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种用于纺织机的利用双针钩钩针的纺织机构

一种用于纺织机的利用双针钩钩针的纺织机构实质审查 发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纺织机的利用双针钩钩针的纺织机构。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针织物广泛应用于服饰、鞋材、箱包、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各产业部门,针织物的结构有平纹、斜纹、缎纹、提花、双层、多层、管状和复合结构等多种形式,常规双层针织物或双面、上下层不同材料、上下层不同组织结构、上下层不同颜色的针织物,通常是二条带体进行后道缝合或粘合,这种工艺带来工序多、上下层结合不紧凑不牢固,缝合或粘合处易脱落、不平整且不美观。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9] 实施例1:请参阅图1、7‑10,为解决双层针织物工序多、上下层结合不紧凑不牢固等问题,达到一种纺织机器既能编织单层又能编织双层的,还能将两层编织在一起,使双层针织物牢靠紧密的依靠针织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同时保证了针织物的美观,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纺织机的利用双针钩钩针的纺织机构,包括主支架1、底座2、三角座4,主支架1的针槽101中垂直滑动连接数根用于纺织的双针钩钩针3,包括双针钩钩针3和钩针调节机构;
[0030] 双针钩钩针3包括两个针钩301和两个针舌302,一个针钩301和一个针舌302为一组,每个针钩301下端铰接一个针舌302,两组上下设置,且均垂直在双针钩钩针3上端,双针钩钩针3下端设置有短针脚303、长针脚304,其中短针脚303在上,长针脚304在下,短针脚303、长针脚304分别在三角座4上的上槽404、下槽405中滑动;双针钩钩针3采用两个针脚的型式设计,上针脚为短针脚303,下针脚为长针脚304。而与其相对应的走针三角为组合式设计。
[0031] 钩针调节机构包括三角座4,三角座4中设置有可垂直上下滑动的一号板401、固定设置的二号板402、可前后水平滑动的三号板403、以及由一号板401、二号板402、三号板403形成的上槽404和下槽405;钩针调节机构还包括驱动一号板401的一号驱动结构、驱动三号板403的三号驱动结构;其中一号板401在三角座4中可上下调整;二号板402在三角座4中可固定;三号板403在三角座4中可前后移动,其前后移动及距离的尺寸由钩针调节机构通过计算机调节。
[0032] 主支架1固定在底座2上,三角座4转动连接固定在底座2上,一号驱动结构和三号驱动结构安装在三角座4上。
[0033] 请参阅图7‑8,为解决一号板401、三号板403移动的问题,设置有推动气缸409、推动螺钉410,钩针调节机构包括推动气缸409、推动螺钉410,推动气缸409上设置有与计算机连接的单片机,推动气缸409固定在三角座4上,推动气缸40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三号板403,三号板403在三角座4中水平滑动,推动螺钉410螺纹连接在三角座4上,推动螺钉410的斜面接触连接一号板401,一号板401下端固定连接三角座弹簧411的一端,三角座弹簧411的另一端固定在三角座4上,一号板401在三角座4中上下滑动。移动一号板401时转动推动螺钉410,推动螺钉410前进下压一号板401,并压缩三角座弹簧411,推动螺钉410后退时,一号板
401在三角座弹簧411的作用下弹起;移动三号板403时,通过计算机和单片机控制推动气缸
409,使推动气缸409控制三号板403前移或后移。
[0034] 实施例2:请参阅图5,为解决一号板401、三号板403移动的问题,设置有内驱组件5,钩针调节机构为内驱组件5,内驱组件5设置在底座2中,一号板401、三号板403通过内驱组件5控制。三角座4下端固定连接座环齿408,座环齿408内设置有齿与座齿轮406啮合,座齿轮406固定连接座电机407的输出轴,座电机407固定在底座2上,启动座电机407,座电机
407带动三角座4转动,三角座4转动带动双针钩钩针3进行编织。其余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
[0035] 请参阅图5,为解决一号板401、三号板403调整的问题,达到在编制过程中控制编织单层或双层的目的,设置有内驱组件5,内驱组件5包括底板501、上板506,底板501、上板506穿过并转动连接中轴502,底板501、上板506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柱503,支柱50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底板501、上板506上,其中一根支柱503固定连接固定杆504的一端,固定杆504的另一端固定在三角座4上,中轴502下端固定在底座2上,上端固定连接上盖201,上盖201设置在主支架1内,底板501上设置有竖直移动组件,底板501上设置有水平移动组件,水平移动组件固定连接三号板403,竖直移动组件固定连接一号板401。当编织开始后,三角座4带动固定杆504转动,固定杆504带动支柱503转动,支柱503带动底板501、上板506转动,使水平移动组件和竖直移动组件与三角座4同步移动,以便在编制过程中调整控制。
[0036] 请参阅图5,为解决三号板403控制问题,达到控制编织的目的,设置有水平移动组件,水平移动组件包括水平推杆507,水平推杆507固定在底板501上,水平推杆507为电动推杆,水平推杆50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三号板403。水平推杆507控制三号板403向里或向外移动。
[0037] 请参阅图4,为解决一号板401控制的问题,控制编织的目的,设置有竖直移动组件,竖直移动组件包括两个中轴齿轮505,两个中轴齿轮505设置于底板501、上板506之间固定连接中轴502,每个中轴齿轮505均与一个侧齿轮516相啮合,两个侧齿轮516分别转动连接底板501、上板506,侧齿轮516固定连接侧锥齿508,两个侧锥齿508相对设置,侧锥齿508可以与动锥齿509啮合,动锥齿509固定在上下轴510后端,上下轴510穿过前后两根支柱503上的支杆槽515,上下轴510前端固定连接上下齿轮513,上下齿轮513与上下齿条514啮合,上下齿条514固定在一号板401背面,上下轴510中部外套设有轴套511,轴套511固定连接垂直推杆512的是出走,垂直推杆512为电动推杆,垂直推杆512固定在上下齿轮513上。在移动过程中需要控制一号板401上移或下移的时候,启动垂直推杆512,垂直推杆512带动轴套511移动,轴套511带动上下轴510移动,上下轴510带动动锥齿509移动,使动锥齿509与上方或下方的侧锥齿508啮合,侧锥齿508通过侧齿轮516带动转动,侧齿轮516与固定不动中轴齿轮505啮合,从而达到侧齿轮516转动的目的。
[0038] 请参阅图2,为保证双针钩钩针3始终与三角座4滑动连接的问题,确保编织的稳定进行,设置有推动组件6,推动组件6包括推板601、伸缩杆602、推动弹簧603、推动滑块604、推动滑槽605,推板601一面固定在双针钩钩针3下端,另一面固定连接两个可被动伸缩的伸缩杆602的一端,伸缩杆602采用套杆结构,伸缩杆602另一端固定在推动滑块604的一面,两个伸缩杆602之间设置有若干推动弹簧603,推动弹簧603的一端固定在推板601上,另一端固定在推动滑块604上,推动滑块604在推动滑槽605中滑动,推动滑槽605设置在主支架1中。当双针钩钩针3因为一号板401、三号板403移动发生位移的时候,推动弹簧603始终推动双针钩钩针3的尾端,保证双针钩钩针3的短针脚303、长针脚304始终在上槽404、下槽405中滑动;当双针钩钩针3上升的时候,双针钩钩针3带动推板601上升,推板601带动伸缩杆602上升,伸缩杆602带动推动滑块604在推动滑槽605中滑动,推动弹簧603随之滑动。
[0039] 请参阅图3,双针钩钩针3采用两个针脚的型式设计,上针脚为短针脚303,下针脚为长针脚304。而与其相对应的走针三角为组合式设计,如图所示,其中一号板401在三角座4中可上下调整;二号板402在三角座4中可固定;三号板403在三角座4中可前后移动,其前后移动及距离的尺寸由电动推杆控制,电动推杆及电机采用现有型号,电动推杆通过单片机由计算机控制。以图示排列来讲,一号板401、二号板402、三号板403是正常安装于三角座
4中,如果三号板403往外退不工作,此时双针钩钩针3走短针脚303,走的是二号板402的轨迹,就是上针钩301位于成圈位置。如果三号板403往里进参加工作,此时双针钩钩针3走的是长针脚304,走的是三号板403的轨迹,这时两个针钩301都处于成圈位置,而短针脚303此时处于空走的位置,只有等到回压时长针脚304、短针脚303才会共同一起工作。总之双针钩钩针3的使用,需要根据其编织工艺,设计多种三角备用,按编织工艺随时更换。
[0040] 1.上、下针钩301通过不同的喂纱角度,分别喂入两种不同或者相同的纱线,同时分别成圈,或同时集圈或浮线,即可在单针床上编织双层互不连接的双层针织物。
[0041] 2.当需要把互不连接的两层织物连接在一起时,可以把下针钩301的旧线圈翻转到上针钩301中,下针钩301不再工作,只单独给上针钩301喂入纱线,进行成圈,从而把互不联系的双层针织物联系在一起形成单层的针织物。
[0042] 3.进一步的,单面针织物如果要继续形成双层的针织物,下针钩301要加入工作,需将线圈或浮线翻转至下针钩301上,上下针钩301又同时喂入纱线,形成双层针织物。
[0043] 4.这样不断往复,就可以形成双层和单层针织物往复交替的特殊结构的一种全新的纬编针织物。
[0044] 5.上下双针钩钩针3的成圈,可通过设定不同高度的一号板401、二号板402、三号板403达到。当只有上针钩301工作时,走短针脚303。2)当上下针钩301共同工作时,走长针脚304,针织上升,旧线圈分别退到上针钩301和下针钩301的针杆上,因为下针钩301挡住所以上针钩301的线圈不会影响到下针钩301;而后织针开始下降,通过不同的喂纱角度分别给上下针钩301喂入纱线,上下针钩301分别吃到新纱线,针杆上的旧线圈分别往上退,针舌302分别关闭,当织针走完一定的高度,旧线圈从上针钩301脱出,这时下针钩301旧线圈到达上针钩301位置,此时上针钩301针舌302仍处于关闭状态;织针进一步下降走完一定高度,此时下针钩301的旧线圈进一步从上针钩301脱出,而此时上针钩301只是进一步拉着针钩301内的新线圈往下运动不作其他工作,也不影响下针钩301。这样就顺利完成上下针钩
301的成圈。
[0045] 6.当上下针钩301共同工作时,分别形成密度较小、线圈较稀的双层针织物;当上针钩301单独工作时,形成密度较大、线圈较密的单层针织物。从而可形成一种独特风格的单层和双层针织物交替、密度不同的纬编针织物。
[0046]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