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由横编机编织的绒头编织物的编织方法

由横编机编织的绒头编织物的编织方法有效专利 发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由横编机编织的绒头编织物的编织方法。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绒头编织物是指由前针床(FB)和后针床(BB)之中的一方的针床的编织针以由绒头线和加固线构成的线圈形成绒头编织物的基底,在基底的里侧由另一方的针床的编织针形成仅由绒头线构成的绒头线圈的编织物。
[0003]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由具备了沉降片装置的横编机编织绒头编织物的方法,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绒头编织物的编织方法不能在没有具备用于拉出绒头线的沉降片装置的横编机中形成。
[0004] 图3表示由与专利文献1不同的方法编织的绒头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在此方法中,是由搭载了两个三角系统(SYS1,SYS2)的滑架进行的绒头编织物的编织方法。由FB的编织针形成绒头编织物的基底,由BB的编织针形成绒头线圈。准备绒头线用供纱口P、加固线用供纱口B的两个供纱口,将绒头线33分配给先行三角系统(SYS1),将加固线31分配给后行三角系统(SYS2)。
[0005] 在SYS1中,使FB、BB的编织针进退来拉入绒头线33。此时将FB的编织针拉入到在前一线圈横列中形成的旧线圈不从编织针的前端脱圈的程度为止,维持该状态不变地向后行的SYS2引导。在SYS2中,不使BB的编织针动作,仅使FB的上述状态的编织针再次进退来咬住加固线31。由此,FB的编织针通过拉入绒头线33和加固线31的双方使旧线圈脱圈。然后,虽然省略图示,但相对于BB的编织针,不供给编织纱线地使其进退,将由SYS1拉入的绒头线33从编织针上卸下而形成绒头线圈。通过反复进行这样的编织来编织绒头编织物。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60‑59333号公报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为了实施发明的方式
[0033] 下面,基于图1、图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34] [实施例1]
[0035] 下面,说明在本实施例中使用2张针床横编机的例子。横编机具备配置了多个编织针1的针床(FB,BB)、搭载了驱动编织针1的三角系统3的滑架和向针床供给编织纱线的多个供纱口。另外,搭载在三角系统3中的三角、压板的驱动方式、针床的结构、编织针的选针方法等,由于与在日本专利第5057996号公报等中公开的公知的横编机相同,所以省略说明。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做成如下的三角系统的例子:该三角系统能将用于后述的绒头线圈形成的顶部三角和半压板设置在前后的三角系统3的一方,在绒头编织物的基底的里侧形成绒头线圈。因此,编织绒头编织物的基底的一侧的三角系统使用公知的三角系统。
[0036] 图1是表示三角系统3和编织针1的对应关系的概要说明图。编织针1具备针主体5、挺针片7、选择器挺针片9和选择器11。在挺针片7上设置了编织针1的进退操作用的片踵7a,在选择器挺针片9上设置了A、H、B位置选择用的片踵9a。在图中表示选择器挺针片9在H位置进行了选针的状态。
[0037] 三角系统3是能实施编织、集圈和不编织的三角系统,但也可以是可进行线圈的移圈的复合三角系统。图表示三角系统3向左方向行走进行编织时的状态。三角系统3具备作用于片踵7a的多个三角和作用于片踵9a的多个压板。在三角系统3中还具备位于中央的起针三角13;位于其上方位置的顶部三角17;夹着顶部三角17地设置在左右的成圈三角15、15;位于起针三角13的下方的集圈压板19;左右一对的半压板21;浮线压板23;位于其下方位置的选针机构25。
[0038] 起针三角13是作用在片踵7a上而使编织针1上升到编织位置的上升三角。顶部三角17由全高的部分17h和半高的部分17l构成,将与通过路线R1相当的部分作为半高的部分17l,与片踵7a的突出量相应地分为下拉路线R2和通过路线R1。即由与成圈三角15、起针三角13相同厚度的部分(17h)和一半左右的厚度的部分(17l)构成顶部三角17,将后述的半压板21相对于片踵9a的推压量构成为浮线压板23、集圈压板19的一半左右(半高的压板)。半压板21由螺线管等驱动组件驱动,构成为可出没于选择器挺针片9的推压片踵9a的作用位置和不推压它的不作用位置。
[0039] 在形成绒头线圈的三角系统3中,由于选择器挺针片9的片踵9a由半压板21仅推入一半,所以挺针片7的片踵7a也沉下一半。其结果,片踵7a在不受到顶部三角17的半高的部分17l的作用地引导到通过路线R1之后,由成圈三角15拉入。
[0040] 浮线压板23配置在成为选针的初期位置的B位置,对未由选针机构25选针的选择器挺针片9进行推压,使编织针1不编织。集圈压板19配置在A位置,半压板21配置在H位置。左右一对的半压板21之中的后行侧的半压板21通过相对于由起针三角13上升的编织针1作用,向不受到顶部三角17的半高的部分17l的作用的通过路线R1引导,并以使编织针1咬住绒头线31但不咬住加固线33的方式作用。
[0041] 另外,也可以代替上述方式构成:可由螺线管等驱动组件对顶部三角17的半高的部分17l进行出没控制来切换到能作用于挺针片7的片踵7a的作用位置和不作用位置。但是,在此情况下,在编织绒头线圈的线圈横列中,不能进行使绒头线圈的形成和通常的编织线圈的形成混合的编织。关于供纱口,将配置在先行侧来供给加固线31的加固线用供纱口B和配置在后行侧来供给绒头线33的绒头线用供纱口P相对于三角系统3保持在图所示的位置来使它们行走。
[0042] 对使用具备了以上说明的三角系统3的横编机来编织绒头编织物的方法进行说明。在以下的例子中,绒头编织物的基底由FB的编织针形成,绒头线圈由BB的编织针形成。
[0043] 图1表示三角系统3向左方向行走时的形成绒头线圈的BB的三角系统3的状态。编织针1设定在H位置,先行侧的半压板21设定在不作用位置,仅后行侧的半压板21设定在作用位置。在形成绒头编织物的基底的FB的三角系统3中,编织针1的选择器挺针片的片踵7a设定在H位置,半压板21是先行侧和后行侧都设定在不作用位置。
[0044] 在X位置,由于在FB、BB的H位置进行了选针的选择器挺针片9的片踵9a一起受到起针三角13的作用而上升到退圈位置,然后,在FB中,受到顶部三角17的作用而拉下,所以由编织针1的针钩咬住加固线31和绒头线33的双方而形成线圈。另一方面,在BB中,片踵9a受到后行侧的半压板17的作用而下沉一半,向通过路线R1引导。
[0045] 因为先行的加固线用供纱口B和后行的绒头线用供纱口P在设定了相对于行进方向的相位差的状态下移动,所以在Y位置,加固线31和绒头线33的相对于编织针1的位置关系成为图2所示的状态。即加固线31与编织针1的打开了的针舌前端1a相比位于下侧,另一方面,绒头线33与针舌前端1a相比位于作为上侧的针钩侧。因此,通过由成圈三角15进行的拉入,编织针1的针钩仅咬住绒头线33形成绒头线圈。其结果,能由单一三角系统完成由绒头线33和加固线31进行的编织,能效率良好地编织绒头编织物。然后,相对于卡定了绒头线圈的BB的编织针1,不供给编织纱线地使其进退而将绒头线从编织针1卸下。通过反复进行这样的编织,能编织在编织物的基底的里侧具有绒头线圈的绒头编织物(单面绒头)。
[0046] 另外,如果在FB的三角系统中也设置具有半高的部分的顶部三角17和半压板21,使得可选择通过路线R1和下拉路线R2,对每个线圈横列都前后切换形成绒头线圈的三角系统3来进行编织,则能编织在编织物的基底的表里双方都具有绒头线圈的绒头编织物(双面绒头)。
[0047]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说的加固线是指由编织针与绒头线一起拉入而形成线圈的线,既可以是与绒头线不同种类的线,也可以是相同种类的线。
[0048] [实施例2]
[0049] 下面表示仅使用前后一对针床之中的一方的针床进行绒头编织的情况的例子。在此情况下,是通过如下的方式编织绒头编织物的编织方法:例如,由FB的每隔1根的编织针例如奇数序号的编织针以由绒头线和加固线构成的线圈形成绒头编织物的基底,由与上述针邻接的偶数序号的编织针形成仅由在基底的里侧出现的绒头线构成的绒头线圈。
[0050] 进行绒头编织的三角系统构成为,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可选择性地切换下拉路线和通过路线,并且在加固线用供纱口和绒头线用供纱口处相对于行进方向设置相位差。而且在进行绒头编织的线圈横列中,将偶数序号的编织针向上述通过路线引导仅咬住绒头线,将奇数序号的编织针向上述下拉路线引导咬住绒头线和加固线的双方,形成绒头编织物的基底。
[0051] 从卡定了绒头线圈的FB的偶数序号的编织针上卸下绒头线。通过反复进行这样的编织,能仅由一方的针床编织在编织物的基底的里侧具有绒头线圈的绒头编织物。进而,如果一边使用前后针床将前编织物和后编织物编织成环绕状一边进行上述的绒头编织,则能将基底编织物做成筒状,而且在筒状编织物的内侧形成绒头线圈。
[0052] 符号的说明:
[0053] 1:编织针
[0054] 3:三角系统
[0055] 5:针主体
[0056] 7:挺针片
[0057] 7a:片踵
[0058] 9:选择器挺针片
[0059] 9a:片踵
[0060] 11:选择器
[0061] 13:起针三角
[0062] 15:成圈三角
[0063] 17:顶部三角
[0064] 19:集圈压板
[0065] 21:半压板
[0066] 23:浮线压板
[0067] 25:选针机构
[0068] 31:加固线
[0069] 33:绒头线
[0070] R1:通过路线
[0071] R2:下拉路线
[0072] P:绒头线用供纱口
[0073] G:加固线用供纱口。

当前第1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