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种电脑远程控制方法及系统

一种电脑远程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专利 发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脑远程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脑远程控制方法及系统。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多数的电脑均存储有大量文件等信息,存在电脑远程控制的需求,因此如何在保证稳定性与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这一要求就成为了相关技术发展方向。
[0003] 现有技术中,利用一台有线连接的电脑,并且这台电脑的主板、网卡都需要支持远程唤醒功能。具体操作步骤为:首先打开设备管理器将网卡设置中的的网络唤醒功能打开;然后利用一台合适路由器,为其刷入openwrt固件后与电脑有线连接,并将其与电脑绑定;
最后对防火墙等进行若干相关设置后即可实现网络远程唤醒,但是上述操作对电脑硬件要求较高,设置过程复杂,难以普及。
[0004]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电脑远程控制方法及系统,便于用户远程控制电脑。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说明书应用于其它类似情景。除非从语言环境中显而易见或另做说明,图中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结构或操作。
[0020] 图1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一种电脑远程控制系统的模块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电脑远程控制系统可以包括远程开关机设备、服务器模块、远程设备、远程控制软件及物理状态采集装置。
[0021] 远程开关机设备可以串联在电脑的主板与机箱前置面板之间。其中,机箱前置面板是机箱外部的一个部分,通常位于机箱的前面。它包含了多个接口和按钮,用于方便用户与计算机进行交互,而无需打开机箱。这些接口和按钮包括但不限于:电源按钮,用于开启或关闭计算机电源;重启按钮,用于在不关闭电源的情况下重新启动计算机;USB接口:提供USB端口,用于连接USB设备,如键盘、鼠标、U盘、外部硬盘等;指示灯,如硬盘指示灯(HDD LED)和电源指示灯(Power LED),用于显示电脑的工作状态。
[0022] 具体的,远程开关机设备可以串联在电脑的主板与机箱前置面板的开关机按钮、复位按钮之间,并通过机箱前置面板的电源指示灯接口的电平信号判断电脑的运行状态。
[0023] 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设备还用于基于机箱前置面板的开关机按钮的按钮信号,控制电脑开机。远程设备还用于基于机箱前置面板的关机按钮的按钮信号,控制电脑关机。远程设备还用于基于机箱前置面板的复位按钮的按钮信号,控制电脑复位。
[0024] 具体的,当用户在电脑未启动的状态下,手动按下开关机按钮时,机箱前置面板触发开机信号至主板,进行电脑开机。当用户在电脑启动的状态下,手动按下开关机按钮时,机箱前置面板触发关机信号至主板,进行电脑关机。当用户在电脑启动的状态下,手动按下复位按钮时,机箱前置面板触发复位信号至主板,进行电脑复位。实现了手动开机和远程开机的兼容。
[0025] 远程开关机设备可以使用一体9Pin杜邦连接线连接主板,与主板通讯及供电。远程开关机设备预留一个独立的供电接口,在主板不支持USB关机供电的情况下,仍能通过ATX(Advanced Technology eXtended)电源的待机5V供电。
[0026] 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设备还可以用于在远程开关机设备完成电脑的开机后,发起童锁指令。服务器模块还用于将童锁指令发送至远程开关机设备,远程开关机设备还用于基于童锁指令,在接收到机箱前置面板的关机按钮的按钮信号或复位按钮的按钮信号后,保持电脑处于开机状态。
[0027] 具体的,当远程开关机设备接收到童锁指令后,开关机按钮或复位按钮再被手动按下时,远程开关机设备不会再发送关机信号或复位信号至主板。
[0028] 服务器模块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与远程开关机设备进行通信。
[0029] 远程设备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与服务器模块通信。其中,远程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
[0030] 图2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建立远程开关机设备与远程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模块还可以用于建立远程开关机设备与远程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接收远程设备发起的关联建立请求,其中,关联建立请求包括远程开关机设备的标识信息,例如,远程开关机设备的唯一ID等;
基于关联建立请求,生成信息采集指令;
接收远程设备基于信息采集指令采集的远程端注册信息,其中,远程端注册信息包括设备注册信息(例如,远程设备的序列号、提供远程设备的制造商和具体型号信息、处理器型号、屏幕分辨率、屏幕尺寸、屏幕类型等)、用户注册信息(例如,人脸信息、指纹信息、瞳孔信息等)及操作验证密码,操作验证密码可以为数字密码、手势密码等,可以由用户自定义设置;
对远程端信息进行信息验证,信息验证通过后,重复执行发送验证操作信息至远程设备,接收远程开关机设备采集的电脑的状态信息,直至满足预设关联条件,其中,验证操作信息为操作机箱前置面板的开关机按钮、关机按钮或复位按钮中的一种,建立远程开关机设备与远程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
[0031] 具体的,可以基于以下流程对远程端信息进行信息验证:S11、获取设备注册信息,判断与完成注册的远程设备的设备注册信息是否一致,若是,调取设备注册信息一致的完成注册的远程设备的用户注册信息,执行S12,若否,执行S13;
S12、判断本次采集的用户注册信息是否满足预设质量要求(例如,清晰度要求、完成度要求等),若是,判断调取设备注册信息一致的完成注册的远程设备的用户注册信息与本次采集的用户注册信息是否一致,若是,执行S14,若否,拒绝本次关联建立请求,并反馈对应的提示信息至远程设备;
S13、判断本次采集的用户注册信息是否满足预设质量要求(例如,清晰度要求、完成度要求等),若是,执行S14,若否,拒绝本次关联建立请求,并反馈对应的提示信息至远程设备;
S14、判断本次采集的操作验证密码是否符合预设要求(例如,格式要求等)若是,执行建立远程开关机设备与远程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的流程,若否,拒绝本次关联建立请求,并反馈对应的提示信息至远程设备。
[0032] 可以通过以下流程建立远程开关机设备与远程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S21、服务器模块发送开机验证操作信息至远程设备,用于指示用户完成手动开机操作,若在预设时间段内采集到电脑的状态信息从关机状态变为开机状态,则操作验证成功,执行S22,若在预设时间段内采集到电脑的状态信息未从关机状态变为开机状态,则操作验证失败,拒绝本次关联建立请求,并反馈对应的提示信息至远程设备,执行S12;
S22、服务器模块基于电脑的状态信息,生成验证操作信息至远程设备,用于指示用户对电脑完成对应的验证操作,例如,电脑处于开机状态,则验证操作可以为关机操作或复位操作,又例如,电脑处于关机状态,则验证操作可以为开机操作,执行S23;
S23、接收远程开关机设备在验证操作信息发送后的预设时间段内采集的电脑的状态信息,判断电脑的状态信息与验证操作信息是否对应,例如,验证操作为关机操作,则电脑在验证操作信息发送后的预设时间段内从开机状态变为关机状态,则与验证操作信息对应,执行S24;
S24、验证操作的次数是否大于预设次数阈值,若是,则判定满足预设关联条件,建立远程开关机设备与远程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若否,执行S22。
[0033] 远程设备可以用于发起开机指令,服务器模块用于基于开机指令,通过远程开关机设备控制电脑远程开机。
[0034] 图3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通过远程开关机设备控制电脑远程开机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模块基于开机指令,通过远程开关机设备控制电脑远程开机,包括:基于开机指令及远程设备的远程端注册信息,对远程设备进行设备验证,并对操作验证密码进行验证,具体的,判断远程设备的设备信息与设备注册信息是否一致,并判断操作验证密码与远程设备注册时提供的操作验证密码是否一致,若均一致,则判定设备及操作验证密码验证通过;
设备及操作验证密码验证通过后,基于开机指令的时间标签和开机指令间隔时间,确定开机指令的操作风险值;
基于开机指令的操作风险值,判断是否进行身份信息验证;
当判定进行身份信息验证时,通过远程设备采集用户验证信息,基于远程端注册信息及用户验证信息,进行身份信息验证,身份信息验证通过后,通过远程开关机设备控制电脑远程开机;
当判定不进行身份信息验证时,通过远程开关机设备控制电脑远程开机,具体的,服务器模块可以将开机指令发送至远程开关机设备,远程开关机设备触发开机信号至主板,进行电脑开机。
[0035] 具体的,开机指令的时间标签可以表征开机指令的发起时间,开机指令间隔时间可以表征远程设备的本次开机指令与发起的上一次开机指令之间的时间间隔。
[0036]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模块基于开机指令的时间标签和开机指令间隔时间,确定开机指令的操作风险值,包括:获取远程设备的历史开机指令的时间标签,基于远程设备的历史开机指令的时间标签和开机指令的时间标签,确定第一风险参数;
获取其它的远程设备的历史开机指令的时间标签,基于其它的远程设备的历史开机指令的时间标签和开机指令的时间标签,确定第二风险参数;
基于第一风险参数和第二风险参数,确定开机指令的操作风险值。
[0037] 具体的,可以根据远程设备的历史开机指令的时间标签,计算相邻两次历史开机指令的最短间隔时间,并确定远程设备在不同时间段的操作频率。
[0038] 可以基于以下公式计算远程设备在某个时间段的操作频率:
[0039] 其中, 为第i个远程设备在第t个时间段的操作频率, 为第i个远程设备的历史开机指令的总数, 为第i个远程设备在第t个时间段发起的历史开机指令的数量。例如,以一天为一个操作周期,将一天按照两个小时为一个时间段,确定12个时间段,计算远程设备在不同时间段的操作频率。
[0040] 可以基于以下公式计算第一风险参数:
[0041] 其中, 为第一风险参数, 为时间间隔风险参数,当开机指令间隔时间小于远程设备对应的最短间隔时间时, 为1,否则, 为0, 为第i个远程设备在当前时间段的操作频率,可以代入到 得到, 为时间段的总数。
[0042] 可以根据其它的远程设备的历史开机指令的时间标签,基于其它的远程设备的历史开机指令的时间标签,计算每个其它的远程设备在不同时间段的操作频率,进而计算不同时间段的操作频率均值。
[0043]
[0044] 其中, 为第t个时间段的操作频率均值, 为第j个远程设备在第t个时间段的操作频率,为其它的远程设备的总数。
[0045] 可以基于以下公式计算第二风险参数:
[0046] 其中, 为第二风险参数, 为当前时间段的操作频率均值,可以代入到 得到。
[0047] 可以基于以下公式计算操作风险值:
[0048] 其中, 为操作风险值, 及 均为预设权重,且 。
[0049] 远程设备可以用于发起关机指令,服务器模块用于基于关机指令,通过远程开关机设备控制电脑远程关机。
[0050] 具体的,服务器模块可以将关机指令发送至远程开关机设备,远程开关机设备触发关机信号至主板,进行电脑远程关机。
[0051] 远程设备可以用于发起复位指令,服务器模块用于基于复位指令,通过远程开关机设备控制电脑远程复位。
[0052] 具体的,服务器模块可以将复位指令发送至远程开关机设备,远程开关机设备触发复位信号至主板,进行电脑远程复位。
[0053] 远程控制软件可以安装在电脑上。远程设备还可以用于在远程开关机设备完成电脑的开机后,发起控制指令,服务器模块还用于基于控制指令和远程控制软件,控制电脑操作。
[0054] 具体的,在远程开关机设备完成电脑的开机后,服务器模块建立远程设备与电脑之间的通信通道,用户在远程设备发送控制指令(例如,鼠标操作、键盘输入、文件传输等),控制指令通过服务器模块转发到电脑的远程控制软件,电脑的远程控制软件接收到控制指令后,解析并执行相应的操作,操作结果(例如,屏幕图像、文件传输状态等)通过服务器模块返回给远程设备,远程设备实时显示电脑的屏幕图像和操作结果,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操作或调整。
[0055]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模块包括服务器分配单元及多个服务器单元,其中,服务器分配单元用于为远程设备分配最优服务器单元,最优服务器单元用于基于远程设备发起的开机指令,通过远程开关机设备控制电脑远程开机,还用于远程设备发起的关机指令,还用于基于远程设备发起的关机指令,通过远程开关机设备控制电脑远程关机,还用于基于远程设备发起的复位指令,通过远程开关机设备控制电脑远程复位,还用于在远程开关机设备完成电脑的开机后,基于远程设备发起的控制指令和远程控制软件,控制电脑操作。
[0056] 具体的,服务器分配单元可以对服务器池中的每台服务器单元进行实时监控,收集其CPU使用率、内存占用、磁盘I/O、网络带宽等关键性能指标,确定服务器单元的当前负载情况,根据远程设备的性能要求和服务需求,选择配置和性能相匹配的服务器单元,作为候选服务器单元,考虑远程设备的地理位置,选择与其地理位置相近且考虑负载均衡,作为最优服务器单元进行分配,以减少网络延迟和提高访问速度,确保请求能够均匀分配到各个服务器单元上。
[0057] 物理状态采集装置设置在电脑上,物理状态采集装置可以用于在远程开关机设备完成电脑的开机后,获取电脑的物理状态信息,例如,电脑的温度、声音、振动情况等。
[0058] 远程控制软件还可以用于在远程开关机设备完成电脑的开机后,获取电脑的运行状态信息。
[0059]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模块还可以用于:基于电脑的运行状态信息和电脑的物理状态信息,判断电脑的运行是否发生异常;
当判定电脑的运行发生异常时,生成第一异常提示信息,并将第一异常提示信息发送至远程设备。
[0060]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模块基于电脑的运行状态信息和电脑的物理状态信息,判断电脑的运行是否发生异常,包括:最优服务器单元基于远程设备发起的控制指令,生成电脑的运行状态预测信息和电脑的物理状态预测信息;
基于电脑的运行状态信息和电脑的物理状态信息以及电脑的运行状态预测信息和电脑的物理状态预测信息,判断电脑的运行是否发生异常。
[0061] 具体的,可以通过多个状态预测模型根据远程设备在本次远程控制的控制指令序列,生成电脑的运行状态预测信息和电脑的物理状态预测信息,其中,控制指令序列可以包括本次远程控制过程中,远程设备发起的控制指令,多个状态预测模型的类型可以不同,例如,一个状态预测模型可以为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模型,另一个状态预测模型为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模型。通过第一相似度模型计算任意两个状态预测模型生成的电脑的运行状态预测信息和电脑的物理状态预测信息之间的预测相似度,其中,第一相似度模型可以为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模型。根据以下公式基于任意两个状态预测模型生成电脑的运行状态预测信息和电脑的物理状态预测信息之间的预测相似度,计算预测相似度离散参数:
[0062] 其中, 为预测相似度离散参数, 为第e个状态预测模型生成的电脑的运行状态预测信息和电脑的物理状态预测信息和第f个状态预测模型生成的电脑的运行状态预测信息和电脑的物理状态预测信息之间的预测相似度, 为状态预测模型的总数。
[0063] 当预测相似度离散参数小于或等于预设预测相似度离散参数阈值时,基于任意一个状态预测模型生成的电脑的运行状态预测信息和电脑的物理状态预测信息以及电脑的运行状态信息和电脑的物理状态信息,确定电脑的运行异常值。
[0064] 当预测相似度离散参数大于预设预测相似度离散参数阈值时,检索是否存在该远程设备发起的与当前的控制指令序列相似的历史控制指令序列,若是,则调取该历史控制指令序列对应的电脑的历史运行状态信息和电脑的历史物理状态信息,通过预测修正模型基于该历史控制指令序列对应的电脑的历史运行状态信息和电脑的历史物理状态信息和多个状态预测模型生成的电脑的运行状态预测信息和电脑的物理状态预测信息,生成修正后的电脑的运行状态预测信息和电脑的物理状态预测信息。若否,则检索是否存在其它远程设备发起的与当前的控制指令序列相似的历史控制指令序列,且,用于执行该历史控制指令序列的电脑的配置信息(例如,处理器配置、内存配置、存储设备配置、显卡配置等)与当前的电脑的配置相似,若存在,则通过预测修正模型基于该历史控制指令序列对应的电脑的历史运行状态信息和电脑的历史物理状态信息和多个状态预测模型生成的电脑的运行状态预测信息和电脑的物理状态预测信息,若不存在,则对多个状态预测模型生成的电脑的运行状态预测信息和电脑的物理状态预测信息取均值,作为修正后的电脑的运行状态预测信息和电脑的物理状态预测信息。基于修正后的电脑的运行状态预测信息和电脑的物理状态预测信息,计算电脑的运行异常值。其中,预测修正模型可以为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模型。
[0065] 可以通过序列相似度确定模型计算当前的控制指令序列与历史控制指令序列之间的序列相似度,当序列相似度大于预设序列相似度阈值时,当前的控制指令序列与历史控制指令序列相似。可以通过配置相似度确定模型基于两台电脑的配置信息,计算两台电脑的配置相似度,当两台电脑的配置相似度大于预设配置相似度阈值时,判定两台电脑的配置相似。其中,序列相似度确定模型和配置相似度确定模型可以均为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模型。
[0066] 基于以下公式计算电脑的运行异常值:
[0067] 其中, 为电脑的运行异常值, 及 均为预设权重,且 ,为电脑的第g种运行状态指标的实际值, 为电脑的第g种运行状
态指标的预测值, 为运行状态指标的总数, 为电脑的第h种物理状态指标的实际值, 为电脑的第h种物理状态指标的预测值, 为物理状态指标的总数。
[0068] 当电脑的运行异常值大于预设运行异常值阈值时,判定电脑的运行发生异常。可以通过异常诊断模型基于电脑的运行状态信息和电脑的物理状态信息以及电脑的运行状态预测信息和电脑的物理状态预测信息,判定电脑的异常原因,生成第一异常提示信息,并将第一异常提示信息发送至远程设备,其中,第一异常提示信息可以包括电脑的异常原因。
[0069] 图4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一种电脑远程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一种电脑远程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0070] 步骤401,在电脑的主板与机箱前置面板之间串联远程开关机设备;步骤402,在电脑安装远程控制软件;
步骤403,接收远程设备发起的开机指令;
步骤404,服务器模块基于开机指令,通过远程开关机设备进行电脑远程开机;
步骤405,在远程开关机设备完成电脑的开机后,接收远程设备发起的控制指令;
步骤406,服务器模块基于控制指令和远程控制软件,控制电脑操作;
步骤407,接收远程设备发起的复位指令;
步骤408,服务器模块基于复位指令,通过远程开关机设备进行电脑远程复位;
步骤409,接收远程设备发起的关机指令;
步骤410,服务器模块基于关机指令,通过远程开关机设备进行电脑远程关机。
[0071] 一种电脑远程控制方法可以由一种电脑远程控制系统执行,关于一种电脑远程控制方法的更多描述可以参见一种电脑远程控制系统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0072] 最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原则。其他的变形也可能属于本说明书的范围。因此,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替代配置可视为与本说明书的教导一致。相应地,本说明书的实施例不仅限于本说明书明确介绍和描述的实施例。

当前第1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相关技术
方法系统相关技术
电脑控制相关技术
黄异寻发明人的其他相关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