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提供一种记忆卡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记忆卡结构主要系由一壳体及电路板组成,如一种「个人计算 机记忆卡壳体改良结构」(台湾专利公告第233068号),一种「记忆卡 结合改良结构」(台湾专利公告第481311号),一种「记忆卡壳体新构 造」(台湾专利公告第504063号)等专利前案均揭露前述构造,差异仅 在于其壳体结构不同,可以塑料材质的一上壳体、一下壳体构成,或 以一塑料边框结合金属材质的上盖与下盖,抑或于塑料壳体内的该电 路板上下两面各设有一金属板,然其终究无法跳脱以一壳体包覆电路 板的传统结构,如图1所示,一般上盖10的厚度t1约为1.1,电路板 20的厚度t2约为1,下盖30的厚度t3约为0.7,以该传统壳体结构 而言,因壳体的厚度无法缩减,因此也使得材料成本无法降低,而其 存在另一严重弊端在于,因壳体空间所限,电路板必须采用特殊的电 子零件,尤其体积较大、高度较高之的IC,因此使得成本居高不下, 再者,传统电路板20上的接触端子21,亦即俗称的金手指,因空间及 厚度所限,必须以Wafer(Die)方式生产,其技术困难度高,不良率高, 且生产时效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型化设计的记忆卡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记忆卡结构,其系由一 电路板以及一盖体结合而成,该盖体的尺寸略小于电路板,盖体与电 路板之间具有一空间,于电路板的未被盖体覆盖的一面上或相对应的 另一面上设置有接触端子。 所述的记忆卡结构,其电路板的两面均可设置接触端子。 采用上述方案后,以电路板取代下壳体的记忆卡,藉此达到记忆 卡薄型化之目的,再者,其接触端子可采SMT方式生产,因此可提高 生产良率,并能缩短生产时效。 另外加大传导面积,提高讯号传导效率。 附图说明 图1系习知记忆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2系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0-上盖 20-电路板 21-接触端子 30-下盖 40-盖体 50-电路板 51-接触端子 S-空间 t1、t2、t3、t4、t5-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本发明之一种记忆卡结构,其系由一盖体40及一电 路板50结合而成,盖体40与电路板50之间具有一空间S,该空间S 可供电子零件,该盖体40的尺寸略小于电路板50,于电路板50的未 被盖体40覆盖的位置可设置接触端子(亦即俗称之金手指)51。 盖体40的厚度t4可维持传统厚度约为1.1,电路板50的厚度t5 约为1,若与图1所示的传统结构相对照,本发明的空间S可为0.7, 换言之,藉由本发明的结构,可提供电路板50上所设置的电子零件具 有0.7的裕度,因此可采用厚度较大而成本较低的电子零件,再者, 由于接触端子51系位于盖体40外,因此可采用SMT方式生产,因此 可提高生产良率,并能缩短生产时效,另者,亦可于该电路板50的两 面均设置接触端子51,以加大传导面积,提高讯号传导效率。 另必须说明的是,传统记忆卡电路板的底面,原本即非使用面积, 亦即,电路板的底面并无设置任何电子零件,因此,本发明以电路板 取代传统下壳体的做法,不仅电路板的使用面积不会减少,更能节省 下壳体的设置,赋予电路板另一使用功能。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之限制本发明 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及修饰仍将不 失本发明的要义所在亦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故都应视为本发 明的进一步实施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