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系涉及一种打钉结构,特別是指一种胶钉打钉机之创新结构型态所揭示者。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按,胶钉打钉机通常都是用利用I形胶钉,来将展售之玩具、五金零件或家用品等类似产品定位于一展示卡上,方便消费者选购。
[0003] 虽然胶钉打钉机已行之有年,然仍存在有许多有待改善之缺失与不够完善之处。如美国公告第6,561,405号发明专利案,该案所揭示之结构体仅能适用单一规格之胶钉,而其固定不同大小物品之技术手段系利用移动两针体之距离来完成,在胶钉规格所容许之最大范围内,物体之周长较小者,则加大两针体间之距离;反之,则缩短两针体间之距离,其结果便是造成该案所揭示之结构,因无法更环不同规格胶钉之故,致使其使用范围受严重之限制。再者,该案之两针体一为可往复移动者(first needle65-1),一为固定者(second needle65-2),因此,两针体之作动中线与主结构之中线,于调整针距后,几乎太不可能重叠,容易造成操作者之错觉,因而导致作业失误,扎伤待固定物,更甚者造成针体弯曲,无法继续使用。
[0004] 又如美国公告第5,615,816号发明专利案,该案所揭示之滑动结构,系将一滑块滑设于另一滑块中而形成一体积庞大笨重之滑块组,再将该体积庞大笨重之滑块组利用轨道滑设于一主结构体中,令滑块组得相对于主结构体作往复滑动,执行打钉之动作。然前述之结构不仅结构复杂、体积庞大笨重,当然无形间亦提高了胶钉打钉机之制造成本,不仅造成业者之财务负担,同时亦降低胶钉打钉机之市场竞争力。是以,针对上述习知结构所存在之问题点,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性与实用性之创新胶钉打钉机结构,实使用者所企盼,亦系相关业者須努力研发突破之目标及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6]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系本实用新型胶钉打钉机之较佳实施例,惟此等实施例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结构之限制。就一般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所述之胶钉系预先制成如楼梯之连续链状结构体。而本作所述胶钉打钉机系包含有一主结构体10、一滑设于主结构体10上方第一滑动件20以及一滑动于主结构体10下方之第二滑动件30,其中,该第一滑动件20上系装设一出钉装置40;该第二滑动件30上系装设有一供发动链状胶钉之进给装置50,该出钉装置40与进给装置50系互相上下垂直对应,该进给装置50之底面系固设有一将链状胶钉裁切成单一钉体之裁切装置60;一装设于第二滑动件30上并分別连接至第一滑动件20与进给装置50之驱动装置70,以及一两端分別连设于该第一滑动件20与第二滑动件30背面之压缸80,该压缸80于本实用新型未作动之初始状态时,其活塞81系呈延伸状态;一装设于第一滑动件20与第二滑动件30上之盖体90,该第一滑动件20系可相对于盖体90向下移动。该盖体90上系装设有一握把
91,且该握把91上系设有一操控活塞81内缩之开关92。当操作盖体令第一滑动件与第二滑动件同步往下移动至定点时,该压缸即驱动第一滑动件朝向第二滑动件移动并利用出钉装置执行打钉程序时,会依序带动该裁切装置与驱动装置,令其分別执行裁切胶钉与单向驱动进给装置执行进给胶钉之动作,以利下一次打钉作业。本实用新型主要系将第一滑动件20与第二滑动件30同时滑设于主结构体10上,藉以将胶钉打钉机轻量化,进而同时达到降低成本与提高市场竞争力之目的。
[0017] 该主结构体10系包含有一L型支撑架11,该支撑架11之底部系水平装设有一工作台12,该工作台12上系横向形成有一穿槽121。一装设于支撑架11上之框体13,该框体13互相平行且直立之两侧分別固设有一滑轨131,每一滑轨131上系分別滑设有一上滑笼132以及一下滑笼133,且该上、下滑笼132、133上系分別滑设有一上连接板134以及一下连接板135;又每一滑轨131由上而下依序设有限制上、下滑笼132、133行程长短之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以及第三挡板(图中未示)。
[0018] 该第一滑动件20之两侧系分別固设于上连接板134上,且其顶部系连设有一复位构件21,该复位构件21之自由端系连设于支撑架11之顶部,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该复位构件21系为一拉伸弹簧。该第一滑动件20底部中央处系向前伸设设有一第一柱体22,该第一滑动件20之正面系固设有一ㄇ形架23。该ㄇ形架23上系横向水平形成有一滑槽231,且其相对于驱动装置70之一侧系伸设有一第二柱体232。
[0019] 该出钉装置40系包含有一对滑设于滑槽231中之滑块41,每一滑块41系向下垂直固设有一顶针42,又每一顶针42系向后伸设有一延伸段421。两分別枢设于ㄇ形架23两侧壁上之摆臂43,该摆臂43仅可单向向下往复式摆动;一驱动杆44之两端系分別横向固设于两摆臂25之自由端部。
[0020] 该第二滑动件30系为一断面呈ㄩ形之结构体,且其两侧系分別固设于下连接板135上。该第二滑动件30之中线上系垂直固设有一板体31,该板体31沿其中线形成有一穿槽311,且该第一柱体22系延伸贯穿该穿槽311。
[0021] 该进给装置50系包含有滑设于第二滑动件30上之第一座体51与第二座体52,该第一座体51与第二座体52系为两互相镜射对应之结构体。该第一座体51与第二座体52之顶面系分別垂直固设有一第一导引板511与第二导引板521,该第一导引板511与第二导引板521系分別沿其轴线形成有一第一导槽512与第二导槽522,该第一导槽512与第二导槽522系为一相对应顶针42之延伸段421所贯穿,令两钉针42可分別与该第一、二座体51、52同步移动。该第一座体51与第二座体52上系分別枢设有一第一推杆513以及一第二推杆523,该第一推杆513与第二推杆523之顶端系分別设有一具导引面之第一勾部514与第二勾部524。该第一座体51与第二座体52系分別横向形成有一贯穿之第一螺孔515与第二螺孔525,其中该第一螺孔515与第二螺孔525之螺旋方向互異;一贯穿该第一螺孔
515与第二螺孔525之导螺杆53,该导螺杆53系横向旋设于第二滑动件30上并形成有一第一螺紋部531与第二螺紋部532,该第一螺紋部531与第二螺紋部532系分別螺锁于第一螺孔515与第二螺孔525,因此,当导螺杆53被旋动时,该第一座体51与第二座体52系同时等速以相反的方向移动。该第一座体51与第二座体52之前端系分別固设有一第一进给座54与第二进给座55,该第一进给座54与第二进给座55系为互相镜射对应之结构体。
该第一进给座54与第二进给座55中系分別形成有一供相对应顶针42贯穿之第一针孔541与第二针孔551;该第一进给座54与第二进给座55之内侧面系分別形成有一第一导钉槽
542与第二导钉槽552;该第一进给座54与第二进给座55之前缘系分別形成有一第一弧形槽543与第二弧形槽553,该第一弧形槽543与第二弧形槽553系分別与该第一导钉槽
542与该第二导钉槽552互相连通。又该第一弧形槽543与第二弧形槽553之底面系分別形成有一第一凸肋544与第二凸肋554。一横向旋设于第二滑动件30之旋动杆56,该旋动杆56之一端系连设于驱动装置70,且该旋动杆56之表面系径向形成有一凸肋561;该旋动杆56上系滑设有第一进给轮57与第二进给轮58,该第一进给轮57与第二进给轮58系分別形成有一供该旋动杆56贯穿之第一穿孔571与第二穿孔581,该第一穿孔571与第二穿孔581之内壁系分別径向形成有一容置凸肋561之第一凹槽572与第二凹槽582,令第一进给轮57与第二进给轮58无法相对于该旋动杆56转动。该第一进给轮57之周缘之内侧系等距环设有系列第一发爪573,而其周缘外侧则设有一第一环形肋574,进而形成一第一环槽575;该第一凸肋544系延伸进入该第一环槽575中;该第二进给轮58之周缘之内侧系等距环设有系列第二发爪583,而其周缘外侧则设有一第二环形肋584,进而形成一第二环槽585;该第二凸肋554系延伸进入该第二环槽585中。
[0022] 该裁切装置60系包含有分別固设于第一座体51与第二座体52下方之第一刀座61与第二刀座62。该第一刀座61与第二刀座62上系分別向下垂直固设有一第一空心钢针611以及一第二空心钢针621,其中该第一、第二空心钢针611、621系分別同轴对应于该第一针孔541与第二针孔551。该第一刀座61与第二刀座62上系分別枢设有一第一刀片
612以及一第二刀片622;该第一刀片612与第二刀片622之后端系分別顶抵于第一推杆
513与第二推杆523,而该第一刀片612与第二刀片622之前端系分別形成有一第一刃部
613与第二刃部623;当第一刀片612与第二刀片622因第一、二推杆513、523之顶推而旋动时,该第一刃部613与第二刃部623之移动路径系分別通过该第一空心钢针611与第二空心钢针621之轴线,以利裁切置成链状之胶钉。
[0023] 该驱动装置70系包含有一连设于第一滑动件20之进给拉杆71,该进给拉杆71之顶部系沿其轴线方向形成有一供第二柱体232贯穿之导槽711。一旋设于于进给拉杆71底部外侧之棘爪72以及一旋设于进给拉杆71底部内侧单向摆臂73;该单向摆臂73之自由端部系由该旋动杆56所贯穿,并而该单向摆臂73与旋动杆56间则设有一单向轴承731。一同心固设于旋动杆56端部之棘轮74,当进给拉杆71受上滑动件20拉引而向上移动时,会牵引该棘爪72会发动该棘轮74旋转,进而带动旋动杆56同时转动第一进给轮57与第二进给轮58,而达成进料补钉之目的。
[0024] 藉由上述结构组成设计,茲就本实用新型之使用作动情形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作动前,该上滑笼132与下滑笼133之顶部系分別顶靠第一挡板与第三挡板而被限位;该第二柱体232系顶推于导槽711之顶端,而向上拉扯该进给拉杆71,令该进给拉杆71牵引单向摆臂73之自由端部上掦,并迫使棘爪72,紧扣于棘轮74;当欲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打钉动作时,首先将链状胶钉之两端分別依序沿第一、二导钉槽542、552与第一、二弧形槽543、553将第一根胶钉之两端分別送入第一、二空心钢针611、621中;再如第5、6、7图所示,首先握持握把91利用盖体90连同该第一滑动件20与第二滑动件30,将出钉装置40、进给装置50、裁切装置60以及驱动装置70同时往下带,同时令第二滑动件30贴抵于框体13之底缘,且该上滑笼132之底端因顶抵于第二挡板而限位;此时该第一空心钢针611与第二空心钢针621于待固定物(图中未示)之两侧贯穿承載待固定物之纸板(图中未示),并贯穿形成于工作台12上之穿槽121。如第6-8图所示,当第一滑动件20持续往下移动时,该驱动杆44即开始接觸第一、二推杆513、523之第一、二勾部514、524,并逐渐将第一、二推杆513、523之顶端往后推,令该该第一、二推杆513、523之底端分別顶推第一刀片612与第二刀片622,令该第一、二刀片612、622相对于第一、二刀座61、62水平偏摆,而当第一、二刃部613、623分別越过该第一、二空心钢针611、621之轴线时,即完成胶钉之切断作业。同时,该驱动杆44恰越过第一、二勾部514、524,此时因驱动杆44已不再作用于该第一、二推杆513、523,故第一、二推杆513、523与该第一、二刀片612、622分別回复到作动前之位置。
[0025] 如第11图所示,紧接著按压开关92令其作动压缸81,令活塞81内缩并驱动第一滑动件20连同出钉装置40往第二滑动件30之方向移动,此时,该上滑笼132之底端虽受该第二挡板137限位,然上连接板134依然可相对于该上滑笼132向下滑动,因此并不影响第一滑动件20之动作。当两顶针42依序贯穿相对应之第一针孔541与第二针孔551后,系順势将横跨于第一、二空心钢针611、621间之单一钉体向下推进,完成打钉作业。当第一滑动件20往第二滑动件30移动时,该第二柱体232一同时沿进给拉杆71中之导槽711向下移动,而不再牵制紧给拉杆71,此时该单向摆臂73向下摆动并牵引进给拉杆71下移带动棘爪72,而当该单向摆臂73受挡块75限位时,该棘爪72恰順向沿棘轮74滑动一齿距,而单向摆臂73中因装设有单向轴承731,因此当其向下摆动时,并不会带动棘轮74旋转。如第12、13图所示,当第一滑动件20开始复位时,除同时带动该出钉装置40复位外,其第二柱体232亦开始沿进给拉杆71中之导槽711往上移动,当第二柱体232利用导槽711之顶端而向上牵引进给拉杆71时,该进给拉杆71亦同步牵引棘爪72定其发动棘轮74向后旋转一齿距,令棘轮74透过旋动杆56同步带动第一、二进给轮57、58,进而带动链状胶钉之两侧之端部分別进入该第一空心钢针611与第二空心钢针621中。即完成打钉与再次进给胶钉之动作。
[0026] 功效说明:
[0027] 本实用新型所揭「胶钉打钉机」主要藉由装设于框体两侧内之轻量化滑轨,并将一般胶钉打钉机笨重之上滑动座与下滑动座,设计成本实用新型之第一滑动件与第二滑动件,并分別滑设于该对滑轨之上方与下方,可以改善前述第二习用打针机,结构本重复杂之缺失,而达到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并提高胶钉打钉机之附加價值与市场竞争力。再者,本实用新型裁切装置之两空心钢针、该进给装置之两座体与两两进给座以及出针装置之两顶针,系分別同步反向移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之作动中线与主结构体之中线系分別前后互相重叠,因此不会如前述第一习用打钉机容易造成操作者错觉,而损坏空心钢针之情況。就本实用新型之创新独特结构型态与技术特征而言,使本实用新型对照[先前技术]所提习知结构而言,俾可达到操作方便、结构简单、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等实用进步性者。再者,当本实用新型之两顶针于作动时,系分別依序贯穿相对应之第一针孔与第二针孔,令第一进给座与第二进给座分別对两顶针提供保护作用,延长顶针之使用寿命,降低打钉机之维修成本。
[0028] 上述实施例所揭示者系藉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且文中虽透过特定的术语进行说明,当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熟悉此項技术領域之人士当可在了解本实用新型之精神与原则后对其进行变更与修改而达到等效目的,而此等变更与修改,皆应涵盖于如后所述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之范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