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羊毛针织服装制作工艺。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羊毛纤维因其卓越的保暖性能、出色的弹力以及良好的吸湿能力,被广泛地应用于制作高档纺织品。这种天然纤维的这些特性使其成为纺织行业中的宠儿,尤其是在制作冬季服装和高端家居用品时。
[0003] 在传统的羊毛定型工艺中,常常需要使用各种化学试剂来固定羊毛纤维的形状和结构。这些化学试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预期的定型效果,但它们的使用往往伴随着对羊毛纤维本身的损害。化学试剂可能会削弱羊毛纤维的力学性能,导致其强度下降,弹性减弱,从而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耐用性和使用寿命。此外,化学试剂的使用还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健康风险的问题。在羊毛的加工过程中,残留的化学物质可能会对人体皮肤造成刺激或过敏反应,同时,这些化学物质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到环境中,也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羊毛针织服装制作工艺。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9]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0]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1]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2] 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0033] 实施例1:
[0034] 请参照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羊毛针织服装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35] S1、针织织造,采用60%超细羊毛纤维、25%天然环保纤维和15%聚酯纤维混纺织造坯布;
[0036] S2、生物酶处理,选用环保型生物酶对坯布进行处理;
[0037] S3、超声波辅助染色处理,对坯布进行水洗和染色处理;
[0038] S4、低温烘干定型,对染色后的坯布进行烘干定型;
[0039] S5、预缩处理,对烘干后的坯布进行预缩处理;
[0040] S6、后整理,对预缩后的坯布进行后整理;
[0041] S7、成衣制作,使用预缩后的坯布进行成衣制作。
[0042] 在S1的针织织造中使用三维立体编织机混纺织造坯布,该步骤引入天然环保纤维,天然环保纤维包括竹纤维和再生纤维素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这些纤维不仅具有优良的吸湿透气性和舒适性,还能提升面料的环保属性,添加微胶囊技术,将具有保暖、抗菌、防臭等功能的微小颗粒包裹在纤维中,通过摩擦释放有效成分,赋予面料更多功能性。
[0043] 三维立体编织机使用 Textile Machinery公司生产的3DWeaving Machine 8000型三维立体编织机,能够实现复杂的三维结构编织,适用于多种混纺织物的生产。
[0044] 通过在S1的针织织造时引入三维立体编织技术,使坯布在结构上形成更多层次的空气层,进一步提升保暖性能,同时保持坯布的轻薄与柔软,三维立体编织机针织加工时纵向密度为105针/英寸,横向密度为84针/英寸,在原有的基础上,将纵横向密度各增加5%,以增强坯布的紧密度和保暖性,且三维立体编织机的针织张力为50~60cN,适度微调张力,确保线圈结构均匀一致,从而减少脱散的风险。
[0045] 在S2的生物酶处理中使用连续式酶处理机,选用环保型生物酶对坯布进行处理。
[0046] 连续式酶处理机使用上海领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LH‑1000型连续式酶处理机。
[0047] 生物酶处理时,取坯布30~120m放入连续式酶处理机中,并控制坯布与水的重量浴比为1:5~15,然后往水中加入环保型生物酶制剂30g/L,控制坯布的速度为100~350m/min,生物酶处理处理温度为50℃,生物酶处理时间为20min,处理时间根据环保型生物酶制剂的活性和坯布的厚度调整,厚坯布时间长,薄坯布时间短,完毕后排水、清洗、脱水,环保型生物酶制剂pH值最适范围为7~8,以确保环保型生物酶制剂的活性,保证处理效果。
[0048] 环保型生物酶按照质量比例包括以下成分:纤维素酶30%~40%、蛋白酶20%~30%、辅助酶类10%~20%和辅助添加剂10%~20%,针对超细羊毛纤维的特性,如纤维细度小、表面积大和易受损程度,通过纤维素酶和蛋白酶的协同作用,有效去除纤维表面的杂质和残留物,同时保持纤维的完整性和柔软度。其他辅助酶类和辅助添加剂则用于增强酶制剂的稳定性和处理效果,确保在处理过程中不会对羊毛纤维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0049] 辅助酶类包括脂肪酶和过氧化氢酶中的一种或多种,辅助添加剂包括金属离子螯合剂、山梨醇、表面活性剂、抗氧化剂和牛血清白蛋白,其中,金属离子螯合剂,如EDTA(乙二胺四乙酸)或柠檬酸盐,用于稳定酶的活性,防止金属离子对酶的不利影响;山梨醇可以保护酶在处理过程中不受温度和pH变化的影响;表面活性剂,如吐温(Tween)系列或司盘(Span)系列,它们可以保护酶免受界面活性剂的损害;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或硫代硫酸钠,用于保护酶免受氧化作用的破坏;牛血清白蛋白(BSA),可以防止酶在处理过程中失活或聚集。
[0050] 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纤维素酶、蛋白酶、辅助酶类和辅助添加剂的生产厂家、组成成分、具体性能详述如下:
[0051] 纤维素酶:采用山东东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XWSM型低温洗涤纤维素酶,能在低温条件下有效分解纤维素,减少对羊毛纤维的损伤,同时提高处理效率;
[0052] 蛋白酶:选用浙江绿源酶制剂有限公司生产的HSP型高效蛋白酶,该酶制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能够有效去除羊毛表面的蛋白质杂质,保持纤维的天然光泽和柔软度;
[0053] 辅助酶类:脂肪酶选用丹麦诺维信公司生产的 过氧化氢酶选用德国默克集团的CAT1000,它们能够分别分解油脂和过氧化物,进一步提高面料的清洁度和耐久性;
[0054] 辅助添加剂:金属离子螯合剂选用美国陶氏化学公司的DowfaxTM2A1,山梨醇选用德国巴斯夫公司的Sorbitol 70%,表面活性剂选用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的 20,抗氧化剂选用美国宝洁公司的维生素C,牛血清白蛋白选用美国Sigma‑Aldrich公司的BSA;
[0055] 利用环保型生物酶对羊毛纤维进行温和的处理,去除杂质、改善手感并增强纤维的力学性能。虽然环保型生物酶处理可能无法完全达到碱缩处理在密度提升上的显著效果,但它具有更环保、更温和的优势,同时能够保留羊毛纤维的天然优良特性,如柔软度和光泽度,使超细羊毛纤维的形状和结构性能达到预期的定型效果。
[0056] 在S3的超声波辅助染色处理中,使用超声波染色机对坯布进行水洗和染色处理。
[0057] 超声波染色机使用的是Brückner Maschinenbau GmbH&Co.KG公司生产的Ultrasonic Dyeing Machine型超声波染色机。超声波染色技术利用超声波产生的微小气泡在水中破裂时产生的强大能量,加速染料分子的扩散和渗透,从而提高染色效率。在染色过程中,控制超声波频率为20~40kHz,染色温度为40~60℃,染色时间为10~30min,根据染料种类和颜色深度进行适当调整。
[0058] 超声波染色机水洗处理坯布时,水洗温度为30~40℃,超声波功率为900w,以降低能耗并减少对纤维的损伤,超声波染色机染色处理坯布时染色温度为40~60℃,低于传统染色温度,利用超声波技术加速染色过程,超声波功率为480~900w,超声波功率根据面料的厚度和颜色的深浅进行调整,以增强染料的渗透力,利用超声波染色机进行水洗和染色处理,不添加染料时能够清洗坯布,添加染料时能够对坯布进行染色,一机多用,节省坯布染色处理成本,并且能够将染色时间缩短至传统方法的60%~70%,以提高染色效率。
[0059] 在S4的低温烘干定型中,使用低温烘干定型机,对染色后的坯布进行烘干定型。
[0060] 低温烘干定型机位Thermo Dynamics公司的TD‑1000系列烘干机。该系列烘干机专为羊毛等敏感纤维设计,能够提供精确的温度控制,以及柔和的气流循环,确保染色后的羊毛坯布在低温环境下均匀且稳定地烘干,避免高温可能导致的纤维收缩、变形或色泽变化。
[0061] 在烘干过程中,TD‑1000系列烘干机内置的湿度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不断监测并调节机内环境,确保湿度适宜,避免过度干燥导致纤维脆化或静电产生。此外,该机还配备了高效的热回收系统,能有效利用热能,减少能源消耗,提升生产过程的环保性。
[0062] 低温烘干机烘干温度为60~80℃,具体温度依据羊毛的纤维类型和染色深度进行调整,旨在保留羊毛的天然柔软度和光泽,同时确保颜色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将脱水后的羊毛坯布在带有针钣的烘干机上烘干,坯布的速度为8~15m/min,超喂为10~30%,拉幅为3~10%,以保持羊毛纤维的柔软性和弹性,烘干时间为10~15min,烘干时间根据面料的厚度进行调整,保持适中,确保面料均匀烘干,避免过烘现象。
[0063] 烘干结束后,坯布进入定型阶段。低温烘干定型机利用轻微的拉伸和张力,结合适宜的温度,使羊毛纤维在保持原有柔软性的同时,获得一定的形态稳定性,减少后续加工中的变形风险。定型时间在10~20min,确保羊毛坯布在后续的裁剪、缝制等环节中能够保持理想的形态和尺寸。
[0064] 整个低温烘干定型过程,不仅提升了羊毛坯布的品质,还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减少了能耗和化学品的使用,符合现代纺织工业对环保、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同时,这也为羊毛制品的后续加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助于提升最终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0065] 在S5的预缩处理中,使用面料预缩定型机对烘干后的坯布进行预缩处理。
[0066] 面料预缩定型机使用Yongsheng Machinery Co.,Ltd.生产的YB‑1800型面料预缩定型机,该机型集成了先进的预缩与定型技术,专为高档羊毛面料量身定制,能有效控制面料的缩水率,同时保持其原有的质感和形态。在预缩处理过程中,YB‑1800型面料预缩定型机通过精确控制蒸汽温度、湿度及压力,确保羊毛纤维在温和的条件下达到最佳的预缩效果。
[0067] 面料预缩定型机使用蒸汽箱进行预缩处理,蒸汽温度为105℃,湿度70%,压力0.7Mpa,这一温度既能有效促进纤维的收缩,又能避免过热导致的纤维损伤。同时,机器内部的湿度控制系统会维持一个适宜的环境湿度,帮助纤维更好地收缩并定型。预缩处理时,面料以稳定的速度通过预缩机的湿热区域,此过程中,机器内置的张力控制系统会根据面料的特性自动调节张力大小,以确保面料在预缩过程中保持均匀且适度的拉伸,从而达到理想的预缩效果。预缩完成后,面料随即进入定型区域,通过冷却和固定处理,使收缩后的形态得以稳定,进一步降低后续穿着或洗涤过程中的缩水率。
[0068] 在S6的后整理中,对预缩后的羊毛面料进行后整理,包括柔软处理和抗静电处理。
[0069] 其中,后整理使用德国Krupp公司生产的Soft'n'CareTM后整理机。柔软处理采用硅油柔软剂,抗静电处理采用抗静电剂。
[0070] 硅油柔软剂:选用日本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KSG‑150型硅油柔软剂,该产品具有优异的柔软性和耐久性,能够在纤维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保护膜,赋予成衣持久的柔软手感。
[0071] 抗静电剂:选用美国道康宁公司生产的DC‑5700型抗静电剂,该产品能够有效降低纤维表面的电阻,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使成衣在穿着和洗涤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抗静电性能。
[0072] 在后整理过程中,首先将硅油柔软剂和抗静电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然后均匀喷TM洒在染色后的成衣上。接着,将成衣放入Soft'n'Care 后整理机中进行热处理,温度控制在
120~150℃,时间约为5~10min。通过热处理,硅油柔软剂和抗静电剂能够充分渗透到纤维内部,形成稳定的保护层,从而赋予成衣持久的柔软手感和抗静电性能。
[0073] 在S7的成衣制作中,使用预缩后的坯布进行成衣制作。
[0074] 请参照图2,成衣制作包括如下步骤:
[0075] A1、坯布裁剪,使用自动裁剪机按照设计图对坯布进行裁剪;
[0076] A2、拼接缝制,使用自动缝纫机分布进行成衣缝制;
[0077] A3、整烫定型,使用整烫机对成衣进行整烫定型处理;
[0078] A4、质检与包装,对成衣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包括尺寸、外观和缝制质量,然后使用包装流水线套袋包装。
[0079] 在A1的坯布裁剪中,自动裁剪机是Gerber Technology生产的AccuMark系列裁剪机。使用高精度的自动裁剪机进行裁剪,确保裁片的精确度和一致性,在裁片上标记好缝合顺序、对位点、口袋位置等关键信息,以便于后续缝制。
[0080] 在A2的拼接缝制中,自动缝纫机是JUKI Corporation公司生产的JUKIDDL‑8700‑2型自动缝纫机。在拼接缝制前能够根据成衣的设计对裁片进行褶皱处理、刺绣和印花,增加成衣的层次感和独特性。
[0081] 在A3的整烫定型中,整烫与包装使用日本Shima Seiki公司生产的3DGarment TMSteamer 整烫机。整烫机在整烫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30~140℃,确保成衣的平整和挺括。
质量检查包括尺寸、外观和缝制质量的全面检查,确保每件成衣都符合质量标准。最后,使用自动包装流水线进行套袋包装,确保成衣的卫生和整洁。
[0082] 整烫机进行整烫处理时,使用三维人体模型模拟人体穿着状态对成衣进行立体整烫,使成衣更加贴合人体的弧线外形,保证成衣在穿着时的平整和挺括,提高成衣的保形性和耐洗性。
[0083] 整烫机整烫温度为130~140℃,正常熨烫时选择135℃作为整烫温度。这个温度既能够确保羊毛纤维得到适当的加热,又不会因温度过高而导致纤维收缩或变形。对于特别细腻的羊毛织物,可以稍微降低温度至130℃;而对于较粗的羊毛织物,则可适度提高至140℃,整烫机开启蒸汽功能,并调节至中等蒸汽量。适量的蒸汽可以帮助羊毛纤维恢复弹性并减少皱褶。在熨烫时,将蒸汽均匀地喷洒在衣物上,同时用熨斗轻轻滑动,确保蒸汽能够充分渗透到衣物纤维中。
[0084] 在A4的质检与包装中,包装流水线型号为Packaging Solutions Inc.公司生产的PakMax 3000,该流水线集成了自动折叠、分拣、包装和打包功能,能够显著提高成衣包装的效率和质量。
[0085] 以上的加工设备和处理添加剂也可以用市售的其它厂家的同种产品替代。
[0086] 实施例2:
[0087] 本实施例的羊毛针织服装制作工艺与实施例1的羊毛针织服装制作工艺基本相同,区别在于:采用70%超细羊毛纤维、20%天然环保纤维和10%聚酯纤维,使用三维立体编织机混纺织造坯布,生物酶处理时,取坯布30~120m放入连续式酶处理机中,并控制坯布与水的重量浴比为1:5~15,然后往水中加入环保型生物酶制剂40g/L,控制坯布的速度为100~350m/min,生物酶处理处理温度为45℃,生物酶处理时间为40min,预缩定型处理时蒸汽温度100℃,湿度70%,压力0.6MPa。
[0088] 实施例3:
[0089] 本实施例的羊毛针织服装制作工艺与实施例1的羊毛针织服装制作工艺基本相同,区别在于:采用80%超细羊毛纤维、15%天然环保纤维和5%聚酯纤维,使用三维立体编织机混纺织造坯布,生物酶处理时,取坯布30~120m放入连续式酶处理机中,并控制坯布与水的重量浴比为1:5~15,然后往水中加入环保型生物酶制剂50g/L,控制坯布的速度为100~350m/min,生物酶处理处理温度为45℃,生物酶处理时间为70min,预缩定型处理时蒸汽温度95℃,湿度70%,压力0.4MPa。
[0090] 由上,实施例1~3中主要变化参数为超细羊毛纤维的比例、生物酶处理的参数变化和预缩定型处理的蒸汽温度、湿度和压力,超细羊毛纤维比例的变化会影响成衣的柔软度、保暖性和环保属性,较高的超细羊毛纤维比例会增加成衣的柔软度和保暖性,但是降低了成衣布料的造型能力。生物酶处理的参数变化,如酶制剂浓度、处理温度和时间,影响纤维的清洁度、柔软度和光泽度。较温和的处理条件有助于保持羊毛纤维的天然特性,并且其剂量根据超细羊毛纤维比例需要有所调整。预缩定型处理的蒸汽温度、湿度和压力的变化会影响成衣的尺寸稳定性和缩水率。较低的蒸汽温度有助于减少纤维损伤,保持成衣的尺寸稳定性和光泽度,但是会降低加工效率,超细羊毛纤维比例越低可以提高蒸汽温度提高预缩定型处理效率。
[0091] 为了测试超细羊毛纤维比例变化对成衣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其实验结果请参照下方表格:
[0092]
[0093] 为了测试生物酶处理参数变化对成衣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其实验结果请参照下方表格:
[0094]
[0095] 为了测试预缩定型处理参数变化对成衣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其实验结果请参照下方表格:
[0096]
[0097] 综合上述三个表格中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
[0098] 针织织造过程中,随着超细羊毛纤维比例的增加,成衣的柔软度和保暖性评分提高,但环保属性评分略有下降;生物酶处理中,随着酶制剂浓度和时间的增加,成衣的清洁度、柔软度和光泽度评分均有所提高,使超细羊毛纤维的形状和结构性能达到更好的定型效果;预缩定型处理中,蒸汽温度和压力的降低有助于提高成衣的尺寸稳定性和降低缩水率。
[0099]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