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聚碳酸酯板成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聚碳酸酯板的节能成型方法及系统。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聚碳酸酯(PC)是无味、无毒、透明的无定形热塑性材料,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聚碳酸酯板(PC板)是一种以聚碳酸酯为主要成分的热塑性塑料板材,具有高透光性、抗冲击性、阻燃性、耐候性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照明、建筑、电子电器、航空航天等领域。由于聚碳酸酯板卓越的特性,各行业对聚碳酸酯板的需求日益增多,但是随着科技和行业的发展提升,对聚碳酸酯板产品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3] 在聚碳酸酯板的成型过程中,通常采用注塑机进行聚碳酸酯板原料的熔融,其中,注塑机料筒计量段温度是决定聚碳酸酯板质量的关键参数。然而,注塑机料筒计量段温度易受到摩擦生热、热量耦合等因素影响,导致聚碳酸酯板的成型过程中的计量段温度不适宜,当聚碳酸酯板的成型过程中的计量段温度过高,能源浪费,且易导致充填注射时,模具内的聚碳酸酯板原料熔体产生破裂现象,聚碳酸酯板成品形成糊斑,当聚碳酸酯板的成型过程中的计量段温度过低,聚碳酸酯板原料熔体流动性差、粘度高,易出现堵料和粘喷嘴的不良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示例性”、“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0022]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中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0023]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方法或流程图所示出的方法,包括用于实现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在不脱离本申请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多个步骤的执行顺序可以彼此互换,其中某些步骤也可以被删除。
[0024]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0025]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的说明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聚碳酸酯板的节能成型方法及系统的具体方案。
[0026] 请参阅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聚碳酸酯板的节能成型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干燥
将聚碳酸酯粒料在充氮干燥机内干燥,去除聚碳酸酯粒料中的水分。目的是微量水分会导致聚碳酸酯粒料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破坏性降解,粘度下降,导致聚碳酸酯板成品性能低下。
[0027] 本申请实施例1中,原料干燥的温度为110℃,干燥时长为3h。
[0028] 本申请实施例2中,原料干燥的温度为115℃,干燥时长为3.5h。
[0029] 本申请实施例3中,原料干燥的温度为120℃,干燥时长为4h。
[0030] (2)混合均匀将干燥后的聚碳酸酯粒料、磺酸盐阻燃剂和硅系阻燃剂充分混合均匀,获取聚碳酸酯板原料;其中,添加磺酸盐系阻燃剂的目的是:磺酸盐系阻燃剂阻燃效果优异,且对聚碳酸酯板的光学性能影响小;添加硅系阻燃剂的目的是:硅系阻燃剂具有高加工性能,对聚碳酸酯板的机械性能影响小。
[0031] 本申请实施例1‑3中,磺酸盐阻燃剂采用二苯基砜磺酸钾KSS,硅系阻燃剂采用牌号FCA‑107,聚碳酸酯粒料、磺酸盐阻燃剂和硅系阻燃剂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99.1%、0.4%、0.5%。
[0032] (3)原料熔融将聚碳酸酯板原料在注塑机中依次经过注塑固体输送段、压缩段、计量段,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熔融。具体的,通过螺杆旋转作用,将聚碳酸酯板原料送入注塑料筒前段,即注塑固体输送段,使聚碳酸酯板原料在注塑固体输送段吸收热量,进行预热;其次,保证注射聚碳酸酯板原料质量,将经过注塑固体输送段处理的聚碳酸酯板原料在压缩段受到剪切作用,并加热熔融;最后,为了确保聚碳酸酯板原料熔融的充分性和均匀性,将经过压缩段处理的聚碳酸酯板原料在计量段被捏合,控制计量段的温度,获取聚碳酸酯板熔体。
[0033] 本申请实施例1中,输送段的温度为200℃,压缩段的温度为260℃。
[0034] 本申请实施例2中,输送段的温度为230℃,压缩段的温度为250℃。
[0035] 本申请实施例1中,输送段的温度为240℃,压缩段的温度为260℃。
[0036] (3.1)将计量段中各计量区域各熔融周期所有时刻的实际熔融温度数据组成的序列作为各计量区域各熔融周期的计量熔融温度序列。
[0037] 注塑机计量段主要由料室和加热丝组成,将注塑机计量段的料筒按照长度均匀分为N个计量区域,按照从压缩段到计量段的方向,从1到N进行编号,每个计量区域的料筒上外壁中心位置都安装一个温度传感器,测量计量区域内聚碳酸酯板原料的实际熔融温度。
[0038] 其中,计量段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中,A表示料室,B表示加热丝,C表示温度传感器。
[0039] 将聚碳酸酯板原料送入注塑机作为熔融起始点,将刚刚进行充填注射的时刻作为熔融终止点,计算熔融初始点与熔融终止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作为熔融周期T。进一步地,将熔融起始点作为熔融周期的采样开始点,熔融终止点作为熔融周期的采样结束点,采样总时长本申请一些实施例设为M×T,M取值为20,采样间隔设为0.5秒。将各计量区域在各个熔融周期所有采集时刻的实际熔融温度数据作为各计量区域各熔融周期的计量熔融温度序列。
[0040] (3.2)根据各计量区域各熔融周期的计量熔融温度序列的局部熔融温度震荡特征,获取各计量区域各熔融周期的熔融稳态接近度序列。
[0041] 在聚碳酸酯原料熔融的环节中,为了确保所有的聚碳酸酯原料都完全熔化、充分达到熔融状态,形成均匀的熔体,同时降低聚碳酸酯原料熔体的粘度,增加流动性,便于后续聚碳酸酯原料熔体充填注射,料筒计量段温度需要高于聚碳酸酯的熔点。但是聚碳酸酯板成型工艺中,采用的聚碳酸酯原料都是市售品,各批次之间存在质量波动,且料筒计量段温度敏感度高,在聚碳酸酯板原料熔融环节中,计量段与压缩段都是注塑机料筒的熔融阶段,不同熔融阶段的目的不同,温度也不尽相同,压缩段温度比计量段温度低,计量段易受到料筒压缩段的干扰,具有熔融温度震荡的现象。当计量段内的聚碳酸酯板原料充分熔融,流动性强,易发生热对流,对聚碳酸酯板原料熔体热量传递具有促进效果,熔融温度震荡现象不明显。
[0042] 基于各计量区域各熔融周期的计量熔融温度序列,以各时刻为中心,将第一预设值个时刻作为各时刻的计量时序邻域;以各计量区域为中心,将第二预设值个邻近计量区域作为各计量区域的计量空间邻域。
[0043]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值取值为9,第二预设值取值为5;对于预设值的设置,实施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0044] 由于对各计量区域各熔融周期的计量熔融温度序列的处理方法是一样的,故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以第n个计量区域第m个熔融周期的计量熔融温度序列为例,进行分析: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获取第n个计量区域第m个熔融周期的计量熔融温度序列的拟合曲线,记为第n个计量区域第m个熔融周期熔融温度曲线,将第i个时刻在所述熔融温度曲线上的斜率,记为第i个时刻的时序熔融斜率。其中,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序列进行拟合,实施者可自行选用其他方法对序列进行拟合,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0045]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获取第n个计量区域第m个熔融周期第i个时刻的计量时序邻域内所有时刻的实际熔融温度数据,组成第i个时刻的时序熔融温度序列;将第n个计量区域第m个熔融周期第i个时刻的计量时序邻域内所有时刻所述时序熔融斜率组成的序列作为第i个时刻的时序熔融斜率序列;将第n个计量区域从第i个时刻到第m个熔融周期结束的时刻的实际熔融温度数据组成的序列,作为第n个计量区域第m个熔融周期第i个时刻的后续熔融温度序列。
[0046] 将第n个计量区域第m个熔融周期中第i个时刻的时序熔融斜率序列与时序熔融温度序列的混乱程度的正向融合,作为第n个计量区域第m个熔融周期中第i个时刻的震荡显著系数。
[0047] 需要说明的是,混乱程度反映了总体数据分布的分散程度,包括:基尼不纯度、信息熵、方差、标准差等;正向融合具体为:加法运算、乘法运算、加乘混合运算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0048]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n个计量区域第m个熔融周期中第i个时刻的时序熔融斜率的信息熵和时序熔融温度序列的标准差的乘积,作为每个熔融周期内每个计量区域内任一采集时刻的震荡显著系数。在时间维度上,即当料筒计量段内计量区域的短时间内,实际熔融温度差异越小、变化越稳定,此时计量区域熔融温度震荡现象越不明显,震荡显著系数越小。
[0049] 获取第m个熔融周期第i个时刻第n个计量区域与其计量空间邻域中第j个计量区域的后续熔融温度序列的第一相似性系数,作为第m个熔融周期第i个时刻第n个计量区域第j个第一特征值。
[0050] 需要说明的是,相似性系数衡量序列之间的相似程度,具体有:皮尔逊相关系数、余弦相似度、Jaccard相似度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0051]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将第m个熔融周期第i个时刻第n个计量区域与其计量空间邻域中第j个计量区域的后续熔融温度序列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作为第m个熔融周期第i个时刻第n个计量区域的第j个第一特征值,反应计量区域和邻近计量区域之间的热对流能力,当计量区域和邻近计量区域之间实际熔融温度变化越同步、热对流能力越优异,第一特征值越大。
[0052] 对第m个熔融周期第i个时刻第n个计量区域与其计量空间邻域中第j个计量区域的后续熔融温度序列的混乱程度进行正向融合,获取第m个熔融周期第i个时刻第n个计量区域第j个第二特征值。
[0053]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将第m个熔融周期第i个时刻第n个计量区域与其计量空间邻域中第j个计量区域的后续熔融温度序列的标准差的和,作为第m个熔融周期第i个时刻第n个计量区域第j个第二特征值,反应计量区域和邻近计量区域之间的实际熔融温度稳态情况,当计量区域和邻近计量区域之间实际熔融温度均稳定,可能都处于稳态,第二特征值越小。
[0054] 对各熔融周期各时刻所述任一计量区域所有第一特征值与对应第二特征值进行比较的结果,作为所述任一计量区域各熔融周期各时刻的稳态热对流显著系数。
[0055]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对于第m个熔融周期第i个时刻第n个计量区域,将各第一特征值作为分式分子,各第二特征值作为分式分母,在进行分式的计算过程中,为了避免分母为零的情况,需要在分母上加一个预设数值,预设数值取值为1;将分式结果在第n个计量区域的计量空间邻域中所有所述分式的累加结果,作为每个熔融周期内每个计量区域内任一采集时刻的稳态热对流显著系数,稳态热对流显著系数越大,说明当前时刻计量区域的实际熔融温度越可能处于稳态、具有良好的热对流特征,具有高流动性。
[0056] 第n个计量区域第m个熔融周期第i个时刻的熔融稳态接近度与所述震荡显著系数成递增关系,与所述稳态热对流显著系数成递减关系。第n个计量区域第m个熔融周期所有时刻的熔融稳态接近度组成的序列,作为稳态接近度序列。
[0057] 需要说明的是,递增(递减)关系表示随着一个变量的增加,另一个变量也随之增加(减少)的趋势,常见的递增(递减)关系有:线性递增(递减)关系、指数递增(递减)关系、对数递增(递减)关系、幂函数递增(递减)关系、周期性递增(递减)关系、渐进递增(递减)关系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0058]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将第n个计量区域第m个熔融周期第i个时刻的震荡显著系数和稳态热对流显著系数的比值的线性归一化值,作为熔融稳态接近度,当所述稳态热对流显著系数为0时,将所述震荡显著系数和1的比值,作为熔融稳态接近度,熔融稳态接近度越大,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上,此时计量区域越可能处于熔融稳态。
[0059] 其中,稳态接近度序列示意图,如图3所示。
[0060] (3.3)根据所有计量区域各熔融周期的熔融稳态接近度序列的元素分布特征,结合聚类算法,获取各熔融周期的原料熔融饱满指数。
[0061] 在聚碳酸酯板原料熔融环节中,料筒的压缩段和计量段直接相连,不同熔融阶段的热量可以通过热对流进行传递,导致相邻区域的温度相互影响,存在热量耦合的现象,同时当计量段温度越适宜,计量段聚碳酸酯板原料的熔融状态越充分,受压缩段热量耦合显著的所有计量区域内,处于持续熔融稳态的越多。
[0062] 对第n个计量区域第m个熔融周期的稳态接近度序列进行阈值分割,将熔融稳态接近度大于等于分割阈值的时刻记为第n个计量区域第m个熔融周期的熔融稳态时刻。
[0063]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对第n个计量区域第m个熔融周期的稳态接近度序列进行阈值分割,将熔融稳态接近度大于等于分割阈值的时刻都记为第n个计量区域第m个熔融周期的熔融稳态时刻。其中,阈值分割采用大津阈值法,实施者也可选用其他阈值分割方法,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0064] 对于第n个计量区域第m个熔融周期,将任意两个时刻之间的所有时刻组成的区间作为一个采样区间;获取各采样区间中熔融稳态时刻的个数占比,筛选所述个数占比大于等于第三预设值的采样区间,选取筛选后取值范围最大的采样区间,作为第n个计量区域第m个熔融周期的熔融稳态区间。
[0065]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预设值取值为0.75;实施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0066] 获取第m个熔融周期第1个计量区域与第n个计量区域的熔融稳态区间的第二相似性系数,记为第m个熔融周期第n个计量区域的热量耦合相似度。基于此,除了第1个计量区域,其余计量区域都有一个热量耦合相似度。
[0067] 对第m个熔融周期计量段内所有计量区域的热量耦合度,采用聚类算法,获取预设数量个聚类簇;计算各聚类簇中所有热量耦合度的均值,并按照降序进行排列,将聚类簇依次记为第m个熔融周期的耦合显著类、耦合过渡类、弱耦合类。
[0068]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计算第m个熔融周期第1个计量区域与其它所有计量区域的熔融稳态区间的杰卡德相似系数,记为热量耦合相似度,并将料筒计量段内所有计量区域的计算结果都作为K‑means聚类算法的输入,其中,预设数量取值为3,即获取3个聚类簇,K‑means聚类算法为公知技术,具体过程不再赘述。
[0069] 对于第m个熔融周期的耦合显著类,统计各时刻在所有计量区域被作为熔融稳态时刻的个数,作为第m个熔融周期各时刻的显著耦合稳态表征值,获取第m个熔融周期所有时刻的显著耦合稳态表征值的拟合整体斜率。
[0070]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获取第m个熔融周期所有时刻的显著耦合稳态表征值的拟合曲线,具体的,以时刻为自变量,以显著耦合稳态表征值为因变量;其中,显著耦合稳态拟合曲线示意图,如图4所示。采用最小二乘法获取显著耦合稳态曲线的拟合整体斜率。
[0071] 获取第m个熔融周期结束时刻的耦合显著类与弱耦合类中计量区域的实际熔融温度的平均值的差异,作为第m个熔融周期的第一差值;将第m个熔融周期内显著耦合稳态折线的拟合整体斜率和第一差值的反向融合,作为第m个熔融周期的显著耦合稳态强度。
[0072] 需要说明的是,反向融合具体为:差值、比值、倒数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0073]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将第m个熔融周期内显著耦合稳态折线的拟合整体斜率和第一差值的比值,作为第m个熔融周期的显著耦合稳态强度,当在进行比值计算过程中,为了避免分母为零的情况,需要在分母上加一个预设数值,预设数值的实施例取值为1,显著耦合稳态强度越大,表明受压缩段热量耦合影响越显著的计量区域,出现熔融稳态时刻越多,计量段的熔融稳态强度越大。
[0074] 统计所有计量区域在第m个熔融周期结束时刻为熔融稳态时刻的数量,记为稳态数量;将所述稳态数量与所有计量区域个数的比值作为第m个熔融周期的最后熔融稳态占比;第m个熔融周期的原料熔融饱满指数与第m个熔融周期的显著耦合稳态强度、最后熔融稳态占比均成递增关系,与第m个熔融周期的耦合显著类中计量区域个数成递减关系。
[0075]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将第m个熔融周期的耦合显著类中计量区域个数与1和值,记为第m个熔融周期的耦合显著强度;将第m个熔融周期的显著耦合稳态强度和最后熔融稳态占比的乘积,作为第m个熔融周期的第一乘积值;将第m个熔融周期的第一乘积值和耦合显著强度的比值的线性归一化值,作为第m个熔融周期的原料熔融饱满指数,反应熔融周期内料筒计量段内所有计量区域内聚碳酸酯板原料的熔融充分程度,受压缩段热量耦合显著影响的计量区域越少,计量段越容易熔融充分,且计量段内处于熔融稳态的计量区域越多,表明计量段内的聚碳酸酯板原料熔体的流动性越高、聚碳酸酯板原料颗粒越少、计量段熔融越充分饱满,原料熔融饱满指数越大。
[0076] (3.4)根据所有熔融周期的原料熔融饱满指数的分布,对计量段温度进行控制。
[0077] 获取所有熔融周期的原料熔融饱满指数,统计原料熔融饱满指数小于预设的第一熔融饱满阈值的熔融周期个数,记为工艺控制的熔融增高反馈系数,当熔融增高反馈系数大于预设阈值时,计量段温度增加预设温度,以确保每个熔融周期计量段内的聚碳酸酯板原料都充分熔融;统计原料熔融饱满指数大于预设的第二熔融饱满阈值的熔融周期个数,记为工艺控制的熔融降低反馈系数,当熔融降低反馈系数大于预设阈值时,计量段温度降低预设温度,以确保聚碳酸酯板原料充分熔融的条件下,降低能源消耗,同时避免计量段温度过高;否则,保持原有熔融温度不变。
[0078]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熔融饱满阈值和第二熔融饱满阈值本实施例分别取0.7、0.9;预设阈值取值为6;预设温度取值为2。
[0079] 其中,对计量段温度进行控制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
[0080] 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熔融增高反馈系数与熔融降低反馈系数会同时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说明计量段温度极度不平衡、聚碳酸酯板成型温度失控,此时停止聚碳酸酯板成型,发送警告信息给管理人员,对设备进行检修。
[0081] 至此,获取节能、充分熔融的聚碳酸酯板原料熔体。
[0082] (4)充填注射将聚碳酸酯板熔体通过喷嘴,依次进行四个充填阶段,注射并填满模具型腔。
[0083] 本申请实施例1中,将聚碳酸酯板熔体通过喷嘴,第一充填阶段的充填速度为2mm/sec,充填压力为130MPa,充填次数为一次;第二充填阶段的充填速度为2mm/sec,充填压力为120MPa,充填次数为一次;第三充填阶段的充填速度为2mm/sec,充填压力为130MPa,充填次数为一次;第四充填阶段的充填速度为28mm/sec,充填压力为70MPa,充填次数为两次。
[0084] 本申请实施2中,将聚碳酸酯板熔体通过喷嘴,第一充填阶段的充填速度为5mm/sec,充填压力为130MPa,充填次数为一次;第二充填阶段的充填速度为2mm/sec,充填压力为120MPa,充填次数为一次;第三充填阶段的充填速度为30mm/sec,充填压力为130MPa,充填次数为一次;第四充填阶段的充填速度为24mm/sec,充填压力为70MPa,充填次数为两次。
[0085] 本申请实施例3中,将聚碳酸酯板熔体通过喷嘴,第一充填阶段的充填速度为7mm/sec,充填压力为130MPa,充填次数为一次;第二充填阶段的充填速度为2mm/sec,充填压力为120MPa,充填次数为一次;第三充填阶段的充填速度为14mm/sec,充填压力为130MPa,充填次数为一次;第四充填阶段的充填速度为30mm/sec,充填压力为70MPa,充填次数为两次。
[0086] (5)保压充填在聚碳酸酯板模具中聚碳酸酯板熔体冷却收缩时,使浇口附近的熔体继续充填至聚碳酸酯板模具中,形成完整且高致密的聚碳酸酯板,维持充填压力状态。
[0087] 本申请实施例1中,充填速度为24mm/sec,充填压力为70MPa。
[0088] 本申请实施例2中,充填速度为30mm/sec,充填压力为70MPa。
[0089] 本申请实施例3中,充填速度为25mm/sec,充填压力为70MPa。
[0090] (6)冷却将聚碳酸酯板模具保压充填后,退回螺杆,去掉料筒中聚碳酸酯板原料的压力,对聚碳酸酯板进行冷却处理,并加入新的聚碳酸酯板原料。
[0091] (7)后处理取出冷却后的聚碳酸酯板,先进行浇口切割,再通过机外冷却,经电气枪除尘,然后进行质检,最后包装,即得聚碳酸酯板。
[0092] 基于与上述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聚碳酸酯板的节能成型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一种用于聚碳酸酯板的节能成型方法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0093]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一种用于聚碳酸酯板的节能成型方法及系统,对计量段的温度进行控制:根据料筒计量段内各熔融周期内各个计量区域的熔融温度震荡特征,可得熔融稳态接近度,反应各熔融周期内各个计量区域在任意采集时刻下的熔融稳态可能性,其有益效果在于精确考虑空间维度上,料筒计量段内聚碳酸酯板原料熔体充分熔融时,具有流动性高、热对流性强的特点,降低判断熔融稳态可能性的误差;基于料筒内压缩段对计量段的热量耦合现象,获取各熔融周期内计量段的原料熔融饱满指数,反应熔融周期内聚碳酸酯板原料熔融充分程度,对计量段温度进行控制,其有益效果在于排除聚碳酸酯板成型方法中料筒不同熔融阶段之间的干扰,提高计量段温度调整的精度,以确保聚碳酸酯板原料充分熔融的条件下,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0094]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在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所对应的描述中,不同的方框所对应的操作或步骤也可以以不同于描述中所披露的顺序发生,有时不同的操作或步骤之间不存在特定的顺序。例如,两个连续的操作或步骤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0095]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