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且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滤芯的自动化清洁设备。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在当前二次电池的生产制作工艺流程中,激光模切切割技术以其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被广泛应用。然而,这一技术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个显著的问题: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这些粉尘不仅会影响生产环境的清洁度,还可能对工人的健康构成威胁。
[0003]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通常的做法是通过除尘装置利用负压原理将切割后的粉尘吸走。然而,这一解决方案还存在一些其他缺陷。粉尘在经过除尘装置时,会有一定量的粉尘残留在滤芯表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滤芯表面会积累越来越多的粉尘,导致滤芯堵塞,负压降低,进而影响到除尘效果。
[0004] 为了保证除尘装置的正常运行,业内常规的做法是每半年至1年更换一次滤芯,这不仅增加了公司的运营成本,更换下来的滤芯若处理不当,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或者是采用水洗的方式清洁滤芯,然而水洗后的滤芯的二次使用效果不好,而且人工清洁的人力、时间,投入较大,对于环境污染也比较大。
[0005] 公告号为CN20599515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环保型脉冲除尘装置,通过对滤芯的内部吹压缩空气,从而实现对滤芯的除尘,然而由于设备结构的限定,只能对滤芯的内表面进行吹气,不仅效率低,而且清洁效果较差,为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申请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申请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2] 需要说明,如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他的步骤或元素。
[0023] 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4]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25]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6]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滤芯的自动化清洁设备,以解决现有的滤芯清洁效果较差的问题。
[0027] 下面通过以下实施例来对本申请的用于滤芯的自动化清洁设备进行详细说明。
[0028] 实施例一:如图1‑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清洁设备,包括:机箱主体10;以及设置于机箱主体10内的至少一组清洁机构20,清洁机构20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增减或调整布局。每组清洁机构20均独立运作,可单独完成滤芯1的全面清洁任务。
[0029] 为实现对滤芯1全方位的清洁,为此将清洁机构20设置为包括:滤芯安装板210,起到夹持的作用,用于对滤芯1进行固定;第一滤芯吹气组件220,用于向滤芯1的内表面提供气体,以对滤芯1内部的灰尘进行清洁;以及第二滤芯吹气组件230,用于向滤芯1的外表面提供气体,以对滤芯1的外部进行清洁;其中,第二滤芯吹气组件230与滤芯1安装板相对转动设置,并以旋转的方式使第
二滤芯吹气组件230上的气体作用于滤芯1的整个外表面上。
[0030] 通过第一滤芯吹气组件220和第二滤芯吹气组件230所提供的气体,这些气体在滤芯1内部和外部均形成强烈的冲刷,从而实现对滤芯1全方位的清洁。
[0031] 具体的,采用了将第二滤芯吹气组件230与滤芯1安装板相对转动的设计,通过将滤芯1安装板转动设置,将第二滤芯吹气组件230固定,或者是将滤芯1安装板固定,将第二滤芯吹气组件230转动设置,在旋转的过程中,第二滤芯吹气组件230上的气嘴233均匀分布气体,确保滤芯1外表面每一个角落都能得到充分的清洁。这种旋转式清洁方式不仅提高了清洁效率,还保证了清洁效果的均匀性和全面性。
[0032] 需要说明的是,滤芯1安装板具备快速拆装功能,其上具有与滤芯1相适配的六耳快拆座。
[0033] 需要说明的是,为进一步提高对滤芯1清洁的效果,为此将滤芯1安装板定向转动地设置于机箱主体10内,通过对滤芯1进行转动,借助离心力来去除其表面的灰尘。另一方面,通过将滤芯1安装板设置为可转动,以方便第二滤芯吹气组件230的布局。
[0034] 需要说明的是,机箱主体10的底部还设置有滚轮,以便于整台设备移动。
[0035]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的改进。
[0036] 如图3‑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清洁机构20还包括:第一动力组件240,用于驱动滤芯1安装板旋转。
[0037] 滤芯1安装板通过中空的转轴转动设置于机箱主体10上,且中空的转轴一端穿过滤芯1安装板,第一动力组件240用于驱动中空的转轴转动;第一滤芯吹气组件220包括:第一脉冲阀221,其上具有进气端口和出气端口;第一气源222,与第一脉冲阀221的进气端口相连通;以及排气管223,一端与第一脉冲阀221的出气端口相连,另一端从中空的转轴一端伸入,并从另一端伸出。
[0038] 由于第一滤芯吹气组件220所提供的气体要作用于滤芯1的内部,也就是说排气管223需要穿过滤芯1安装板后再伸入至滤芯1内,为此通过采用中空的转轴来对滤芯1过滤板进行连接,中空的转轴通过轴承转动的安装在机箱主体10内,并竖直设置,然后中空的转轴的下端与滤芯1安装板相连,第一滤芯吹气组件220上的排气管223则穿过中空的转轴后从滤芯1安装板的下方伸出,当滤芯1被固定在滤芯1安装板上后,第一气源222所吹出的气体通过排气管223能直接作用于滤芯1内,从而实现对滤芯1的内部清洁。
[0039] 需要说明的是,为实现对中空的转轴的驱动,为此第一动力组件240包括:第一电机241,被固定在机箱主体10内;第一主动同步轮242,设置于第一电机241的输出端上;第一从动同步轮243,设置于中空的转轴上;以及第一同步带244,与第一主动同步轮242和第一从动同步轮243相连。通过采用皮带传动的方式实现对中空的转轴的驱动。
[0040]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的改进。
[0041]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滤芯吹气组件230包括:第二脉冲阀231,其上具有进气端口和出气端口;第二气源232,与第二脉冲阀231的进气端口相连通;以及气嘴233,与第二脉冲阀231的出气端口相连,气嘴23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气孔234,出气孔234正对于位于滤芯1安装板上的滤芯1的外表面。
[0042] 同样的,滤芯1的外表面也通过气体进行清洁。
[0043] 需要说明的是,为能够使得从气嘴233上排出的气体能作用于滤芯1的整个外表面,为此可将气嘴233设置成长条状,并在气嘴233上沿竖直方向开设若干个气孔,然而这种设计虽然能够实现对滤芯1的外表面的清洁,但清洁效果较差,主要因素是气嘴233上的若干个气孔被分流,导致排出的气体的强度不足,进而影响清洁。为此申请人将气嘴233上的气孔少量设置,然后将气嘴233沿滤芯1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即通过驱动气嘴233滑动,从而使得气嘴233上的气孔所排出的气体能全方位的作用于滤芯1的整个外表面。
[0044]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气源222和第二气源232分别为两个储气罐,通过储气罐进行供气。
[0045] 实施例四: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的改进。
[0046]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动力组件250包括:滑轨251,沿竖直方向滑动的布设在机箱主体10内;滑动座252,滑动设置于滑轨251上;以及动力部,用于驱动滑动座252在滑轨251上移动;其中,气嘴233设置于滑动座252上。
[0047] 动力部包括:第二主动同步轮253,设置于滑轨251的其中一端;第二从动同步轮254,设置于滑轨251的另一端;第二同步带255,与第二主动同步轮253和第二从动同步轮
254相连;以及第二电机256,用于驱动第二主动同步轮253转动;
其中,滑动座252设置于第二同步带255上。
[0048] 同样的通过采用皮带传动的方式实现对滑动座252的线性驱动,以实现对滑动座252上的气嘴233的移动速度精准调控。
[0049] 实施例五: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的改进。
[0050]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粉尘收集组件30,设置于清洁机构20的下方,用于收集从滤芯1上掉落的粉尘。
[0051] 通过设置粉尘收集组件30,以起到对从滤芯1上掉落的粉尘进行收集的目的。
[0052] 需要说明的是,为使得整个机箱主体10内能布设多组清洁机构20,为此可将机箱主体10设置为上中下三个部分,滤芯1安装板被设置在中间部分,即滤芯1安放在中间,下方部分则用于布设粉尘收集组件30,上方部分则用于布设第一动力组件240等装置。
[0053] 关于粉尘收集组件30,其主要由收集漏斗310以及收集桶320组成,在滤芯1清洁过程中,其上大部分的粉尘会通过收集漏斗310最终落入在收集桶320内,然后还有一部分会漂浮在空气中,为此在机箱主体10的侧端,还开设有负压端口40,以负压的方式用于将机箱主体10内悬浮的粉尘向外排出。
[0054]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