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油门防误踩装置。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汽车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掌握汽车驾驶技术的人是越来越多了,但全球每年都会出现一些油门误踩情况,每次出现油门误踩,都会带来十分惨痛的后果。在误踩案例中,其车辆驾驶员对车辆不熟悉、或者是因为对突发情况处理不当是靠成驾驶员误踩油门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出现这两种情况时,驾驶员往往在不经意间,都会对油门踏板施力过度,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因此,针对于这两种油门误踩原因,研究设计一种汽车油门防误踩装置,防止驾驶员误踩油门,减少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十分必要。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0] 实施例1:
[0021] 根据图1、图2所示,一种汽车油门防误踩装置,包括刹车踏板1、油门踏板2、油门副踏板3、传动杆4和连接杆5,在刹车踏板1、油门踏板2和传动杆4上均设置有圆柱型挡块,且刹车踏板1与刹车踏板挡块11、油门踏板2与油门踏板挡块8均为一体结构,在油门副踏板3上设置有长方形有凹槽6,并在长方形凹槽6顶端、刹车踏板1和油门踏板2上均设置有贯穿孔,刹车踏板1与油门踏板2上设置的贯穿孔处于水平位置,传动杆4的两端贯穿刹车踏板1和油门踏板2的贯穿孔并向外延伸,分别与堵头7和油门副踏板3固定连接,堵头7的设置,能够防止传动杆4在进行旋转时,传动杆4从刹车踏板1的贯穿孔中脱出。
[0022] 上述连接杆5由半圆环板5‑1的顶端固接圆柱杆5‑2组成,半圆环板5‑1与油门踏板挡块8均位于凹槽6的内部,半圆环板5‑1与油门踏板挡块8相抵,且半圆环板5‑1内径与油门踏板挡块8的外径相匹配,从图1中可以得知,圆柱杆5‑2从下往上依次套接弹簧9和压力传感器10,且弹簧9与压力传感器10位于凹槽6的内部,弹簧9位于半圆环板5‑1与压力传感器10之间,圆柱杆5‑2的上端面从凹槽6顶端的贯穿孔伸出,连接杆5的底端设置成半圆环板5‑
1以及油门踏板挡块8设置成圆柱型,是为了在驾驶员大力踩踏油门副踏板3时,半圆环板5‑
1方便与油门踏板挡块8脱离;
[0023] 上述刹车踏板挡块11和传动杆挡块12相邻,且在传动杆4转动时,传动杆挡块12与刹车踏板挡块11能相互搭接,刹车踏板挡块11与传动杆挡块12为圆柱型,但不局限。
[0024] 工作原理:
[0025] 驾驶员驾驶汽车行驶时,正常踩油门时,踩踏油门副踏板3完成汽车给油的工作,正常驾驶汽车时,脚对于油门副踏板3的施力较小,连接杆5底端的半圆环板在弹簧9弹力的作用下,紧紧卡放在油门踏板挡块8上,使油门副踏板3与油门踏板2连在一起,做同步的运动;当误踩油门的情况发生时,由于驾驶员处于紧张、无措的情况下,往往大力踩踏油门副踏板3,使连接杆5底端的半圆环板脱离弹簧9的弹簧力束缚,从而导致油门副踏板3脱离油门踏板2的连接而进行逆时针旋转,与油门副踏板3固定连接的传动杆4随之旋转,传动杆挡块12与刹车挡块11接触,刹车踏板1形成以刹车踏板1贯穿孔为支点的杠杆状态,即刹车踏板1的上部向驾驶员的方向运动,而刹车踏板1的下部向刹车制动的方向运动,从而使踩踏油门副踏板3起到了踩踏刹车踏板1的作用,完成了刹车的操作。
[0026] 实施例2:
[0027] 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及编码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再对电气控制做说明。
[0028] 根据图1、图3得知,当驾驶员大力踩踏油门副踏板3,使连接杆5表面套接的弹簧9进行压缩,连接杆5下部的半圆环板5‑1脱离弹簧弹力的束缚时,压力传感器10将检测到压力信号,通过网络CAN线传递给汽车的车载电脑系统,由车载电脑系统控制新能源汽车的VCU或传统汽车的制动系统,通过制动系统控制车辆停止。
[0029]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