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胶辊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胶辊加工用全自动打磨装置。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胶辊是一种常用的工业设备部件,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用于对物料的输送、牵引等,胶辊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包括橡胶、聚氨酯和硅胶等,在选择材料时,需要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要求综合考虑,以确保制作出的胶辊具有耐磨耐压、耐腐蚀、导电性和粘附性等特性;胶辊的加工过程主要包括毛坯加工和磨削加工两个阶段,在对胶辊进行打磨时,
由于不同型号的胶辊其长度以及半径均不相同,固定型号的打磨装置无法适用与所有型号的胶辊,从而导致胶辊在打磨时存在打磨不完全的现象。
[0003]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现有技术1(公开号:CN112706013A,公开日为2021‑04‑27的中国专利)一种胶辊加工用高效打磨装置,通过设置固定板、滑杆、螺纹转动伸缩杆、第一电机、移动块、滑孔、螺纹孔、夹板、转筒等结构,第一电机驱动螺纹转动伸缩杆转动,进而在螺纹及滑杆的作用下移动块相互靠近,将胶辊的两端置于转筒内,依靠转动相互靠近夹紧固定胶辊,使得胶辊的安装及拆卸更加的便利快捷,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且转筒与胶辊的中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保证胶辊自转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集屑板与集屑箱,集屑板设于打磨块的下方,在打磨时,产生的碎屑会落入集屑板上,进而在重力作用下落于集屑箱内,以便于碎屑的集中处理。
[0004] 还有现有技术2(公开号:CN117697549A,公开日为2024‑03‑15的中国专利)一种纺织胶辊打磨装置,打磨装置通过传动装置驱动胶辊固定推动装置带动胶辊转动,通过位置调节装置调节两个打磨装置的位置适应纺织胶辊的尺寸,打磨装置在位置发生变化的时候打磨装置通过调节装置带动两个胶辊固定推动装置的位置,使得两个胶辊固定推动装置间的距离和两个打磨装置间的距离相同,两个胶辊固定推动装置对胶辊进行包裹防止胶辊形变,然后打磨装置打磨移动,同时打磨装置通过传动装置驱动胶辊固定推动装置带动胶辊转动,并且胶辊的转动方向和打磨装置移动方向相反提升打磨的速率,可以调节位置的打磨装置和胶辊固定推动装置可以适应不同的尺寸的胶辊,张紧装置使得传动装置保持张紧。
[0005] 现有技术1和技术2虽然可以对不同型号尺寸的胶辊进行固定,使得打磨装置可以稳定的对胶辊进行打磨作业,但无法自动对打磨部位进行清灰处理,其打磨部位在对胶辊进行打磨时,胶辊上的毛刺以及其他杂质会附着在打磨部位,若不对其进行清理,可能会影响打磨部位后续的打磨效果。
[0006]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胶辊加工用全自动打磨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1] 实施例一:如图1、图2、图4和图10所示的该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胶辊加工用全自动打磨装置,公开了调节板7,通过调节板7可对不同型号的胶辊进行固定:
打磨台面1,打磨台面1的上表面前后两边固定连接有防护侧板2,且打磨台面1的
上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并且打磨台面1上还设置有打磨板19;
打磨台面1的上表面中心处横向开设有滑槽4,且滑槽4的内部嵌套连接有第一螺
纹杆5,并且第一螺纹杆5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电机一6,第一螺纹杆5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调节板7,且调节板7的中心处嵌套连接有对接转轴9,并且对接转轴9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电机二
8,对接转轴9的中心与固定板3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位置处,且对接转轴9的内端呈锥形设置,调节板7通过第一螺纹杆5与滑槽4构成滑动结构,内螺纹对接板18的上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7,前侧防护侧板2的内侧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辅助杆20,且辅助杆20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内螺纹对接板18,移动板1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竖向伸缩杆21,且竖向伸缩杆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打磨板19。
[0022] 使用者可将胶辊放置在上下两组辅助限位板10之间,此时启动电机一6,使得电机一6带动第一螺纹杆5进行转动,从而通过第一螺纹杆5与调节板7的螺纹连接作用带动调节板7沿着滑槽4进行稳定的移动,此时调节板7会逐渐向胶辊进行靠近,并通过对接转轴9与胶辊进行对接,使用者可通过移动调节板7从而完成对不同型号胶辊的固定,提高装置的适用性,使用者可启动电机三15,并通过电机三15带动第二螺纹杆16进行转动,此时第二螺纹杆16在螺纹连接的作用下带动内螺纹对接板18进行移动,同时内螺纹对接板18在辅助杆20的限位作用下从而带动移动板17进行稳定移动,提高打磨效果。
[0023] 实施例二:如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的该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胶辊加工用全自动打磨装置,公开了调节机构,通过调节机构可对辅助限位板10位置进行调节限位,防止胶辊脱落:转动伸缩杆14,转动伸缩杆14铰接在固定板3的内侧,且转动伸缩杆14的外端铰接有辅助限位板10,通过转动伸缩杆14可对辅助限位板10的位置进行调节;
固定板3的内侧开设有限位槽11,辅助限位板10的边侧嵌套连接在限位槽11的内
部,限位槽11呈弧形设置,且限位槽11关于固定板3的中心点竖向对称设置有两组,辅助限位板10通过转动伸缩杆14与限位槽11构成滑动结构,转动伸缩杆14由微型电机驱动转动限位。
[0024] 当调节板7向胶辊一侧移动,并对胶辊进行固定时,可同步的启动转动伸缩杆14,此时转动伸缩杆14开始伸缩作业,并带动辅助限位板10沿着限位槽11进行滑动,此时使用者可根据需要来调节两组辅助限位板10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辅助限位板10可对胶辊的边端进行辅助限位,当使用者启动电机二8,并通过对接转轴9带动胶辊进行转动时,胶辊可在上下两组辅助限位板10内部进行转动,减少胶辊在转动时受重力影响从而掉落的现象发生。
[0025] 实施例三:如图1、图7、图8、图9和图10所示的该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胶辊加工用全自动打磨装置,公开了清灰机构,通过清灰机构可对打磨部位的灰尘进行清理:第二螺纹杆16,第二螺纹杆16嵌套连接在后侧的防护侧板2内侧,且第二螺纹杆16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内螺纹对接板18,并且内螺纹对接板18的内侧设置有可对打磨板19内壁灰尘进行处理的清灰机构;
清灰机构包括有辅助板23,辅助板23与移动板17之间嵌套连接有竖向螺纹杆22,
且竖向螺纹杆2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供气机25,并且供气机25上设置有吹气管24,打磨板19的边端固定连接有带动环26,且带动环26的外端螺纹连接在竖向螺纹杆22的外侧。
[0026] 打磨板19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气囊27,且打磨板19的内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囊13,并且第一气囊13与第二气囊27之间贯穿连接有气囊连通管28,同时第二气囊2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打磨层12,第二气囊27的外侧贯穿连接有对接软管29,且对接软管
29的另一端贯穿安装在供气机25上,并且第二气囊27的下侧贯穿设置有固定喷管30,固定喷管30与气囊连通管28上均设置有阀门,且固定喷管30与气囊连通管28上所设置的阀门不同时工作。
[0027] 使用者可启动竖向伸缩杆21,使得竖向伸缩杆21带动打磨板19竖向移动,当打磨板19在移动的同时,会同步的带动带动环26进行竖向移动,同时带动环26在螺纹连接的作用下会带动竖向螺纹杆22发生转动,此时竖向螺纹杆22会同步带动供气机25进行等角度的转动,此时供气机25会同步的带动吹气管24发生摆动,并对打磨层12内壁进行供气,从而减少灰尘积聚在打磨部位,影响后续打磨效果,供气机25在进行供气作业的同时,会同步的向第一气囊13的内部进行供气,由于气囊连通管28与固定喷管30上所设置的阀门不同时运行,竖向伸缩杆21带动打磨板19下移时,打磨层12同步的下移与胶辊贴合,此时固定喷管30上的阀门开启,气囊连通管阀28门关闭,固定喷管30在供气机25的输气作用打磨部位,当打磨板19上移时,此时固定喷管30阀门关闭,气囊连通管28阀门开启,供气机25输出的气体同步的通过第一气囊13与气囊连通管28的输送下进入第二气囊27的内部,此时第二气囊27发生膨胀,从而使得打磨板19无论出于什么位置,打磨层12始终与胶辊相贴合,进一步提高打磨的效率。
[0028]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