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PDU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PDU组装结构。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机柜用电源分配单元又称PDU,是专为机柜内安装的电气设备提供电力分配的一种插座。PDU的规格比较多,结构不同,应用的范围广泛。
[0003] 部分机柜内的电气设备数量多,要求PDU中的插座工位比较多,导致PDU的长度普遍都比较长。此外,不同的电气设备,其插头对应的插座接口类型也并不完全一样,为了满足不同电气设备的需要,PDU上还要配备不同类型接口的插座,进一步增加了PDU的长度。
[0004] 为了降低PDU的长度,可以分两排进行插座的布局,但是涉及到线路板、火线、零线和接地线的连接,导致PDU的体积过于庞大,内部的接线更加复杂,增加了组装的难度和成本,而且不利于拆卸维护,需要进行改进。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9] 请参阅图1 图1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如图1所示的PDU组装结构,包括:壳体1、插座模块2、线路板4、火线连接模块、零线连接模块和接地线连接模块,在本实施例中,插座模块2沿壳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壳体1中,壳体1采用截面为C形结构的金属壳体,背面采用罩盖3进行封堵,防护效果好。
[0020] 线路板4设置在壳体1中并位于相邻多个插座模块2的后侧,插座模块2中设置有数个插座单元21,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沿壳体1宽度方向分布的插座单元21,其中一个插座单元正面的接口类型为C13,另一个插座单元接口类型兼容C13和C19,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电气设备,使用更加便利。
[0021] 如图5所示,接地线连接模块包括接地线导电母排5和接地线弹片10,接地线导电母排5设置在插座模块2的背面,接地线弹片10设置在接地线导电母排5上与插座单元21一一对应,在本实施例中,采用2个接地线弹片10,与2个插座单元21一一对应。
[0022] 在插座单元21背面设置有与接地线弹片10对应的接地线插槽12,接地线弹片10延伸至接地线插槽12中,为了提升接地线弹片10的位置稳定性,如图5所示,至少一组接地线弹片10尾部设置有呈“八”字形分布的第一限位片9,接地线插槽12中设置有与第一限位片9对应的第一限位块11,接地线弹片10插入接地线插槽12的过程中,第一限位片9与第一限位块11接触时外翻以避让第一限位块11,接地线弹片10插入接地线插槽12以后,第一限位片9弹性复位,第一限位块11位于第一限位片9后方进行限位,避免接地线弹片10的松脱。
[0023] 在本实施例中,接地线导电母排5一端延伸至壳体1侧壁并弯折设置有与壳体1侧壁贴合的接地连接片7,接地线导电母排5、接地连接片7、接地线弹片10和第一限位片9可以采用铜片进行一体化折弯成型,导电性好。壳体1上设置有与接地连接片7连接的第一螺丝6,接地连接片7上设置有与第一螺丝6对应的第一螺纹孔8,结构稳定,可靠性高,确保通过壳体1的接地效果。
[0024] 如图6 图7所示,火线连接模块包括火线弹片18和转接片15,插座单元21背面设置~有与火线弹片18对应的火线插槽27,火线弹片18设置在火线插槽27中,在本实施例中,火线弹片18尾部设置有呈“八”字形分布的第二限位片19,火线插槽27中设置有与第二限位片19对应的第二限位块20,进行火线弹片18的限位,提升位置稳定性。
[0025] 在线路板4上设置有与火线插槽27一一对应的电流传感器16,转接片15设置在线路板4上并延伸至电流传感器16后方,如图4所示,转接片采用Z形弯折结构,可以通过铜片进行弯折成型。转接片15出厂焊接在线路板4上,结构稳定,降低了后续的组装难度。
[0026] 在火线弹片18尾部设置有贯穿电流传感器16并与转接片15相连接的延长片14,延长片14上设置有与转接片15相连接的第二螺丝17,转接片15上设置有与第二螺丝17对应的第二螺纹孔,组装便利,结构稳定,提升了线路板4的位置稳定性。第二限位片19、火线弹片18与延长片14可以采用铜片进行一体化折弯成型,确保导电性能。
[0027] 如图8和图9所示,零线连接模块包括零线母排13、零线子排28和零线弹片29,插座单元21背面设置有零线插槽26,零线子排28设置在插座模块2背面,零线弹片29设置在零线子排28上并延伸至对应的零线插槽26中,零线母排13设置在壳体1中并与零线子排28相连接,零线母排13沿壳体1长度方向延伸,使得插座模块2共用1根零线母排13,有利于降低成本和组装难度。
[0028] 在零线弹片29尾部设置有呈“八”字形分布的第三限位片30,零线插槽26中设置有与第三限位片30对应的第三限位块25,进行零线弹片29插入零线插槽26后的限位,提升结构稳定性。零线弹片29、零线子排28和第三限位片30可以采用铜片进行一体化折弯成型,无需焊接,减少零件数量。
[0029] 在插座模块2背面设置有支撑零线子排28的立柱31,立柱31与插座模块2采用一体化绝缘塑料结构,安全性高。通过立柱31进行零线子排28的支撑,使得接地线导电母排5与零线子排28不在同一平面,避免零线子排28与接地线导电母排5的接触,提升安全性。
[0030] 此外,零线母排13上设置有贯穿零线子排28并与立柱31相连接的第三螺丝34,立柱31上设置有与第三螺丝34对应的螺纹孔,组装便利,实现零线母排13与所有零线子排28的连接固定。
[0031] 为了提升安全性以及连接便利性,在插座模块2背面设置有盖板41,在本实施例中,盖板41也采用绝缘塑料结构。在线路板4上设置有数个第一卡槽33,所述盖板41上设置有贯穿对应第一卡槽33的第一卡扣35,如图2和图10所示,盖板41位于线路板4与插座模块2之间,通过第一卡扣35与第一卡槽33提升了线路板4在插座模块2背面组装的便利性。
[0032] 如图10和图11所示,零线子排28和接地线导电母排5位于盖板41内侧,盖板41外侧面内凹设置有与零线母排13对应的导向槽37,零线母排13位于导向槽37中,通过导向槽37进行零线母排13沿壳体1长度方向的导向。在盖板41内侧面设置有与零线子排28对应的并与导向槽37连通的避让槽36,避让槽36方便了第三螺丝34的安装。
[0033] 在盖板41上设置有与延长片14对应的插孔40,避免延长片14影响盖板41的安装,并通过插孔40进行延长片14的导向,避免倾斜。插座模块2背面与壳体1宽度方向对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卡槽39,盖板41内设置有与第二卡槽39对应的第二卡扣43,插座模块2背面与壳体1长度方向对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卡槽38,盖板41内设置有与第三卡槽38对应的第三卡扣42,实现插座模块2在插座模块2背面的固定,结构稳定。
[0034] 如图10和图11所示,先在插座模块2背面安装接地线连接模块,再安装火线弹片18和零线子排28,接着安装盖板41和零线母排13,最后安装线路板4和第二螺丝17,组装操作简便。
[0035] 在组装过程中,为了提升一排插座模块2的位置稳定性,在插座模块2一侧设置有第四卡槽23,另一侧设置有与第四卡槽23对应的第四卡扣24,进行相邻插座模块的限位。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四卡槽23采用开口指向外侧的C形槽,第四卡扣24包括一根与C形槽对应的柱销,柱销的轴向与壳体1正面垂直,组装便利。多个插座模块2组成一排后,去除两端的第四卡槽和第四卡扣,避免影响后续一排插座模块2同步安装进入壳体1。
[0036] 如图1所示,壳体1正面设置有与一排插座模块2正面对应的开口,方便一排插座模块2同步安装进入壳体1。在插座模块2正面边缘设置有一圈位于开口外侧的限位边框22,插座模块2侧面设置有楔块32,楔块32通过开口挤入壳体1后,与壳体1正面内壁接触,楔块32与限位边框22配合实现插座模块2的固定,结构稳定。
[0037] 综上,本发明指出的一种PDU组装结构,提升了对电气设备的适应性和组装便利性,结构简洁,组装过程无需焊接,拆卸维护也比较便利,有利于降低维护换件的成本。
[0038]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