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杆件外连接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配件更换使用的杆件外连接件。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杆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常见的如用于衣服晾晒的辅助竖直杆件、输水淋浴等使用的输水杆件、用于线缆辅助连接的支撑杆件,而这些杆件在进行工作使用时,大多需要连接配件进行辅助元件安装;而现有技术背景下的杆件外置连接件,在进行使用时,其仍存在一定的弊端,如:
1、大多的杆件外连接件,在进行使用时,不便于适配在不同的杆件外侧使用,其不便于进行滑动或限位使用;
2、常见的一些杆件外连接件,在进行使用时,结构简单,其稳定性差,在进行长期使用时,由于内部元件材质问题,难以保证长期稳定使用,而连接件内部元件固定不能够调节,不利于保障长期使用;
3、大多的杆件外连接件,在进行使用时,不便于针对不同情况下对不同搭配元件进行安装使用,难以保证适配使用。
[0003] 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配件更换使用的杆件外连接件,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0] 请参阅图1‑10,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配件更换使用的杆件外连接件,包括:用于对光杆进行包围固定的第一卡板1和第二卡板2以及设置在第一卡板1和第二卡板2的中部右侧用于对光杆进行穿插的插孔3。
[0021] 还包括:安装孔4,安装孔4通过第一卡板1和第二卡板2围合设置在插孔3的左侧,且安装孔4与插孔3之间对应连通设置;套筒5,套筒5对应卡合连接在安装孔4的内侧,套筒5的左侧连接有套设在第一卡
板1和第二卡板2的内部左侧的挤压弹簧52,且挤压弹簧52的右端套设连接在套筒5的左侧;
第一齿板53,套筒5的上下两侧呈对称凸出设置有第一齿板53,且第一齿板53的外侧啮合连接有连接轮6,并且连接轮6的外侧设置有能够与其之间啮合的调节杆61;
其中,调节杆61通过第一卡板1的内侧开设的安装槽13滑动安装在第一卡板1的内
部;
限位板7,限位板7设置在安装槽13的末端部内侧,且限位板7在安装槽13的内侧构成升降结构,并且限位板7的顶端面呈等间距设置有第二齿板73;
其中,限位板7的上方设置有呈弹性伸缩结构的第二压块74,且第二压块74的底部连接有贯穿第一卡板1的顶端的连接杆741,同时连接杆741的底端连接有与限位板7顶面接触的压板742;
挤压杆8,挤压杆8连接在套筒5的内侧顶部,用于与光杆固定或滑动接触;
凹槽9,凹槽9通过第一卡板1和第二卡板2围合设置在第一卡板1的顶部位置,且凹槽9的内侧连接有卡环91,并且卡环91的内侧对应连接有连接筒92,同时连接筒92的外侧设置有呈弧形结构的拴杆93。
[0022]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如图1、图2、图3和图4中第一卡板1与第二卡板2之间呈对称设置,且第一卡板1和第二卡板2之间通过固定通孔11螺丝固定连接,同时第一卡板1和第二卡板2之间围合设置有互相垂直连通的插孔3和安装孔4,通过第一卡板1和第二卡板2的内侧所开设的通孔,对第一卡板1和第二卡板2之间对应进行螺栓固定,从而对插孔3和安装孔4进行围合,同时使得杆件直接通过卡合安装在插孔3的内侧,以便于进行安装,能够适应在较长杆件的中部直接进行安装,避免自杆件的端部进行该连接件的穿插安装,从而保证快速安装使用。
[0023]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如图3、图4和图5中套筒5的前后两侧均呈一体化向外凸出设置有滑块51,且套筒5通过后侧的滑块51与第一卡板1内侧开设的滑槽12之间对应卡合滑动连接,并且套筒5的前侧与第二卡板2之间对应卡合连接,通过滑槽12与滑块51之间的对应卡合,能够使得套筒5在第一卡板1和第二卡板2之间直接进行滑动使用,使得滑块51在进行滑动的过程中,能够与插孔3的内侧的杆件之间进行靠近或远离。
[0024]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如图3、图4和图5中套筒5呈中空圆柱状结构,且套筒5的左端呈向外凸出设置,并且该凸出部分的外径尺寸小于套筒5的最大外径尺寸,同时套筒5的左端通过凸出部分与挤压弹簧52之间对应套设,使得挤压弹簧52的左端套设在第一卡板1和第二卡板2的向内侧凸出的套筒外侧,使得挤压弹簧52的右端套设在套筒5的左端凸出处,避免减少挤压弹簧52的向外侧暴露长度,从而避免在进行长期的挤压使用时,使得挤压弹簧52发生扭曲,从而保证挤压弹簧52的长期使用,保证挤压弹簧52始终能够进行涨紧使用,同时挤压弹簧52通过卡合套设进行安装,能够稳定限位,避免滑动,且便于进行装拆,能够进行更换使用。
[0025]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如图3、图5和图7中第一齿板53在套筒5的上下两侧均呈等间距设置,且套筒5通过第一齿板53与连接轮6之间对应啮合连接;其中连接轮6呈转动安装在安装槽13的中部底侧,且连接轮6关于套筒5呈对称设置,使得套筒5在进行滑动的同时,能够对连接轮6进行转动,而相对的,在连接轮6进行转动时,能够使得套筒5进行滑动,从而构成对套筒5进行强制滑动的前置条件。
[0026]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如图5和图7中连接轮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压块62,且第一压块62的末端对应插接在安装槽13的顶端,并且调节杆61的顶端外侧套设有连接在第一压块62与安装槽13之间的第一复位弹簧63,通过对第一压块62进行挤压,使得调节杆61在安装槽13的内侧发生伸缩,在调节杆61向安装槽13的内部伸入时,能够使得调节杆61的底部与连接轮6之间对应啮合,从而通过调节杆61、连接轮6和第一齿板53之间的依次啮合,从而对套筒5进行强制滑动,使得套筒5向左侧滑动,从而减小对插孔3的内侧的杆件的挤压力。
[0027]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如图3、图5和图8中限位板7的内侧穿插连接有限位杆71,且限位杆71的底端呈固定连接在安装槽13的末端底部,并且限位板7通过限位杆71构成上下滑动结构;其中限位杆71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在限位板7与安装槽13底部之间的第二复位弹簧72,用于复位;限位板7的表面呈等间距设置有第二齿板73,且第二齿板73的外侧对称设置有与限位板7的顶面贴合的压板742;其中压板742的顶面中部连接有连接杆741,且压板742、连接杆741和第二压块74之间对应一体化固定设置,并且第二压块74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其复位使用的第三复位弹簧743;
在调节杆61持续向安装槽13的内部伸入后,使得调节杆61对限位板7的顶面挤压,使得限位板7在限位杆71的限位下滑,且在第二复位弹簧72的作用下限位板7上顶,使得限位板7通过第二齿板73与调节杆61之间进行卡合,从而对调节杆61的位置进行限定,进而保证调节杆61的稳定,从而使得调节杆61、连接轮6和套筒5的相对位置保证不动,能够使得套筒5保持稳定的情况下,保证对插孔3的内侧的杆件的挤压力稳定,使其失去挤压或减小挤压;
同时通过将第二压块74向安装槽13的方向进行挤压,使得第二压块74、连接杆741和压板742整体的一体化结构向内侧挤压,使得压板742对限位板7挤压,使得限位板7向下滑动,使得调节杆61失去卡合,在第一复位弹簧63的弹性作用下,使得调节杆61复位,同时调节杆61复位向外侧滑动时,通过啮合连接的作用,自动带动连接轮6和第一齿板53转动以及移动,而在调节杆61复位后,调节杆61与连接轮6之间不啮合,从而不会影响套筒5在挤压弹簧52的弹性作用下的滑动,进而保证通过挤压弹簧52稳定的提供挤压力。
[0028]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如图4、图5、图9和图10中挤压杆8呈对应螺纹连接在套筒5的内部,且挤压杆8的末端呈横向开设有凹槽,并且挤压杆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涨紧弹簧81,同时涨紧弹簧81的顶端连接有滚动球82或固定杆84;其中挤压杆8的顶端外侧呈螺纹连接有封板83,且封板83的外侧呈等间距向外侧设置有凸起;同时,滚动球82为球形结构;固定杆84呈圆柱形结构,且固定杆84的顶面呈向内凹陷的曲面结构,并且固定杆84的顶端设置有接触垫841,根据具体的应用,能够通过挤压杆8与套筒5之间的螺纹连接,调节挤压杆8在套筒5的内部的相对位置,从而配合挤压弹簧52的弹性作用,调节挤压力度的大小,同时通过滚动球82或固定杆84的选择性使用,便于进行滑动连接或限位安装,且挤压杆8的顶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封板83对齐端部的内径进行缩小,从而能够避免滚动球82或固定杆84脱离挤压杆8的内部,从而保证稳定使用。
[0029]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如图1、图3、图4和图6中卡环91的截面形状结构呈“U”字形结构,且卡环91与凹槽9的端部之间对应卡合连接,卡环91的内侧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连接筒92之间固定连接,且连接筒92呈中空结构,通过凹槽9便于对卡环91进行卡合,从而使得卡环91的整体能够对绳头进行限位,使得绳子穿过卡环91使得绳头固定在凹槽9的内部,能够避免拉动时脱出,且通过连接筒92的安装能够进一步缩小内径,保证使用,同时连接筒92的外侧安装有呈半圆环形或斑椭圆环性结构的拴杆93,便于进行绳索连接使用,以便于搭载使用。
[0030] 在具体的使用时,首先如图1、图2、图3和图4中将第一卡板1和第二卡板2之间对应拆开,使得内部配件安装至第一卡板1或第二卡板2的内侧,由于元件大多安装在第一卡板1或第二卡板2的上侧或下侧,能够保证进行稳定支撑,避免悬空脱离;当内部元件安装在第一卡板1的内侧时,将第一卡板1先通过插孔3与杆件之间进
行卡合,将第二卡板2的顶端向内侧凹陷插入到挤压弹簧52的内侧,将第二卡板2通过插孔3与杆件之间卡合,卡合的同时,在凹槽9的内侧安装卡环91进行卡合限位,通过螺栓对第一卡板1和第二卡板2之间进行固定,从而使得第一卡板1、第二卡板2和杆件之间相对限位;
安装时,该连接件若需要连接绳索,则将绳索穿过卡环91,并将绳索的顶端打结放置到凹槽9的内侧,且该打结的结头直径大于卡环91的内径,从而进行限位,进而在第一卡板1和第二卡板2固定后对绳索限位,此外,如图1、图3、图4和图6中卡环91的内侧可螺纹连接有连接筒92,通过连接筒92进一步缩小内径,便于使用更细的伸缩,且连接筒92的外侧通过拴杆93能够直接绑定绳索使用;
当进行滑动使用时,使得挤压杆8的内侧装配滚动球82,通过挤压杆8与套筒5之间的螺纹连接,自第一卡板1的左端对挤压杆8进行插入,使得挤压杆8与套筒5之间对应进行螺纹连接进行安装,且通过挤压杆8的旋进,调节挤压杆8和套筒5的相对位置,从而调节套筒5的可滑动距离,同时通过反作用力,调节挤压弹簧52通过套筒5和挤压杆8对杆件传输的挤压力,从而便于滚动球82通过挤压弹簧52和涨紧弹簧81的弹性作用与杆件之间接触,保证稳定滑动使用;
当进行限位使用时,如上述中,将滚动球82换置呈固定杆84即可,使得固定杆84通过接触垫841与杆件之间接触,从而进行挤压,保持固定,同时挤压杆8的顶端呈螺纹连接有封板83,能够缩小挤压杆8的顶端内径,避免脱离;
在需要对连接件的位置进行调节时,如图3、图5和图7中通过对第一压块62进行挤压,使得第一压块62和调节杆61向内侧滑动,使得调节杆61与连接轮6和第一齿板53之间依次啮合进行传动,使得套筒5向左侧滑动,从而使得滚动球82或固定杆84与杆件之间脱离接触,且通过调节杆61的持续挤压,使得调节杆61的顶端与限位板7之间卡合从而进行限位,保证套筒5的稳定,能够直接对连接件进行滑动使用,无需始终进行挤压进行移动使用;
完成位置调节后,如图3、图5和图8中对第二压块74进行按压,使得第二压块74通过连接杆741和42对限位板7进行下压,从而使得限位板7与调节杆61之间脱离卡合,使得调节杆61在第一压块62的作用下复位,复位过程中,使得套筒5复位,从而进行挤压使用,且调节杆61复位完成后,调节杆61与连接轮6脱离啮合,避免对套筒5的持续使用造成影响,从而进行限位使用。
[0031]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发明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0032]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