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温压力传感器高温动态标定装置

高温压力传感器高温动态标定装置实质审查 发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高温环境下的压力测量,尤其涉及高温压力传感器高温动态标定装置。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高温环境下的压力测量是国防军工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常应用于国防、航空、航天、船舶等工业控制和装备健康监测领域,也常用于大型柴油机、重型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燃煤燃气锅炉等动力装置的压力数据采集,尽管可通过活塞式压力计等装置对压力传感器完成常温静态标定,相关的常温动态校准方法已形成国家标准,但目前尚缺乏可支持该类传感器高温动态校准的装置和标准规程。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 图1至图4示出了本发明高温压力传感器高温动态标定装置的一种实施例,包括台架1以及安装在台架1上的气源腔、进气快开阀5、排气快开阀6、压力测试腔7、控制箱2;压力测试腔7位于进气快开阀5与排气快开阀6之间,压力测试腔7包括测试腔高温端71、测试腔低温端75;测试腔高温端71设有加热器73和待标定高温压力传感器72,测试腔低温端75设有散热装置和常温标准压力传感器76;气源腔包括气包3和标准压力变送器31;
[0025] 开启进气快开阀5,通过气源腔对压力测试腔7进行充气;控制箱2控制待标定高温压力传感器72、常温标准压力传感器76、标准压力变送器31分别采集测试腔高温端71、测试腔低温端75以及气包3处的压力数据。
[0026] 该高温压力传感器高温动态标定装置,首先对气包3进行充气,通过控制箱2控制标准压力变送器31采集气包3的压力数据,并控制进气快开阀5开启,气包3将气体充入压力测试腔7内,为压力测试腔7提供上升阶跃压力,由于压力控制腔位于进气快开阀5与排气快开阀6之间,从而保证压力测试腔7内的测试腔高温端71、测试腔低温端75处于同一个压力环境下,当需要改变压力测试腔7内的压力时,可通过进气快开阀5的充气与排气快开阀6的放气相互配合调节压力测试腔7内的压力;通过加热器73加热使测试腔高温端71达到预设高温环境,确保待标定高温压力传感器72在预设高温环境中检测高温环境下测试腔高温端71的压力数据;通过散热装置帮助测试腔低温端75快速散热,确保测试腔低温端75的低温环境,确保常温标准压力传感器76在有效的工作环境温度内检测测试腔低温端75的压力数据,最后通过控制箱2将测试腔高温端71、测试腔低温端75的压力数据进行采集,得到同一压力环境下,高温环境中的压力数据与常温环境中的压力数据,便于以常温标准压力传感器76为量值传递基准的待标定高温压力传感器72高温动态标定,为高温动态传感器动态性能的校准提供工具。
[0027] 本实施例中,气源腔包括四通8、充气接口9、气包3;四通8分别连接气包3、充气接口9以及进气快开阀5,通过充气接口9连接空压机对气包3进行充气,充气接口9与空压机之间可以设置手动阀或者自动阀,便于随时对气包3进行充气。
[0028] 本实施例中,测试腔高温端71设有保温层,通过保温层对测试腔高温端71进行保温,减少热量流失,确保测试腔高温层保持在预设高温环境下,便于待标定高温压力传感器72检测测试腔高温端71的压力数据。
[0029] 本实施例中,测试腔高温端71设有标准温度传感器74;通过控制箱2控制标准温度传感器74采集测试腔高温端71的温度数据,便于用户控制测试腔高温端71的温度,确保测试腔高温端71达到预设高温环境,比如,当标准温度传感器74检测到测试腔高温端71达到预设温度时,通过控制箱2控制加热器73停止加热,配合保温层的保温作用,使待标定高温压力传感器72处于预设的高温度内环境中进行压力数据检测。
[0030] 本实施例中,散热装置为水冷装置或者是翅片散热结构77,用于帮助测试腔低温端75散热降温,确保测试腔低温端75处于常温环境下,保证常温标准压力传感器76在有效的工作环境温度内对测试腔低温端75进行压力数据检测。
[0031] 翅片散热结构77包括连接部和多片散热片,多片散热片间隔环绕布置在连接部上,以此增加散热面积。
[0032] 本实施例中,压力测试腔7的正下方设有强制风冷风扇4,便于测试完毕或者是需要降低测试腔高温端71的温度时,强制风冷风扇4可帮助加快降温速度,在本实施例中,测试腔高温端71设于测试腔低温端75的上方,强制风冷风扇4设于测试腔低温端75的正下方。
[0033] 本实施例中,台架1上设有配重块,保证在高压放气时使整个装置保持平稳,保证顺利放气。
[0034]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