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松木桩支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松木桩锚固设施。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松木桩是用松木制作的木桩,主要用于处理软地基、河堤等。松木含有丰富的松脂,而松脂能很好地防止地下水和细菌对其的腐蚀,在松木桩支护使用中,需要配备锚固设施进行松木桩的主体加固,从而保证松木桩使用的安全稳定性。
[0003]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15977248U中公开的一种锚固装置,改变了锚固装置中设置注浆孔的位置,简化了锚杆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在锚固装置位于锚固孔内的部分设置了固定组件,可以在浆液凝固之前形成稳定的支护,适用于破碎岩体;通过设置遇水膨胀橡胶的锚固体和螺纹驱动的膨胀管起到双重锚固作用,通过设置套筒使锚杆可以在浆液凝固之后拧出,但是松木桩锚固设施整体规格固定,无法根据松木桩实际需要固定的需求进行松木桩锚固设施的连接调整,从而影响松木桩锚固设施整体的功能性与适用性。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松木桩锚固设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松木桩锚固设施,包括锚固桩、连接座、装配板和装配座,所述锚固桩顶端内部的两侧设置有第二螺槽,所述第二螺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块,所述第二活动块底端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杆,所述锚固桩内部的中间位置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顶端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定位杆,所述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装配座,所述装配座内部的两侧设置有第三螺槽。
[0006] 优选的,所述锚固桩顶端的一侧等距离均匀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锚固桩内部的两侧设置有第一螺槽。
[0007] 优选的,所述锚固桩顶端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转把,所述转把顶端内部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块。
[0008]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块底端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的外部活动连接有第一定位槽。
[0009] 优选的,所述转把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螺纹块。
[0010] 优选的,所述螺纹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装配板。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 1.该种松木桩锚固设施,通过在锚固桩顶端设置有多组螺栓,同时螺栓可以通过第二活动块带动第二定位杆移动,则通过第二定位杆插入活动板上的第二定位槽,则可以完成装配座在锚固桩上的位置固定,当装配座从锚固桩内伸出时,可以使松木桩锚固设施带动松木桩贴紧墙体进行固定,当装配座收入锚固桩的内部时,可以通过两组同类松木桩锚固设施环绕松木桩进行固定,从而提高松木桩锚固设施整体的适用性;
[0013] 2.该种松木桩锚固设施,通过转动锚固桩顶端的转把,则转把可以带动下方的螺纹杆转动,同时螺纹杆上的螺纹块可以在螺纹杆上升降运动,并且螺纹块可以通过连接座推动连接杆进行移动,则连接杆可以推动装配板移动至合适的位置,从而稳定的进行松木桩锚固设施支撑工作。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2]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松木桩锚固设施,包括锚固桩1、连接座4、装配板5和装配座8,锚固桩1顶端的一侧等距离均匀设置有第一定位槽101,锚固桩1内部的两侧设置有第一螺槽102,锚固桩1顶端内部的两侧设置有第二螺槽103,锚固桩1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多组第一定位槽101,通过转把2内的第一定位杆203插入锚固桩
1上的第一定位槽101,则可以完成转把2位置的固定,防止转把2出现松动情况;
[0023] 锚固桩1顶端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转把2,转把2顶端内部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拉杆201,拉杆20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块202,第一活动块202底端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杆203,第一定位杆203的外部活动连接有第一定位槽101、拉动转把2顶端的拉杆201,则拉杆201可以通过第一活动块202带动第一定位杆203进行升降运动;
[0024] 转把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螺纹杆3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螺纹块301,螺纹块3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4,转把2转动则可以带动螺纹杆3旋转,同时螺纹杆3上的螺纹块301可以在螺纹杆3上进行升降运动,并且螺纹块301可以带动连接座4进行高度调节;
[0025] 连接座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401,连接杆401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装配板5,装配板5可以与地面装配固定,并通过连接杆401对锚固桩1起到稳定支撑作用;
[0026] 第二螺槽10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6,螺栓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块601,第二活动块601底端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杆602,锚固桩1内部的中间位置滑动连接有活动板7,活动板7顶端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定位槽701,第二定位槽70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定位杆602,螺栓6设置有四组,在锚固桩1顶端的两侧分别有两组,螺栓6在锚固桩1上的第二螺槽103中转动,则可以通过第二活动块601推动第二定位杆602进行移动,当第二定位杆602插入活动板7上的第二定位槽701,则可以完成活动板7在锚固桩1的内部固定;
[0027] 活动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装配座8,装配座8内部的两侧设置有第三螺槽801,第三螺槽801的位置与锚固桩1上第一螺槽102的位置对应,通过螺栓穿过第一螺槽102与第三螺槽801,则可以完成锚固桩1对松木桩的固定工作。
[0028] 本申请实施例在使用时:将锚固桩1一侧的槽体贴紧松木桩的外表面,此时通过将装配座8从锚固桩1的内部拉出,并转动锚固桩1顶端的螺栓6,则螺栓6可以通过第二活动块601推动第二定位杆602插入装配座8一侧活动板7上的第二定位槽701,此时可以完成装配座8的位置固定,此时将装配座8的一侧贴紧墙体,并通过螺栓穿过锚固桩1上的第一螺槽
102与装配座8上的第三螺槽801转入墙体,则可以完成锚固桩1对松木桩的固定工作,并通过转动锚固桩1顶端的转把2,则转把2可以带动螺纹杆3转动,同时螺纹杆3上的螺纹块301可以在螺纹杆3上升降,并且螺纹块301可以通过连接座4推动连接杆401,使连接杆401移动至合适的角度,此时通过装配板5与地面进行固定,则可以进行锚固桩1的稳定支撑。
[0029]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