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电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冷电缆。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为了使用方便和铺设,通常将三组线缆组合到一个电缆中,进而导致电缆直径较大。工作时线缆散发的热量将集中在电缆内部,难以散发。现有产品通过将散热的腔体设置在电缆内部,并向内部充入冷却介质降温,但是整根电缆的长度过长,导致电缆中部的位置难以达到散热的效果,导致整体散热效率低。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具体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11的一种自冷电缆,包括三组线缆1、包裹在线缆1外周的防护层2、位于线缆1与防护层2之间的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内具有通气腔32;所述防护层2外壁均匀安装有夹持器4;所述夹持器4由两个相对转动的夹持半体40构成;所述夹持半体40包括外壳41、安装在外壳41内的进给管51、向进给管51内提供气流的风扇 62;所述进给管51前端设置有用于刺破防护层2的钻头511;所述进给管51侧壁设置有能够与通气腔32连通的侧口512。
[0023] 所述外壳41一侧设置有呈半圆形的卡口411;所述进给管51正对于卡口411。
[0024] 所述外壳41内设置有与进给管51同轴的定位套416;所述定位套416内壁设置有螺纹槽417;所述进给管51外壁设置有与螺纹槽417配合的外螺纹513。
[0025] 所述防护层2包括绝缘层21、屏蔽层22、隔热层23;所述支撑架3上沿周向设置有三个定位圈31;一个定位圈31容纳一个线缆1。
[0026] 所述外壳41内转动连接有与进给管51同轴设置的驱动进给管51周向转动的进给齿轮53;所述外壳41内固定连接有驱动所述进给齿轮53转动的电机71;所述外壳41侧壁设置有光伏板413;外壳41内部安装有锂电池414。
[0027] 所述进给管51一端设置有横截面呈非圆形的进给插口514;所述进给齿轮53一端设置有与进给插口514插接的进给插柱531,进而使得进给齿轮53与进给管51周向同步转动,轴向相对滑动。
[0028] 通过光伏板413进行发电,电能储存在锂电池414中;所述锂电池414用于向电机71供电。
[0029] 所述外壳41内转动连接有能够与进给齿轮53啮合的切换齿轮54;所述切换齿轮54上设置有能够与进给管51相抵进而使切换齿轮54轴向移动的抵板541;当切换齿轮54位于后侧时,切换齿轮54与进给齿轮53啮合;当进给管51插入通气腔32内时,进给管51推动切换齿轮54运动至前侧,切换齿轮54与进给齿轮53分离。
[0030] 所述抵板541与外壳41之间设置有驱动切换齿轮54向后侧移动的复位弹簧55。
[0031] 所述切换齿轮54同轴设置有横截面呈非圆形的切换插口542;所述外壳41内转动连接有与切换插口542插接设置的驱动柱56;所述驱动柱56一端同轴设置有驱动齿轮561;所述驱动齿轮561与电机71之间通过连接齿轮72传动连接。
[0032] 所述外壳41内滑动连接有套接在进给管51外周的与进给管51内部连通的通气座52;所述通气座52与进给管51周向相对转动,轴向同步移动;所述通气座52与风扇62配合。
[0033] 所述进给齿轮53轴向滑动在外壳41内;当进给齿轮53与切换齿轮54均位于前侧时,进给齿轮53与切换齿轮54啮合。
[0034] 所述外壳41外壁设置有卡柱415;所述外壳41外壁转动连接有固定板42;所述固定板42偏心位置设置有能够与另一个外壳41上的卡柱415卡接的固定槽421;所述进给齿轮53侧壁设置有同步插槽532;所述外壳41内滑动连接有与同步插槽532插接的同步架8,进而同步架8与进给齿轮53轴向同步移动,周向相对转动;所述同步架8上设置有同步块81;所述固定板42上设置有能够与同步块81相抵,进而推动同步架8移动的推板422。
[0035] 所述同步架8与外壳41之间设置有用于复位的同步弹簧;当固定板42不与卡柱415卡接时,推板422与同步块81相抵,使得同步架8带动进给齿轮53运动至前侧;当固定板42与卡柱415卡接时,推板422与同步块81分离,同步弹簧使得同步架8带动进给齿轮53位于后侧。
[0036] 所述外壳41内固定连接有壳体61;所述风扇62转动连接在壳体61内;所述外壳41侧壁正对于壳体61的位置设置有进风口412;所述电机71与风扇62传动连接。
[0037] 所述风扇62一端同轴设置有风扇齿轮621;所述壳体61上转动连接有传动齿轮63;所述传动齿轮63一侧与风扇齿轮621啮合,另一侧与电机71传动连接。
[0038] 所述壳体61上远离进风口412的一端设置有出风口611;所述出风口611与通气座52通过软管连通。
[0039] 所述切换齿轮54的厚度是进给齿轮53的两倍。
[0040] 所述外壳41内安装有控制器;控制器包括无线模块;无线模块与控制终端通过无线信号相连,进而便于通过控制终端对所有的夹持器4进行控制。
[0041] 夹持器4初始状态下,进给管51位于远离卡口411的位置;切换齿轮54位于后侧。
[0042] 在线缆1安装过程中,将线缆1搭建完毕,接着每隔一定的距离安装一个夹持器4。
[0043] 安装夹持器4时,先将卡口411对准防护层2,并闭合两个夹持半体40,使得两个夹持半体40将防护层2夹紧;接着转动固定板42,使得固定槽421与另一个外壳41上的卡柱415卡接,进而两个夹持半体40固定在防护层2上。同时推板422与同步块81分离,进给齿轮53位于后侧,并与切换齿轮54啮合。
[0044] 将各个夹持器4安装到防护层2上后,控制终端通过无线信号与各个夹持器4内的控制器交互,控制各个夹持器4工作。
[0045] 控制器操控电机71正向缓慢工作一定时间。在此过程中,电机71带动驱动齿轮561转动,进而驱动柱56带动切换齿轮54同步正向转动。切换齿轮54带动进给齿轮53转动,进而进给齿轮53带动进给管51周向转动。
[0046] 随着进给管51周向转动,通过外螺纹513与螺纹槽417的配合,使得进给管51向通气腔32方向运动。同时进给管51上的钻头511转动并刺破防护层2,向通气腔32方向逐渐移动。使得进给管51插入通气腔32内。
[0047] 当进给管51向通气腔32方向运动至通气座52与抵板541相抵后,进给管51通过抵板541带动切换齿轮54向前侧移动。直至切换齿轮54运动至前侧,切换齿轮54与进给齿轮53分离,进而进给齿轮53不再转动,进给管51停止运动。此时进给管51上的侧口512与通气腔32连通。
[0048] 之后,当线缆1产生的热量过高时,需要向通气腔32进行散热。控制终端向控制器内发送信号,电机71快速转动,此时电机71不会带动进给齿轮53转动,故而电机71将带动风扇62持续转动。对于相邻的两个夹持器4,一个夹持器4内的风扇62正向转动,将外界的气体依次经过进风口412、出风口611、通气座52、侧口512吹入通气腔32内。而另一个夹持器4内的风扇62反向转动,将通气腔32内的热气依次经过侧口512、通气座52、出风口611、进风口412排到外界。进而相邻的两个夹持器4形成完整的气体流通路径,加快通气腔32内的冷却,进而为线缆1进行降温。
[0049] 当线缆1使用一定的年限后,需要进行更换时,夹持器4可进行拆除,进行重新利用。对夹持器4进行拆除时,先人工转动固定板42,使得固定槽421与卡柱415分离,同时推板422与同步块81相抵,使得同步架8带动进给齿轮53运动至前侧。此时进给齿轮53与切换齿轮54均位于前侧,并相互啮合。
[0050] 然后电机71反向工作一定时间,电机71带动切换齿轮54反向转动,进而进给齿轮53带动进给管51反向转动,进给管51逐步向远离通气腔32的方向移动,钻头511离开通气腔
32。
[0051] 随着进给管51的移动,通气座52与抵板541分离,进而切换齿轮54在复位弹簧55的作用下运动至后侧,但由于切换齿轮54的厚度是进给齿轮53的两倍,进而此时切换齿轮54与进给齿轮53仍啮合。电机71继续驱动进给管51远离通气腔32.最终进给管51完全离开防护层2。
[0052] 然后转动两个夹持半体40,使得卡口411与防护层2分离,进而完成夹持器4的拆除,夹持器4恢复到初始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