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种易安装的LED灯模组

一种易安装的LED灯模组实质审查 发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LED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易安装的LED灯模组。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摩托车作为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因其灵活便捷的特点而受到广泛欢迎。随着科技的进步,摩托车的功能也在不断拓展,例如安装各种辅助设备如导航系统、音响设备等。其中,LED灯作为一种照明工具,可以提供更宽广的视野范围,提升夜间行驶的安全性。摩托车的使用场景多样,不仅限于日常出行,还包括越野、竞赛等多种场合,因此对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3] 目前,为了在摩托车上安装LED灯,常用的解决方案包括使用传统的固定支架、磁吸式安装方式以及粘贴式安装方法。传统固定支架通常需要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固定在摩托车的特定部位,这种方法能够确保LED灯的稳固性,但安装和拆卸过程较为复杂,耗时较长。磁吸式安装方式则利用强力磁铁吸附在金属车身上,安装相对简便,但牢固性和稳定性较差,在高速行驶或颠簸路段容易松动。粘贴式安装方法是通过双面胶或其他粘合剂将LED灯固定在车身上,虽然安装方便,但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因环境因素导致脱落,且难以重复使用。
[0004] 上述现有的安装方式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安装和调试过程中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如何简化LED灯的安装过程,并提高安装的便利性,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结合附图1‑图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 参照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简易安装的LED灯模组,包括固定座2、设置于固定座2上的光源1和连接机构,且光源1和连接机构位于固定座2相背离的两侧。固定座2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成矩形、圆形或其他形状,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摩托车的车头。其中,连接机构包括弹性卡扣5和固定器4,弹性卡扣5在固定座2侧壁上焊接间隔固定有多个;弹性卡扣5一端朝远离固定座2的方向渐缩,呈梯台状。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卡扣5具体设置有四个。使用时,在摩托车的车头处开设供各个弹性卡扣5卡接的槽体,即可快速实现固定底座在摩托车上的安装。
[0030] 参照图2,固定器4包括滑动锁块41和第一驱动组件42。滑动锁块41至少设置有两个,可以在固定座2的两侧对称分布,以确保均匀受力。在本实施例中,滑动锁块41具体设置有两个,固定座2上开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容纳槽21;一个滑动锁块41滑动于一个容纳槽21内,实现滑动锁块41在固定座2上的滑动连接。滑动锁块41的一端朝远离容纳槽21的方向渐缩。使用时,在摩托车的车头处开设有供滑动锁块41卡接的槽体(图中未示出)。通过第一驱动组件42,驱动滑动锁块41滑出容纳槽21,即可加固固定座2与摩托车之间的连接。
[0031] 参照图2,第一驱动组件42包括施力件、绕卷杆422和锁定件。施力件可以采用施力弹簧421,连接于滑动锁块41和容纳槽21内侧壁之间。两个容纳槽21之间连通有容线通道22,滑动锁块41靠近容线通道2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拉绳44。绕卷杆422一沿固定座2外穿设至容线通道22内,且绕卷杆422垂直于容线通道22长度方向设置,绕卷杆422转动连接于固定座2上。拉绳44远离滑动锁块41的一端穿设至容线通道22内,并与绕卷杆422固定。转动绕卷杆422,以收卷两个拉绳44,即可令拉绳44带动滑动锁块41朝靠近绕卷杆422的方向滑动,以实现解锁;此时,施力弹簧421处于收缩状态。转动绕卷杆422,以释放两个拉绳44,施力弹簧421伸长以恢复原状,驱动滑动锁块41滑出容纳槽21与摩托车的车身连接,实现锁定功能。
[0032] 参照图2,固定座2外侧壁上开设有操作槽23,绕卷杆422一端位于操作槽23内。锁定件包括锁定销43,锁定销43一端穿过绕卷杆422后,插接至操作槽23内侧壁内。锁定销43的作用是在锁定状态下防止绕卷杆422反转,从而确保滑动锁块41所处位置的稳定性。在其他实施例中,绕卷杆422还可以通过电动方式进行驱动。
[0033] 施力弹簧421的设计,使得滑动锁块41在锁定状态下能够保持稳定的压紧力,提高了锁定的可靠性。施力弹簧421的作用是在锁定状态下保持滑动锁块41的稳定,防止因振动或冲击导致的松动。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LED灯模组的安装稳定性,还延长了使用寿命。
[0034] 参照图1,光源1包括主灯具11和设置于主灯具11两侧的副灯具12。在本实施例中,副灯具12具体设置为圆柱状,主灯具11侧边加工有契合槽,副灯具12的侧端可容纳至契合槽111内。契合槽111内侧壁上粘贴有缓冲垫3,缓冲垫3采用橡胶制成。
[0035] 参照图3,固定座2上开设有活动腔24,活动腔24内间隔固定有两根转轴26。各个转轴26上均设置有转动支架7,转动支架7包括连接部71和传动部72,连接部71和传动部72之间固定有连接筒73,连接筒73套设于转轴26上并与转轴26转动连接。转动支架7与副灯具12一一对应设置,且转动支架7内的连接部71穿出活动腔24后与对应的副灯具12固定连接,以实现副灯具12在固定座2上的转动连接。固定座2上开设有供连接部71滑动的条孔。
[0036] 参照图3,活动腔24内还设置有第二驱动组件6,第二驱动组件6包括驱动推块61、双向丝杆62和驱动源63。驱动推块61对应转动支架7设置有两个;活动腔24内固定连接有导向杆25,导向杆25穿设于两个驱动推块61上,实现驱动推块61在固定座2上的滑动连接。
[0037] 双向丝杆62转动连接于活动腔24内,两个驱动推块61分别螺纹连接于双向丝杆62不同的螺纹段上,驱动源63用于驱动双向丝杆62旋转。驱动源63采用小型电机,可通过齿轮传动或皮带传动驱动双向丝杆62旋转。本实施例中,具体通过齿轮传动,将电机的动力传递给双向丝杆62。
[0038] 参照图3,启动驱动源63,驱动双向丝杆62旋转时,两个驱动推块61会沿着相反的方向移动,带动副灯具12朝远离或接近主灯具11的方向移动。通过第二驱动组件6和转动支架7的配合,实现了副灯具12位置的自动调整功能。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通过控制器调整副灯具12的角度,以达到最佳的照明效果。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照明的灵活性,还减少了用户手动调整的麻烦,提升了用户体验。

当前第1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相关技术
易安装相关技术
灯模相关技术
何小冬发明人的其他相关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