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种基于双层纸板快速折叠成型纸板结构和纸托

一种基于双层纸板快速折叠成型纸板结构和纸托公开 发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包装箱用纸托内衬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双层纸板快速折叠成型纸板结构和纸托。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纸箱纸盒内衬,尤其是纸托产品,在现代包装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其环保、可回收以及良好的缓冲性能而受到青睐:
[0003] 1.环保优势:纸托主要由纸浆制成,是一种可持续的包装解决方案,可完全回收再利用,符合全球日益增长的环保需求。相较于传统塑料泡沫材料,它在生产和废弃后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0004] 2.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多种行业,包括但不限于电子产品、食品(如鸡蛋、水果)、精密仪器、玻璃陶瓷制品、工艺品等。尤其适合对静电敏感或易碎产品的保护。
[0005] 3.缓冲性能:具备良好的缓冲和减震性能,能有效保护产品免受运输过程中的冲击和振动损伤。
[0006] 4.成本效益:随着技术进步,纸托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生产周期短,原材料成本也较为经济。
[0007] 5.定制化设计:可以根据不同产品的形状和保护需求进行定制设计,包括波形、台形、半圆形等多种结构要素,以达到最佳的保护效果。
[0008] 但是,现有的纸托目前存在以下不足:
[0009] 1.人工依赖:部分纸托产品仍需人工折叠成型,特别是在定制化程度高、结构复杂的纸托生产中(需要对四周侧壁提出缓冲需求的支撑和缓冲结构),自动化程度有限,增加了人力成本和生产时间。
[0010] 2.结构复杂性:对于需要具备四周缓冲防护能力或特殊形状的纸托,可能需要多张纸板材料粘接折叠成型,这不仅增加了材料成本,也影响纸托成型的耗时,导致人工装箱效率低,产能下降。
[0011] 3.适用性差:对于不同的产品包装需求,纸托内衬的尺寸、形状、防护和缓冲等级、强度厚度需求,都存在差异,针对这些差异,通常都需要重新设计纸板成型造型,这导致了不同规格型号的纸托成型方式存在差异性,进一步导致人工加工过程中繁琐度增加,降低了产能。
[0012] 综上所述,尽管纸托产品在环保和成本控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其生产效率、物理性能及在特定条件下的适用性仍存在一定的局限,这些是未来技术改进和创新的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0046] 实施例1:一种基于双层纸板快速折叠成型纸板结构,纸板结构整体呈长条状在长度方向上为上下对称式的布局,:
[0047] 纸板本体,一体成型的纸板板面,包括位于中心部位的上层底板面11、两个内侧板面13、两个外侧板面14、两个折叠顶面15和位于纸板上下两端处的下层底板面12,下层底板面12的背面外翻后与上层底板面11之间的重叠部构成第一粘接部51;
[0048] 第一横向折痕41,为两条,设置在纸板本体中部,以横向中线对称式设置,两条第一横向折痕41之间形成上层底板面11;
[0049] 第二横向折痕42,为两条,横向贯穿纸板本体的宽面,作为内侧板面13和外侧板面14的相连折叠边,
[0050] 第一竖向切缝45,为四条,分别沿两个内侧板面13的两竖边侧边重合切缝,且第一竖向切缝45的底端均超过第一横向折痕41但两条第一竖向切缝45互不接通,而顶端不与第二横向折痕42连通;第一竖向切缝45的底端横向至纸板边缘之间构成端部支柱面16,端部支柱面16的底边为连接至第一竖向切缝45的第三辅助折痕33,顶边为肩部折痕30;所处同意内侧板面13上的两条第一竖向切缝45的顶端之间的连线构成第四横向折痕44;
[0051] 第三横向折痕43,为两条,横向设置于纸板本体的两端,第三横向折痕43至纸板本体端部的边缘之间作为下层底板面12;
[0052] 侧向支撑板20,每侧至少一个,开设在所述内侧板面13或外侧板面14上,仅有一条横向边为连接的第一辅助折痕31,其余边缘为n形切缝22,侧向支撑板20的中部横向设置有第二辅助折痕32,第二辅助折痕32至n形切缝22之间的背面作为第二粘接部52。
[0053] 本发明的纸板结构,是一张整体纸板,经过刀模机完成自动切缝、压痕、切割成型制成,可以通过人工后机器自动翻折并粘接预处理成型。核心特点是通过一张完整纸板,预折粘贴后,形成双层面板的待用纸板。纸板本体采用长条状、上下对称式布局,中心部位为上层底板面11,两端为下层底板面12,通过第一粘接部51和第二横向折痕42将外侧板面14向外翻折后,正好使得下层底板面12位于上层底板面11下方,并具有上层底板面11一半的粘接区域,纸板两端同样翻折粘接后,另一端的下层底板面12也粘接于上层底板面11的另一半,形成对接,整体形成双层底板和内侧板面13、外侧板面14相互重叠的双层纸板形态,且实现双层底面板的固定,增强底部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便于运输、存储。
[0054] 当使用时,从两端向内挤压纸板的两个内侧板面13,两端的纸板会随第一横向折痕41向内立起并收拢,在这个过程中,因为肩部折痕30、第二横向折痕42、第三辅助折痕33的共同引导,端部支柱面16会从外侧板面14上脱离,顺势立起,从而形成一个条状的立边结构,而内侧板面13在第二横向折痕42和第四横向折痕44引导下,也从外侧板面14上脱离,顺势立起,此时折叠顶面15也成型,从而整体上形成一个相对于外侧板面14之间构成的夹层腔体;从而形成一个在两端、两侧四个方向上的厚度纸架支撑,而在中部形成一个用于置物的空腔区域,配合上双层纸板的底面,对内置物形成了多面防护支撑的结构。
[0055] 优选地,所述外侧板面14和内侧板面13的高度尺寸相适配对应,使得外侧板面14沿第二横向折痕42向外翻折后,下层底板面12能与上层底板面11的横向中线划分的一半相重叠,且翻折后的第三横向折痕43至第三辅助折痕33的间距与第二横向折痕42到肩部折痕30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肩部折痕30至第一竖向切缝45的顶端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第三辅助折痕33至至第一竖向切缝45的底端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肩部折痕30至第三辅助折痕33的间距与所述第一横向折痕41至第四横向折痕44的间距相等;所述第一辅助折痕31至第二辅助折痕32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第四横向折痕44与第二横向折痕42之间的间距相等。这样成型的纸托整体呈立方体形,具有规则的矩形框架,能适配大多数常见包装箱。
[0056] 在本实施例中,侧向支撑板20设置在内侧板面13中部,随着折叠过程中,内侧板面13和外侧板面14的分离,因侧向支撑板20两端均被分别固定,因此被拉开横在二这中间,形成一个支撑立面功能的L型支撑面结构。
[0057] 具体的,所述外侧板面14沿第二横向折痕42向外翻折后,在上层底板面11的背部与下层底板面12的背部重叠区域的第一粘接部51进行粘接,在第二粘接部52与外侧板面14的背部接触区域进行粘接,使得纸板本体两端对折后,能沿两条第一横向折痕41各自折叠立起相对,端部支柱面16以肩部折痕30和第三辅助折痕33的引导下,相对向内展开,构成两端面的端部支撑架,所述内侧板面13和外侧板面14之间沿第一横向折痕41、第二横向折痕42、第四横向折痕44展开后形成一个侧面的夹层支撑架,所述侧向支撑板20在第二粘接部
52、第一辅助折痕31、第二辅助折痕32的引导下向夹层内侧弯折形成一个侧部L型支撑面,为侧面的夹层支撑架提供支撑强度。
[0058] 这样的结构设计,提高端部和侧部架体的整体支撑强度:针对侧部架体,在内侧板面13或外侧板面14上均可设置侧向支撑板20,通过第一辅助折痕31、第二辅助折痕32和第二粘接部52的协同作用,折叠形成L型支撑面,为侧部的夹层支撑架提供额外的支撑强度。而针对端部架体,则在外侧板面14的两侧边处,通过切缝和折痕的设计,也构成了L型支撑条21或支撑舌结构,配合折叠过程中粘接部的固定限位和折痕的拉扯成型,也能形成L型的支撑面,以提供端部支撑架的整体强度,且均能够在折叠纸板的过程过程中被拉拽展开并成型,无需其他额外操作,在保证组装效率的前提下,也保证了纸托的支撑防护强度,可以快速形成具备四向支撑防护的纸托结构。
[0059] 实施例2:所述外侧板面14的两侧边上设有L型切缝,切出一个仅有一条连接折边的第一L型支撑条21,并设置有第四辅助折痕34和第五辅助折痕35,第四辅助折痕34横向连接L型切缝的端点,第五辅助折痕35到第一L型支撑条21的端部之间构成第三粘接部53,外侧板面14沿第二横向折痕42外翻后,所述第三粘接部53与端部支柱面16的背部粘接固定,使得挤压成型时,第一L型支撑条21能随之被拉伸展开形成L型支撑,为端面的端部支撑架提供支撑强度。
[0060]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包装盒的外侧板面14上引入特定的结构元素,以增强其端部的支撑强度,确保在承受外部压力时仍能保持结构稳定。L型切缝与支撑条在外侧板面14的两侧边上,设计了L型切缝,这一切缝不仅限定了第一L型支撑条21的位置和形状,而且保留了一条连接折边,确保支撑条与主体结构的连通性。这样的设计允许支撑条在需要时被轻松展开,同时保持与主面板的连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意外脱落。为了进一步优化支撑条的展开和定位,在L型切缝的端点横向设置了第四辅助折痕34,这条折痕的作用是引导支撑条在正确方向上展开;同时,第五辅助折痕35从支撑条的端部延伸至其展开后的预期位置,与第四辅助折痕34共同定义了第三粘接部53的粘接位置。这一粘接过程不仅是物理连接的建立,更重要的是它确保了第一L型支撑条21在包装盒挤压成型的过程中能够随外侧板面14的运动而被拉伸展开,最终形成稳固的L型支撑结构。第一L型支撑条21在包装盒受压时能迅速展开并锁定到位,形成L型支撑,显著增强了端部支撑架的结构强度。
[0061] 实施例3:所述外侧板面14的两侧上开设有从中部起始贯穿至边缘外的第二竖向切缝46,将外侧板面14的两侧各切出一条第二L形支撑条,第二L形支撑条上设有第六辅助折痕36和第七辅助折痕37,第六辅助折痕36横向连接第二竖向切缝46的端点,第七辅助折痕37到第二L形支撑条的端头之间构成第四粘接部54,外侧板面14沿第二横向折痕42外翻后,所述第四粘接部54与端部支柱面16的背部内粘接固定,使得挤压成型时,第二L形支撑条能随之被拉伸展开形成L型支撑,为端面的端部支撑架提供支撑强度,并为支撑架的竖向边提供双层纸板加厚支撑作用。
[0062]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形态设计的L形支撑条,即第二L形支撑条,在这个实施例中,外侧板面14的两侧边缘经过精心布局,各自增设了一条从板面中部延伸至边缘外的第二竖向切缝46,这一设计不仅巧妙,而且实用,它有效地将外侧板面14的两侧各自切分出一条第二L形支撑条,这种结构上的变化为后续的折叠和加固提供了基础。为了确保第二L形支撑条能够在最终成型时正确并牢固地展开,设计中还融入了两个辅助折痕:第六辅助折痕36和第七辅助折痕37。其中,第六辅助折痕36横向贯穿第二竖向切缝46的两端点,这有助于引导和控制L形支撑条的折叠方向;第七辅助折痕37则位于第二L形支撑条的端头附近,它与第六辅助折痕36共同界定了一个被称为第四粘接部54的区域。当外侧板面14依据设计沿着第二横向折痕42向外翻折后,第四粘接部54便精准对接并粘接固定于端部支柱面16的背部内部,这样的安排确保了在实际的挤压成型过程中,第二L形支撑条能够顺畅地拉伸展开,最终形成稳定的L型结构,为端面的支撑架提供了显著增强的支撑强度。而本实施例中的结构设计,还具备加强端部支柱面16的强度,由于使用了第二竖向切缝46的设计,使得第二L形支撑条的第四粘接部54长度较长,粘贴在端部支柱面16上,使得端部支柱面16的底部形成双层纸板粘接的加厚结构,从而进一步要提高了端部支柱面16的竖向支撑强度和侧向支撑强度。
[0063] 实施例4:在一个外侧板面14上的两端处,设置有仅有一边为连接折痕的支撑舌片24,支撑舌片24由双直角切缝23切成,包括第八辅助折痕38和第九辅助折痕39,第九辅助折痕39至支撑舌片24的端头之间构成第五粘接部55;翻折后,第五粘接部55与端部支柱面16的背部粘接,使得挤压成型时,支撑舌片24能随之被拉伸展开形成L型支撑,为端部支柱面
16构成的端部支撑架提供支撑强度。优选地,所述第一竖向切缝45或第二竖向切缝46,以及n形切缝22为不小于1mm的切槽结构,所述n形切缝22的弯折部为圆角形状;所述切槽结构的两端为圆弧端。
[0064]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形态设计的L形支撑条,即支撑舌片24,该种结构于外侧板面14两端的局部优化,通常适用于需要较宽的端面架体结构时使用,当需要提高端部的支撑强度即端部支柱面16的宽度时,通常大于7cm,此时,如果还向实施例2、3中的结构,从外侧板面14上切出支撑条,那么会降低外侧板面14的整体面积,削弱侧面的支撑强度。因此,在外侧板面14的每一端,设计并实施了一种特殊的支撑结构——支撑舌片24。这些支撑舌片24通过精确的双直角切缝23被切割而成,每个切缝仅在一边保留了连接折痕,这样的设计既保证了支撑舌片24与外侧板面14的牢固连接,又便于在必要的时候实现自由折叠和展开。支撑舌片24上还巧妙地设置了第八辅助折痕38和第九辅助折痕39,其中第八辅助折痕38沿切缝的一侧横向布置,确保了支撑舌片24的折叠方向与精确度;第九辅助折痕39则延伸至支撑舌片24的端头附近,与第八辅助折痕38共同界定出第五粘接部55。当包装盒在组装或成型过程中,外侧板面14依据预先设计的折痕进行翻折,第五粘接部55随之精确对接并粘接到端部支柱面16的背部。这个粘接步骤不仅简单高效,而且确保了支撑舌片24在受到挤压或承载重量时,能够平滑且稳定地展开成为L型结构,从而为由端部支柱面16构建的端部支撑架提供强大的支撑力。通过这种结构设计,不仅显著提升了端部的承重能力,还能有效分散压力,减少因外力导致的变形或损坏风险,尤其适用于装载较重或易碎物品的包装需求。实施例4通过创新的支撑舌片24设计,不仅优化了包装结构的稳定性和耐用性,还展现了在有限的材料和空间条件下,如何通过精细的结构设计实现功能和效能的最大化,为包装行业提供了一个高效且实用的解决方案。
[0065] 实施例5:一种双层纸板快速折叠成型的纸托,包括:
[0066] 双层底面板,包括上层底板面11,和从上层底板面11底面通过重叠后构成的第一粘接部51粘接固定的下层底板面12,
[0067] 外侧板面14,与所述下层底板面12通过第三横向折痕43连接,折叠后能沿第三横向折痕43形成垂直面关系;
[0068] 折叠顶面15,与所述外侧板面14通过第二横向折痕42连接,并通过第四横向折痕44连接至内侧板面13,第二横向折痕42与第四横向折痕44之间构成的平面为所述折叠顶面
15;
[0069] 内侧板面13,由第四横向折痕44和第一横向折痕41之间构成,通过第一横向折痕41连接至所述上层底板面11;
[0070] 端部支柱面16,由内侧板面13两端通过第一竖向切缝45半分离式构成,其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肩部折痕30和第三辅助折痕33连接至折叠顶面15和上层底板面11,端部支柱面16与外侧板面14和下层底板面12共同构成一个端部支撑架结构;端部支柱面16、内侧板面
13和外侧板面14的高度均保持相等;
[0071] 侧向支撑板20,开设在外侧板面14上或外侧板面14上,每一面上至少为一个,侧向支撑板20的横向边为连接边的第一辅助折痕31,通过第二粘接部52的固定和第二辅助折痕32的引导,能在折叠后呈L型,L型支撑面连接内侧板面13和外侧板面14之间,且其的宽度与内侧板面13和外侧板面14之间的夹层厚度相等。
[0072] 优选地,在外侧板面14上的两侧,设置有沿外侧板面14边缘向内,基于L型切缝切成的第一L型支撑条21;或基于第二竖向切缝46贯穿至下层底板面12长边切成的第二L型支撑条21;
[0073] 第一L型支撑条21和第二L型支撑条21上,分别设置有第四辅助折痕34与第五辅助折痕35、和第六辅助折痕36与第七辅助折痕37,分别形成第三粘接部53和第四粘接部54,均用于和翻折后端部支柱面16的底面粘接固定,使得在纸托折叠成型后,端部支柱面16与外侧板面14之间,形成L型支撑。
[0074] 优选地,在外侧板面14上的两侧,设置有沿双直角切缝23切出的仅有一条连接边的支撑舌片24,支撑舌片24的宽度小于端部支柱面16的宽度,所述支撑舌片24上通过第八辅助折痕38和第九辅助折痕39,配合第五粘接部55与端部支柱面16的底面粘接后,在在纸托折叠成型后,端部支柱面16与外侧板面14之间,形成L型支撑。
[0075] 实际使用本实施例中的纸托时:
[0076] 在产品包装过程中,使用本实施的纸托折叠成型方法,可以实现快速高效地装入包装箱并为产品提供全面的保护。
[0077] 1、初始准备:确保纸托的所有折痕如第一至第四横向折痕44、肩部折痕30、第三辅助折痕33等以及切缝都已预先压好或切割,以便于顺畅折叠。基于不同的尺寸需求,确定特定结构的纸托纸板结构选择正确。
[0078] 2、折叠成型:挤压内侧板面13:首先,从纸托的两端向内轻轻挤压两个内侧板面13。随着压力的施加,第一横向折痕41引导内侧板面13向内立起,同时端部支柱面16受肩部折痕30、第二横向折痕42和第三辅助折痕33的影响,从外侧板面14上自动脱离并立起来,形成两端的支撑结构。随着内侧板面13沿第二横向折痕42和第四横向折痕44立起,折叠顶面
15也随之成型,中间形成了一个用于放置产品的开放空腔,而双层底面板提供了底部的支撑。在该挤压折叠过程中,侧向支撑板20利用在外侧板面14上的折痕和粘接部,折叠成L型结构,连接于内侧板面13和外侧板面14之间,进一步增强了侧部的支撑强度。与此同时,纸托的两端通过端部支柱面16和特定的折痕设计,在折叠该过程中,也能展开具有形成稳定的L型支撑架,增加了端部的承重能力。
[0079] 3、完成与使用:纸托自动形成了四周和底部的全方位支撑结构,中间留有用于放置产品的空腔。此时的纸托可以快速地装入包装箱中。整个过程设计得既简便又高效,确保了包装的快速性及产品的安全性,适合大规模生产作业。
[0080]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