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种治疗鹅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

一种治疗鹅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实质审查 发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兽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鹅痛风的中药组合物,以及其在制备治疗鹅痛风的药物或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鹅痛风病,是一种多发于三周龄内雏鹅的传染性疾病,其以多器官多组织尿酸盐严重沉积为主要剖检病变,死亡率高达30%~80%。目前针对鹅痛风病的病因研究,总体有以下三种论点:一种观点认为,星状病毒(Astrovirus,AstV),一种单股正链无囊膜RNA病毒,是造成鹅痛风病高发的主要原因。很多研究通过病毒分离、回归实验证明这种病毒确实可复制出雏鹅的鹅痛风病理模型。并且宣称,用这种病毒制成的疫苗,再用该疫苗制备卵黄抗体对鹅痛风的保护率高达95%以上。但在临床应用中发现这种疫苗的保护率则大打折扣,保护率不足60%。所以至今为止鹅星状病毒疫苗及抗体仍没有正式批文的产品面世。另一种论点则认为,鹅痛风病是一种综合征,由多种因素引起,因为相应的因素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可模拟出鹅痛风的病理模型。例如,饲料中蛋白含量过高、维生素缺乏等营养不均衡会导致鹅痛风现象的出现;霉菌毒素中毒、不规范用药等也会导致鹅痛风的发生,还有禽流感、肝炎病毒、小鹅瘟等也会带来肝肾损伤,并导致尿酸盐的代谢障碍而诱发鹅痛风病。以上病因分析均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依据以上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鹅痛风病的防治,均不能达到理想的防控效果。迄今为止,市场上仍缺乏有力措施有效防治鹅痛风病的发生。
[0003] 从中医理论的辩证视角对该病症进行分析,可大大简化对鹅痛风这种多病因疾病的病因归纳。进而能尽可能简单的站在动物本身的角度,而不是病毒或霉菌的角度进行“理、法、方、药”的梳理,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有中兽医研究者认为,鹅痛风病属湿热症,宜用黄连、黄柏、土茯苓、萆薢、车前草等寒凉药物或利水药物,更有甚者配合西药利尿药或抗炎药如呋塞米、地塞米松等进行尝试治疗,或者使用转移因子、干扰素等,但据临床观察,并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当前有研究所正在研究鹅星状病毒的抗体,疗效确切,但需要注射使用,临床使用不方便。因此,研究一种安全、有效、使用方便且经济可行的用于防治鹅痛风病的药物迫在眉睫。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以下实施例仅适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阐述。应该说明的是,本发明所使用的所有技术以及科学术语除另有说明外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相同的含义。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均采用本技术领域常规技术,或按照生产厂商所建议的条件;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0034]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35] 实施例1
[0036] 一种治疗鹅痛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桂枝600g、硫磺300g、香附200g、白芍200g、巴豆100g。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37] (1)将桂枝、香附、白芍、巴豆分别放入撕碎机进行碎片化处理,得到平均直径约1cm各原料药粗片;
[0038] (2)将各原料药粗片与硫磺放入自动混合机中混合15min,得到预混药,将预混药置于粉碎机中粉碎后过80目筛网,再置于混合机中混合30min,即得治疗鹅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0039] 实施例2
[0040] 一种治疗鹅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组分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硫磺为150g。
[0041] 实施例3
[0042] 一种治疗鹅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组分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桂枝为300g。
[0043] 对比例1
[0044] 一种治疗鹅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组分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不添加硫磺。
[0045] 对比例2
[0046] 一种治疗鹅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组分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不添加桂枝。
[0047] 对比例3
[0048] 一种治疗鹅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组分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不添加香附、白芍、巴豆。
[0049] 为了验证治疗鹅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对鹅痛风病的治疗效果,进行以下体内药效学试验。
[0050] 试验例1:
[0051] 病毒来源:采集临床死亡率>30%的鹅痛风病死亡的新鲜鹅10只,采集肝脏和肾脏放入研钵中加入5倍量灭菌生理盐水充分研磨制备悬液,然后反复冻融3次后,8000r/min离心取上清,用0.22μm滤器过滤除菌,取滤过液0.5mL/枚接种12日龄鹅胚,置38℃孵化箱中孵化,收集自接种时25~168h内死亡鹅胚的尿囊液。提取遗传物质进行扩增、测序,确定得到鹅星状病毒(命名KF01株)GoAstV2型。
[0052] 1.实验对象及分组
[0053] 取64只4日龄雏鹅(购自阳光孵化场,经检测星状病毒阴性),平均分为8组,分别为空白组(不攻毒,不给药)、模型组(攻毒,不给药)、实验1组(攻毒,给药‑实施例1)、实验2组(攻毒,给药‑实施例2)、实验3组(攻毒,给药‑实施例3)、实验4组(攻毒,给药‑对比例1)、试验5组(攻毒,给药‑对比例2)、实验6组(攻毒,给药‑对比例2)。
[0054] 2.实验方案
[0055] 攻毒组每只接种0.5mL含有GoAstV2型病毒的尿囊液,不攻毒组每只接种0.5mL灭菌生理盐水,攻毒组当天给药,每只雏鹅给药1g,连续给药5天。以后每日正常饲养,给予充足饮水和饲料。具体实验方案如表1。
[0056] 表1试验例1的实验方案
[0057]
[0058] 3.实验指标
[0059] 分别于攻毒后1d、3d、5d、7d、9d、11d、13d,静脉采血(只采集存活个体),收集血清,用试剂盒法检测血清中尿酸和肌酐的含量,同时每天记录死亡数和存活数。
[0060] 4.实验结果
[0061] 实验攻毒后,24小时部分鹅出现明显的精神沉郁,至72小时(3天左右)开始出现死亡,并可见明显的排出石灰浆样粪便。除空白组外各组均有死亡,且死亡鹅可见明显的内脏尿酸盐沉积,其中肾脏尿酸盐沉积最为严重,其次部分鹅在肝脏、皮下、胆汁中和关节中也可见到尿酸盐沉积,可初步判定病鹅为痛风病,疾病模型成功。
[0062] 4.1存活率结果
[0063] 各组实验鹅攻毒后1d、3d、5d、7d、9d、11d、13d的存活率结果,如图1所示。
[0064] 从图1可以看出,空白组始终100%存活;模型组自攻毒第2天开始出现死亡,第3~6天为死亡高峰,最终存活率10%;实验1组在3~5天内出现死亡,但最终保持80%存活率,死亡较少;其它试验组死亡趋势基本相当,但实验4组、实验5组、实验6组虽然最终存活率也高于模型组,但远低于实验1组。说明实验1组方案控制本病效果较好。
[0065] 4.2血清尿酸结果
[0066] 各组实验鹅攻毒后1d、3d、5d、7d、9d、11d、13d的血清尿酸结果平均值,如图2所示。
[0067] 从图2可以看出,空白组尿酸水平始终维持在405μmol/L左右;模型组尿酸水平自攻毒第3天开始增高,至第7天达到高峰,然后逐步下降,至第13天基本恢复正常;实验1组也在3天内出现增高现象,至第7天达到高峰,然后逐步下降,但升高幅度明显远小于模型组,且在第9天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其它各实验组尿酸变化趋势基本同实验1组接近,但不同的是尿酸在升高幅度上差异较大,尤其是实验4组、实验5组、实验6组,升高水平虽然低于模型组,但显著高于实验1组、实验2组和实验3组。说明实验1组药物对本病模型中尿酸控制效果最优,而实验4组、实验5组、实验6组则效果较差。
[0068] 4.3血清肌酐结果
[0069] 各组实验鹅攻毒后1d、3d、5d、7d、9d、11d、13d的血清肌酐结果平均值,如图3所示。
[0070] 从图3可以看出,空白组肌酐含量始终维持在15μmol/L附近;模型组在第三天即达到高峰100μmol/L左右,随后缓慢下降,至第13天左右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实验各组肌酐水平变化趋势基本与模型组接近都在第3天时达高峰,但明显的实验1组升高幅度最小,而且升高幅度低于实验2组、实验3组,又明显低于实验4组、实验5组、实验6组。说明实验1组在本病模型中肌酐控制效果最优。
[0071] 由试验例1可得出结论:
[0072] 用发生鹅痛风病的病死鹅内脏提取液分离所得病毒可复制出鹅痛风病,从死亡率、血清尿酸水平和血清肌酐水平变化可知,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的药物对该疾病模型有一定防治效果,且远优于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的药物,从而证明该组方中硫磺、桂枝的比例较为重要,且在组方中具有重要地位,缺少硫磺、或缺少桂枝的组方则效果明显较差。同时只有硫磺和桂枝的组方也表现出较差的效果。说明其它辅助成分在组方中也很重要,不可。
[0073] 试验例2:
[0074] 1.实验对象及分组
[0075] 江西永丰县养殖户,养殖三花鹅5000只,共分两棚(群),东群3000只,西群2000只。11日龄时两群同时发现有死亡雏鹅,鹅群中出现较多精神沉郁,不能跟群的病鹅。死亡鹅剖检可见明显的痛风特征,肝、肾、肠系膜浆膜面、胆囊、关节中多有白色尿酸盐沉积。经兽医诊断,基本判定为鹅痛风病。
[0076] 2.实验方案
[0077] 取桂枝12kg、硫磺6kg、香附4.5kg、白芍4kg、巴豆4kg,参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成散剂。为验证本发明的药物效果,免费给予样品22.5kg,供东群治疗使用,按每只鹅每天使用1.5g计算,全群每天使用4.5kg,连续使用5天。西边舍用当地兽医开出的处方,使用转移因子(1.2mg/kg体重,口服)+小苏打(0.2%拌料)方案进行治疗,连续使用5天。具体实验方案如表2。
[0078] 表2试验例2的实验方案
[0079]
[0080] 3.实验指标
[0081] 每天记录两群鹅死亡数量,计算累计死亡率(开始用药治疗当天),死亡率(%)=累计死亡数量(只)÷鹅群总数(只)×100%。
[0082] 4.实验结果
[0083] 试验例2两群鹅死亡率结果,如表3所示。
[0084] 表3试验例2两群鹅用药后每天死亡情况
[0085]
[0086] 备注:实验期间西群因为死亡数量太多,养殖场主要求在第4天停用转移因子+小苏打方案,改用东群实施例1药物。
[0087] 从表3可以看出,实验组(本实施例样品)方案在治疗过程中,用药第2天鹅群单日死亡数量开始下降,用药5天结束后基本控制死亡,效果远优于转移因子+小苏打方案。
[0088] 由试验例2可得出结论:
[0089] 本发明的实施例1药材用于治疗自然发病的鹅痛风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当前部分兽医使用常规的方案。
[0090] 试验例3:
[0091] 1.实验对象及分组
[0092] 广东省湛江雷州养殖户,养殖马岗鹅3000只,共分两棚(群),东西群各1500只。7日龄时两群同时发现有死亡雏鹅,驱赶鹅群时发现有不能跟群的病鹅。死亡鹅剖检可见明显的痛风特征,肝、肾、肠系膜浆膜面、胆囊、关节中多有白色尿酸盐沉积。经兽医诊断,基本判定为鹅痛风病。
[0093] 2.实验方案
[0094] 取桂枝4kg、硫磺2kg、香附1kg、白芍1kg、巴豆0.5kg,参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成散剂。为验证本发明制备的药物效果,免费给予样品7.5kg(分装成1kg/袋,共15袋),供西群治疗使用,按每只鹅每天使用1g计算,全群每天使用1.5kg,连续使用5天。东边舍用当地兽医开出的处方,使用重庆某研究所赠予鹅性状病毒卵黄抗体(1mL/只)+头孢噻呋钠(5mg/kg体重)进行注射治疗方案,注射2次,每天1次。具体实验方案如表4。
[0095] 表4试验例2的实验方案
[0096]
[0097] 3.实验指标
[0098] 每天记录两群鹅死亡数量,计算累计死亡率(开始用药治疗当天),死亡率(%)=累计死亡数量(只)÷鹅群总数(只)×100%。
[0099] 4.实验结果
[0100] 试验例3两群鹅死亡率结果,如表5所示。
[0101] 表3试验例3两群鹅用药后每天死亡情况
[0102]
[0103] 从表5可以看出,实验组(本实施例样品)方案在治疗过程中用药第2天鹅群单日死亡数量开始明显下降,用药5天结束后基本控制死亡。对照组使用抗体治疗,效果也很明显,基本在注射第2天死亡数量即开始下降,注射后第5天也基本控制死亡,虽然死亡率略高于试验组,但说明抗体+头孢噻呋钠的治疗效果与本发明实施例药材接近。
[0104] 由试验例3可得出结论:
[0105] 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药材治疗自然发病的鹅痛风病具有显著的效果,与使用抗体+头孢噻呋钠注射的方案效果相当,甚至略优。
[0106]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且具很高的产业利用价值。上述实施例的作用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