表示):
[0082] 二氢杨梅素10mg,
[0083] 半胱氨酸5mg,
[0084] 山嵛酸甘油酯8mg,
[0085] 白陶土12mg;
[0086] 羟丙甲纤维素(4000cp,F4M)15mg,
[0087] 羟丙甲纤维素(100cp,K100‑LV CR)20mg,
[0088] 磷酸氢钙二水合物60mg,
[0089] 微晶纤维素80mg,
[0090] 聚维酮(K30)4mg,
[0091] 氢化植物油3mg,
[0092] 胶态二氧化硅2mg。
[0093] 制法:
[0094] (1)将二氢杨梅素与半胱氨酸和山嵛酸甘油酯混合均匀,再加入白陶土使混合均匀,接着使物料在15min的时间期间使物料温度缓缓从室温升至55~60℃,然后挤压成块并使物料保温3h,破碎成细碎粒子后粉碎使可通过60目筛网,得细粉;
[0095] (2)将步骤(1)所得细粉与羟丙甲纤维素4000cp和羟丙甲纤维素100cp混合均匀后,再依次与磷酸氢钙二水合物、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在高速搅拌混合机内喷入粘合剂(聚维酮加适量水制成3%溶液)将所得混合粉末物料制粒,45℃通风干燥(至水分低于4%),得干颗粒;
[0096] (3)将步骤(2)所得干颗粒依次与氢化植物油、胶态二氧化硅混合均匀,得到终混颗粒,在旋转式压片机上用适宜大小的冲模将该终混颗粒其压制成片(使片剂的硬度达到6.5~7.5kg的压力进行压片),得到二氢杨梅素缓释片剂(用铝塑复合膜袋密封包装)。
[0097] 实施例3:二氢杨梅素缓释片剂的制备
[0098] 处方(以1片量表示):
[0099] 二氢杨梅素20mg,
[0100] 半胱氨酸5mg,
[0101] 山嵛酸甘油酯8mg,
[0102] 白陶土12mg;
[0103] 羟丙甲纤维素(4000cp,F4M)15mg,
[0104] 羟丙甲纤维素(100cp,K100‑LV CR)20mg,
[0105] 磷酸氢钙二水合物60mg,
[0106] 微晶纤维素80mg,
[0107] 聚维酮(K30)4mg,
[0108] 氢化植物油3mg,
[0109] 胶态二氧化硅2mg。
[0110] 制法:
[0111] (1)将二氢杨梅素与半胱氨酸和山嵛酸甘油酯混合均匀,再加入白陶土使混合均匀,接着使物料在15min的时间期间使物料温度缓缓从室温升至55~60℃,然后挤压成块并使物料保温3h,破碎成细碎粒子后粉碎使可通过60目筛网,得细粉;
[0112] (2)将步骤(1)所得细粉与羟丙甲纤维素4000cp和羟丙甲纤维素100cp混合均匀后,再依次与磷酸氢钙二水合物、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在高速搅拌混合机内喷入粘合剂(聚维酮加适量水制成3%溶液)将所得混合粉末物料制粒,45℃通风干燥(至水分低于4%),得干颗粒;
[0113] (3)将步骤(2)所得干颗粒依次与氢化植物油、胶态二氧化硅混合均匀,得到终混颗粒,在旋转式压片机上用适宜大小的冲模将该终混颗粒其压制成片(使片剂的硬度达到6.5~7.5kg的压力进行压片),得到二氢杨梅素缓释片剂(用铝塑复合膜袋密封包装)。
[0114] 实施例4:二氢杨梅素缓释片剂的制备
[0115] 处方(以1片量表示):
[0116] 二氢杨梅素15mg,
[0117] 半胱氨酸4mg,
[0118] 山嵛酸甘油酯9mg,
[0119] 白陶土10mg;
[0120] 羟丙甲纤维素(4000cp,F4M)17mg,
[0121] 羟丙甲纤维素(100cp,K100‑LV CR)18mg,
[0122] 磷酸氢钙二水合物65mg,
[0123] 微晶纤维素75mg,
[0124] 聚维酮(K30)5mg,
[0125] 氢化植物油2.5mg,
[0126] 胶态二氧化硅2.5mg。
[0127] 制法:
[0128] (1)将二氢杨梅素与半胱氨酸和山嵛酸甘油酯混合均匀,再加入白陶土使混合均匀,接着使物料在10min的时间期间使物料温度缓缓从室温升至55~60℃,然后挤压成块并使物料保温2.5h,破碎成细碎粒子后粉碎使可通过60目筛网,得细粉;
[0129] (2)将步骤(1)所得细粉与羟丙甲纤维素4000cp和羟丙甲纤维素100cp混合均匀后,再依次与磷酸氢钙二水合物、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在高速搅拌混合机内喷入粘合剂(聚维酮加适量水制成2.5%溶液)将所得混合粉末物料制粒,42℃通风干燥(至水分低于4%),得干颗粒;
[0130] (3)将步骤(2)所得干颗粒依次与氢化植物油、胶态二氧化硅混合均匀,得到终混颗粒,在旋转式压片机上用适宜大小的冲模将该终混颗粒其压制成片(使片剂的硬度达到6.5~7.5kg的压力进行压片),得到二氢杨梅素缓释片剂(用铝塑复合膜袋密封包装)。
[0131] 实施例5:二氢杨梅素缓释片剂的制备
[0132] 处方(以1片量表示):
[0133] 二氢杨梅素15mg,
[0134] 半胱氨酸6mg,
[0135] 山嵛酸甘油酯7mg,
[0136] 白陶土14mg;
[0137] 羟丙甲纤维素(4000cp,F4M)13mg,
[0138] 羟丙甲纤维素(100cp,K100‑LV CR)22mg,
[0139] 磷酸氢钙二水合物55mg,
[0140] 微晶纤维素85mg,
[0141] 聚维酮(K30)3mg,
[0142] 氢化植物油3.5mg,
[0143] 胶态二氧化硅1.5mg。
[0144] 制法:
[0145] (1)将二氢杨梅素与半胱氨酸和山嵛酸甘油酯混合均匀,再加入白陶土使混合均匀,接着使物料在20min的时间期间使物料温度缓缓从室温升至55~60℃,然后挤压成块并使物料保温3.5h,破碎成细碎粒子后粉碎使可通过60目筛网,得细粉;
[0146] (2)将步骤(1)所得细粉与羟丙甲纤维素4000cp和羟丙甲纤维素100cp混合均匀后,再依次与磷酸氢钙二水合物、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在高速搅拌混合机内喷入粘合剂(聚维酮加适量水制成3.5%溶液)将所得混合粉末物料制粒,48℃通风干燥(至水分低于4%),得干颗粒;
[0147] (3)将步骤(2)所得干颗粒依次与氢化植物油、胶态二氧化硅混合均匀,得到终混颗粒,在旋转式压片机上用适宜大小的冲模将该终混颗粒其压制成片(使片剂的硬度达到6.5~7.5kg的压力进行压片),得到二氢杨梅素缓释片剂(用铝塑复合膜袋密封包装)。
[0148] 试验例1:二氢杨梅素缓释片剂的稳定性考察
[0149] 使供试品(二氢杨梅素缓释片剂或者其它包含二氢杨梅素的物料)置50℃温度处放置3个月(模拟产品货架期稳定性试验,处置时各种物料用铝塑复合膜袋密封包装),分别于0月和3月测定供试品中的二氢杨梅素含量,以3月含量除以0月含量再乘以100%所得百分数即为该供试品经50℃‑3月处置后的二氢杨梅素残余百分含量,简称残余量。
[0150] 使用HPLC法测定供试品中的二氢杨梅素含量,测定方法及HPLC色谱条件如下:
[0151] Express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磷酸(30:70:0.1),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35nm;
[0152] 对照品溶液:二氢杨梅素对照品(HPLC归一化纯度99.86%,真空干燥6小时)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浓度约50μg/ml的溶液,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取滤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0153] 供试品溶液:取相当于包含约50mg二氢杨梅素的供试品置100ml量瓶中,加流动相80ml,超声波处理25min,接着用流动相定容,过滤,取滤液5ml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定容,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0154] 经测定,实施例1~5所得五种缓释片经50℃‑3月处置后二氢杨梅素残余量分别为98.8%、98.2%、98.6%、99.1%、98.3%,这些结果表明本发明实施例1~5所得五种缓释片的活性成分具有优良稳定性,例如实施例1缓释片0月时的HPLC图谱见图1(该HPLC条件测得的面积归一化杂质量为0.113%),经50℃‑3月处置后的HPLC图谱见图2(该HPLC条件测得的面积归一化杂质量为0.627%,该归一化杂质百分量与上述二氢杨梅素残余量98.8%的含义无关联性),实施例1~5全部片剂0月面积归一化杂质量为0.10~0.14%,50℃‑3月处置后面积归一化杂质量为0.51%~0.74%。
[0155] 在一些试验中,本发明人发现,二氢杨梅素暴露于羟丙甲纤维素后对其高温处置稳定性有不良影响,一些试验如下:
[0156] 试验1:使二氢杨梅素原料药用铝塑复合膜袋密封包装,经50℃‑3月处置后,测得其二氢杨梅素残余量为99.6%;原料药0月面积归一化杂质含量0.092%,原料药50℃‑3月面积归一化杂质含量0.368%。
[0157] 试验2:将二氢杨梅素分别与羟丙甲纤维素(4000cp,F4M)、羟丙甲纤维素(100cp,K100‑LV CR)、羟丙甲纤维素(4000cp,F4M)/羟丙甲纤维素(100cp,K100‑LV CR)=1/1混合物、羟丙甲纤维素E5、羟丙甲纤维素E50、羟丙甲纤维素K4M、羟丙甲纤维素K15M、羟丙甲纤维素K100M以重量比1:2的比例通过混合、挤压、分散、混合、挤压的方式使,二氢杨梅素与羟丙甲纤维素致密接触;将该混合物经50℃‑3月处置后,测定其二氢杨梅素残余量,结果均在84~87%范围内,面积归一化杂质含量为4.2~4.8%,例如二氢杨梅素与羟丙甲纤维素(4000cp,F4M)的混合物残余量为86.1%且面积归一化杂质含量为4.47%。
[0158] 试验3:参照试验2,但是所得各种物料在室温条件处置12月而非50℃‑3月处置,测定各物料在6月时的二氢杨梅素残余量,结果均在94~96%范围内,面积归一化杂质含量为0.7~0.9%,例如二氢杨梅素与羟丙甲纤维素(4000cp,F4M)的混合物残余量为94.3%且面积归一化杂质含量为0.794%。
[0159] 试验4:处方分别参照实施例1~5,但是制备时,先将二氢杨梅素与羟丙甲纤维素通过混合/挤压/破碎/混合的方式使之致密混合,再与半胱氨酸、山嵛酸甘油酯、白陶土、磷酸氢钙二水合物、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然后用聚维酮溶液制粒,干燥,与氢化植物油和胶态二氧化硅终混后,压制成片剂;将该片剂经50℃‑3月处置后,测定其二氢杨梅素残余量,结果均在86~89%范围内,面积归一化杂质含量为3.2~3.8%,例如参考实施例1所得片剂的残余量为88.3%且面积归一化杂质含量为3.63%。
[0160] 试验5:参照试验4,但是5种片剂在室温条件处置12月而非50℃‑3月处置,测定各片在6月时的二氢杨梅素残余量,结果均在95~96%范围内,面积归一化杂质含量为0.6~0.8%,例如参考实施例1所得片剂的残余量为95.8%且面积归一化杂质含量为0.736%。
[0161] 试验6:处方分别参照实施例1~5,但是制备时,将二氢杨梅素与半胱氨酸、山嵛酸甘油酯、白陶土物理混合均匀后直接用于一下步骤,制得5批片剂;将该片剂经50℃‑3月处置后,测定其二氢杨梅素残余量,结果均在89~92%范围内,面积归一化杂质含量为2.6~2.9%,例如参考实施例1所得片剂的残余量为90.6%且面积归一化杂质含量为2.73%。
[0162] 试验7:处方和制法分别参照实施例1~5,但是不加半胱氨酸,制得5批片剂;将该片剂经50℃‑3月处置后,测定其二氢杨梅素残余量,结果均在86~88%范围内,面积归一化杂质含量为3.4~3.9%,例如参考实施例1所得片剂的残余量为87.6%且面积归一化杂质含量为3.78%。
[0163] 试验8:处方和制法分别参照实施例1~5,但是不加山嵛酸甘油酯,制得5批片剂;将该片剂经50℃‑3月处置后,测定其二氢杨梅素残余量,结果均在85~88%范围内,面积归一化杂质含量为3.7~4.0%,例如参考实施例1所得片剂的残余量为85.7%且面积归一化杂质含量为3.86%。
[0164] 试验9:处方和制法分别参照实施例1~5,但是不加半胱氨酸也不加山嵛酸甘油酯,步骤(1)中使二氢杨梅素与白陶土使混合均匀后,进行后续升温处理以完成步骤(1)以及接下来完成其余步骤,制得5批片剂;将该片剂经50℃‑3月处置后,测定其二氢杨梅素残余量,结果均在85~87%范围内,面积归一化杂质含量为3.3~3.7%,例如参考实施例1所得片剂的残余量为86.6%且面积归一化杂质含量为3.46%。
[0165] 试验10:处方和制法分别参照实施例1~5,但是不加两种羟丙甲纤维素,步骤(2)使细粉直接与磷酸氢钙二水合物等混合后进行后续步骤,制得5批片剂;将该片剂经50℃‑3月处置后,测定其二氢杨梅素残余量,结果均在97~99%范围内,面积归一化杂质含量为0.48~0.71%,例如参考实施例1所得片剂的残余量为98.4%且面积归一化杂质含量为
0.587%。
[0166] 试验11:处方分别参照实施例1~5,但是不加两种羟丙甲纤维素,将二氢杨梅素与全部其余物料通过混合/压实/粉碎混合/压实/粉碎的过程使二氢杨梅素各物料充分混合,压制成片,制得5批片剂;将该片剂经50℃‑3月处置后,测定其二氢杨梅素残余量,结果均在98~99%范围内,面积归一化杂质含量为0.44~0.81%,例如参考实施例1所得片剂的残余量为98.6%且面积归一化杂质含量为0.624%。
[0167] 根据上述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分别与羟丙甲纤维素混合后,在较高温度的模拟市售条件下容易造成杂质含量的明显增加,同时二氢杨梅素含量明显地降低;但是在室温下处置时变化不如高温明显。由此表明,在使用羟丙甲纤维素制备骨架型缓释片剂时,克服羟丙甲纤维素对二氢杨梅素稳定性影响是有必要的,而本发明通过将二氢杨梅素预先与半胱氨酸和山嵛酸甘油酯处理后,再与羟丙甲纤维素混合,可以避免羟丙甲纤维素对二氢杨梅素稳定性的影响。
[0168] 试验例2:缓释片的释放度测定
[0169] 供试品为实施例1~5的片剂。
[0170] 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之“0931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第一法,以pH6.8磷酸盐缓冲液(或本发明记载的其它溶出液)900ml为溶剂,转速为每分钟100转,在0.5h、1h、2h、4h、6h、9h和12h分别取溶液5ml滤过,并即时在操作容器中补充同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经孔径为0.45um的微孔滤膜滤过,必要时用流动相稀释,用试验例1的HPLC法(但是流动相改为甲醇‑水‑磷酸(50:50:0.1使活性成分提前出峰)测定溶出量并计算释放度。另外,参照上述方法,但是溶出介质改为水或者0.1M盐酸溶液。各片剂在三种溶出介质中的释放度(%)结果如表1。
[0171] 表1:
[0172]
[0173] 从上表数据可见,5种片剂各自在0.1M盐酸、pH6.8磷酸盐和水中的释放曲线基本一致,并且呈现优良的12小时缓释效果。pH6.8磷酸盐缓冲液制法:取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250ml,加0.2mol/L氢氧化钠溶液118ml,用水稀释至1000ml,摇匀,即得。
[0174] 试验例3:缓释片的释放度测定
[0175] 上述试验例2结果显示在常规的溶出条件下实施例1~5片剂的释放度在三种释放介质中具有优良的一致性,包括片剂之间的优良一致性以及溶出介质之间的优良一致性。然而,由于片剂需要在低pH值的胃液中停留一段落时间,然后再进入中性pH值的环境中,因此模拟这种pH变化的环境是有益的。
[0176] 参考本文试验例2的方法,不同的主要是改变溶出介质:初始溶出介质为pH1.5的磷酸溶液900ml即,在此pH介质中溶出2小时,到第2小时时向溶出介质中补加磷酸二氢钾适量以使溶出介质中的磷酸根浓度达到pH6.8磷酸盐缓冲液的等当浓度并添加适量2M氢氧化钾溶液调节使溶出介质pH值达到6.8的水平,继续进行溶出试验直至12小时取样结束。各片剂的释放度(%)数据见表2。
[0177] 表2:
[0178] 样品 0.5h/pH1.5 1h/pH1.5 2h/pH1.5 4h/pH6.8 6h/pH6.8 9h/pH6.8 12h/pH6.8实施例1 7.7 14.5 31.3 56.6 80.2 88.4 98.2实施例2 5.4 17.2 34.5 54.3 78.5 90.6 99.4
实施例3 6.3 14.6 32.2 57.5 81.7 91.8 102.8
实施例4 8.6 16.9 32.4 56.8 79.4 87.5 97.5
实施例5 6.4 15.5 31.6 58.5 80.7 89.7 100.6
[0179] 以上表2中,5种片剂在模拟胃肠环境下的释放度数据基本相同,表明存在细微处方差异的本发明缓释片具有优良的释放一致性。
[0180] 试验例4:片剂释放度的稳定性
[0181] 使实施例1~5片剂于40℃处放置6个月,然后参照试验例3的方法测定各片剂在12小时的释放度(%),结果如表3所示。
[0182] 表3:
[0183]
[0184]
[0185] 本试验例4结果,表明本发明片剂具有优良的释放稳定性。
[0186]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