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种增白去污洗衣片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增白去污洗衣片及其制备方法公开 发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洗涤产品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增白去污洗衣片及其制备方法。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织物基材的老化,由于暴露于光、空气中纤维的自然降解,它们的颜色往往会褪色或变黄,目前常通过增白剂来解决织物发黄等问题。荧光增白剂的增白实际上是一种光学效应,不会损坏衣物或者纺织品的纤维组织,但荧光增白剂只能让织物更白,不能改善织物的洁净度。
[0003] 目前洗涤用品中,增白剂的含量通常在0.1%‑0.5%,属于微量添加。因此在洗涤过程中,增白织物效果并不显著。
[0004] 现市面上对织物起到增白效果的洗涤用品大多为液体状。
[0005] 如CN202010444733.X、CN201610101477.8,提供了关于液体状荧光增白剂组合物的技术方案,其荧光增白剂含量高达30%,但不具备洗涤去污能力,保质期短。
[0006] 如CN202310421252.0、CN201610643400.3提供了关于洗涤效果的增白洗衣液的技术,其荧光增光剂含量不超过10%。无论是增白剂还是增白洗衣液,在实际使用时,用量都难以把控。未经稀释的增白洗衣液若直接接触织物,容易使得增白剂快速吸附到织物上,引起不均匀增白及色斑现象。
[0007] 目前市售的织物增白片主要以纤维布为载体粘合或吸附大量的增白剂的方式为主,其同样不具备去污洗涤的作用。如CN201910736357.9、CN201910713427.9提供的关于增白片的技术。虽然增白片轻便易携带,但在实际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1)粘合的荧光增白剂易脱落迁移,导致增白效果不佳;(2)纤维布易被织物包裹,导致洗涤时容易造成局部色差;(3)在洗涤过程中掉落的纤维易粘附在织物上,造成二次处理;(4)洗涤结束后,纤维布还需要使用者手动丢弃和处理。
[0008] 基于上述种种问题,急需寻求解决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0065]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66] 以下实施例及对比例中所用的原料均为市售产品。
[0067] 以下为部分原料的来源说明:
[0068] 聚乙烯醇可选自长春化工(江苏)有限公司货号为BP‑05或BP‑17
[0069] 聚乙烯吡咯烷酮可选自K30\60\90。
[0070] 聚硅氧烷醇可选自瓦克化学水溶性系列。
[0071] 改性聚乙烯醇可以为羧化聚乙烯醇和/或磺化聚乙烯醇,可选自广州市启华化工有限公司的KL‑318。
[0072] 聚甘油脂肪酸酯可选自山东滨州金盛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0073] 水溶性非离子聚酯可选自美国陶氏化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SRN 100。
[0074] 疏水改性丙烯酸聚合物的分子量为30000‑50000,布氏粘度为0‑500cPs,可选自美国陶氏化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ACUSOL 845。
[0075] 实施例
[0076] 实施例1‑6
[0077] 一种增白去污洗衣片,由料浆烘干制备而成,料浆包括的原料如表1所示。
[0078]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增白去污洗衣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9] 步骤1:将成膜剂与适量去离子水混合,升温至88℃,恒温搅拌,直至料体溶胀溶解至均相。
[0080] 步骤2:使螯合剂按质量比1:1与去离子水溶解混合,然后加入到步骤1的物料中,混合中均匀。
[0081] 步骤3:抗污剂预先与适量去离子水混合均匀,然后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一起投入到步骤2的物料中混合至均匀。
[0082] 步骤4:使用适量去离子水将荧光增白剂溶解。
[0083] 将步骤3的物料降温至55℃,然后迅速往步骤3的物料中加入荧光增白剂,搅拌至充分溶解均匀。
[0084] 步骤5:往步骤4的物料中加入植物提取物、剩余的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得到浆料。
[0085] 步骤6:对料浆进行烘干处理、成型制片,得到半成品洗衣片。
[0086] 步骤7:将酶制剂(液体)喷洒至半成品洗衣片上,得到增白去污洗衣片。
[0087] 无特殊说明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使用适量的去离子水,仅是用于溶解均匀,无严格要求。
[0088] 表1
[0089]
[0090]
[0091] 对比例
[0092] 对比例1
[0093] 一种增白去污洗衣片,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将成膜剂替换为玉米淀粉。
[0094] 对比例2
[0095] 一种增白去污洗衣液,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将成膜剂替换为水。
[0096] 一种增白去污洗衣液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97] 步骤1:使螯合剂按质量比1:1与去离子水溶解混合均匀。
[0098] 步骤2:抗污剂预先与适量去离子水混合均匀,然后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一起投入到步骤1的物料中混合至均匀。将混合温度设定在88℃。步骤3:使用适量去离子水将荧光增白剂溶解。
[0099] 将步骤2的物料降温至55℃,然后迅速往步骤2的物料中加入荧光增白剂,搅拌至充分溶解均匀。
[0100] 步骤4:往步骤3的物料中加入植物提取物、剩余的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得到浆料。
[0101] 步骤5:将酶制剂加入到料浆中,得到增白去污洗衣液。
[0102] 对比例3
[0103] 一种增白去污洗衣液,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三乙醇胺盐8kg、十二烷基硫酸钠10kg、月桂酰羟乙基磺酸钠5kg、荧光增白剂(CBS‑X)18kg、C12‑18烷基葡糖苷4kg、椰油酸单甘油酯硫酸铵11kg、松香醇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磺酸钠8kg、水36kg。
[0104] 将各种原料混合至均匀即得到增白去污洗衣液。
[0105] 增白去污洗衣液静置1h后,有沉淀产生。
[0106] 对比例4
[0107] 一种增白去污洗衣片,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省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使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EO‑7补充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用量。
[0108] 对比例5
[0109] 一种增白去污洗衣片,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省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使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补充原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用量。
[0110] 对比例6
[0111] 一种增白去污洗衣片,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将十二烷基硫酸钠替换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α‑烯基磺酸钠替换为月桂酰羟乙基磺酸钠,脂肪酸甲酯磺酸钠替换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
[0112] 对比例7
[0113] 一种增白去污洗衣片,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将烷基葡萄糖苷替换为十二烷基‑β‑D‑麦芽糖苷,将聚甘油脂肪酸酯、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替换为聚氧乙烯酰胺,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EO‑7、脂肪醇聚氧乙烯醚EO‑3替换为吐温80。
[0114] 对比例8
[0115] 一种增白去污洗衣片,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将助剂替换为水。
[0116] 对比例8的增白去污洗衣片在低湿度(20‑40%)时贮藏24‑48h,出现开裂现象,且部分碎成不均匀碎片。
[0117] 实施例1‑6的增白去污洗衣片在低湿度(20‑40%)时贮藏24‑48h,均无开裂现象。
[0118] 耐湿稳定性检测:
[0119] 将两片增白去污洗衣片上下叠放并置于温度(25±2)℃,湿度(85±5)%的测试环境下,保持24h,然后将两片洗涤片分开,观察片与片之间是否有粘连现象,粘连现象分为无粘连、轻微粘连和明显粘连。
[0120] 对比例8的增白去污洗衣片表现出明显粘连的现象,而实施例1‑6的增白去污洗衣片均为无粘连。
[0121] 对比例9
[0122] 一种增白去污洗衣片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123] 步骤1:将成膜剂与适量去离子水混合,升温至88℃,恒温搅拌,直至料体溶胀溶解至均相。
[0124] 步骤2:使螯合剂按质量比1:1与去离子水溶解混合,然后加入到步骤1的物料中,混合中均匀。
[0125] 步骤3:抗污剂预先与适量去离子水混合均匀,然后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一起投入到步骤2的物料中混合至均匀。
[0126] 步骤4:使用适量去离子水将荧光增白剂溶解。
[0127] 将步骤3的物料降温至55℃,然后迅速往步骤3的物料中加入荧光增白剂,搅拌至充分溶解均匀。
[0128] 步骤5:往步骤4的物料中加入植物提取物、剩余的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得到浆料。
[0129] 步骤6:将酶制剂加入到步骤5的物料中混合均匀。
[0130] 步骤7:对料浆进行烘干处理、成型制片,得到增白去污洗衣片。
[0131] 性能检测试验
[0132] 测试一:增白
[0133] 1、增白效果
[0134] 纯棉白布在自然光下作拍照;纯棉白布在荧光灯(型号:ZF‑7标配)下作对比拍照。
[0135] 将一块纯棉白布与检测样品(2g、4g)一同放入洗衣机中,用自来水正常机洗(洗涤、漂洗、脱水);水温25±1℃;洗涤全过程完成后取出纯棉白布。
[0136] 干燥箱烘干(型号:KH‑55A),120℃,25min将使用增白去污洗衣片洗涤的纯棉白布在荧光灯(型号:ZF‑7标配)下作拍照对比。
[0137] 检测样品分别为实施例3的增白去污洗衣片、市售无纺布增白片A、市售无纺布增白片B、市售无纺布增白片C、市售增白洗衣液A、市售增白洗衣液B。
[0138] 检测结果详见图1‑3,图1、3均为检测样品使用量为2g的试验组,图2均为检测样品使用量为4g的试验组。
[0139] 根据图1、2的检测结果可知,实施例3增白去污洗衣片对纯棉白布进行处理,具有良好的增白效果。而市售无纺布增白片A\B\C对纯棉白布进行处理,增白效果不如实施例3好。
[0140] 根据图3的检测结果可知,使用市售增白洗衣液A\B对纯棉白布进行处理,能清楚看到,在荧光灯下荧光增白剂在棉布上吸附分布不均匀。而使用实施例3的增白去污洗衣片洗涤的纯棉白布,荧光增白剂均匀分布。
[0141] 2、增白值:
[0142] 用数显荧光白度计(型号:WSB‑3C)测量纯棉白布的白度值,此为初始白度值。
[0143] 将一块纯棉白布与检测样品(2g、4g)一同放入洗衣机中,用自来水正常机洗(洗涤、漂洗、脱水);水温25±1℃;洗涤全过程完成后取出纯棉白布。
[0144] 干燥箱烘干(型号:KH‑55A),120℃,25min;用数显荧光白度计(型号:WSB‑3C)测量洗涤后纯棉白布的白度值。
[0145] 按照下述计算方法计算增白值,将增白值记录于表2。
[0146] 增白值的计算方法:取五个数据,排除最大值和最小值,取中间三个数据的平均值。
[0147] 检测样品分别为实施例1‑5、对比例1、4‑9的增白去污洗衣片,对比例2‑3的增白去污洗衣液,市售无纺布增白片A,市售无纺布增白片B,市售无纺布增白片C,市售增白洗衣液A,市售增白洗衣液B。
[0148] 表2
[0149]
[0150]
[0151] 测试二:去污
[0152] 根据GB/T 13174‑2021《衣料用洗涤剂去污力及循环洗涤性能的测定》进行测试。
[0153] 测试试片为JB‑01污布、JB‑02污布、JB‑03污布,测试试片与2g检测样品一同放入洗衣机中,用自来水正常机洗(洗涤、漂洗、脱水);水温25±1℃;洗涤全过程完成后取出,干燥箱烘干(型号:KH‑55A),120℃,25min。
[0154] 计算清洗后的测试试片的去污比值Pi,记录至表3。
[0155] 其中,当Pi≥1.0为合格,Pi<1.0为不合格。
[0156] 检测样品分别为实施例1‑5、对比例1、4‑9的增白去污洗衣片,对比例2‑3的增白去污洗衣液,市售无纺布增白片A,市售增白洗衣液A。
[0157] 表3
[0158]
[0159]
[0160] 根据表2、3的检测数据可知,实施例1‑5的增白去污洗衣片对纯棉布片较市售产品具有更好的增白、去污效果。
[0161] 对比例1使用玉米淀粉来替代成膜剂,虽然玉米淀粉也属于多羟基化合物,但是其与体系中的特殊原料无法产生特殊配合,从而影响成片效果。
[0162] 对比例2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省略成膜剂,将产品做成液体状。缺少特定成膜剂与其余原料的特殊配合,使得对比例2在增白、去污方面的效果有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
[0163] 对比例3是一种增白去污洗衣液,模拟了市面上常见的表面活性剂与荧光增白剂的混合产品。该对比例3的产品在静置1h后,就出现沉淀现象,性能不稳定。而表2、3中,也能看出其增白、去污效果不佳。
[0164] 对比例4、5分别将特定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省略,所制得的产品无法成片。
[0165] 对比例6、7分别将特定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替换成其他相应常见的表面活性剂,破坏了特定表面活性剂与成膜剂、荧光增白剂之间的特殊配合作用,从而使得增白、去污效果显著下降。
[0166] 对比例8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省略了助剂,虽然在增白、去污方面的性能下降不明显,但是其耐湿稳定性不佳,不当储存容易导致其性能失效。
[0167] 对比例9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将酶制剂直接与其他原料混合,使得酶制剂的性能无法充分发挥,尤其对去污性能有较大影响。
[0168]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