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直推式复合消融针及消融系统

直推式复合消融针及消融系统实质审查 发明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消融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直推式复合消融针及消融系统。

相关背景技术

[0003] 肿瘤消融技术一般包括化学消融术(chemical ablation)和能量消融术(energy-based ablation)。化学消融术是将化学药物等直接注射到肿瘤内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能量消融术按照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射频消融、冷冻消融及脉冲电场消融等方式。当前采用化学消融以及射频、冷冻和脉冲等能量消融的治疗系统各自相对独立,一般都是利用单一模式物理效应进行的消融治疗,因此,无法根据临床肿瘤的病灶的情况,在同一消融器械下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消融治疗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0103]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104]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消融针、一种多种物理因子复合消融针、一种安全性提高的复合消融针、一种直推式复合消融针、一种旋转式复合消融针、一种滑动推进式复合消融针、一种联合作用的复合消融针以及消融系统,本发明提供的各种类型的复合消融针可实现两种或者更多种能量同时输出以进行联合治疗,也可以实现两种或更多种能量按序输出以进行序贯治疗。
[0105] 下文将以对本发明的上述各种类型的复合消融针的各种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相同的部件或组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各实施例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范围,各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自由组合。
[0106] 实施例1
[0107]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消融针,更具体地,是一种多种物理因子复合消融针,其包括针头组件1,针头组件1包括第一工作部15、第二工作部19、设置在第一工作部15和第二工作部19之间的第一隔离部17以及能够覆盖第一工作部15、第一隔离部17和第二工作部19中的一者或多者的第二隔离部10。
[0108] 第一工作部15的远端侧穿过第一隔离部17、第二工作部19并延伸至第二隔离部10中,第一隔离部17的远端侧穿过第二工作部19并延伸至第二隔离部10中,第二工作部19延伸至第二隔离部10中。
[0109] 第一工作部15构造为可单独作用,以在其对应的第一工作区域实现化学消融、冷冻消融、热消融、脉冲电场消融、射频消融或电解消融中的一种或几种。第二工作部19同样可单独作用,以在其对应的第二工作区域实现化学消融、冷冻消融、热消融、脉冲电场消融、射频消融或电解消融中的一种或几种。
[0110] 进一步地,第一工作部15和第二工作部19还可联合作用,以在其对应的第一工作区域实现化学消融、冷冻消融、热消融、脉冲电场消融、射频消融或电解消融中的一种或几种。
[0111] 例如可选地,第一工作部15(或第二工作部19)中可以释放冷介质(例如液氮)或热介质(例如酒精蒸汽),从而第一工作部15(或第二工作部19)可单独地释放冷介质承载的冷冻能量或热介质承载的热能量以实现冷冻消融或热消融。
[0112] 可选地,第一工作部15(或第二工作部19)中可以释放冷介质或热介质,并且第一工作部15(或第二工作部19)中还可向指定的治疗区域输入化学药物或蛋白凝固剂等,从而实现冷冻消融(或热消融)以及化学消融的不同物理效应的消融治疗。
[0113] 可选地,第一工作部15作为一个极,其与复合消融针外部的极板作为另外一个极(可贴在人体皮肤上)形成放电回路,从而第一工作部15可单独地释放射频能量、脉冲电场能量或电解能量以实现相应的能量消融;或者第二工作部19作为一个极,其与复合消融针外部的极板作为另外一个极(可贴在人体皮肤上)形成放电回路,从而第二工作部19可单独地释放射频能量、脉冲电场能量或电解能量以实现相应的能量消融。
[0114] 可选地,第一工作部15和第二工作部19分别作为配对的两个极,从而第一工作部15和第二工作部19联合地释放射频能量、脉冲电场能量或电解能量以实现相应的能量消融。例如第一工作部15和第二工作部19中的一个作为正极,另一个作为负极形成放电回路,从而释放射频能量,即第一工作部15和第二工作部19可联合作用释放射频能量以实现射频消融。或者可选地,第一工作部15和第二工作部19分别形成电极对进行脉冲放电,从而向二者之间的组织释放脉冲电场能量,即第一工作部15和第二工作部19可联合作用释放脉冲电场能量以实现脉冲电场能量消融。或者可选地,第一工作部15和第二工作部19分别形成阴极和阳极,指定的治疗区域可作为电解液,直流电源分别与第一工作部15和第二工作部19相连时,可向二者之间的组织释放电解能量,即第一工作部15和第二工作部19可联合作用释放电解能量以实现电解能量消融。
[0115] 复合消融针的针头组件1的远端通过各种已知的端口与能量源相连,通过调节能量源,使其将脉冲、射频和电解能量输出至针头组件1,从而同样的针头组件1可承载多种能量。
[0116] 如图1所示,第一工作部15包括针头11、与针头11的远端侧相连的第一管156以及与第一管156的远端侧相连的第一管延伸管155,第一管延伸管155穿过第一隔离部17并延伸至第二工作部19中。
[0117] 针头11可以与第一管156分别进行构造,并通过粘接或焊接的方式相连。或者针头11可以与第一管156可以一体式成型,则针头11和第一管156共同构成第一工作区域。
[0118] 针头11用于进行穿刺,因此针头11前端侧的针尖的形状可以是三棱形、圆锥形、半圆形等利于刺入皮肤、组织及治疗区域的形状。
[0119] 针头11的长度如果太短,则可能无法到达指定的治疗区域,如果太大,则会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针头11的长度一般在1mm‑50mm之间或优选地在5mm‑50mm之间,例如10mm。针头11的外径如果太小,则针头11的刚性和显影性可能不足,因此会影响临床穿刺效果;反之,针头11的外径如果太大,则穿刺的阻力会增加,并会增加患者的治疗创伤,因此针头11的外径在0.5mm‑5mm之间或优选地在0.5mm‑4mm之间,例如针头11的外径可以是0.95mm、1.7mm、
2.0mm、2.6mm、3mm等。
[0120] 针头11可以由医用金属材料(例如314不锈钢或316不锈钢、钛合金、铂、铱等金属或者合金材料)制成;或者可以由塑料材料制成,例如聚四氟乙烯(PTFE)、聚醚醚酮(PEEK)或PI(聚酰亚胺)等;或者还可以由氧化锆类的陶瓷等材料制成。
[0121] 针头11的外表上还可覆盖涂覆物,用于防止治疗过程中的组织粘黏或针表面电解造成的腐蚀。例如可以是针头涂层111,或者防粘黏膜等。针头涂层111例如可以由聚四氟乙烯(PTFE)或氮化钛等绝缘材料制成,或者针头涂层111还可以由导电耐温防沾黏材料制成。
[0122] 第一管156与第一管延伸管155可以分别进行构造,也可以一体式成型。如图1所示,第一管延伸管155的外径小于第一管156的内径,因此二者之间形成台阶结构,或者二者之间的直径渐缩,即第一管156以一定的锥角向第一管延伸管155过渡。
[0123] 第一管156与第一管延伸管155可以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例如二者可以由医用金属材料(例如314不锈钢或316不锈钢、钛合金、铂、铱等金属或者合金材料)制成。或者第一管156与第一管延伸管155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制成。
[0124] 第一管156的外表面上也可设置有涂覆物,其可以是针头涂层111的延伸,用于防止治疗过程中的组织粘黏。涂覆物例如可以是聚四氟乙烯(PTFE)或氮化钛等耐温防沾黏材料制成的涂层,也可以是聚四氟乙烯(PTFE)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材料制成的防沾黏热缩膜。
[0125] 可以理解地,第一工作部15单独释放射频能量、脉冲电场能量或电解能量时,或者与第二工作部19组合释放射频能量、脉冲电场能量或电解能量时,可将第一工作部15的针头11和/或第一管156作为上文所述的一个极,因此针头11和/或第一管156上的涂覆物为由导电耐温防沾黏材料制成的导电涂层,使针头11和/或第一管156可导电,第二隔离部10可防止非治疗区域的能量流出。导电涂层的厚度可以是0.01‑0.1mm。
[0126] 如图1所示,第一管156的内部限定介质释放腔12,或者第一管156和第一管延伸管155共同限定介质释放腔12。也就是说,介质释放腔12的长度可以与第一管156的长度相同,也可以大于第一管156的长度。介质可在介质释放腔12进行能量释放,可以作为热消融的冷却或冷消融的换热。
[0127] 介质例如可以是冷介质(例如液氮、高压气体、液态金属或冷却水等),也可以是热介质,例如液体(酒精)等。
[0128] 具体来说,针头组件1还包括第一介质管14以及设置在第一介质管14外部的第二介质管16,第一介质管14和第二介质管16均在第一工作部15、第一隔离部17和第二工作部19的内部延伸。
[0129] 其中,第一介质管14的内壁限定第一介质腔道,其可以做为介质的进流通道和介质的回流通道中的一者,第一介质管14的外壁和第二介质管16的内壁共同限定第二介质腔道161,第二介质腔道161可作为介质的进流通道和介质的回流通道中的另一者,介质的进流通道和介质的回流通道通过介质释放腔12流体连通。冷冻能量消融、热能量消融可通过进流通道和回流通道实现。
[0130] 例如,第一介质管14的内壁限定介质的进流通道141,第二介质腔道161作为介质的回流通道,来自冷源或热源的冷介质或热介质可以通过手柄组件输入至针头组件1的远端侧,通过从第一介质管14的远端侧流入介质释放腔12,并从第一介质管14和第二介质管16之间的第二介质腔道161返回;或者第一介质管14的内壁限定介质的回流通道,第二介质腔道161作为介质的进流通道,冷介质(或热介质)也可以从第一介质管14和第二介质管16之间的第二介质腔道161流入介质释放腔12,而后由第一介质管14返回。
[0131] 因此,第一介质管14和第二介质管16可以形成冷介质或热介质的进流及回流通道。如图1所示,第一介质管14设置在第一管延伸管155的最内侧,并延伸至介质释放腔12中。第二介质管16紧邻第一介质管14设置,并且二者同轴设置。可以设想地,第二介质管16紧邻第一介质管14还可并排地设置。
[0132] 第一介质管14和第二介质管16可以是圆形、扁圆形或矩形的管状结构,二者可以由医用金属材料(例如314不锈钢或316不锈钢、钛合金、铂、铱等金属或者合金材料)制成;或者可以由塑料材料制成,例如聚四氟乙烯(PTFE)、聚醚醚酮(PEEK)或PI(聚酰亚胺)等;或者还可以由氧化锆类的陶瓷等材料制成。
[0133] 此外,如图1所示,第二介质管16的近端延伸至与针头11的远端具有一定的间距,从而在第一管156和针头11的远端之间形成空腔结构,该空腔结构即为介质释放腔12。可以理解地,介质释放腔12可以是圆柱形或圆锥形的腔体。
[0134] 第一隔离部17用于使第一工作部15和第二工作部19之间的能量绝缘和/或隔离。第一隔离部17可以采用与第一工作部15类似的结构。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隔离部17包括设置在第一管延伸管155外部的第一隔离管172以及与第一隔离管172的远端侧相连的第一隔离管延伸管171,第一隔离管延伸管171延伸至第二工作部19中。第一隔离管延伸管171的外径小于第一隔离管172的内径,因此二者之间形成台阶结构,或者二者之间的直径渐缩,即第一隔离管172以一定的锥角向第一隔离管延伸管171过渡。
[0135] 第一隔离管172和第一隔离管延伸管171可以由医用绝缘材料制成,两者可以采用同种材料,也可以采用异种材料。第一隔离管172和第一隔离管延伸管171的长度之和,例如可以是5mm‑200mm或5mm‑60mm。
[0136] 第二工作部19可以和第一工作部15形成工作电极对,在两个工作区域之间向组织释放相应的工作能量,或者第二工作部19可以和第一工作部15分别通过第三回路各自释放工作能量。第二工作部19可以采用与第一工作部15类似的结构。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二工作部19包括设置在第一隔离管延伸管171外部的第二管193以及与第二管193的近端相连的第二管延伸管192,第二管延伸管192延伸至第二隔离部10中。
[0137] 第二管193与第二管延伸管192可以分别进行构造,也可以一体式成型。如图1所示,第二管延伸管192的外径小于第二管193的内径,因此二者之间形成台阶结构,或者二者之间的直径渐缩,即第二管193以一定的锥角向第二管延伸管192过渡。
[0138] 第二管193与第二管延伸管192可以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例如二者可以由医用金属材料(例如314不锈钢或316不锈钢、钛合金、铂、铱等金属或者合金材料)制成。或者第二管193与第二管延伸管192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制成。
[0139] 第二管193的外表面上也可设置有涂覆物,用于防止治疗过程中的组织粘黏。涂覆物例如可以是聚四氟乙烯(PTFE)或氮化钛等耐温防沾黏材料制成的第二工作区涂层191,也可以是聚四氟乙烯(PTFE)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材料制成的防沾黏热缩膜。
[0140] 可以理解地,第二工作部19单独释放射频能量、脉冲电场能量或电解能量时,或者第二工作部19与第一工作部15组合释放射频能量、脉冲电场能量或电解能量时,可将第二工作部19的第二管193作为上文所述的一个极,因此第二工作部19上的涂覆物为由导电耐温防沾黏材料制成的导电涂层,导电涂层可将射频能量、脉冲电场能量或电解能量传递到指定的治疗区域,第一隔离部17和第二隔离部10可防止非治疗区域的能量流出。第一管156(或针头11与第一管156)限定了第一工作区域的长度,其长度可以是1mm‑50mm,例如可以是20mm。第二管193限定了第二工作区域的长度,其长度可以是1mm‑50mm,例如可以是20mm。第一工作区域的长度与第二工作区域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0141] 针头组件1还包括注吸内管153和至少一个注吸孔151,通过注吸内管153和注吸孔151可实现化学消融。
[0142] 注吸内管153在第一工作部15、第一隔离部17和第二工作部19的内部延伸,注吸内管153的外壁和第一工作部15的内壁共同限定注吸介质腔道154,注吸介质腔道154和注吸孔151流体连通。
[0143] 注吸内管153位于第一管延伸管155和第二介质管16之间,并延伸经过第一隔离管172、第一隔离管延伸管171、第二管193以及第二管延伸管192,因此,注吸内管153的外壁和第一管延伸管155的内壁共同限定注吸介质腔道154,注吸内管153的外径和第一管延伸管
155的内径之差为0.01mm‑1mm,即注吸介质腔道154的间隙为0.01mm‑1mm。
[0144] 或者还可以设想地,注吸内管153可以是与第二介质管16并排地设置的毛细管,即注吸内管153的内壁限定注吸介质腔道154。
[0145] 此外,第二介质管16可以仅部分地或者整体地设置在注吸内管153的内部。或者第二介质管16可以与注吸内管153集成为一个元件。
[0146] 请继续参见图1,各注吸孔151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设置在第一管156与第一管延伸管155之间的连接处,并沿第一管156的径向贯穿第一管156。由于此处的注吸孔151位于轴向上的最前端,因此该处的注吸孔151与注吸内管153的近端对齐,则通过此处的注吸孔151吸取指定的治疗区域的液体可直接进入注吸内管153中,减少液体的流动路径。此外,第一管156与第一管延伸管155之间的连接处设置多个注吸孔151时,各注吸孔151可以沿第一管156的周向等间距地设置(或者各注吸孔151可以沿第二管193的周向以非等距的方式设置,例如各注吸孔151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或减小等)。
[0147] 进一步地,各注吸孔151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设置在第二管193上靠近第一隔离管172的位置处,并沿第一管156的径向依次贯穿第一隔离管172(或第二管193)与第一管延伸管155。第二管193上的注吸孔151也可以是多个,各注吸孔151可以沿第二管193的周向等间距地设置(或者各注吸孔151可以沿第二管193的周向以非等距的方式设置,例如各注吸孔
151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或减小等)。并且位于第一管156与第一管延伸管155之间的连接处的注吸孔151和第二管193上的注吸孔151可以位于同一径向截面上,同样可以减小液体的流动路径。各注吸孔151之间的距离可以为1mm‑50mm。
[0148] 各注吸孔151与指定的治疗区域流体连通,用于吸取指定的治疗区域的液体或者向指定的治疗区域注入液体(液体例如可以是化学药物或蛋白凝固剂等)。指定的治疗区域的血液、组织等可以通过注吸孔151进入注吸介质腔道154,并从注吸介质腔道154的远端侧进行收集。或者注吸介质腔道154可以通过注吸孔151向指定的治疗区域输入所需的麻醉药物、生理盐水或治疗药物等。
[0149] 各注吸孔151可以沿注液方向,孔的尺寸(孔径等)逐渐增大,可使得注吸介质腔道154的液体更容易地到达更靠近前端的注吸孔151。
[0150] 具体地,注吸孔151的进出液流量Q满足以下关系式(1):
[0151] Q=KAV           (1)
[0152] 其中:K为注吸孔151的截面积校正系数;
[0153] A为注吸孔151的截面面积;
[0154] V为注吸孔151注吸液体的速度;
[0155] 可根据临床使用的推吸液体介质的种类、压力、流量系数等参数确定。
[0156] 为了保证注液方向上,更靠近针头组件1的近端侧的注吸孔151和更靠近针头组件1的远端侧的注吸孔151的注吸液体流量的均匀性,可将各注吸孔151设置为具有不同的尺寸(例如具有不同的截面面积)。因此,根据上述关系式(1),将各注吸孔151进出液流量Q设置为相同或基本相同,通过设定校正系数K来确定各注吸孔151的尺寸。
[0157] 进一步地,K与注吸孔151的横截面积和注吸介质腔道154的横截面积之比相关,例如K可以是0‑1。
[0158] 进一步地,针对截面形状为圆形的注吸孔151,其截面面积A满足以下关系式(2):
[0159] A=π×R×R            (2)
[0160] 其中,π为圆周率;R为注吸孔151的半径。因此可根据注吸孔151的截面面积A确定注吸孔151的半径。
[0161] 各注吸孔151的最大孔径可以是0.05mm‑10mm。各注吸孔151可以沿注液方向等间距地设置,各注吸孔151可以具有圆形截面、椭圆形截面或长条形截面。
[0162] 如图1所示,针头组件1的近端侧从内至外依次为第一介质管14、第二介质管16、注吸内管153、第一管延伸管155和第一隔离管172,或者为第一介质管14、第二介质管16、注吸内管153、第一管延伸管155、第一隔离管172和第二管193,或者为第一介质管14、第二介质管16、注吸内管153、第一管延伸管155、第一隔离管172、第二管延伸管192和第二隔离部10,即上述各部件之间为同轴设置的方式。可以理解地,也可采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部件与其他部件并排设置的方式,或者部分同轴的设置方式。
[0163] 针头组件1还包括第二隔离管18,用于冷介质或热介质与外部的温度隔离。第二隔离管18在注吸内管153的内部延伸,使得第二隔离管18的外壁和注吸内管153的内壁共同限定隔离层181。
[0164] 第二隔离管18可以由314不锈钢钢、316不锈钢钢、钛合金(TC)或铜(Cu)等金属材料制成,也可以由聚四氟乙烯(PTFE)、聚醚醚酮(PEEK)、PI(聚酰亚胺)或玻纤等塑料材料制成。
[0165] 第二隔离管18可以是单独的层,其可以位于第二介质管16和注吸内管153之间,第二隔离管18的外壁和注吸内管153的内壁共同限定的隔离层181可以是空气夹层、真空夹层等,或者其中可以填充低导热的塑料材料,以实现温度隔离。
[0166] 可选地,第二隔离部10构造为可沿其轴向移动,通过手柄组件可带动第二隔离部10移动,从而改变其覆盖在第一工作部15、第一隔离部17和第二工作部19上的长度,以改变第一工作部15、第一隔离部17和第二工作部19裸露的长度,由此可改变第一工作区域和/或第二工作区域的有效长度(有效长度即为治疗区域的长度)。如图1所示,第二隔离部10覆盖第二工作部19的第二管延伸管192。
[0167] 在此种可移动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隔离部10可以由内314不锈钢钢、316不锈钢钢、钛合金(TC)或铜(Cu)等金属材料制成,也可以由聚四氟乙烯(PTFE)、聚醚醚酮(PEEK)、PI(聚酰亚胺)或玻纤等塑料材料制成。
[0168] 可选地,第二隔离部10构造为不可移动,例如其与第二工作部19固定相连。如上文所述,第二管延伸管192的外径小于第二管193的内径,因此二者之间形成台阶结构。第二隔离部10的近端可以抵靠在第二管延伸管192和第二管193之间的台阶结构上,由此保证针头组件1具有均匀的外径。
[0169] 在此种不可移动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隔离部10的外表面上可以设置有聚四氟乙烯(PTFE)或硅酮等绝缘涂层,也可设置聚四氟乙烯(PTF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FEP)等绝缘膜。
[0170]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针头组件1还包括测温元件13,测温元件13可以嵌入针头11的内部以测量针头11处的组织的温度;或者测温元件13可以位于介质释放腔12内,以测量介质释放腔12内介质的温度;或测温元件13也可设置在针头组件1的远端侧,以测量回流通道中的回流温度,或者测量针头组件1接触的正常组织区域的温度。测温元件13可以是,温度传感器,例如测温热电偶或热敏电阻(NTC、PTC)等。
[0171] 可以理解地,也可以不在针头组件1中设置测温元件13,而是通过其他测温方式来获得针头11处的组织的温度。
[0172] 在复合消融针的一个具体例子中,针头11的外径、第一工作部15的外径、第二工作部19的外径以及第一隔离部17外径均为3.0mm。第二隔离部10的内径即略微大于第一工作部15的外径,例如可以是3.05mm;第二隔离部10的外径可以是3.15mm。
[0173] 介质释放腔12的内径可以是2.7mm,注吸介质腔道154的径向尺寸可以是0.2mm(即注吸内管153的外径和第一管延伸管155的内径之差),注吸内管153的壁厚可为0.1mm,隔离层181的径向尺寸可以是0.1mm(即第二隔离管18的内径和注吸内管153的外径之差),第二隔离管18或第二介质管16的壁厚均为0.1mm,第一介质管14的外径可以是0.9mm、其内径可以是0.7mm,即第一介质腔道的直径为0.7mm,第二介质腔道161的间隙可为0.4mm。在采用上述复合消融针进行实验时,获得了较好的能量消融效果,与预期结果较为吻合。
[0174] 实施例2
[0175]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消融针,请结合图1,本实施例2的复合消融针与上述实施例1的复合消融针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2中并未设置单独的第二隔离管18。
[0176] 如图2所示,由于并未设置单独的第二隔离管18,因此可将注吸介质腔道154作为温度隔离结构,其可以是空气夹层,或者形成注吸介质腔道154的注吸内管153可以由低导热的塑料隔温材料制成。
[0177]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2中可将上述实施例1中所述的第二隔离管18可以与第二隔离部10相融合,即形成同一个元件,使得第二隔离部10即可实现长度调节,又可实现温度隔离。
[0178] 本实施例2与上述实施例1的相同之处将不再赘述。
[0179] 实施例3
[0180]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种物理因子复合消融针,其是一种消融区可调的复合消融针,如图3a、图3b、图3c、图3d和图3e所示,并请结合图1,本实施例3的多种物理因子复合消融针与上述实施例1的复合消融针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3中的注吸孔151和注吸介质腔道154的构造方式不同。具体地,将第二隔离部10的近端构造为开放端,其与第一工作部15、第一隔离部17或第二工作部19中的一个共同限定注吸孔151,注吸介质腔道154则构造为第二隔离部10与第一工作部15、第一隔离部17和第二工作部19中的一个或多个之间的间隙(径向间隙),注吸介质腔道154和注吸孔151流通连通以实现吸注功能。
[0181] 采用此种方式的好处在于,第二隔离部10可以沿其轴向移动,因此可调节其与第一工作部15、第一隔离部17或第二工作部19中的一个或多个之间的间隙的长度,并且第二隔离部10的近端在第一工作部15、第一隔离部17或第二工作部19上的位置可调;换言之,注吸介质腔道154的长度可调,注吸孔151的位置可调,即可调节消融针的消融区,从而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需要进行化学消融的位置。
[0182]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隔离部10的开放端与第二工作部19的外壁共同限定注吸孔151,第二隔离部10与第二工作部19之间的间隙则作为注吸介质腔道154。
[0183] 具体来说,第二隔离部10延伸至部分覆盖第二工作部19,例如第二隔离部10延伸至仅覆盖第二管延伸管192的一部分或者第二隔离部10延伸至超过第二管延伸管192并延伸至覆盖第二管193的一部分。
[0184] 第二隔离部10仅覆盖第二管延伸管192时,第二隔离部10的近端可以构造为开放端,则开放端与第二管延伸管192的外壁共同限定注吸孔151,并且第二隔离部10与第二管延伸管192之间具有间隙(径向间隙),则该径向间隙可作为注吸介质腔道154。或者如图3a和图3c所示,第二隔离部10完全覆盖第二管延伸管192。由于第二管延伸管192的外径小于第二管193的内径,因此二者之间形成台阶结构。并且第二隔离部10的外径与第二管193的外径保持一致,第二隔离部10的内径大于第二管延伸管192的外径,因此第二隔离部10可套设在第二管延伸管192上,并与第二管193对齐。第二隔离部10的近端可延伸至该台阶结构对应的位置处,则第二隔离部10的开放端与该台阶结构共同限定注吸孔151(如图3b所示),因此液体可以从第二隔离部10的近端进入第二隔离部10的内壁与第二管延伸管192的外壁之间的径向间隙中,或者药物等可以从该径向间隙中流出至指定的治疗区域。
[0185] 可以理解地,图3a和图3b所示的台阶结构并不是必须的,设置台阶结构可以使得第二隔离部10的外径与第二管193的外径保持一致,使得针头组件1形成整体外形较为均一的尺寸。当未设置台阶结构时,第二隔离部10可以仅以套设的方式位于第二管延伸管192的外部。
[0186] 在此种方式中,第二隔离部10可沿其轴向移动,具体移动方式将在下文实施例7、实施例8、实施例9和实施例10中详细说明。第二隔离部10沿其轴向移动时,可改变其与第二管延伸管192之间的径向间隙的长度,并可改变第二隔离部10的开放端所处的位置,即注吸孔151的位置可改变,例如第二隔离部10沿其轴向向远离针头11的方向移动时,其与第二管延伸管192之间的径向间隙的长度减小,注吸孔151的位置更远离针头11;第二隔离部10沿其轴向向靠近针头11的方向移动时,其与第二管延伸管192之间的径向间隙的长度增大,注吸孔151的位置更靠近针头11。
[0187] 第二隔离部10延伸至超过第二管延伸管192并延伸至覆盖第二管193时,同样地,第二隔离部10的近端可以构造为开放端,则开放端与第二管193的外壁共同限定注吸孔151,并且第二隔离部10与第二管193之间以及第二隔离部10与第二管延伸管192之间具有径向间隙,并且该径向间隙之间流体连通,从而可作为注吸介质腔道154。如图3b和图3d所示,第二隔离部10可以完全覆盖第二管193,例如第二隔离部10的近端可以延伸至第二管
193与第一隔离管172之间形成的用于定位的台阶结构处,则第二隔离部10的开放端与该台阶结构共同限定注吸孔151,因此液体可以从第二隔离部10的近端进入第二隔离部10的内壁与第二管193的外壁之间的径向间隙中,并流入第二隔离部10与第二管延伸管192之间的径向间隙中,或者药物等可以从该径向间隙中流出至指定的治疗区域。此外,也可以采用图
3a中所示的结构形式,即在第二管193上设置台阶结构,使得第二管193的外径与第二隔离部10的外径相同,从而使针头组件1具有均一的整体外形尺寸。
[0188] 在此种方式中,第二隔离部10可沿其轴向移动,具体移动方式将在下文实施例7、实施例8、实施例9和实施例10中详细说明。第二隔离部10沿其轴向移动时,可改变其与第二管193之间的径向间隙的长度,并可改变第二隔离部10的开放端所处的位置,即注吸孔151的位置可改变,例如第二隔离部10沿其轴向向远离针头11的方向移动时,其与第二管193之间的径向间隙的长度减小,注吸孔151的位置更远离针头11;第二隔离部10沿其轴向向靠近针头11的方向移动时,其与第二管193之间的径向间隙的长度增大,注吸孔151的位置更靠近针头11。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隔离部10的开放端与第一隔离部17共同限定注吸孔151,第二隔离部10与第一隔离部17之间的径向间隙以及第二隔离部10与第二工作部19之间的径向间隙则作为注吸介质腔道154。
[0189] 具体来说,第二隔离部10完全覆盖第二工作部19(第二管延伸管192和第二管193),并延伸至完全覆盖或部分覆盖第一隔离部17(第一隔离管172)。
[0190] 同样地,第二隔离部10的近端可以构造为开放端,则开放端与第一隔离管172的外壁共同限定注吸孔151,并且第二隔离部10与第一隔离管172之间具有径向间隙,则该径向间隙可作为注吸介质腔道154。可以理解地,第二隔离部10还应当与第二管延伸管192之间具有径向间隙,并且与第二管193之间具有径向间隙,各径向间隙流体连通,从而可作为注吸介质腔道154。
[0191] 第一隔离管172可与第一管156之间形成用于定位的台阶结构,并且第二隔离部10的外径与第一隔离管172的外径保持一致,第二隔离部10的内径大于第一管156的外径,因此第二隔离部10可套设在第一管156上,并与第一隔离管172对齐。第二隔离部10的近端延伸至与该台阶结构对应的位置处,第二隔离部10的开放端与该台阶结构共同限定注吸孔151,第二隔离部10的内壁和第一隔离管172的外壁之间具有径向间隙,以及第二隔离部10还应当与第二管延伸管192之间具有径向间隙,并且与第二管193之间具有径向间隙,各径向间隙流体连通,从而可作为注吸介质腔道154。
[0192] 在此种方式中,第二隔离部10可沿其轴向移动,具体移动方式将在下文实施例7、实施例8、实施例9和实施例10中详细说明。第二隔离部10沿其轴向移动时,可改变其与第一隔离管172之间的径向间隙的长度,并可改变第二隔离部10的开放端所处的位置,即注吸孔151的位置可改变,例如第二隔离部10沿其轴向向远离针头11的方向移动时,其与第一隔离管172之间的径向间隙的长度减小,注吸孔151的位置更远离针头11;第二隔离部10沿其轴向向靠近针头11的方向移动时,其与第一隔离管172之间的径向间隙的长度增大,注吸孔
151的位置更靠近针头11。
[0193]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隔离部10的开放端与第一工作部15共同限定注吸孔151,第二隔离部10与第一工作部15之间的径向间隙、第二隔离部10与第一隔离部17之间的径向间隙以及第二隔离部10与第二工作部19之间的径向间隙则作为注吸介质腔道154。
[0194] 具体地,如图3e所示,第二隔离部10完全覆盖第二工作部19和第一隔离部17,并延伸至完全覆盖或部分覆盖第一工作部15(第一管156),第二隔离部10的近端为开放端,其与第一管156的外壁共同限定注吸孔151,第二隔离部10的内壁与第一管156之间具有径向间隙,并且第二隔离部10的内壁和第一隔离管172之间具有径向间隙、第二隔离部10的内壁和第二管延伸管192之间具有径向间隙以及第二隔离部10的内壁和第二管193之间具有径向间隙,各径向间隙流体连通,从而可作为注吸介质腔道154。第二隔离部10可以采用与图3c或图3d相似的方式,即第一管156上可以构造台阶结构,第二隔离部10通过该台阶结构与第一管156对齐,二者的外径一致;或者第二隔离部10可以仅套设置在第一管156上。
[0195] 在此种方式中,第二隔离部10可沿其轴向移动,具体移动方式将在下文实施例7、实施例8、实施例9和实施例10中详细说明。第二隔离部10沿其轴向移动时,可改变其与第一管156之间的径向间隙的长度,并可改变第二隔离部10的开放端所处的位置,即注吸孔151的位置可改变,例如第二隔离部10沿其轴向向远离针头11的方向移动时,其与第一管156之间的径向间隙的长度减小,注吸孔151的位置更远离针头11;第二隔离部10沿其轴向向靠近针头11的方向移动时,其与第一管156之间的径向间隙的长度增大,注吸孔151的位置更靠近针头11。
[0196] 在上述各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隔离部10的开放端与第一工作部15、第一隔离部17或第二工作部19共同限定的注吸孔151的尺寸可以是0.01mm‑1mm,例如可以是第二隔离部10的内径与第二管延伸管192(或第二管193、第一隔离管172、第一管156)的外径之差。
[0197] 可以理解地,注吸介质腔道154的宽度(即径向上的尺寸)也可以是0.01mm‑1mm。
[0198] 可以设想地,在上述各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隔离部10周向上还可以间隔地设置多个径向开口,其与注吸介质腔道154连通,则同样可以作为注吸孔151使用。
[0199] 如图3e所示,第二隔离部10的外壁可以与第二隔离管18集成为同一个元件。
[0200] 可以理解地,第二介质管16设置在第一管延伸管155的内部,第二介质管16的外部可以设置第二隔离管18,由于本实施例3中并未设置单独的注吸内管153,则第二隔离管18的外壁和第一管延伸管155的内壁之间共同限定隔离层181。或者将第二介质管16和第二隔离管18集成为同一个元件,则其外壁与第一管延伸管155的内壁共同限定隔离层181。
[0201] 隔离层181同样可以是空气夹层、真空夹层等,或者其中可以填充低导热的塑料材料,以实现温度隔离。
[0202] 本实施例3中指明的或未指明的各部件均可采用与上述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所述的各部件相同的方式进行构造,例如本实施例3中未能详细描述的第一工作部15、第一隔离部17、第二隔离管18的各部件,都可采用上述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相应的部件的构造形式。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实施例3与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自由组合。
[0203] 实施例4
[0204]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种物理因子复合消融针,如图4所示,并请结合图1,本实施例4的多种物理因子复合消融针与上述实施例1的复合消融针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4中并未设置单独的第二隔离管18,而是将上述实施例1中的第二隔离管18与第一隔离部17融合成一个元件,则可同时实现第一管156、第一管延伸管155以及第二管193、第二管延伸管192之间的绝缘隔离和温度隔离结构。
[0205] 此外,本实施例4中并未设置单独的注吸孔151、注吸内管153和注吸介质腔道154,而是将第二隔离部10与第一工作部15、第一隔离部17或第二工作部19之间的近端侧开口构造为注吸孔151,第二隔离部10与它们之间的间隙作为注吸介质腔道154,以实现吸注功能。
[0206] 如图4所示,第二隔离部10延伸至部分覆盖第二工作部19(第二管193),其近端为开放端,可作为注吸孔151使用,因此液体可以从第二隔离部10的近端进入第二隔离部10的内壁与第二工作部19的外壁限定的腔室中,或者药物等可以从该腔室中流出至指定的治疗区域。可以理解地,第二隔离部10也可延伸至完全覆盖第二工作部19。
[0207] 又或者,第二隔离部10完全覆盖第二工作部19,并延伸至完全覆盖或部分覆盖第一隔离部17(第一隔离管172),则第二隔离部10的内壁和第二工作部19的外壁以及第二隔离部10的内壁和第二工作部19的外壁共同限定腔室,液体同样可以从第二隔离部10的开放的近端进入该腔室中,或者药物等可以从该腔室中流出至指定的治疗区域。
[0208] 又或者,第二隔离部10完全覆盖第二工作部19和第一隔离部17,并延伸至完全覆盖或部分覆盖第一工作部15(第一管156),则第二隔离部10的内壁和第二工作部19的外壁、第二隔离部10的内壁和第二工作部19的外壁以及第二隔离部10的内壁和第一工作部15的外壁共同限定腔室,液体同样可以从第二隔离部10的开放的近端进入该腔室中,或者药物等可以从该腔室中流出至指定的治疗区域。
[0209] 本实施例4与上述实施例1的相同之处将不再赘述。
[0210] 实施例5
[0211]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种物理因子复合消融针,如图5所示,并请结合图1,本实施例5的多种物理因子复合消融针与上述实施例1的复合消融针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5中并未设置单独的第二介质管16。如图5所示,第一管156的内壁和第一介质管14的外壁之间以及第一管延伸管155的内壁和第一介质管14的外壁之间共同限定第二介质腔道161,即介质的进流通道或介质的回流通道。
[0212] 并且,本实施例5上述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还在于,本实施例5中并未设置单独的第二隔离管18,而是将上述实施例1中的第二隔离管18可以与第二隔离部10相融合,即形成同一个元件,使得第二隔离部10即可实现长度调节,又可实现温度隔离。
[0213] 本实施例5与上述实施例1的相同之处将不再赘述。
[0214] 实施例6
[0215]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性提高的复合消融针,如图6a所示,本实施例6的安全性提高的复合消融针与上述实施例1的复合消融针和实施例5的多种物理因子复合消融针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管延伸管155上还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介质孔157,第一隔离管延伸管17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介质孔173,且第二介质孔173与第一介质孔157一一对应地设置。
[0216] 第一介质孔157和第二介质孔173流体连通,并且二者与第二介质腔道161流体连通。第一介质孔157和第二介质孔173的重要作用在于实现对第二工作部19的冷、热介质的释放和热交换,可以实现热消融的冷却功能和冷消融的换热功能。例如,当冷介质或热介质由第一介质管14限定介质的进流通道141在介质释放腔12释放并由第二介质腔道161返回时,冷介质或热介质可通过第二介质孔173和第一介质孔157与第一隔离管延伸管171以及套设在第一隔离管延伸管171外部的第二管193进行换热,从而位于针头组件1远端侧的各部分,例如第一隔离管延伸管171、第二管193等的温度能够得到更有效的控制。
[0217] 进一步地,第一介质孔157的孔径大于第二介质孔173的孔径,其目的是增加两个电极(即第一管延伸管155和第二管193)之间的空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从而提高电气安全性。如图3a所示,第一管延伸管155和第二管193之间的电气间隙为第一管延伸管155和第二管193之间的径向距离(空间最短距离),第一管延伸管155和第二管193之间的爬电距离除了第一介质孔157和第二介质孔173之间的径向距离外,还增加了第一介质孔157和第二介质孔173的内壁的轴向长度,因此使得爬电距离增大,由此满足高压保护的要求。
[0218] 具体地,第一管延伸管155和第二管193之间的爬电距离与针头组件1的工作电压频率、环境(污染等级)和材料介质有关。例如可以根据电压,按表1所示的对应关系确定爬电距离。
[0219] 表1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的最小爬电距离(单位:mm)
[0220]
[0221]
[0222] 爬电距离的确定方法如下:
[0223] 首先,确定针头组件1的工作电压。针头组件1的工作电压为针头组件1以额定电压并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运行时,考虑的那部分所承受的最高电压。
[0224] 第二,确定针头组件1的污染等级。污染等级为表示预期的微环境污染特征的数字。其中,污染等级1为无污染或仅有干燥的、非导电性污染,例如在设备内部,采取密封来隔绝灰尘和潮气的元器件或组件即为污染等级1;污染等级2为仅有非导电性污染出现,只是预计偶尔会由于凝露而引起暂时性导电;污染等级3为有导电性污染出现,或有干燥的非导电性污染出现,预计会由于凝露而变成导电;污染等级4为造成持久性的导电性污染,例如由于导电尘埃或雨雪所造成的污染。
[0225] 因此,本发明的针头组件1的污染等级可以是污染等级1或污染等级2。
[0226] 第三,确定针头组件1的材料的相对漏电起痕指数(CTI),并根据表2确定材料组。CTI是衡量绝缘材料漏电起痕和介电强度的单位,用作不同材料的基准。CTI由一项特殊测试确定,在该测试中将电压脉冲施加到绝缘材料样品上,然后检查样品的耐放电性和击穿行为。CTI值越高,材料越能抵抗此类故障。如果材料组别是未知的,可假定材料组别为IIIb。
[0227] 例如本发明的针头组件1采用的材料为聚酰亚胺或聚四氟乙烯,聚酰亚胺的典型CTI值为150,聚四氟乙烯的典型CTI值为600。
[0228] 表2材料组的相对漏电起痕指数(CTI)对应表
[0229]
[0230] 第四,根据确定的工作电压、污染等级、材料组,从表1中可确定其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的最小爬电距离。
[0231] 在确定爬电距离之后,即可根据爬电距离设置相应尺寸的第一介质孔157和第二介质孔173,并保证第一介质孔157的孔径大于第二介质孔173的孔径。
[0232] 如图6b所示,第一介质孔157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如图6b中(1)所示)、椭圆形(如图6b中(2)所示)、长条形(如图6b中(3)所示)、矩形(如图6b中(4)所示)或三角形(如图6b中(5)所示)中的一种或多种,同样地,第二介质孔173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长条形、矩形或三角形中的一种或多种。
[0233] 如图6c、图6d和图6e所示,并请结合图6a,第一介质孔157在第一管延伸管155的轴向上按照等间距地方式进行设置,即相邻的第一介质孔157之间的间距相等;同样地,第二介质孔173在第一隔离管延伸管171的轴向上也可以等间距地设置(如图6c中(5)、图6c中(6)、图6c中(7)和图6c中(8);图6d中(5)、图6d中(6)、图6d中(7)和图6d中(8)以及图6e中(5)、图6e中(6)、图6e中(7)和图6e中(8)所示)。
[0234] 如图6c和图6d所示,第一介质孔157和第二介质孔173可以具有相同的截面形状。如图6c所示,各第一介质孔157均具有圆形截面,各第二介质孔173均具有圆形截面(如图6c中(1)、图6c中(2)、图6c中(3)和图6c中(4)所示)。如图6d所示,各第一介质孔157均具有椭圆形截面,各第二介质孔173均具有椭圆形截面(如图6d中(1)、图6d中(2)、图6d中(3)和图
6d中(4)所示)。
[0235] 如图6e和图6f所示,第一介质孔157和第二介质孔173也可以具有不同的截面形状,例如第一介质孔157具有圆形截面,第二介质孔173具有椭圆形截面(如图6e中(1)、图6e中(2)、图6e中(3)和图6e中(4)以及图6f中(1)、图6f中(2)、图6f中(3)和图6f中(4)所示)。或者第一介质孔157和第二介质孔173可以是圆形、椭圆形、长条形、矩形、三角形等中不相同的两者。
[0236] 如图6f所示,并请结合图6a,第一介质孔157在第一管延伸管155的轴向上按照非等距地方式进行设置。如图6f中(5)、图6f中(6)、图6f中(7)图6f中(8)所示,相邻的第一介质孔157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或者逐渐减小);同样地,第二介质孔173在第一隔离管延伸管171的轴向上也可以按照非等距地方式进行设置,例如相邻的第二介质孔173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或者逐渐减小)。
[0237] 优选地,在保证第二介质孔173能够对第一隔离管延伸管171以及套设在第一隔离管延伸管171外部的第二管193起到有效的换热的前提下,第一介质孔157的孔径比第二介质孔173的孔径大的越多越好(例如第一介质孔157的孔径比第二介质孔173的孔径大60%以上),因为同等条件下,第一介质孔157的孔径与第二介质孔173的孔径之间的差距越大,则两个电极(即第一管延伸管155和第二管193)之间的爬电距离也就相应的越大,从而有助于提高电气安全性。
[0238] 针对圆形(或椭圆形)截面的各第一介质孔157,其直径(长半轴)不大于针头1的外径,例如可以是0.05mm‑3mm;圆形截面的各第二介质孔173的直径相应地可以是0.05mm‑1mm。针对矩形截面(或长条形截面)的各第一介质孔157,其长度可以更长,例如可以达到
40mm;针对矩形截面(或长条形截面)的各第一介质孔157,其长度可以更长,例如可以达到
15mm。
[0239] 本实施例6中指明的或未指明的各部件均可采用与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和实施例5中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的各部件相同的方式进行构造,例如本实施例6中未能详细描述的第一工作部15、第一隔离部17、第二隔离管18的各部件,都可采用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或实施例5中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的相应的部件的构造形式。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实施例6与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和实施例5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自由组合。
[0240] 实施例7
[0241]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推式复合消融针,直推式复合消融针包括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6中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针头组件1,还包括手柄组件,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6中的针头组件1的远端侧与手柄组件相连。第一工作部15、第一隔离部17、第二工作部19以及第二隔离部10均延伸至手柄组件中。下文将对手柄组件进行详细地说明。
[0242] 如图7a、图7b、图8‑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7的手柄组件为一种直推式手柄组件,通过推动或拉动的方式来调节第一工作部15和/或第二工作部19的有效长度。手柄组件包括第一壳体203和与第一壳体203的后端相连的第二壳体602,二者可以通过各种已知的手段进行连接。
[0243] 如图8所示,针头组件1的远端侧设置在第一壳体203中,针头组件1的针头11从第一壳体203的一侧伸出。第二隔离部10的一端设置在第一壳体203中,第二隔离部10的另一端从第一壳体203的一侧伸出,第二隔离部10覆盖针头组件1的第一工作部15、第一隔离部17和第二工作部19中的一个或多个,通过移动第二隔离部10,使得第一工作部15和第二工作部19的有效长度发生改变,从而可根据需要调整针头组件1中治疗区域的有效使用范围。
[0244] 具体地,如图9、图10和图11所示,移动驱动组件300与第二隔离部10相连,移动驱动组件300构造为其被推动时与第一壳体203解锁,从而可带动第二隔离部10沿第二隔离部10的轴向移动以改变治疗区2001的长度;在移动驱动组件300未被推动时与第一壳体203锁定,从而将第二隔离部10固定在当前位置,从而保证治疗区2001固定为当前调整后的大小。
[0245] 由于针头组件1的第一工作部15、第一隔离部17和第二工作部19均与第一壳体203相对固定,因此通过移动驱动组件300带动第二隔离部10沿其轴向移动时,即第二隔离部10相对于第一工作部15、第一隔离部17和第二工作部19进行移动,则第一工作部15和/或第二工作部19在第一壳体203外部的部分更多地或更少地被第二隔离部10覆盖,以此来调整消融范围。
[0246] 如图7b所示,第一壳体203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定位槽3001,为了便于调节,各定位槽3001为等间距设置。如图9所示,移动驱动组件300包括推动件301、定位件302、移动座303和弹性件304。推动件301和弹性件304分别设置在定位件302的两侧,推动件301的一部分位于第一壳体203的外侧,并可移动地与第一壳体203相连。通过在推动件301上施加力的作用,可以推动其沿第二隔离部10的轴向进行移动。弹性件304例如可以是弹片等薄片结构,也可以是弹簧结构,使其能够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并在力的作用消失时恢复原样的结构件。
[0247] 定位件302构造为可插入其中一个定位槽3001中或者与该定位槽3001分离,当定位件302插入定位槽3001中时,移动驱动组件300与第一壳体203锁定,从而可将第二隔离部10固定在当前的位置上。定位件302与定位槽3001脱离时,移动驱动组件300与第一壳体203解锁,从而可调整第二隔离部10与针头组件1的相对位置。
[0248] 如图9和图10所示,推动件301靠近定位件302的一侧设置有推动槽3003,推动槽3003沿远离定位件302的方向延伸,推动槽3003例如可以构造为楔形槽,楔形槽的内壁为相对于定位件倾斜的内壁。如图10所示,推动槽3003的截面可以是三角形或梯形。当推动件
301被推动而沿第二隔离部10的轴向移动时,推动槽3003的内壁促使定位件302向靠近弹性件304的方向移动并使弹性件304发生弹性形变,直至定位件302从定位槽3001中脱离而使移动驱动组件300与第一壳体203解锁。
[0249] 如图9所示,左侧推动推动件301时,由于推动槽3003的右侧内壁为倾斜的,因此随着其越向左侧移动,其推动槽3003的右侧内壁就会对定位件302施加向下的力,从而使定位件302向下移动,直至定位件302与其对应的那个定位槽3001脱离(定位件302的端部低于第一壳体203的内壁,如图10所示),此时第一壳体203无法约束移动驱动组件300,因此移动驱动组件300可带动第二隔离部10自由移动。可以理解地,定位件302向下移动时可以将弹性件304向下压,从而弹性件304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弹性势能。
[0250] 当推动件301及定位件302一同移动至定位件302与下一个定位槽3001(例如上一个定位槽3001左侧的定位槽3001)对准时,由于第一壳体203的内壁不再抵靠定位件302,则弹性件304可恢复至其初始状态,从而推动定位件302向上移动,则定位件302即可插入该定位槽3001中,从而移动驱动组件300与第一壳体203锁定在当前的位置,则治疗区2001的长度可相应地减小。可以理解地,治疗区2001减小的长度即为定位件302移动的距离。
[0251] 或者如图9所示,向右侧推动推动件301时,由于推动槽3003的左侧内壁为倾斜的,因此随着其越向右侧移动,则推动槽3003的左侧内壁就会对定位件302施加向下的力,从而使定位件302向下移动,直至定位件302与其对应的那个定位槽3001脱离(定位件302的端部低于第一壳体203的内壁),则此时第一壳体203无法约束移动驱动组件300,因此移动驱动组件300可带动第二隔离部10自由移动。可以理解地,定位件302向下移动时可以将弹性件304向下压,从而弹性件304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弹性势能。
[0252] 当推动件301及定位件302一同移动至定位件302与下一个定位槽3001(上一个定位槽3001右侧的定位槽3001)对准时,由于第一壳体203的内壁不再抵靠定位件302,则弹性件304可恢复至其初始状态,从而定位件302被弹性件304推动而向上移动,则定位件302即可插入该定位槽3001中,从而移动驱动组件300与第一壳体203锁定在当前的位置,则治疗区2001的长度可相应地增大。可以理解地,治疗区2001减小的长度即为定位件302移动的距离。
[0253]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7的手柄组件,在进行调节时,可以通过直接向前端或向后端推动移动驱动组件300来调节第一工作部15和/或第二工作部19上的裸露部分的大小,从而达到调节的目的。移动驱动组件300在被推动时自动与第一壳体203解锁以进行移动;在调节到下一个位置时,定位件302自动弹出并插入下一个定位槽3001中,从而将移动驱动组件300与第一壳体203锁定,因此调节过程不需要进行按压、旋转等解锁方式,操作更可靠和便捷。
[0254] 如图11所示,并请结合图8,第二隔离部10远离针头11的一侧与移动座303固定相连,针头组件1贯穿移动座303,移动座303可与针头组件1相对移动。移动座303上还设置有导向台3031,请继续参见图9和图10,推动件301靠近定位件302的一侧还设置有容纳槽3002,容纳槽3002沿远离定位件302的方向延伸,推动槽3003设置在容纳槽3002的底壁上,容纳槽3002的宽度大于推动槽3003的最大宽度。导向台3031设置在容纳槽3002中,因此容纳槽3002的内壁可对导向台3031进行限位,当定位件302与其对应的那个定位槽3001脱离时,继续推动推动件301,则容纳槽3002的内壁与导向台3031的侧壁接触,从而可带动移动座303一同进行移动。
[0255] 如图9、图10和图11所示,定位件302靠近推动件301的一端(即定位件302的顶端)设置为弧形端,从而便于推动槽3003的倾斜的内壁对其进行施力。推动件301可以是按钮,其可以构造为各种适合的形状。
[0256] 如图11所示,导向台3031上设置有沿垂直于第二隔离部10的轴向延伸的滑槽3004,定位件302上设置有导向槽3021,导向槽3021与滑槽3004相对设置。如图11所示,导向槽3021与滑槽3004相互垂直,定位件302可沿滑槽3004进行移动,定位件302在推动槽3003的内壁的作用下,可沿与第二隔离部10的轴向垂直的方向移动,当定位件302移动至其顶端与滑槽3004的顶端相互齐平时,定位件302即可与导向槽3021相互脱离。
[0257] 如图11所示,移动座303上还设置有变形腔3032,变形腔3032中设置有支撑块3033,支撑块3033可以间隔设置,弹性件304设置在支撑块3033上,变形腔3032可为弹性件
304提供弹性变形的空间。当定位件302移动至其顶端与滑槽3004的顶端相互齐平时,定位件302的下端抵靠弹性件304并使弹性件304发生弹性形变。
[0258] 可以理解地,由于导向槽3021贯穿定位件302,因此定位件302位于导向槽3021两侧的部分也分别位于导向台3031的两侧。因此,变形腔3032对应地设置在导向台3031的两侧,则弹性件304对应地设置在变形腔3032中,从而定位件302位于导向槽3021两侧的部分可分别对两个弹性件304施加力的作用。
[0259] 本发明提供的手柄组件还包括第二壳体602,第二壳体602与第一壳体203远离针头11的一侧相连。如图12所示,第一壳体203中还设置有针杆座601,针头组件1贯穿移动座303后与针杆座601的一侧导电相连。
[0260] 如图12所示,第二壳体602包括向靠近第一壳体203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凸台6021,第一凸台6021设置在第一壳体203的内部,第一凸台6021上设置有安装槽6022,针杆座601设置在安装槽6022中,针杆座601的端面与第一凸台6021的端面齐平。第二壳体602还包括向远离第一壳体203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凸台6023,电缆6002穿入第二壳体602中,并穿过第二凸台6023后与针杆座601的操作孔6004相连。
[0261] 针头组件1的远端设置在针杆座601的操作孔6004中,电缆6002由针杆座601的后端孔进入,其前端位于操作孔6004中,在操作孔6004内对针头组件1的末端和电缆6002的前端进行焊接或压接等,使二者导电连接,实现针头组件1和电缆6002的电导通。
[0262] 针头组件1位于第一壳体203内的部分的外侧设置有绝缘涂层,更具体地,针头组件1和第一壳体203的前端位置相连处直至操作孔6004的前部区域之间的针头组件1上均覆盖有绝缘涂层,在针杆座601的端部也覆盖有绝缘涂层,即形成绝缘端面6003。在针头组件1的绝缘涂层和绝缘端面6003之间设置有粘结剂层,例如可以从绝缘端面6003的倒角位置灌注粘合剂(例如胶水)进行填充粘接,使得针杆座601与针头组件1之间固定并绝缘,从而实现手柄组件前端的对外绝缘。电缆6002的外部覆盖有绝缘层,其与第二凸台端面6005之间同样可设置粘结剂层,例如可以从第二凸台端面6005的倒角位置灌注粘合剂(例如胶水)进行填充粘接,从而实现手柄组件后端的对外绝缘。
[0263] 因此,在针杆座601上分别连接(焊接)好针头组件1和电缆6002之后,针杆座601置于第一凸台6021的安装槽6022中,将绝缘端面6003和第二凸台端面6005用胶水进行密封,从而使手柄组件内的导电部分对外完全被隔绝。
[0264] 通过以上操作,实现电缆6002和针头组件1的连接位置对外绝缘,则整个手柄组件的导电区域仅存在于上文所述的治疗区2001,因此可消除手柄组件区域的导电风险,为操作者提供更好的防护。
[0265] 实施例8
[0266]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式复合消融针,旋转式复合消融针包括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6中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针头组件1,还包括手柄组件,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6中的针头组件1的远端侧与手柄组件相连,其中,第一工作部15、第一隔离部17、第二工作部19以及第二隔离部10均延伸至手柄组件中。第一工作部15的第一管延伸管155和第二工作部19的第二管延伸管192可通过手柄组件与能量源连接,从而传输相应的能量。
[0267] 下文将对手柄组件进行详细地说明。
[0268] 如图13a、图13b所示,本发明实施例8的手柄组件为一种旋转式手柄组件,即通过旋转手柄组件近端的旋钮53的方式来调节第一工作部15和/或第二工作部19的有效长度。
[0269] 具体来说,手柄组件包括手柄前壳55和与手柄前壳55的远端相连的手柄后壳58,二者可以通过各种已知的手段进行连接,例如二者可以通过旋转固定的方式进行连接。
[0270] 如图13b和图14所示,手柄前壳55的近端侧设置有旋钮53,旋钮53可与手柄前壳55相对转动。如图14所示,旋钮53包括旋转部534和连接部535,旋转部534构造为沿朝向针头组件1的方向直径渐缩的大致锥形的结构,其远端侧与手柄前壳55的近端侧相抵接,以便于握持并施加旋转扭矩。连接部535构造为柱状结构,其套设置在第二隔离部10的外侧,并延伸至手柄前壳55中。
[0271] 旋转部534与手柄前壳55可转动地连接。具体地,如图14所示,旋转部534上设置有沿其周向延伸的限位槽532,手柄前壳55的内壁上设置有朝向其内部延伸的楔形凸环551,楔形凸环551设置在限位槽532中,从而限制旋钮53沿手柄前壳55的轴向的移动,使得旋转部534只能绕其轴向旋转。
[0272] 旋转部534设置在手柄前壳55的近端,可以有利于减小手柄组件的径向尺寸,使得手柄组件的各部件之间可以有更小的间距,可提高手柄组件的可操作性。
[0273] 连接部535中还设置有滑块56,如图14和图16所示,连接部535上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的滑动槽533,滑动槽533在径向上贯穿连接部535,滑块56的端部可从滑动槽533中伸出,滑动槽533可起到导向槽的作用,以引导滑块56在其中移动。
[0274] 滑块56套设在第二隔离部10的外侧,并且滑块56和第二隔离部10之间可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使得滑块56移动时能够带动第二隔离部10沿其轴向进行移动。
[0275] 具体来说,如图17所示,滑块56包括滑套563以及设置在滑套563两侧的多个支柱561。各支柱561均沿滑套563的径向延伸。滑套563两侧的支柱561关于滑套563对称地设置,并且滑套563同一侧的支柱561之间设置有槽口结构562。滑套563两侧的支柱561均从连接部535上的滑动槽533中伸出。
[0276] 如图16所示,手柄前壳55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552,槽口结构562可以与内螺纹552相配合,则当旋转部534受到旋转力的作用时,其带动连接部535转动,使得滑块56的槽口结构562与手柄前壳55上的内螺纹552相配合,由此可沿螺纹进行螺旋运动。滑块56的螺旋运动包括绕第二隔离部10的轴向的旋转运动和沿第二隔离部10的轴向的平移运动,其中滑块56沿第二隔离部10的轴向的平移运动可以带动第二隔离部10向手柄前壳55的近端侧或远端侧移动。
[0277] 为了提高滑块56运动的顺畅,支柱561上靠近槽口结构562的一侧具有弧形表面,可使得槽口结构562更容易地与内螺纹552相啮合。
[0278] 进一步地,第二隔离部10上还套设有刻度环57,刻度环57位于槽口结构562中,其上设置有特殊颜色的标识层或标识部,当滑块56进行螺旋运动时,可带动刻度环57进行平移,以指示滑块56的移动位置,从而实现滑块56的位移显示。
[0279] 手柄前壳55和手柄后壳58通过旋转的方式进行安装。具体地,如图15所示,手柄前壳55的远端设置有锁止块553,手柄后壳58上设置有沿其周向延伸的锁止槽582,锁止槽582的开口处具有朝向锁止槽582的内部延伸的凸起部585,且凸起部585和锁止块553上均设置有弧形过渡部。转动手柄后壳58,在旋转力的作用下凸起部585上的弧形过渡部与锁止块553上的弧形过渡部相切,使得锁止槽582发生轻微变形,以使锁止块553可以进入锁止槽
582中。当锁止块553完全进入锁止槽582内后,凸起部585与锁止块553不再发生干涉,恢复正常状态。此时凸起部585可以将锁止块553固定在锁止槽582内,则手柄前壳55和手柄后壳
58之间不能发生相对旋转和移动,从而使手柄前壳55和手柄后壳58固定连接。
[0280] 如图15所示,手柄后壳58的第二密封槽584中设置有密封件54,在密封件54的作用下,手柄前壳55和手柄后壳58之间可实现密封。如图13b和图14所示,旋转部534的近端侧设置有第一密封槽531,其中设置有密封件54,在密封件54的作用下,实现旋钮53与手柄前壳55之间的密封。
[0281] 手柄后壳58上还设置有后壳轴孔581,其内径略大于连接部535的直径,套设置在连接部535上,用于为连接部535提供旋转时的约束力,防止连接部535发生过度变形。手柄后壳58上还设置有连接孔583,针头组件1的第一工作部15、第一隔离部17和第二工作部19的远端可设置在连接孔583中并与其进行粘接固定,则可使针头组件1和手柄组件之间进行固定,从而为针杆提供穿刺力。
[0282] 进一步地,如图13b所示,手柄后壳58上还设置有LED灯板59,LED灯板59可以采用现有的灯板结构,例如其上设置有发光部分。手柄后壳58上相对位置处设置有开孔,LED灯板59的发光部分可以穿过手柄后壳58,并对外显示发光信号,以指示消融针的不同工作状态。
[0283] 如图13b所示,旋钮53、手柄前壳55和手柄后壳58安装好后,具有均一的外形尺寸,所形成的手柄组件为均匀的柱状结构,并未设置按钮等突出物,从而可保证手柄组件的密封性能,使得手柄组件内部的导电部分可以更好地与操作者进行绝缘,从而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0284] 实施例9
[0285]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式复合消融针,本实施例9的旋转式复合消融针中的手柄组件与上述实施例8中的手柄组件不同,具体的不同之处在于滑块56的构造不同。并且本实施例9中省略了实施例8中的连接部535,也就是说,旋转部534与滑块56相连,以带动滑块56转动。第二隔离部10贯穿滑块56并与滑块56相连。
[0286] 具体地,如图18所示,滑块56与刻度环57一体式地构造,并且滑块56上设置有螺旋槽口入口564以及与螺旋槽口入口564相连通的螺旋槽口565,螺旋槽口565沿滑块56的轴向螺旋式地延伸,并且螺旋槽口565在滑块56的周向上转过的角度在180度‑360度之间,即螺旋槽口565的一端为通过螺旋槽口入口564形成开放端,以使手柄前壳55上的内螺纹552可从螺旋槽口入口564旋入或旋出螺旋槽口565,而另一端为封闭端,以保证滑块56可以沿内螺纹552实现螺旋运动。
[0287] 手柄前壳55上的内螺纹552可从螺旋槽口入口564旋入螺旋槽口565中,从而使螺旋槽口565与内螺纹552相配合。
[0288] 实施例10
[0289] 本发明提供一种滑动推进式复合消融针,滑动推进式复合消融针包括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6中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针头组件1,还包括手柄组件,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6中的针头组件1的远端侧与手柄组件相连,其中,第一工作部15、第一隔离部17、第二工作部19以及第二隔离部10均延伸至手柄组件中。第一工作部15的第一管延伸管155和第二工作部19的第二管延伸管192可通过手柄组件与能量源连接,从而传输相应的能量。
[0290] 下文将对手柄组件进行详细地说明。
[0291] 如图19a和图19b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0的手柄组件为一种滑动推进式手柄组件,通过结合移动和转动两种运动方式,来调节第一工作部15和/或第二工作部19的有效长度,并可解决卡滞的问题,并且可提高手柄组件的美观度。
[0292] 具体来说,如图20、图22a和图22b所示,手柄组件包括机壳41,机壳41构造为手枪状结构体,其下部便于使用者握持。机壳41可以是分体结构,例如可以由左壳体412和右壳体416扣合而成,以便在其内部安装其他部件。
[0293] 机壳41上设置有滑动推进机构,第二隔离部10与滑动推进机构相连,滑动推进机构可推动第二隔离部10沿其轴向移动,以改变第一工作部15和/或第二工作部19被第二隔离部10覆盖的长度。
[0294] 具体来说,如图20所示,机壳41上设置有机壳滑槽411,机壳滑槽411例如可以位于机壳41的上侧中间位置处,以便于操作者的大拇指能够控制机壳滑槽411中的滑动推进机构,使其进行移动。更进一步地,如图22c所示,机壳滑槽411可以分别设置在左壳体412和右壳体416上设置一部分,当左壳体412和右壳体416扣合之后,则可形成封闭的机壳滑槽411。
[0295] 如图20所示,滑动推进机构穿过机壳滑槽411并与机壳41内的第二隔离部10相连,因此通过推动滑动推进机构,可带动第二隔离部10移动。
[0296] 如图21a、图21b和图21c所示,滑动推进机构包括推钮43,推钮43包括推动部431、配合部432和套筒433,套筒433的轴向即为推动部431的移动方向,套筒433的轴向上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空腔结构4032,以及连通套筒433左右两侧空腔结构4032的连通孔4031,空腔结构4032分别通过锥形过渡部4033与连通孔4031相连。第二隔离部10从套筒433一侧的空腔结构4032穿入并经由连通孔4031从套筒433另一侧的空腔结构4032穿出,由此与套筒433相连。锥形过渡部4033在连接第二隔离部10时可起到引导的作用,空腔结构4032的尺寸远大于连通孔4031的尺寸,因此其还可以起到减重的作用。
[0297] 套筒433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安装孔,配合部432设置在安装孔中,并沿套筒433的径向延伸,推动部431与配合部432的端部相连,并且推动部431沿套筒433的周向延伸,便于在其上表面上施力以使其沿套筒433的轴向移动。
[0298] 推动部431、配合部432和套筒433可以是一体成型,例如可采用机加工成型或金属材料注塑成型、嵌件注塑成形等方式。配合部432可以是不锈钢或钨钢棒材,其外径为0.5mm‑1.5mm,表面进行了研磨或抛光处理。
[0299] 推动部431设置在机壳41的外部,配合部432设置在机壳滑槽411中,套筒433设置在机壳41的内部,第二隔离部10贯穿套筒433并与套筒433固定相连。当推动部431受到向前或向后的作用力时,其带动配合部432和套筒433、并继而带动第二隔离部10向前或向后移动,以改变第二隔离部10与第一工作部15和/或第二工作部19的相对位置。
[0300] 如图21a所示,套筒433的外表面上还套设有双扭簧434,如图21c所示,双扭簧434包括扭簧圈4342、内引脚4341和外引脚4343,内引脚4341为U形结构,一方面可将两个扭簧圈4342相连;另一方面,内引脚4341可与配合部432相配合。外引脚4343则分别位于扭簧圈4342的侧部,外引脚4343与机壳41内部的卡槽相卡合,从而可提供扭矩。
[0301] 双扭簧434可以由医用不锈钢制成,形成扭簧圈4342的不锈钢丝的直径为0.3mm‑0.8mm。
[0302] 滑动推进机构还包括遮套44,遮套44位于机壳41内,并与机壳41转动相连。遮套44位于机壳41的内部,因此可以从机壳41的内部遮挡机壳滑槽411;并且遮套44还能够跟随推动部431的移动而运动。例如,遮套44与机壳41转动相连,从而推动部431在移动时,遮套44可跟随推动部431同步转动,使得螺旋滑槽441的一部分始终与机壳滑槽411的一部分对准(如图22c所示),以保证推动部431的正常移动。机壳滑槽411的其他部分则被遮套44上未设置螺旋滑槽441的部分所遮挡。
[0303] 如图25所示,遮套44上设置有螺旋滑槽441,螺旋滑槽441沿遮套44的整个轴向螺旋地延伸,并且螺旋滑槽441与遮套44的内部连通。螺旋滑槽441的其中一端为开放端4411,另一端为封闭端4412。螺旋滑槽441为从开放端4411开始向封闭端4412沿遮套44的整个轴向螺旋地延伸的螺旋滑道,螺旋滑槽441与遮套44的内部连通,因此,配合部432可通过开放端4411进入螺旋滑槽441中。
[0304] 螺旋滑槽441的宽度可以略大于配合部432的直径,以便于配合部432的安装,螺旋滑槽441的宽度例如可以是2mm‑2.5mm。
[0305] 如图22a和图22b所示,推钮43的套筒433以及套筒433上的双扭簧434均位于遮套44中,推钮43的配合部432可从螺旋滑槽441的开放端4411(如图25所示)进入螺旋滑槽441中。也就是说,推钮43的配合部432穿过机壳41的机壳滑槽411,并位于螺旋滑槽441中(如图
22c所示)。因此,当在推动部431上施力使推钮43移动时,配合部432可沿螺旋滑槽441移动,并使遮套44相应地发生转动,从而螺旋滑槽441的位置相应地发生改变(请参考图26、图27和图28),使得推钮43的移动不会受到阻碍。因此,当在推动部431上施力使推动部431移动时,配合部432可沿螺旋滑槽441移动,并使遮套44相应地发生转动,从而螺旋滑槽441的位置相应地发生改变,使得螺旋滑槽441上始终有一部分与机壳滑槽411对准(请参考图27),以保证推动部431的移动不会受到阻碍。
[0306] 在机壳41中设置遮套44的目的在于,遮套44可从机壳41的内部将机壳滑槽411进行遮挡,并且不会影响推钮43在机壳滑槽411中的移动,因此异物不会落入机壳滑槽411和机壳41中,从而解决了滑槽内异物容易落入引起卡滞的技术问题;并且遮套44将机壳滑槽411进行遮挡,使得机壳41的内部结构不会暴露在外,因此解决了手柄组件内部结构外泄的问题,并提高了手柄组件的美观度。
[0307] 因为遮套44位于机壳41的内部,则机壳41可对遮套44的螺旋滑槽441进行遮挡,同时遮套44又会将机壳滑槽411进行遮挡。需要说明的是,当推钮43停留在机壳滑槽411上的某一位置时,螺旋滑槽441的其中一部分与机壳滑槽411的该位置对准(如图22c),即机壳滑槽411的该位置未被遮套44所遮挡,以保证推钮43能够正常移动。但是由于推钮43的推动部431设置在机壳滑槽411的外侧,则推动部431可以同时遮盖机壳滑槽411和螺旋滑槽441相互对准的那一部分。因此可知,遮套44和推钮43的推动部431可共同起到遮挡机壳滑槽411的作用,从而避免了机壳滑槽411外露引起的各种问题。如图26、图27和图28所示,分别示出了推钮43在机壳滑槽411的移动过程中,处于初始位置、过程位置和终止位置的状态,从其中可看出遮套44(以及推钮43的推动部431)有效的遮蔽了机壳滑槽411,避免了消融针的内部结构外露的问题。
[0308] 进一步地,螺旋滑槽441的螺距应当小于或等于推钮43的最大行程,避免推钮43移动时,推动部431无法遮挡螺旋滑槽441而使螺旋滑槽441外露的问题。推动部431的行程可以是0mm~60mm。
[0309] 机壳滑槽411中还设置有多个定位槽413,当推钮43移动至所需的位置时,其可从机壳滑槽411进入相应的定位槽413中,从而使推钮43固定在当前位置。
[0310] 如图23a所示,双扭簧434的两个外引脚4343分别从螺旋滑槽441中伸出,并与机壳41内部的卡槽相卡合,从而可提供扭矩。具体地,机壳41的内壁上(例如左壳体412和/或右壳体416的内壁上)设置有向远离遮套44的方向凹陷的引脚接收部414,引脚接收部414沿遮套44的轴向延伸,双扭簧434的两个外引脚4343可以抵靠在引脚接收部414的侧壁上,因此引脚接收部414可对双扭簧434施加预紧力。如图19a和图24所示,机壳滑槽411中还设置有多个定位槽413,当推动部431移动至所需的位置时,其可从机壳滑槽411进入相应的定位槽
413中,从而使推动部431固定在当前位置。
[0311] 具体地,如图24所示,定位槽413构造为朝向机壳滑槽411张开的喇叭口形状。定位槽413包括槽体4133、缩颈部4131和敞口部4132,其中,敞口部4132与机壳滑槽411连通,且其尺寸大于缩颈部4131的尺寸,使得推钮43的配合部432可从敞口部4132经由缩颈部4131平滑顺畅地被拨入槽体4133中;并且缩颈部4131会对槽体4133中的配合部432起到阻挡作用,避免其从槽体4133中脱出。
[0312] 优选地,如图29和图30所示,各定位槽413可分别设置在机壳滑槽411的其中一侧(例如左侧或右侧),并且定位槽413的开口的朝向与内引脚4341的开口的朝向相反(如图22c所示)。
[0313] 请结合图21c,双扭簧434在自然状态下,外引脚4343与内引脚4341之间的夹角为α1(如图23c所示)。将双扭簧434安装后,其外引脚4343抵靠在引脚接收部414的侧壁上(如图
23a所示),使得引脚接收部414的对双扭簧434施加预紧力,从而外引脚4343与内引脚4341之间的夹角变为α2(如图23b所示),且α2小于α1,也即双扭簧434处于压缩状态。如图23b和图23c所示,夹角为α1和夹角α2是指,外引脚4343的端部与套筒433的中心的连线以及推动部431的中心和套筒433的中心的连线(即配合部432的轴向)之间的夹角。当推钮43移动到所需的定位槽413附近时,双扭簧434的内引脚4341和外引脚4343具有从夹角α2恢复至夹角α1的趋势,因此内引脚4341可自动地将推钮43推动至相应的定位槽413中从而将推钮43固定在所需的定位槽413中,以实现滑动推进机构的半自动锁位效果。可以理解地,推钮43被推动至相应的定位槽413中时,外引脚4343与内引脚4341之间的夹角变为α1,即双扭簧434又恢复自然状态。当需要再次推动推钮43时,可以在推钮43上施力,使其从定位槽413经由配合部432进入机壳滑槽411中,则双扭簧434的外引脚4343抵靠在引脚接收部414的侧壁上,从而使得双扭簧434又处于压缩状态,将推钮43推动至下一个定位槽413中时,可重复上述过程。
[0314] 如图29和图30所示,各定位槽413可分别设置在机壳滑槽411的左侧或右侧。如图31和图32所示,各定位槽413可分别设置在机壳滑槽411的两侧。其中,定位槽413可以如图
31中所示的,按大小刻度(例如每5mm单位为一小刻度,每10mm单位为一大刻度)在左右两侧上交错分布;或者也可以如图32中所示的,在机壳41的中线两侧对称分布。在此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不设置双扭簧434,推钮43可通过手动控制卡入相应的定位槽413中。
[0315] 机壳41上还设置有机壳刻度线415,其分别对应于各定位槽413。各机壳刻度线415采用激光刻蚀、丝印或与机壳41注塑一体等方式形成。如上所述,可以采用每5mm单位为一小刻度,每10mm单位为一大刻度的方式,或者其他合适的方式。
[0316] 此外,如图21a所示,推钮43的推动部431上还设置有推钮刻度线4311,当推钮43位于某一个定位槽413中时,其上的推钮刻度线4311可以与该定位槽413所对应的刻度对齐,从而指示推钮43的行程。
[0317]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遮套44为伸缩套管或伸缩挡板,其可以附接在推动部431上,螺旋滑槽441可替换为沿遮套44的周向延伸的弧形槽。遮套44的一部分可跟随推动部431的移动同步伸展,另一部分跟随推动部431的移动同步收缩,使得遮套44的伸展部分和收缩部分之间的弧形槽始终与机壳滑槽411的一部分对准,以保证推动部431的正常移动,机壳滑槽411的其他部分则被遮遮套44上未设置弧形槽的部分所遮挡。
[0318] 实施例11
[0319]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消融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1所述的复合消融针、实施例2所述的复合消融针、实施例3所述的多种物理因子复合消融针、实施例4所述的多种物理因子复合消融针、实施例5所述的多种物理因子复合消融针、实施例6所述的安全性提高的复合消融针、实施例7所述的直推式复合消融针、实施例8所述的旋转式复合消融针、实施例9所述的旋转式复合消融针以及实施例10所述的滑动推进式复合消融针中的一种或多种。
[0320] 此外,本发明的消融系统,还包括介质源(例如冷源、热源等)、药物输送装置以及能量源(例如射频能量源、脉冲电场能量源和直流电源等)中的一个或多个。
[0321] 实施例12
[0322] 如图3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联合作用的复合消融针,更具体地,其是一种多种物理因子复合消融针,其与上述实施例1的复合消融针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12中,并未设置上述实施例1中的第二工作部19以及第一隔离部17,换言之,本实施例12的联合作用的复合消融针包括针头组件1,针头组件1包括第一工作部15和第二隔离部10。如图33所示,第一工作部15的远端侧直接延伸至第二隔离部10中。
[0323] 第一工作部15构造为可单独作用,以在其对应的第一工作区域实现化学消融、冷冻消融、热消融、脉冲电场消融、射频消融或电解能量消融中的一种或几种。
[0324] 例如可选地,第一工作部15中可以释放冷介质(例如液氮)或热介质(例如酒精蒸汽),从而第一工作部15可单独地释放冷介质承载的冷冻能量或热介质承载的热能量以实现冷冻能量消融或热能量消融(热能量消融仅指利用诸如酒精等热介质承载的热能量进行的消融,不包括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
[0325] 可选地,第一工作部15中可以释放冷介质或热介质,并且第一工作部15中还可向指定的治疗区域输入化学药物或蛋白凝固剂等,从而实现冷冻能量消融(或热能量消融)以及化学消融的不同物理效应的消融治疗。
[0326] 可选地,第一工作部15作为一个极,其与联合作用的复合消融针外部的另外一个极(可贴在人体皮肤上)形成放电回路,从而第一工作部15可单独地释放脉冲电场能量、射频能量或电解能量以实现相应的能量消融。
[0327] 此外,本实施例12的多个联合作用的复合消融针还可联合作用从而联合地释放射频能量、脉冲电场能量或电解能量以实现相应的能量消融,例如其中一个联合作用的复合消融针的第一工作部15作为正极,另一个联合作用的复合消融针的第一工作部15作为负极形成放电回路,从而释放射频能量,即多个第一工作部15可联合作用释放射频能量以实现射频消融。或者可选地,多个第一工作部15分别形成电极对进行脉冲放电,从而向二者之间的组织释放脉冲电场能量,即多个第一工作部15可联合作用释放脉冲电场能量以实现脉冲电场能量消融。或者可选地,其中一个第一工作部15形成阴极,另一个第一工作部15形成阳极,指定的治疗区域可作为电解液,直流电源分别与第一工作部15相连时,从而向二者之间的组织释放电解能量,即多个第一工作部15可联合作用释放电解能量以实现电解能量消融。
[0328] 本实施例12的联合作用的复合消融针的针头组件1的远端通过各种已知的端口与能量源相连,通过调节能量源,使其将脉冲、射频和电解能量输出至针头组件1,从而同样的针头组件1可承载多种能量。
[0329] 如图33所示,第一工作部15包括针头11、与针头11的远端侧相连的第一管156以及与第一管156的远端侧相连的第一管延伸管155,第一管延伸管155延伸至第二隔离部10中。
[0330] 针头11可以与第一管156分别进行构造,并通过粘接或焊接的方式相连。或者针头11可以与第一管156可以一体式成型,则针头11和第一管156共同构成第一工作区域。
[0331] 针头11用于进行穿刺,因此针头11前端侧的针尖的形状可以是三棱形、圆锥形、半圆形等利于刺入皮肤、组织及治疗区域的形状。
[0332] 针头11的长度如果太短,则可能无法到达指定的治疗区域,如果太大,则会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针头11的长度一般在1mm‑50mm之间或5mm‑50mm之间,例如10mm。针头11的外径如果太小,则针头11的刚性和显影性可能不足,因此会临床影响穿刺;反之,针头11的外径如果太大,则穿刺的阻力会增加,并增加患者的治疗创伤,因此针头11的外径在0.5mm‑5mm之间或优选地在0.5mm‑4mm之间,例如针头11的外径可以是0.92mm、1.7mm、2.0mm、2.6mm、或3mm。
[0333] 针头11可以由医用金属材料(例如314不锈钢或316不锈钢、钛合金、铂、铱等金属或者合金材料)制成;或者可以由塑料材料制成,例如聚四氟乙烯(PTFE)、聚醚醚酮(PEEK)或PI(聚酰亚胺)等;或者还可以由氧化锆类的陶瓷等材料制成。
[0334] 针头11的外表上还可覆盖涂覆物,用于防止治疗过程中的组织粘黏或针表面电解造成的腐蚀。涂覆物例如可以是针头涂层111,或者防粘黏膜等。针头涂层111例如可以由聚四氟乙烯(PTFE)或氮化钛等绝缘材料制成,或者针头涂层111还可以由导电耐温防沾黏材料制成。
[0335] 第一管156与第一管延伸管155可以分别进行构造,也可以一体式成型。如图33所示,第一管156与第一管延伸管155的直径相同。或者可以设想,将第一管延伸管155的内径设置为小于第一管156的内径,使二者之间形成台阶结构。或者还可以设想,将第一管156的内径设置为朝向第一管延伸管155渐缩,即第一管156以一定的锥角向第一管延伸管155过渡。
[0336] 第一管156与第一管延伸管155可以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例如二者可以由医用金属材料(例如314不锈钢或316不锈钢、钛合金、铂、铱等金属或者合金材料)制成。或者第一管156与第一管延伸管155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制成。
[0337] 第一管156的外表面上也可设置有涂覆物,其可以是针头涂层111的延伸,用于防止治疗过程中的组织粘黏。涂覆物例如可以是聚四氟乙烯(PTFE)或氮化钛等耐温防沾黏材料制成的涂层,也可以是聚四氟乙烯(PTFE)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材料制成的防沾黏热缩膜。
[0338] 可以理解地,第一工作部15单独释放射频能量、脉冲电场能量或电解能量时,或者组合释放射频能量、脉冲电场能量或电解能量时,可将第一工作部15的针头11和/或第一管156作为上文所述的一个极,因此针头11和/或第一管156上的涂覆物为由导电耐温防沾黏材料制成的导电涂层,使针头11和/或第一管156可导电,第二隔离部10可防止非治疗区域的能量流出。
[0339] 如图33所示,第一管156的内部限定介质释放腔12,或者第一管156和第一管延伸管155共同限定介质释放腔12。也就是说,介质释放腔12的长度可以与第一管156的长度相同,也可以大于第一管156的长度。介质可在介质释放腔12进行能量释放,可以作为热消融的冷却或冷消融的换热。
[0340] 介质例如可以是冷介质(例如液氮、高压气体、液态金属或冷却水等),也可以是热介质,例如液体(酒精)等。
[0341] 具体来说,针头组件1还包括第一介质管14以及设置在第一介质管14外部的第二介质管16,第一介质管14和第二介质管16均在第一工作部15、第一隔离部17和第二工作部19的内部延伸。
[0342] 其中,第一介质管14的内壁限定第一介质腔道,其可以做为介质的进流通道和介质的回流通道中的一者,第一介质管14的外壁和第二介质管16的内壁共同限定介质的进流通道和介质的回流通道中的另一者,介质的进流通道和介质的回流通道通过介质释放腔12流体连通。
[0343] 例如,第一介质管14的内壁限定介质的进流通道141,第二介质腔道161作为介质的回流通道,来自冷源或热源的冷介质或热介质可以通过手柄组件输入至针头组件1的远端侧,通过从第一介质管14的远端侧流入介质释放腔12,并从第一介质管14和第二介质管16之间返回;或者第一介质管14的内壁限定介质的回流通道,第二介质腔道161作为介质的进流通道,冷介质(或热介质)也可以从第一介质管14和第二介质管16之间流入介质释放腔
12,而后由第一介质管14返回。
[0344] 因此,第一介质管14和第二介质管16可以形成冷介质或热介质的进流及回流通道。如图33所示,第一介质管14设置在第一管延伸管155的最内侧,并延伸至介质释放腔12中。第二介质管16紧邻第一介质管14设置,并且二者同轴设置。可以设想地,第二介质管16紧邻第一介质管14还可并排地设置。
[0345] 第一介质管14和第二介质管16可以是圆形、扁圆形或矩形的管状结构,二者可以由医用金属材料(例如314不锈钢或316不锈钢、钛合金、铂、铱等金属或者合金材料)制成;或者可以由塑料材料制成,例如聚四氟乙烯(PTFE)、聚醚醚酮(PEEK)或PI(聚酰亚胺)等;或者还可以由氧化锆类的陶瓷等材料制成。
[0346] 第一管156(或针头11与第一管156)限定了第一工作区域的长度,其长度可以是1mm‑60mm或1mm‑50mm,例如可以是20mm。
[0347] 针头组件1还包括注吸内管153和至少一个注吸孔151,通过注吸内管153和注吸孔151可实现化学消融。
[0348] 注吸内管153在第一工作部15和第二隔离部10的内部延伸,注吸内管153的外壁和第一工作部15的内壁共同限定注吸介质腔道154,注吸介质腔道154和注吸孔151流体连通。
[0349] 注吸内管153位于第一管延伸管155中,并延伸至第二隔离部10中,因此,注吸内管153的外壁和第一管延伸管155的内壁共同限定注吸介质腔道154,注吸内管153的外径和第一管延伸管155的内径之差为0.01mm‑1mm,即注吸介质腔道154的间隙为0.01mm‑1mm。
[0350] 或者还可以设想地,注吸内管153可以是与第二介质管16并排地设置的毛细管,即注吸内管153的内壁限定注吸介质腔道154。
[0351] 此外,第二介质管16可以仅部分地或者整体地设置在注吸内管153的内部。或者第二介质管16可以与注吸内管153集成为一个元件。
[0352] 请继续参见图33,各注吸孔151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设置在第一管156更靠近第二隔离部10的位置处,并沿第一管156的径向贯穿第一管156。该处的注吸孔151与注吸内管153的近端对齐(或注吸内管153在轴向上略微越过注吸孔151),则通过此处的注吸孔151吸取指定的治疗区域的液体可直接进入注吸内管153中,减少液体的流动路径。此外,第一管
156与第一管延伸管155之间的连接处设置多个注吸孔151时,各注吸孔151可以沿第一管
156的周向等间距地设置(或者各注吸孔151可以沿第二管193的周向以非等距的方式设置,例如各注吸孔151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或减小等)。
[0353] 各注吸孔151与指定的治疗区域流体连通,用于吸取指定的治疗区域的液体或者向指定的治疗区域注入液体(液体例如可以是化学药物或蛋白凝固剂等)。指定的治疗区域的血液、组织等可以通过注吸孔151进入注吸介质腔道154,并从注吸介质腔道154的远端侧进行收集。或者注吸介质腔道154可以通过注吸孔151向指定的治疗区域输入所需的麻醉药物、生理盐水或治疗药物等。
[0354] 各注吸孔151可以沿注液方向,孔的尺寸(孔径等)逐渐增大,可使得注吸介质腔道154的液体更容易地到达更靠近前端的注吸孔151。
[0355] 具体地,注吸孔151的进出液流量Q满足以下关系式(1):
[0356] Q=KAV           (1)
[0357] 其中:K为注吸孔151的截面积校正系数;
[0358] A为注吸孔151的截面面积;
[0359] V为注吸孔151注吸液体的速度;
[0360] 可根据临床使用的推吸液体介质的种类、压力、流量系数等参数确定。
[0361] 为了保证注液方向上,更靠近针头组件1的近端侧的注吸孔151和更靠近针头组件1的远端侧的注吸孔151的注吸液体流量的均匀性,可将各注吸孔151设置为具有不同的尺寸(例如具有不同的截面面积)。因此,根据上述关系式(1),将各注吸孔151进出液流量Q设置为相同或基本相同,通过设定校正系数K来确定各注吸孔151的尺寸。
[0362] 进一步地,K与注吸孔151的横截面积和注吸介质腔道154的横截面积之比相关,例如K可以是0‑1。
[0363] 进一步地,针对截面形状为圆形的注吸孔151,其截面面积A满足以下关系式(2):
[0364] A=π×R×R            (2)
[0365] 其中,π为圆周率;R为注吸孔151的半径。因此可根据注吸孔151的截面面积A确定注吸孔151的半径。
[0366] 各注吸孔151的最大孔径可以是0.05mm‑10mm。各注吸孔151可以沿注液方向等间距地设置,各注吸孔151可以具有圆形截面、椭圆形截面或长条形截面。
[0367] 如图33所示,针头组件1的近端侧从内至外依次为第一介质管14、第二介质管16、注吸内管153、第一管延伸管155和第二隔离部10,即上述各部件之间为同轴设置的方式。可以理解地,也可采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部件与其他部件并排设置的方式,或者部分同轴的设置方式。
[0368] 针头组件1还包括第二隔离管18,用于冷介质或热介质与外部的温度隔离。第二隔离管18在注吸内管153的内部延伸,使得第二隔离管18的外壁和注吸内管153的内壁共同限定隔离层181。
[0369] 第二隔离管18可以由314不锈钢钢、316不锈钢钢、钛合金(TC)或铜(Cu)等金属材料制成,也可以由聚四氟乙烯(PTFE)、聚醚醚酮(PEEK)、PI(聚酰亚胺)或玻纤等塑料材料制成。
[0370] 第二隔离管18可以是单独的层,其可以位于第二介质管16和注吸内管153之间,第二隔离管18的外壁和注吸内管153的内壁共同限定的隔离层181可以是空气夹层、真空夹层等,或者其中可以填充低导热的塑料材料,以实现温度隔离。
[0371] 可选地,第二隔离部10构造为可沿其轴向移动,通过手柄组件可带动第二隔离部10移动,从而改变其覆盖在第一工作部15上的长度,以改变第一工作部15裸露的长度,由此可改变第一工作区域的有效长度(有效长度即为治疗区域的长度)。如图33所示,第二隔离部10覆盖第一管延伸管155并且不覆盖注吸孔151。
[0372] 在此种可移动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隔离部10可以由内314不锈钢钢、316不锈钢钢、钛合金(TC)或铜(Cu)等金属材料制成,也可以由聚四氟乙烯(PTFE)、聚醚醚酮(PEEK)、PI(聚酰亚胺)或玻纤等塑料材料制成。
[0373] 可选地,第二隔离部10构造为不可以动,例如其与第一管延伸管155固定相连。在此种不可移动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隔离部10的外表面上可以设置有聚四氟乙烯(PTFE)或硅酮等绝缘涂层,也可设置聚四氟乙烯(PTF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FEP)等绝缘膜。
[0374]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针头组件1还包括测温元件13,测温元件13可以嵌入针头11的内部以测量针头11处的组织的温度;或者测温元件13可以位于介质释放腔12内,以测量介质释放腔12内介质的温度;或测温元件13也可设置在针头组件1的远端侧,以测量回流通道中的回流温度,或者测量针头组件1接触的正常组织区域的温度。测温元件13可以是,温度传感器,例如测温热电偶或热敏电阻(NTC、PTC)等。
[0375] 可以理解地,也可以不在针头组件1中设置测温元件13,而是通过其他测温方式来获得针头11处的组织的温度。
[0376] 本实施例12中指明的或未指明的各部件均可采用与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6中所述的各部件相同的方式进行构造,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实施例12与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6自由组合。
[0377] 实施例13
[0378] 如图3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联合作用的复合消融针,更具体地,其是一种多种物理因子复合消融针,请结合图33,本实施例13的联合作用的复合消融针与上述实施例12的联合作用的复合消融针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13中并未设置单独的第二隔离管18。
[0379] 如图34所示,由于并未设置单独的第二隔离管18,因此可将注吸介质腔道154作为温度隔离结构,其可以是空气夹层,或者形成注吸介质腔道154的注吸内管153可以由低导热的塑料隔温材料制成。
[0380] 如图34所示,上述实施例12中所述的第二隔离管18可以与第二隔离部10相融合,即形成同一个元件,使得第二隔离部10即可实现长度调节,又可实现温度隔离。
[0381] 本实施例13与上述实施例12的相同之处将不再赘述。
[0382] 实施例14
[0383] 如图3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联合作用的复合消融针,更具体地,其是一种多种物理因子复合消融针,并请结合图33和图34,本实施例14的联合作用的复合消融针与上述实施例12的联合作用的复合消融针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介质管16的近端延伸至与针头11的远端相抵接,因此第二介质管16的近端即被针头11的远端所封闭,则第二介质管16的近端与第一介质管14之间形成空腔结构,该空腔结构即为介质释放腔12。
[0384] 进一步地,第二介质管16的近端设置有折弯管162,折弯管162的直径小于第二介质管16的直径,使得折弯管162的外壁与第一管156的内壁之间的空间增大。
[0385] 可以理解地,由于设置了折弯管162,使得介质释放腔12呈现朝向针头11的方向直径减小的大致锥形的腔体。
[0386] 可选地,本实施例14中可以不设置单独的注吸内管153,而是第二介质管16的外壁与第一管156(以及第一管延伸管155)的内壁之间的空间以及折弯管162的外壁与第一管156的内壁之间的空间(即上文所述空间增大的部分)作为注吸介质腔道154,以实现吸注功能。
[0387] 此外,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14中注吸孔151位于第一管156的近端更靠近针头11的位置处,其与折弯管162所在的空间(即注吸介质腔道154)连通。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14中并未设置单独的第二隔离管18,因此可将注吸介质腔道154作为温度隔离结构,其可以是空气夹层,或者形成注吸介质腔道154的注吸内管153可以由低导热的塑料隔温材料制成。
[0388] 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14中可将上述实施例12中所述的第二隔离管18与第二隔离部10相融合,即形成同一个元件,使得第二隔离部10即可实现长度调节,又可实现温度隔离。
[0389] 可选地,本实施例14中也可以设置单独的注吸内管153,其可以套在第二介质管16的外部,则注吸内管153的内壁和第二介质管16的外壁之间形成的空间作为注吸介质腔道154,以实现吸注功能。
[0390] 本实施例14与上述实施例12的相同之处将不再赘述。
[0391] 实施例15
[0392] 如图3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联合作用的复合消融针,更具体地,其是一种多种物理因子复合消融针,本实施例15的联合作用的复合消融针与上述实施例14的联合作用的复合消融针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介质管16的近端为封闭端163,封闭端163与第一介质管14之间形成空腔结构,该空腔结构即为介质释放腔12;封闭端163与针头11的远端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从而封闭端163与针头11的远端之间的空间作为注吸介质腔道154的一部分,以实现吸注功能。
[0393] 此外,注吸内管153可以与第二介质管16相融合,即形成同一个元件,则第二介质管16的外壁与第一管156(以及第一管延伸管155)的内壁之间的空间作为注吸介质腔道154的一部分,以实现吸注功能。
[0394] 本实施例15与上述实施例14的相同之处将不再赘述。
[0395] 实施例16
[0396] 如图3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联合作用的复合消融针,更具体地,其是一种多种物理因子复合消融针,本实施例16的联合作用的复合消融针与上述实施例12的联合作用的复合消融针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16中并未设置单独的注吸孔151、注吸内管153和注吸介质腔道154,而是将第二隔离部10与第一工作部15之间的近端侧开口构造为注吸孔151,第二隔离部10与第一工作部15之间的间隙则作为注吸介质腔道154,以实现吸注功能。
[0397] 例如,第二隔离部10延伸至部分覆盖第一管延伸管155,第一管延伸管155与第一管延伸管155之间具有径向间隙,其可作为注吸介质腔道154使用,并且第二隔离部10的近端可作为注吸孔151使用,因此液体可以从第二隔离部10的近端进入第二隔离部10的内壁与第一管延伸管155的外壁限定的腔室中,或者药物等可以从该腔室中流出至指定的治疗区域。可以理解地,第二隔离部10也可延伸至完全覆盖第一管延伸管155。
[0398] 第二隔离部10可以采用与图3c或图3d相似的方式,即第一管延伸管155上可以构造台阶结构,第二隔离部10通过该台阶结构与第一管延伸管155对齐,二者的外径一致;或者第二隔离部10可以仅套设置在第一管延伸管155上。
[0399] 在此种方式中,第二隔离部10可沿其轴向移动,具体移动方式已经在上文实施例7、实施例8、实施例9和实施例10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第二隔离部10沿其轴向移动时,可改变其与第一管延伸管155之间的径向间隙的长度,并可改变第二隔离部10的开放端所处的位置,即注吸孔151的位置可改变,例如第二隔离部10沿其轴向向远离针头11的方向移动时,其与第一管延伸管155之间的径向间隙的长度减小,注吸孔151的位置更远离针头11;第二隔离部10沿其轴向向靠近针头11的方向移动时,其与第一管延伸管155之间的径向间隙的长度增大,注吸孔151的位置更靠近针头11。
[0400] 第二隔离部10的开放端与第一工作部15共同限定的注吸孔151的尺寸可以是0.01mm‑1mm,例如可以是第二隔离部10的内径与第一管延伸管155的外径之差。
[0401] 可以理解地,注吸介质腔道154的宽度(即径向上的尺寸)也可以是0.01mm‑1mm。
[0402] 可以设想地,第二隔离部10周向上还可以间隔地设置多个径向开口,其与注吸介质腔道154连通,则同样可以作为注吸孔151使用。
[0403] 第二介质管16设置在第一管延伸管155的内部,第二介质管16的外部可以设置第二隔离管18,由于本实施例16中并未设置单独的注吸内管153,则第二隔离管18的外壁和第一管延伸管155的内壁之间共同限定隔离层181。或者将第二介质管16和第二隔离管18集成为同一个元件,则其外壁与第一管延伸管155的内壁共同限定隔离层181。
[0404] 隔离层181同样可以是空气夹层、真空夹层等,或者其中可以填充低导热的塑料材料,以实现温度隔离。
[0405] 本实施例16与上述实施例12的相同之处将不再赘述。
[0406] 本实施例16中指明的或未指明的各部件均可采用与上述实施例12、实施例13、实施例14和实施例15中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的各部件相同的方式进行构造,例如本实施例16中未能详细描述的第一工作部15和第二隔离管18的各部件,都可采用上述实施例12、实施例13、实施例14和实施例15中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的相应的部件的构造形式。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实施例16与上述实施例12、实施例13、实施例14和实施例15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自由组合。
[0407] 实施例17
[0408] 如图38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联合作用的复合消融针,更具体地,其是一种多种物理因子复合消融针。请结合图33,本实施例17的联合作用的复合消融针与上述实施例12的联合作用的复合消融针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17中并未设置单独的第二介质管16。如图38所示,第一管156的内壁和第一介质管14的外壁之间以及第一管延伸管155的内壁和第一介质管14的外壁之间共同限定第二介质腔道161,即介质的进流通道或介质的回流通道。
[0409] 并且,本实施例17上述实施例12的不同之处还在于,本实施例17中并未设置单独的第二隔离管18,而是将上述实施例12中的第二隔离管18可以与第二隔离部10相融合,即形成同一个元件,使得第二隔离部10即可实现长度调节,又可实现温度隔离。
[0410] 本实施例17与上述实施例12的相同之处将不再赘述。
[0411] 实施例18
[0412] 本发明提供一种联合作用的复合消融针,包括上述实施例12‑实施例17中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针头组件1,还包括手柄组件,上述各实施例12‑实施例17中的针头组件1的远端侧与手柄组件相连。第一工作部15以及第二隔离部10均延伸至手柄组件中。
[0413] 手柄组件例如可以是上文实施例7所述的直推式手柄组件,通过推动或拉动的方式来调节第一工作部15的有效长度;或者手柄组件可以是上文实施例8和实施例9所述的旋转式手柄组件,通过旋转手柄组件近端的旋钮53的方式来调节第一工作部15的有效长度;或者手柄组件可以是上文实施例10所述的滑动推进式手柄组件,通过结合移动和转动两种运动方式,来调节第一工作部15的有效长度,并可解决卡滞的问题,并且可提高手柄组件的美观度。故此不再赘述。
[0414] 此外,本发明的消融系统,可包括上述各实施例12‑实施例17所述的联合作用的复合消融针,以及实施例7‑实施例10中所述的手柄组件,还包括介质源(例如冷源、热源等)、药物输送装置以及能量源(例如射频能量源、脉冲电场能量源和直流电源等)中的一个或多个。
[0415]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述的“近端”以及“近端侧”是指靠近针头11的针尖的一端或一侧,“远端”以及“远端侧”是指远离针头11的针尖的一端或一侧。
[0416]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