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业车辆

作业车辆公开 发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业车辆,其在将驾驶部覆盖的驾驶室的车顶部内具备用于进行驾驶室内的空气调节的空调单元。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以往,关于作为作业车辆的联合收割机,存在具备如下结构的联合收割机:在将驾驶部覆盖的驾驶室的车顶部内收容有用于进行驾驶室内的空气调节的空调单元,并且在车顶部的侧部设置有用于相对于空调单元而将外部空气导入的外部空气导入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结构:在车顶部内的后部,以左右横向排列的方式配置有构成空调单元的送风风扇以及热交换器。关于这种结构,在车顶部的周壁部的送风风扇附近的位置形成有使得构成外部空气导入部的管道的内部与车顶部内的空调收容部的内部连通的开口部。根据与空调单元相关的运转模式等并利用风门部对该开口部进行开闭。
[0004] 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2‑149896号公报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本发明为在将驾驶部覆盖的驾驶室的车顶部内设置有空调单元的结构,其中,以不利用空调单元的送风风扇直接吸引从将外部空气向车顶部内导入的外部空气导入口导入的外部空气的方式设置遮蔽部件,由此要抑制吸引含有尘埃的外部空气所引起的空调单元的动作不良。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47] 在以下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作业车辆,以联合收割机为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所涉及的作业车辆只要具备将驾驶部覆盖的驾驶室即可。作为应用本发明的作业车辆,除了自脱型联合收割机、普通型联合收割机等各种联合收割机以外,例如还能举出拖拉机、土木作业用的轮式装载机等。
[0048] 利用图1至图3对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作业车辆的联合收割机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将朝向联合收割机1的前方(图1中的左侧)时的左侧及右侧分别设为联合收割机1的左侧及右侧。
[0049] 如图1至图3所示,联合收割机1具备:行驶部2,其构成为具有左右一对的履带部3、3的履带式的行驶装置;以及行驶机体4,其由行驶部2支承。联合收割机1具备割取部5、脱粒部6、谷粒箱7、筛选部8、排出绞龙9以及排出秸秆处理部10。联合收割机1具备搭载于行驶机体4上的作为驱动源的发动机11。另外,联合收割机1具备将驾驶部12(参照图8)覆盖的驾驶室30。
[0050] 构成行驶部2的各履带部3具有:履带框架3a,其在行驶机体4的下方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支承于履带框架3a的驱动链轮3c等各种旋转体;以及卷绕于上述旋转体的履带3b。履带部3在驱动链轮3c接受发动机11的动力的传递而进行驱动。
[0051] 割取部5为用于一边割取田地的稻子、麦子等的穗杆一边将其取入的装置结构,并设置于行驶机体4的前部。割取部5在行驶机体4的前侧遍及联合收割机1的大致整个机体宽度地设置。割取部5相对于行驶机体4借助升降用的液压缸而装配为能够绕规定的轴转动,并设置为能够通过基于液压缸的伸缩动作的转动动作而进行升降调节。
[0052] 割取部5具有作为割取框架的割取支承机框5a,并构成为在该割取支承机框5a支承有分禾体5b、扶起装置5c、割刀装置5e以及穗杆输送装置5f。割取部5利用分禾体5b对田地的穗杆进行分禾,利用扶起装置5c将分禾后的穗杆扶起,利用穗杆输送装置5f将扶起的穗杆向后侧输送且利用割刀装置5e将其切断而进行割取。割取部5将割取的穗杆向脱粒部6输送。构成割取部5的各装置利用从发动机11传递的动力而工作。
[0053] 在行驶机体4上以横向排列状而设置有:脱粒部6,其对由割取部5割取的穗杆进行脱粒处理;以及谷粒箱7,其贮存从脱粒部6取出的谷粒。脱粒部6配置于机体左侧,谷粒箱7配置于机体右侧。
[0054] 脱粒部6具有:脱粒筒6a,其将前后方向设为旋转轴方向;以及穗杆供给装置,其设置于脱粒筒6a的左侧。穗杆供给装置夹持由割取部5割取的穗杆的根部并以使得穗稍处于脱粒筒6a侧的横卧姿势将穗杆向后方输送。穗杆供给装置具有:进给链,其卷绕于以左右方向为旋转轴方向的多个链轮;以及穗杆供给夹持体,其与进给链协作而夹持穗杆的根部。
[0055] 在行驶机体4上的脱粒部6的下方设置有对利用脱粒部6进行了脱粒处理的处理物进行筛选处理的筛选部8。筛选部8具有摆动筛选装置8a、和未图示的风力筛选装置以及谷粒输送装置。筛选部8利用摆动筛选装置8a对从脱粒部6掉落的处理物进行摆动筛选,并利用风力筛选装置对摆动筛选后的处理物进行风力筛选。筛选部8利用谷粒输送装置将风力筛选后的处理物中的谷粒朝向谷粒箱7且朝右侧输送,利用风力筛选装置将秸秆屑、尘埃等向后方吹飞而向机体的外部排出。利用谷粒输送装置朝向谷粒箱7输送的谷粒贮存于谷粒箱7。
[0056] 在行驶机体4上设置有将谷粒箱7内的谷粒向外部排出的作为谷粒排出装置的排出绞龙9。排出绞龙9借助在行驶机体4的右后侧设置的纵向取出输送机9b而设置为能够相对于行驶机体4回旋。利用内置有螺杆输送机的排出绞龙9对贮存于谷粒箱7的谷粒进行输送,并将其从设置于排出绞龙9的末端部的排出口9a排出。从排出口9a排出的谷粒投入至卡车的车厢、集装箱等。
[0057] 在行驶机体4上、且在脱粒部6的后方设置有对由脱粒部6进行脱粒处理后的排出秸秆进行处理的排出秸秆处理部10。排出秸秆处理部10具有排出秸秆输送装置10a以及排出秸秆切断装置10b。排出秸秆输送装置10a将利用脱粒部6脱粒完毕的穗杆(排出秸秆)向后方输送并向机体的外部排出或者向排出秸秆切断装置10b输送。排出秸秆切断装置10b将从排出秸秆输送装置10a输送的排出秸秆切断并向机体的外部排出。
[0058] 在行驶机体4上,在割取部5的右侧且是谷粒箱7的前方设置有由驾驶室30覆盖的驾驶部12(参照图8)。驾驶部12在行驶机体4的前部的上方设置于驾驶室30内。如图8所示,在驾驶部12的前部设置有作为转向操作部的方向盘18,在方向盘18的后方设置有驾驶席19。另外,在驾驶席19的左侧设置有主变速杆21、副变速杆22等各种操作件等配置于侧柱23的侧方操作部20。
[0059] 在驾驶部12的后下方设置有包含设置于发动机室13内的发动机11的原动机部。发动机11的动力借助变速装置等而传递至联合收割机1具备的各部分的各种装置。发动机11为柴油发动机。
[0060] 在发动机室13内、且在发动机11的右侧配置有散热器14(参照图3)。散热器14设置于发动机11的冷却水的循环路径的中途,通过与外部空气之间的热交换而对从发动机11输送来的冷却水进行冷却。由散热器14冷却的冷却水向发动机11返回。
[0061] 另外,如图2所示,在发动机11的右侧设置有将发动机室13的右侧覆盖的作为发动机罩的外部空气导入罩15。散热器14位于外部空气导入罩15的内侧。即,在发动机11与外部空气导入罩15之间配置有散热器14。从外部空气导入罩15取入的外部空气用于散热器14的热交换。在外部空气导入罩15设置有作为针对发动机11的冷却风而用于向发动机室13内取入外部空气的旋转筛16。
[0062] 利用图4至图8对驾驶室30的结构进行说明。驾驶室30具有前表面部31、后壁部32、左侧壁部33、右侧壁部34、构成顶棚部的车顶部35、以及地板部36,由上述部分使得整体构成为近似箱状。
[0063] 驾驶室30的前表面部31具有:构成其上侧的过半部分的前倾状的前上表面部31a;以及构成前表面部31的大致下半部的前低后高的倾斜状的前下表面部31b,并且整体在侧视时具有向后侧凹陷的弯曲形状。前上表面部31a由玻璃、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等构成的矩形的透明板形成为整体透明的窗部。前下表面部31b由钢板等金属制的部件构成。
[0064] 驾驶室30的左侧壁部33的下侧的部分设为作为由钢板等构成的薄金属板制的部分的下部侧面部41(参照图4)。在左侧壁部33、且在下部侧面部41的上侧设置有位于左侧壁部33的前后方向的中间部且沿着上下方向的直线状的左支柱部42。
[0065] 在左侧壁部33、且在左支柱部42的后侧设置有矩形的左后窗部43。在下部侧面部41的上侧的部分相对于将左支柱部42设为前侧的边部的框状的窗框部44安装矩形玻璃等透明板45而构成左后窗部43。另外,在左侧壁部33、且在左支柱部42的前侧设置有左前窗部
47。左前窗部47具有近似倒置梯形,使得前侧的边部沿着前表面部31的前上表面部31a的前倾状的斜度。相对于在左支柱部42的前侧形成为包含左支柱部42的前侧敞开的框架部分安装玻璃等的透明板48而构成左前窗部47。
[0066] 驾驶室30的右侧壁部34具有:右前支柱部49,其立起设置于右侧壁部34的前部;以及右后支柱部50,其立起设置于右侧壁部34的后部。右前支柱部49立起设置于地板部36的右前方的位置,遍及右侧壁部34的大致整个上下方向而设置。右后支柱部50相对于右前支柱部49的上部在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设置为平行状。在右前支柱部49与右后支柱部50之间设置有作为构成右侧壁部34的大部分的乘降用的开闭门的车门51。车门51由相对于右后支柱部50设置于上下2处部位的支承部52支承为能够以上下方向为转动轴方向而转动。
[0067] 在右侧壁部34、且在车门51的上部的前侧设置有近似倒三角形的右前窗部59。另外,在驾驶室30的右侧壁部34、且在右后支柱部50的后侧设置有近似倒三角形的透过窗70。
[0068] 驾驶室30的车顶部35在俯视时形成为以前后方向为长边方向的近似矩形。车顶部35的前侧的端缘部相对于前表面部31的上端部向前侧以檐状突出,车顶部35的后侧的端缘部相对于后壁部32的上端部向后侧以檐状突出。
[0069] 驾驶室30的地板部36在驾驶席19的前下方形成水平面状的地板面部63(参照图8)。在地板面部63的后侧借助前低后高的倾斜面部64而设置有近似水平状的坐席支承面部
65。在坐席支承面部65上设置有驾驶席19。
[0070] 关于具备如上结构的联合收割机1,如图10所示,驾驶室30具备对驾驶室30的室内进行制冷制热运转的空调装置80。利用设置于驾驶部12的空调操作部对空调装置80进行操作。空调操作部例如包括用于使空调装置80接通/断开的开关、用于调节设定温度的拨盘等。
[0071] 空调装置80具备:作为所谓的室外机的冷凝器单元81;以及作为所谓的室内机的空调单元82。冷凝器单元81设置于驾驶室30的后壁部32。空调单元82是用于进行驾驶室30内的空气调节的结构,设置于驾驶室30的车顶部35内。
[0072] 冷凝器单元81具有:冷凝器83;以及风扇84,其是对冷凝器83输送热交换用的空气的冷却风扇。冷凝器83构成为包括例如配置为多段的折返状的制冷剂流通用的管。
[0073] 如图10所示,风扇84是具有如下部件的电风扇:风扇主体85;以及对风扇主体85进行驱动的作为驱动源的电动式的风扇马达86。风扇马达86的驱动轴与风扇主体85的旋转轴连结。风扇84构成为能够利用风扇马达86的驱动力而使得风扇主体85向正转方向和反转方向的任一方向旋转。
[0074] 冷凝器单元81构成为大致具有近似正方形的厚板状的外形,在驾驶室30的后壁部32以前后方向为板厚方向且以铅直状而配置。在冷凝器单元81中,在前侧配置有冷凝器83,并以与冷凝器83的后侧重叠的方式附加设置有风扇84。冷凝器单元81设置为使得冷凝器83的前侧的部分埋设于驾驶室30的后壁部32的方式。
[0075] 在驾驶室30的后壁部32,冷凝器单元81的配置部位的上侧的部分成为相对于上下方向而倾斜的上侧斜面部32a。上侧斜面部32a构成在后视时形成为横长的矩形的面部、且是在驾驶室30的后侧的上部以后高前低的方式倾斜的倾斜状的背面部。冷凝器单元81在左右方向上设置为位于后壁部32的中间部。在上侧斜面部32a设置有通过将近似矩形的玻璃等的透明板91固定而构成的后窗部90。
[0076] 空调单元82具有:热交换器95,其包括蒸发器、加热器等;以及送风风扇96,其对热交换器95输送空气。热交换器95以及送风风扇96设置为彼此连通的状态。热交换器95以及送风风扇96在车顶部35内的后部以送风风扇96处于左侧、且热交换器95处于右侧而左右横向排列的方式配置。空调单元82在车顶部35内设置于冷凝器单元81的上方的位置。
[0077] 车顶部35具有扁平状的外形且构成为中空状。车顶部35具有:下侧面板部97,其是构成车顶部35的主体部分的框架部分;以及上侧面板部98,其设置于下侧面板部97的上侧且构成驾驶室30的上表面部,由上述面板部形成中空部。上侧面板部98是设置为从上侧以及左右两侧将整个下侧面板部97覆盖的罩部分。
[0078] 下侧面板部97具有:下侧面板主体部97a,其与上侧面板部98的上表面部对置;周壁部97b,其沿着下侧面板主体部97a的周缘而形成;以及凸缘部97c,其沿着周壁部97b的上缘部而形成。在车顶部35的中空部的后部设置有收容空调单元82的空调收容部99。
[0079] 相对于上表面部形成为扁平状的上侧面板部98,在下侧面板部97的后部形成有向下侧突出的凹状部97d。下侧面板部97利用凹状部97d而使得与上侧面板部98之间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在局部扩大,并与上侧面板部98之间形成空调收容部99。后壁部32的上侧斜面部32a的上端与凹状部97d的下侧的前后中间部连结。
[0080] 如图10所示,在冷凝器83与热交换器95之间设置有制冷剂供给流路101以及制冷剂返回流路102。制冷剂供给流路101的一端侧与冷凝器83的制冷剂流通用的管的一端侧连通连接,制冷剂供给流路101的另一端侧与热交换器95内的制冷剂流路的一端侧连通连接。制冷剂返回流路102的一端侧与冷凝器83的制冷剂流通用的管的另一端侧连通连接,制冷剂返回流路102的另一端侧与热交换器95内的制冷剂流路的另一端侧连通连接。上述流路由软管等配管部件、连接金属件等构成。
[0081] 在制冷剂供给流路101设置有制冷剂过滤/干燥用的蓄积器103。因此,制冷剂供给流路101具有:第一供给用配管201,其一端侧与冷凝器83连通连接、且另一端侧与蓄积器103连通连接;以及第二供给用配管202,其一端侧与蓄积器103连通连接、且另一端侧与热交换器95连通连接。第一供给用配管201及第二供给用配管202由软管等配管部件构成。
[0082] 在制冷剂返回流路102设置有压缩机104。因此,制冷剂返回流路102具有:第一返回用配管203,其一端侧与冷凝器83连通连接、且另一端侧与压缩机104连通连接;以及第二返回用配管204,其一端侧与压缩机104连通连接、且另一端侧与热交换器95连通连接。第一返回用配管203及第二返回用配管204由软管等配管部件构成。压缩机104与发动机11连结,接受发动机11的动力的传递而进行驱动。
[0083] 另外,在发动机11与热交换器95之间设置有制热剂供给流路211以及制热剂返回流路212。制热剂供给流路211的一端侧与发动机11的冷却水流路的规定部位连通连接,制热剂供给流路211的另一端侧与热交换器95内的制热剂流路的一端侧连通连接。制热剂供给流路211由软管等作为配管部件的制热剂供给用配管213构成。制热剂返回流路212的一端侧与热交换器95内的制热剂流路的另一端侧连通连接,制热剂返回流路212的另一端侧与发动机11的冷却水流路的规定部位连通连接。制热剂返回流路212由软管等作为配管部件的制热剂返回用配管214构成。
[0084] 通过未图示的泵的驱动将因发动机11发热而温度升高的发动机11的冷却水输送至散热器14(参照图3),并且作为制热剂而利用制热剂供给流路211将其供给至热交换器95的加热器(加热器芯体)。供给至热交换器95的作为制热剂的水对从加热器芯体通过的空气进行加热而用于暖风的生成。在热交换器95用于暖风的生成的水借助制热剂返回流路212而向发动机11侧返回,并与由散热器14冷却的水一起用作发动机11的冷却水。
[0085] 如图9所示,在车顶部35内、且在空调单元82的前侧设置有用于将利用空调单元82而获得的空调用的空气向驾驶室30的室内输送的送风管道105。作为空调用的空气,利用压缩机104在送风管道105内对由热交换器95的蒸发器生成的冷气等进行压送,并将其从设置于驾驶室30的室内的吹出口106吹出。送风管道105以相对于位于后侧的热交换器95的连通连接部105b为基部并从基部向左右的分支管道部105a以两岔状而分支。各分支管道部105a与设置于车顶部35的前部的下侧的吹出口106等连通。
[0086] 如图5所示,在侧视时的透过窗70的下方的位置设置有用于相对于冷凝器83而取入外部空气的外部空气取入口110。外部空气取入口110是在驾驶室30的后壁部32使得形成为面对冷凝器83的前侧的外部空气流通空间部111向右侧开口的部分。外部空气流通空间部111是使得外部空气从驾驶室30的右侧流通的空间部分。
[0087] 外部空气流通空间部111在驾驶室30的后壁部32形成于上下中间部。外部空气流通空间部111是由在后壁部32形成驾驶室30的室内侧的部分的近似铅直状的前侧壁部及后侧壁部、左右的侧面部、以及底面部形成的扁平状的空间部分。冷凝器83设置为将形成外部空气流通空间部111的后侧壁部贯通,并使得前侧的部分位于外部空气流通空间部111内。
[0088] 外部空气取入口110设置为在外部空气流通空间部111的右侧面部114使得整个下半部开口的纵长的开口部分。外部空气导入罩15位于外部空气取入口110的右侧。外部空气取入口110设置于侧视时与外部空气导入罩15重叠的位置。即,在右视时,外部空气取入口110的整体或者大致整体由外部空气导入罩15覆盖。在外部空气取入口110的周围的后侧以及下侧设置有从外部空气取入口110至外侧(右侧)而扩展的方式的引导面部115。
[0089] 关于这种结构,如图10所示,利用正转的风扇84的吸引力从外部空气取入口110将外部空气取入至外部空气流通空间部111内(参照箭头C1)。取入至外部空气流通空间部111内的外部空气一边在冷凝器83进行热交换一边从冷凝器83通过,并在驾驶室30的后方作为废气而排出(参照箭头C2)。另一方面,风扇84反转而使得外部空气从风扇84穿过冷凝器83取入至外部空气流通空间部111内,并将其从外部空气取入口110向外部排出。
[0090] 另外,在车顶部35的下方设置有作为用于向空调单元82取入外部空气的外部空气导入部的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构成用于向空调单元82取入外部空气的外部空气导入路121(参照图12)。外部空气导入路121是用于将驾驶室30的外侧的外部空气向作为空调单元82的设置空间的车顶部35内的空调收容部99取入的空气的流路。
[0091] 如图11及图12所示,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设置于驾驶室30的后侧的左侧。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在驾驶室30的左后侧的角部设置为沿着上下方向的管路形成部,并形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外部空气导入路121。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以在俯视剖视时将前后方向设为长边方向而形成为近似矩形的方式具有近似四棱筒状的外形。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在驾驶室30的左侧壁部33的后侧设置为构成与左侧壁部33共面状的侧面部、且相对于后壁部32向后侧突出的方式。
[0092] 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使得处于外部空气导入路121的上游侧的下侧向驾驶室30的外部开口。另外,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使得处于外部空气导入路121的下游侧的上侧能够借助能开闭的风门部125而与车顶部35内的空调收容部99内连通。
[0093] 空调单元82以如下方式构成:作为运转模式,通过风门部125的开闭而对利用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将外部空气导入的外部空气导入的模式、和使得驾驶室30内的内部空气循环的内部空气循环的模式进行切换。关于内部空气循环的模式,在空调单元82的前方设置有使得驾驶室30的内部空气流入的内部空气流入口123(参照图8)。内部空气流入口123设置于构成车顶部35的下侧面板部97的凹状部97d的前侧的壁面部。
[0094] 作为形成外部空气导入路121的面部,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具有左侧面部131、右侧面部132、前表面部133、后表面部134、上表面部135以及底面部136。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设置为使得左侧面部131位于与驾驶室30的左侧壁部33的外侧的面部大致相同的平面上。另外,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使得作为左右内侧的侧面部的右侧面部132相对于驾驶室
30的后壁部32而位于后侧。
[0095] 另外,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在下侧使得外部空气导入路121的上游侧的端部位于后壁部32的冷凝器单元81的配置部位的铅直状的壁部的下端部的高度位置。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以在上侧使得外部空气导入路121的下游侧的端部位于车顶部35的后端部的左侧的方式延伸设置。即,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在上下方向上在冷凝器单元81的下端部附近的位置至车顶部35的左侧的位置的范围内以铅直状设置。
[0096] 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具有用于取入外部空气的进气口138。进气口138设置为朝向驾驶室30的左右方向的内侧开口。进气口138形成于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的右侧面部132的下端部。进气口138是将作为板状部分的右侧面部132贯通的开口部,使得外部空气导入路121以面对外部的方式开口。进气口138具有沿着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的下部的侧视时的外形的开口形状,并形成为以上下方向为长边方向的近似矩形。
[0097] 利用图12对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内的外部空气导入路121的流路结构进行说明。在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的底面部136形成有以向上侧引导的方式引导从进气口138取入的外部空气的引导斜面140。引导斜面140是从左侧至右侧而降低的倾斜面。
[0098] 在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内设置有将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左下侧和右上侧的分隔壁141。分隔壁141具有:纵壁部142,其以左右方向为板厚方向;以及下壁部143,其形成为从纵壁部142的下端部朝向左右内侧(右侧)以直角状而弯曲,由上述壁部构成后视时的纵长的近似“L”字状。
[0099] 分隔壁141的纵壁部142的上侧与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的上表面部135连结,分隔壁141的下壁部143的右侧与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的右侧面部132连结。分隔壁141使得纵壁部142位于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的内部空间的左右中间部。分隔壁141使得下壁部143位于比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的下部的进气口138更靠上侧的位置。利用分隔壁141而将外部空气导入路121分隔为作为纵壁部142的左侧及下壁部143的下侧的空间部分的下外侧流路部121a、以及作为纵壁部142的右侧及下壁部143的上侧的空间部分的上内侧流路部121b。
[0100] 下外侧流路部121a在下部利用进气口138而与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的外部连通。上内侧流路部121b在上部借助风门部125而与空调收容部99内连通。在形成空调收容部99的下侧面板部97、且在周壁部97b的左侧的后部形成有作为使得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的内部与空调收容部99的内部连通的开口部的外部空气导入口145,利用风门部125对该外部空气导入口145进行开闭。
[0101] 如图12所示,在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的内部设置有空气清洁用的过滤器150。此外,在图12中,在设置于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内的过滤器150的基础上,为了方便而在单点划线的椭圆D1内示出从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取出的状态的过滤器150。
[0102] 过滤器150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分隔壁141的纵壁部142。过滤器150具有细长的矩形厚板状的外形,并按照以板厚方向为左右方向且以长边方向为上下方向的朝向装配于纵壁部142。过滤器150在上下方向上相对于整个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的长度而具有大致1/3的长度,并设置于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的中间部。
[0103] 过滤器150具有:主体部151;以及凸缘部152,其相对于主体部151而形成于板厚方向的一侧、且沿着矩形的外形而以凸缘状突出。另一方面,在纵壁部142形成有与过滤器150的主体部151的外形对应的安装孔部142a。
[0104] 过滤器150相对于纵壁部142而装配为从作为左右外侧的左侧使得主体部151插入嵌合于安装孔部142a内的状态。过滤器150利用安装孔部142a而设置为在板厚方向上将纵壁部142贯通的状态。在过滤器150相对于纵壁部142的装配状态下,作为相对于安装孔部142a的扩大形状部的凸缘部152成为相对于纵壁部142而限制过滤器150向右侧移动的卡止部。
[0105] 过滤器150对于从其外形的板厚方向中的凸缘部152侧向主体部151侧通过的空气发挥作用。因此,过滤器150对于在从左右外侧(左侧)朝向左右内侧(右侧)将纵壁部142贯通的方向上流动的空气发挥作用。
[0106] 根据如上外部空气导入路121的流路结构,能够实现如下外部空气的流动。即,如图12所示,从进气口138流入的外部空气由引导斜面140向上侧引导,并在下外侧流路部121a朝向上方流动(参照箭头E1)。下外侧流路部121a内的外部空气在下外侧流路部121a的上部从过滤器150通过而流入上内侧流路部121b(参照箭头E2)并向上方引导(参照箭头E3)。而且,在风门部125打开的状态下,从外部空气导入口145流入空调收容部99内(参照箭头E4)。
[0107] 另外,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具有过滤器150的维护用的窗口部180。窗口部180设置于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的左侧面部131。窗口部180具有对形成于左侧面部131的维护用开口部131a进行开闭的开闭门181。开闭门181相对于左侧面部131而由在后侧的边缘部设置于上下两侧的铰接部182支承为能够以上下方向为转动轴方向而转动。开闭门181的关闭状态由设置于开闭门181的前侧的上下中央部的扣锁等锁定部183固定。
[0108] 在开闭门181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对过滤器150进行按压的按压部184(参照图12)。按压部184具有从外侧(左侧)对过滤器150发挥按压作用的按压面184a,在开闭门181关闭的状态下,使得按压面184a针对过滤器150而发挥按压作用。根据按压部184,将开闭门181关闭并将锁定部183锁定,由此利用按压部184从外侧对过滤器150进行按压,利用纵壁部
142和按压部184对凸缘部152进行夹持,由此保持嵌入于纵壁部142的状态的过滤器150的安装状态。
[0109] 另外,关于车顶部35内的空调单元82的配置,送风风扇96相对于热交换器95而配置于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设置为借助设置于车顶部35的后端部的左侧面部的风门部125而与车顶部35内的空调收容部99连通。关于这种结构,送风风扇96位于热交换器95的左侧、且设置于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侧。
[0110] 即,送风风扇96设置于相对于车顶部35内的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的连通部与热交换器95之间。而且,送风风扇96在风门部125附近的位置设置为与风门部125的风门主体160对置。
[0111] 利用图13对风门部125的结构进行说明。风门部125具有作为板状部件的风门主体160,使得风门主体160从内侧紧贴在下侧面板部97的周壁部97b形成的外部空气导入口145而将外部空气导入口145封闭。
[0112] 外部空气导入口145具有横长的近似矩形的开口形状。风门主体160具有比外部空气导入口145的开口尺寸大一圈的外形尺寸,从周壁部97b的内侧将整个外部空气导入口145封闭。在与周壁部97b对置的那侧的风门主体160的外侧面设置有沿着外部空气导入口
145的开口形状的框状的由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的密封部161。
[0113] 风门主体160相对于在下侧面板部97设置于凹状部97d的下表面部的水平状的安装板162而由设置于前后两侧的铰接部163支承为能够以前后方向为转动轴方向进行转动。安装板162设置为利用固定螺栓164等而固定于凹状部97d的下表面部的状态。铰接部163将风门主体160的下端部连结支承于安装板162的左侧的端部。风门主体160利用前后的铰接部163从将外部空气导入口145封闭并沿着周壁部97b的铅直状的关闭状态以向右侧倾倒的方式转动而形成为使得外部空气导入口145敞开的状态(参照图12、箭头F1)。
[0114] 风门部125作为用于进行开闭动作的驱动源而具有马达165。利用马达165的驱动力使风门主体160进行开闭动作。马达165设置于在安装板162的后部设置的支承壁部162b的后侧。支承壁部162b是相对于安装板162的水平状的主体部162a以前后方向设为板厚方向的方式弯曲形成为垂直状的部分。马达165在多处部位由螺栓等固定件固定于支承壁部162b。
[0115] 马达165在前侧具有与马达驱动轴连结的驱动臂166。驱动臂166借助操作臂167而与风门主体160连结。此外,在安装板162的支承壁部162b形成有用于避免与驱动臂166发生干涉的弯曲状的凹部162c。
[0116] 操作臂167是直线状的部件,利用连结轴168将一端侧以能够以前后方向为转动轴方向而转动的方式连结支承于驱动臂166的末端部。操作臂167利用连结轴170将另一端侧以能够以前后方向为转动轴方向而转动的方式连结支承于在风门主体160的后端部固定设置的L字金属件169的突片部169a。
[0117] 关于具备如上结构的风门部125,随着基于马达165的驱动的驱动臂166的转动,操作臂167以按压拉动风门主体160的方式移动,由此进行风门主体160的开闭动作(参照图12、箭头F1)。
[0118] 利用风门主体160使外部空气导入口145敞开而使得风门部125从关闭状态变为打开状态,由此使得外部空气从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经由外部空气导入口145而流入空调收容部99内,将空调单元82切换为外部空气导入的模式。另一方面,利用风门主体160将外部空气导入口145封闭而使得风门部125从打开状态变为关闭状态,由此使得驾驶室30内的内部空气从内部空气流入口123流入空调收容部99内,将空调单元82切换为内部空气循环的模式。对于外部空气或者内部空气向空调收容部99内的流入而利用送风风扇96的吸引作用。
[0119] 通过对设置于驾驶部12的规定的操作部的操作而切换风门部125的开闭。该操作部是空调装置80的运转模式切换用操作部,且是用于对空调单元82的外部空气导入和内部空气循环进行切换的操作部。运转模式切换用操作部例如具有按钮、开关等操作件,借助未图示的控制部而与马达165连接。控制部接受通过运转模式切换用操作部的操作而生成的操作信号的输入,对马达165输出基于操作信号的控制信号,使马达165执行动作而对风门主体160进行开闭。
[0120] 如上,设置于驾驶室30的车顶部35内的空调单元82具有送风风扇96,该送风风扇96吸引从用于将外部空气向车顶部35内导入的外部空气导入口145导入至车顶部35内的外部空气。关于这种结构,在车顶部35内设置有作为将从外部空气导入口145导入的外部空气相对于送风风扇96的直接的吸引路径进行遮蔽的遮蔽部件的分隔板300(参照图9、图11)。
[0121] 利用图13至图18对分隔板300以及与分隔板300相关的结构进行说明。分隔板300设置于送风风扇96的上侧,夹设于送风风扇96与构成车顶部35的上侧面板部98之间,在空调收容部99内的送风风扇96上形成间隔壁部。
[0122] 分隔板300设置于送风风扇96的吸引口221的周围。吸引口221在送风风扇96的风扇壳体220、且在送风风扇96的内置有风扇主体(省略图示)的近似圆筒状的壳体部分的上表面部222设置为构成俯视时呈近似圆形的开口部。分隔板300在载置于上表面部222上的状态下固定。
[0123] 分隔板300具有:分隔板主体301;上密封部302,其设置于分隔板主体301的上侧;以及下密封部303,其设置于分隔板主体301的下侧。分隔板300具有分隔板主体301、上密封部302以及下密封部303的三阶构造。
[0124] 分隔板主体301由金属制的弯曲板状的部件构成。但是,分隔板主体301的构成部件的材料并未特别限定。分隔板主体301例如可以由树脂制的板材构成。上密封部302以及下密封部303由弹性部件构成。作为构成上密封部302以及下密封部303的弹性部件,例如能举出由聚乙烯橡胶、氯丁橡胶、天然橡胶等各种橡胶、海绵等弹性材料形成的结构。
[0125] 如图14所示,送风风扇96的吸引口221位于外部空气导入口145的右侧附近。详细而言,送风风扇96在空调收容部99内在左右方向上配置于比中央位置更靠左侧的空间内,吸引口221位于该空调收容部99的左侧的空间内的略微靠左的位置。送风风扇96设置为使得风扇壳体220的左端位于风门部125的安装板162上。
[0126] 这样在处于接近下侧面板部97的周壁部97b中的形成外部空气导入口145的左后部的位置的风扇壳体220的上表面部222形成有吸引口221。吸引口221设置于构成风扇壳体220的前部的近似圆筒状的部分的大致中央部。另外,风扇壳体220配置构成为在前后方向上使得吸引口221的整个或者大致整个开口范围位于外部空气导入口145的开口范围内。
[0127] 分隔板300具有在俯视时围绕送风风扇96的吸引口221且使得外部空气导入口145侧的相反侧敞开的形状。如图14所示,分隔板300具有俯视时在左右方向上使得外部空气导入口145侧(图14中的左侧)的相反侧(该图中的右侧)敞开的近似“C”字状的形态。分隔板300以俯视时使得吸引口221的整体或者大致整体露出的方式设置于吸引口221的周围。
[0128] 如图16所示,作为俯视时构成近似“C”字状的弯曲形态的部分,分隔板300具有:中间边部311,其大致沿着前后方向;前边部312,其从中间边部311的前端大致向右侧伸出;以及后边部313,其从中间边部311的后端向右斜后方向伸出。
[0129] 中间边部311俯视时在吸引口221的左侧的位置设置为相对于吸引口221的圆形的开口形状大致沿着前后方向的切线状。中间边部311在上密封部302部分的延伸方向(前后方向)上具有与吸引口221的直径大致相同的尺寸,遍及大致与吸引口221的开口范围相同的范围而设置。即,中间边部311的前端部的位置设置为与吸引口221的前端大致相同的位置,中间边部311的后端部的位置设置为与吸引口221的后端大致相同的位置。
[0130] 前边部312俯视时在吸引口221的前侧的位置设置为相对于吸引口221的圆形的开口形状大致沿着左右方向的切线状,关于上密封部302部分,与中间边部311一起构成近似直角状的角部。前边部312以使得末端侧(右侧)相对于基端侧(中间边部311侧)位于前侧的方式配置为略微倾斜状。毕竟是一例,前边部312的上密封部302部分的延伸方向相对于左右方向所成的角度约为5°。前边部312在左右方向上以使得末端部位于比吸引口221的右端更靠右侧的位置的方式延伸。
[0131] 后边部313俯视时在吸引口221的后侧的位置设置为相对于吸引口221的圆形的开口形状从左侧至右侧而朝向后侧的倾斜方向的切线状,关于上密封部302部分,与中间边部311一起构成钝角状的角部。后边部313以使得末端侧(右侧)相对于基端侧(中间边部311侧)而位于后侧的方式配置为倾斜状。毕竟是一例,后边部313的上密封部302部分的延伸方向相对于左右方向所成的角度约为20°。后边部313在左右方向上以使得末端部位于比吸引口221的右端更靠右侧的位置的方式延伸。
[0132] 如上在俯视时形成为近似“C”字状的分隔板300作为在机体左右方向上位于外部空气导入口145与送风风扇96的吸引口221之间的部分而包括中间边部311。即,分隔板300在机体左右方向上设置为使得中间边部311位于外部空气导入口145与吸引口221之间。中间边部311设置为相对于吸引口221而位于正左侧。中间边部311设置为在前后方向上将遍及吸引口221的整体或者大致整体的范围覆盖。
[0133] 分隔板主体301具有:壁板部321,其是以铅直状立起设置的部分;上支承板部322,其以从壁板部321的上侧相对于壁板部321形成为直角状的方式弯曲地形成;以及下支承板部323,其以从壁板部321的下侧相对于壁板部321形成为直角状的方式弯曲地形成。壁板部321、上支承板部322以及下支承板部323设置于俯视时形成为近似“C”字状的中间边部311、前边部312以及后边部313的各边部。
[0134] 即,中间边部311、前边部312以及后边部313的各边部的分隔板主体301的部分具有壁板部321、上支承板部322以及下支承板部323。因此,分隔板主体301与形成为近似“C”字状的中间边部311、前边部312以及后边部313的3个边部相应地具有3个壁板部321(321a、321b、321c)、3个上支承板部322(322a、322b、322c)、以及3个下支承板部323(323a、323b、
323c)。
[0135] 各壁板部321是在俯视时沿着中间边部311、前边部312以及后边部313的各边部的延伸方向而形成为直线状的部分。上支承板部322具有俯视时沿着壁板部321的延伸方向的长条状的形状,从壁板部321的上侧朝向近似“C”字状的俯视形状的内侧(内周侧)弯曲地形成。下支承板部323具有俯视时沿着壁板部321的延伸方向的长条状的形状,从壁板部321的上侧朝向近似“C”字状的俯视形状的外侧(外周侧)弯曲地形成。下支承板部323形成为俯视时从中间边部311、前边部312以及后边部313的各边部朝外侧(外周侧)伸出、且构成凸缘状的部分。如上具有多个板部的分隔板主体301由以形成各板部的方式具有规定的弯曲形状的一体的部件构成。
[0136] 上密封部302具有在俯视时沿着中间边部311、前边部312以及后边部313的各边部的延伸方向的第一边部331、第二边部332以及第三边部333。第一边部331、第二边部332以及第三边部333的各部分是在俯视时具有大致恒定的宽度、且形成为矩形的横截面形状的直线状部分。
[0137] 上密封部302利用粘接剂等而固定于分隔板主体301的3个上支承板部322。即,上密封部302设置为使得第一边部331、第二边部332以及第三边部333的各边部相对于上支承板部322a、322b、322c而固定的状态。此外,上密封部302可以由一体的部件构成,另外,例如也可以由构成第一边部331、第二边部332以及第三边部333的各边部的多个部件构成。
[0138] 下密封部303具有:弯曲部341,其在俯视时形成为圆弧状的弯曲形状、且主要形成前边部312以及中间边部311;以及直线部342,其在俯视时形成为直线状、且主要形成后边部313。弯曲部341以及直线部342是在俯视时具有大致恒定的宽度、且形成矩形的横截面形状的部分。下密封部303因弯曲部341以及直线部342而具有沿着基于分隔板主体301以及上密封部302的近似“C”字状的俯视形状的形状。
[0139] 下密封部303在俯视时使得左侧的边缘部向分隔板主体301的下支承板部323a的外侧(外周侧)露出(参照图16)。下密封部303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厚度)设为大于上密封部302。但是,上密封部302以及下密封部303的厚度的大小关系并未特别限定。
[0140] 下密封部303利用粘接剂等而固定于分隔板主体301的3个下支承板部323。即,下密封部303设置为主要使得弯曲部341相对于分隔板主体301的下支承板部323b、323a而固定、且主要使得直线部342相对于分隔板主体301的下支承板部323c而固定的状态。此外,下密封部303可以由一体的部件构成,另外,例如也可以由构成弯曲部341以及直线部342的各部分的多个部件构成。
[0141] 对分隔板300的固定构造进行说明。分隔板300利用将分隔板主体301的下支承板部323贯通的螺栓345而紧固固定于风扇壳体220。螺栓345将形成于下支承板部323的孔部323d贯通、且螺合插入于在风扇壳体220的上表面部222作为风扇壳体220的一部分而形成的凸台部223。凸台部223作为具有圆筒状的外形的突起部分而形成将上侧设为开口侧的螺孔223a。
[0142] 基于凸台部223的固定部设置于中间边部311的前后两侧的位置的2处部位。前侧的固定部位于前边部312的下支承板部323b的左端部,后侧的固定部位于后边部313的下支承板部323c的左端部。在下密封部303的弯曲部341的前部形成有为了避免与前侧的凸台部223发生干涉而向内周侧凹陷的凹部341a(参照图18)。这样,分隔板300相对于风扇壳体220而固定于前后2处部位。但是,分隔板300相对于风扇壳体220的固定部的位置、数量、固定构造并未特别限定。
[0143] 关于上下方向的配置,分隔板300设置于空调单元82、与构成车顶部35且构成驾驶室30的上表面部的作为车顶面板部的上侧面板部98之间。
[0144] 如图15所示,分隔板300使得上密封部302的上表面302a与作为上侧面板部98的内侧的面的下表面98a的整个面接触。上密封部302例如在夹持于分隔板主体301与上侧面板部98之间而压缩变形的状态下与整个上侧面板部98密接。分隔板300具有与上侧面板部98的后部的平缓的后低前高的斜度相应地在侧视时使得分隔板主体301的上缘以后低前高的方式倾斜的形状。在这样的分隔板主体301的上侧设置大致恒定的厚度的上密封部302,从而作为相对于上侧面板部98的下表面98a的接触面而形成以后低前高的方式倾斜的上密封部302的上表面302a。
[0145] 另外,分隔板300使得下密封部303的下表面303a与风扇壳体220的上表面部222的整体接触。下密封部303例如在夹持于分隔板主体301与风扇壳体220的上表面部222之间而压缩变形的状态下与风扇壳体220的上表面部222的整体密接。分隔板300具有与形成为水平状的上表面部222相应地在侧视时使得分隔板主体301的下缘形成为水平状的形状。在这样的分隔板主体301的下侧设置大致恒定的厚度的下密封部303,从而作为相对于上表面部222的接触面而形成水平状的下密封部303的下表面303a。
[0146] 这样,分隔板300在由风扇壳体220的上表面部222和上侧面板部98的后部在上下方向上夹持的状态下夹设于它们之间。根据这种结构,在风扇壳体220与上侧面板部98之间且在吸引口221的周围形成有分隔板300的形成为近似“C”字状的俯视形状的壁部。
[0147] 如上,关于相对于吸入从外部空气导入口145向车顶部35内导入的外部空气的送风风扇96的吸引口221而设置有分隔板300的结构,在车顶部35的外部空气导入口145附近的部位形成有配管用开口部351、352(参照图13)。配管用开口部351、352是供与空调单元82连接且向车顶部35的外部伸出的配管通过的贯通状的孔部。
[0148] 配管用开口部351、352在形成有外部空气导入口145的下侧面板部97的周壁部97b中的左侧后部97e形成于外部空气导入口145的前方部位。左侧后部97e在俯视时形成为近似矩形框状的周壁部97b的左侧的壁部以相对于该壁部的前侧的部分在俯视时形成台阶的方式位于左右内侧(右侧)(参照图14)。
[0149] 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配管用开口部而形成有第一配管用开口部351以及第二配管用开口部352的2个开口部。第一配管用开口部351在左侧后部97e形成于外部空气导入口145的前方附近的部位,第二配管用开口部352形成于第一配管用开口部351前下方的部位。
[0150] 制热剂供给用配管213以及制热剂返回用配管214将第一配管用开口部351贯通。制热剂供给用配管213以及制热剂返回用配管214的一端侧与在俯视时具有近似矩形的外形的热交换器95的左前侧的角部设置为突出状的第一配管连接部361连接(参照图14)。
[0151] 制热剂供给用配管213以及制热剂返回用配管214从第一配管连接部361向左侧伸出,在空调收容部99的送风风扇96的前方的空间部分配置为大致沿着左右方向,并从第一配管用开口部351向车顶部35的外部露出。从第一配管用开口部351向外部露出的制热剂供给用配管213以及制热剂返回用配管214在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的前方沿着驾驶室30的左侧壁部33朝向下方配置,然后在驾驶室30的后下侧沿着规定的路径而配置,并使得另一端侧与发动机11侧连接。
[0152] 第二供给用配管202以及第二返回用配管204将第二配管用开口部352贯通。第二供给用配管202以及第二供给用配管202的一端侧与在热交换器95的右后侧的角部设置为突出状的第二配管连接部362连接(参照图14)。
[0153] 第二供给用配管202以及第二返回用配管204在空调收容部99内的热交换器95的右侧的空间部分配置为从第二配管连接部362向右侧伸出且以直角状朝向前方,进而朝向左侧弯曲且在热交换器95的前方配置为大致沿着左右方向,从送风管道105的连通连接部105b的下方的空间部分通过并从第二配管用开口部352向车顶部35的外部露出。从第二配管用开口部352向外部露出的第二供给用配管202以及第二返回用配管204在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的前方配置为沿着驾驶室30的左侧壁部33并朝向下方,然后在驾驶室30的后下侧配置为沿着规定的路径。第二供给用配管202的另一端侧与蓄积器103连接,第二返回用配管204的另一端侧与压缩机104连接。
[0154] 关于如上相对于送风风扇96的吸引口221而配置有分隔板300的结构,分隔板300主要在使风门部125形成为打开状态而从外部空气导入口145向空调收容部99内导入外部空气的外部空气导入的模式下发挥作用。在外部空气导入的模式下,通过送风风扇96的动作而从进气口138取入的外部空气从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通过并从外部空气导入口145流入空调收容部99内(参照图12)。
[0155] 从外部空气导入口145流入空调收容部99内的外部空气因分隔板300的遮蔽作用而未直接吸入至吸引口221而是绕过分隔板300向吸引口221取入。如图14所示,关于从外部空气导入口145相对于吸引口221的外部空气的流路,从外部空气导入口145直接朝向吸引口221的吸引路径(参照箭头G0)由分隔板300遮蔽。即,分隔板300作为针对从外部空气导入口145相对于吸引口221的直接的外部空气流路造成妨碍的妨碍板而发挥功能。
[0156] 因此,作为从外部空气导入口145相对于吸引口221的外部空气的有效的吸引流路,主要形成有绕过分隔板300的前侧而从分隔板300的右侧的敞开侧吸入至吸引口221的前侧流路(参照虚线箭头G1)、以及绕过分隔板300的后侧而从分隔板300的右侧的敞开侧吸入至吸引口221的后侧流路(参照虚线箭头G2)。此外,从外部空气导入口145导入的外部空气相对于送风风扇96的吸引口221的直接的吸引路径是俯视时从外部空气导入口145至吸引口221的最短距离的吸引路径。
[0157] 根据具备如上结构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1,关于在驾驶室30的车顶部35内设置有空调单元82的结构,能够抑制因导入至车顶部35内的空调收容部99内的外部空气而引起的空调单元82的工作不良。
[0158] 关于联合收割机1,在车顶部35内设置有将从外部空气导入口145相对于送风风扇96的吸引口221的直接的吸引路径遮蔽的分隔板300。根据这种结构,利用分隔板300使得从外部空气导入口145至吸引口221的外部空气迂回流动,能够延长从外部空气导入口145到达吸引口221的气流的路径长度(流路长度)。由此,从外部空气导入口145直至到达吸引口
221为止能够减少外部空气中含有的尘埃,能够减少从吸引口221吸入的尘埃量。
[0159] 即,对于混入从外部空气导入口145取入的外部空气的粉尘等尘埃,能够使分隔板300相对于吸引口221作为保护件而发挥功能,能够抑制尘埃取入至或堆积于送风风扇96内、热交换器95内。由此,能够抑制因外部空气内的尘埃而引起的空调单元82的动作不良。
另外,能够延长空调单元82的清扫期间,对于空调单元82能够获得良好的维护性。
[0160] 另外,分隔板300作为位于外部空气导入口145与送风风扇96之间的部分而具有中间边部311。根据这种结构,能够有效地抑制从外部空气导入口145导入的外部空气直接吸引至送风风扇96的吸引口221。
[0161] 另外,分隔板300设置于风扇壳体220与车顶部35的上侧面板部98之间。根据这种结构,在风扇壳体220上的吸引口221的外部空气导入口145侧的部分能够利用分隔板300而形成隔壁部,能够可靠地形成使得从外部空气导入口145取入的外部空气迂回并向吸引口221引导的流路。由此,能够有效地减少从吸引口221吸入的尘埃量。
[0162] 特别地,根据使得分隔板300的上下的部分作为上密封部302以及下密封部303而分别与上侧面板部98以及风扇壳体220的上表面部222密接的结构,能够可靠地形成基于分隔板300的外部空气的迂回流路。由此,能够可靠地减少从吸引口221吸入的尘埃量。
[0163] 另外,分隔板300具有俯视时以将吸引口221包围的形状而仅使外部空气导入口145侧的相反侧敞开的近似“C”字形状。根据这种结构,能够使得相对于吸引口221的外部空气的流入路径仅集中于外部空气导入口145侧的相反侧,因此,能够有效地延长基于分隔板
300的外部空气的迂回流路的流路长度。由此,能够有效地减少从吸引口221吸入的尘埃量。
[0164] 另外,在下侧面板部97的左侧后部97e的外部空气导入口145的形成部位的附近形成有使得配管贯通的第一配管用开口部351以及第二配管用开口部352。根据这种结构,针对从使得空调收容部99内与外部连通的配管用开口部351、352侵入至空调收容部99内的外部空气中含有的尘埃,能够相对于吸引口221而使得分隔板300作为保护件发挥功能,能够减少从吸引口221吸入的尘埃量。
[0165] 特别地,将分隔板300设置为包括位于配管用开口部351、352与吸引口221之间的部分的结构,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从配管用开口部351、352侵入的外部空气直接吸引至吸引口221。此外,关于在配管用开口部351、352设置有用于防止尘埃侵入的密封部件的结构,也因密封部件的劣化等而导致密封性下降,从而导致尘埃从配管用开口部351、352侵入。
[0166] [空调装置的变形例]
[0167] 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装置80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0168] (第一变形例)
[0169] 如图19至图22所示,第一变形例的空调装置80在作为设置于发动机11与热交换器95之间的流路的制热剂供给流路211具备作为流路开闭阀的水阀400。水阀400设置于与空调单元82的热交换器95连接的配管之一且是构成制热剂供给流路211的制热剂供给用配管
213。水阀400在下侧面板部97的周壁部97b配置于使得制热剂供给用配管213贯通的配管用开口部351的附近。
[0170] 水阀400设置于制热剂供给用配管213中的、位于车顶部35的内部的配管部分而配置于车顶部35内。水阀400配置于车顶部35的空调收容部99内。详细而言,水阀400配置于空调收容部99的左前侧的角部。水阀400在俯视时配置于风扇壳体220以及分隔板300的左前方的位置、且是配管用开口部351右侧附近的位置。
[0171] 关于在制热剂供给用配管213设置有水阀400的结构,制热剂供给用配管213具有:第一配管213a,其一端侧与发动机11侧连接且另一端侧与水阀400的上游侧连通连接;以及第二配管213b,其一端侧与水阀400的下游侧连通连接、且另一端侧与热交换器95的第一配管连接部361连接。而且,关于水阀400配置于车顶部35内的结构,第二配管213b的整体位于车顶部35内。另外,第一配管213a仅使得作为相对于水阀400的连接侧的下游侧的端部位于车顶部35内,使得除此以外的部分从配管用开口部351向车顶部35的外部伸出。此外,第一配管213a以及第二配管213b均由软管等配管部件构成。
[0172] 水阀400具有如下结构:在具有近似长方体状的外形的主体壳体部401内收容有阀体,使得用于对阀体进行转动操作的操作轴402从主体壳体部401的上表面突出。水阀400以操作轴402的轴向设为上下方向的朝向而设置,操作臂403与操作轴402连结。
[0173] 操作臂403沿着以操作轴402的轴心为中心的圆周的径向而向前侧伸出,并设置为以操作轴402的轴心为中心而与操作轴402一体地转动。通过操作臂403的转动并借助操作轴402而对阀体进行转动操作,由此进行水阀400的开闭操作、即制热剂供给流路211的开闭操作。
[0174] 在水阀400、且在主体壳体部401的左侧突出形成有作为筒状的连接口部的上游连接管部404,在主体壳体部401的右侧突出形成有作为筒状的连接口部的下游连接管部405。水阀400在第一配管213a的下游侧的端部插入于上游连接管部404的状态下利用软管束带
406而固定于第一配管213a,并在第二配管213b的上游侧的端部插入于下游连接管部405的状态下利用软管束带407而固定于第二配管213b。
[0175] 水阀400设置为支承于借助将马达165等支承于下侧面板部97的安装板162而设置的阀支承板420的状态。在本变形例中,在安装板162的前侧以与对马达165进行支承的支承壁部162b对置的方式设置有前支承壁部162d。前支承壁部162d是相对于安装板162的水平状的主体部162a以前后方向为板厚方向且以垂直状弯曲地形成的部分。
[0176] 在安装板162的前支承壁部162d上设置有阀支承板420。阀支承板420具有:水平状的固定面部421;以及支承面部422,其在固定面部421的前侧相对于固定面部421以前后方向为板厚方向且以垂直状而弯曲地形成,由上述面部形成为侧视时的近似“L”字状(参照图22)。阀支承板420通过焊接等将固定面部421固定于前支承壁部162d而固定设置于安装板
162上。
[0177] 水阀400配置于阀支承板420的支承面部422的后侧,在相对于支承面部422在左右2处部位利用螺栓425而固定的状态下被支承。螺栓425将支承面部422贯通、且螺合插入于在主体壳体部401设置的螺孔。
[0178] 关于以上述方式设置于车顶部35内的水阀400的配置,水阀400配置于空调单元82的高度范围内的高度位置。即,水阀400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于使得整体位于在车顶部35的空调收容部99设置的空调单元82的上端的高度与下端的高度之间的高度位置。
[0179] 在本变形例中,如图22所示,水阀400设置为使得整体位于作为分隔板300的设置面的风扇壳体220的上表面部222的高度位置H1与风扇壳体220的下端的高度位置H2之间的高度范围H3的范围内。此处,风扇壳体220的下端的高度位置H2是作为风扇壳体220相对于安装板162的固定支承部分的前后的支承托架部224的下表面的高度位置。风扇壳体220在将各支承托架部224载置支承于安装板162的主体部162a上的状态下利用螺栓225而固定于主体部162a。螺栓225将支承托架部224的水平状的支承面部224a贯通、且螺合插入于在主体部162a的下侧设置的螺母部226。
[0180] 在阀支承板420的固定面部421上载置支承有在制热剂供给用配管213的后侧配置的制热剂返回用配管214,利用卡止件426而卡止保持于固定面部421。卡止件426具有:固定部分,其包括将固定面部421贯通的部分且固定于固定面部421;以及带状的束带部分,其构成环状的部分、且保持为使得制热剂返回用配管214贯通的方式。
[0181] 水阀400的开闭动作与构成对热交换器95的外壳95a内的朝向加热器芯体的空气的通路进行开闭的阀构造的风门(省略图示)的开闭动作联动。热交换器95使得用于对风门进行开闭操作的操作轴431在外壳95a的右侧面部的前部向右侧突出(参照图20)。操作轴431是以左右方向为转动轴方向的转动轴。风门伴随着操作轴431的转动而开闭。
[0182] 利用在外壳95a的右侧面部的操作轴431的后方的位置设置的马达432的驱动力而使得热交换器95的风门进行开闭动作。马达432例如为伺服马达,并具有以左右方向为轴向的马达驱动轴432a。马达驱动轴432a借助连杆机构433而与操作轴431连结。连杆机构433构成为使得操作轴431与马达驱动轴432a的转动联动地转动。关于这种结构,通过马达432的驱动并借助连杆机构433而使得操作轴431转动,由此进行热交换器95的风门的开闭动作。
[0183] 空调装置80是所谓的自动空调,在设置于驾驶部12的空调操作部基于调节、设定的设定温度并根据与外部空气温度等的关系而通过马达432的动作的控制自动地进行热交换器95的风门的开闭。马达432借助信号线而与联合收割机1具备的控制部(省略图示)连接。控制部基于空调操作部的设定温度等而对马达432的动作进行控制。
[0184] 在使向驾驶室30的室内输送的空调用的空气的温度升高的情况下,控制部以使得操作轴431向将风门打开的方向转动的方式对马达432进行控制。马达432使马达驱动轴432a向一个旋转方向以规定的转动量而转动,由此借助连杆机构433而使得操作轴431转动。将风门打开而将经由热交换器95的加热器芯体的温暖的空气作为空调用的空气向送风管道105供给。
[0185] 另一方面,在使空调用的空气的温度降低的情况下,控制部以使得操作轴431向将风门关闭的方向(打开方向的相反方向)转动的方式对马达432进行控制。马达432使得马达驱动轴432a向另一个旋转方向以规定的转动量而转动,由此借助连杆机构433而使得操作轴431转动。将风门关闭而将朝向加热器芯体的空气的通路关闭,将由热交换器95的蒸发器生成的冷气作为空调用的空气而向送风管道105供给。
[0186] 与基于如上马达432的驱动控制的热交换器95的风门的开闭动作联动地进行水阀400的开闭动作。基于马达432的操作轴431的转动动作由作为操作线材的线材440向水阀
400的操作臂403传递。
[0187] 线材440是所谓的推拉线材,具有:内线材441,其是在两端设置有线材末端442的线材主体;以及外管443,其是将除了内线材441的两端部以外的大致整体覆盖的覆盖部件。线材末端442具有形成卡止用的孔部的板状的部分。外管443在多处部位固定于规定部位。
内线材441设置为能够相对于设置为固定状态的外管443而移动。
[0188] 线材440在操作轴431所处的热交换器95的外壳95a左前侧的位置与水阀400之间配置为俯视时在空调单元82的正前方的位置大致沿着左右方向。线材440从送风管道105的连通连接部105b的上方附近通过、且配置为在左右方向上横跨连通连接部105b。
[0189] 线材440的内线材441的一端侧与连杆机构433中的安装于操作轴431且与操作轴431一体地转动的连杆部件444连结(参照图20)。棒状的卡止销444a朝向右侧突出设置于连杆部件444的前侧的端部。内线材441在卡止销444a将一端侧的线材末端442的卡止孔贯通的状态下连结固定于连杆部件444。
[0190] 另一方面,线材440的内线材441的另一端侧与水阀400的操作臂403连结。棒状的卡止销403a朝向上方突出设置于操作臂403的末端部。内线材441在卡止销403a将另一端侧的线材末端442的卡止孔贯通的状态下连结固定于操作臂403。
[0191] 关于如上结构,通过伴随着马达432的驱动控制的与操作轴431一体的连杆部件444的转动动作而对内线材441进行按压拉动,通过内线材441的按压拉动动作而使得水阀
400的操作臂403转动(参照图21、P1)。
[0192] 将热交换器95的风门打开的方向的操作轴431的转动动作借助连杆部件444以及线材440而作为将水阀400打开的方向的操作臂403的转动动作传递。将水阀400打开而利用制热剂供给流路211对热交换器95的加热器芯体供给作为制热剂的水。另一方面,将热交换器95的风门关闭的方向的操作轴431的转动动作借助连杆部件444以及线材440而作为将水阀400关闭的方向的操作臂403的转动动作传递。将水阀400关闭而使得从制热剂供给流路211向热交换器95的加热器芯体的作为制热剂的水的供给停止。
[0193] 这样,与空调单元82的动作相应地利用控制部自动地对水阀400的开闭动作进行操作。即,在空调单元82中,当发挥加热器功能时,对水阀400进行操作以使其形成为打开状态,在停止加热器功能时(发挥冷却器功能时),对水阀400进行操作以使其形成为关闭状态。
[0194] 根据如上第一变形例的结构,将水阀400配置于车顶部35内的配管用开口部351的附近而能够容易地进行与水阀400连接的配管的对位。即,关于从水阀400经由配管用开口部351而向车顶部35的外部伸出的第一配管213a、以及整体位于车顶部35内的第二配管213b,能够容易地进行针对水阀400的连接结构的配管的对位。
[0195] 另外,水阀400在车顶部35内配置于空调单元82的附近。在本变形例中,水阀400配置于空调单元82的送风风扇96的风扇壳体220的左前方附近。根据这种结构,例如与水阀400配置于车顶部35内的前部的结构等相比,能够简单地设置用于使得水阀400的开闭动作与热交换器95的风门联动的联动机构的结构。
[0196] 特别地,通过将水阀400配置于空调收容部99内等而将水阀400配置于空调单元82的附近,由此能够使得线材440缩短得较短。由此,能够使得线材440的布线路径变得简单,并且能够减少线材440的外管443的保持位置,能够使联动机构的结构变得简单。另外,关于线材440,其长度越短,关于联动机构的联动动作越能够获得良好的动作性,并且能够削减与线材440相关的成本。
[0197] 另外,水阀400配置于车顶部35的内部。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在空调单元82的周围紧凑地收纳水阀400。
[0198] 另外,水阀400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于空调单元82的高度范围内的位置、即与空调单元82相同的高度。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容易地进行基于针对空调单元82的软管等配管的水阀400的连接。具体而言,例如关于与水阀400连接的第二配管213b,能够抑制因水阀400和热交换器95的彼此的配管连接部的高度的差异所引起的配管的弯曲,能够获得良好的连接性。
[0199] (第二变形例)
[0200] 第二变形例是关于水阀400的配置的变形例。如图23至图25所示,在第二变形例中,与第一变形例的结构相同,水阀400在下侧面板部97的周壁部97b配置于使得制热剂供给用配管213贯通的配管用开口部351的附近。此外,在图23中,为了方便而省略了第二供给用配管202以及第二返回用配管204的图示。
[0201] 关于第二变形例的结构,水阀400设置于制热剂供给用配管213中的、位于车顶部35外部的配管部分而配置于车顶部35外。水阀400配置于下侧面板部97的左侧后部97e的配管用开口部351的形成部位的正左侧的位置。即,水阀400相对于空调收容部99的左前侧的角部借助周壁部97b的左侧后部97e而配置于左侧的车顶部35的外部。水阀400位于上述的外部空气导入管道120的上端部的前方。
[0202] 关于如第二变形例的结构那样水阀400配置于车顶部35外的结构,第二配管213b仅使得处于相对于水阀400的连接侧的上游侧的端部位于车顶部35外,除此以外的大致整体的部分位于车顶部35内。另外,第一配管213a的整体位于车顶部35外。
[0203] 在第二变形例中,车顶部35内的制热剂供给用配管213以及制热剂返回用配管214的配置相对于第一变形例的结构的配置而前后颠倒。即,关于制热剂供给用配管213以及制热剂返回用配管214的各配管中的、配置于车顶部35的内部的部分、以及配置于车顶部35的外部的下侧面板部97的左侧后部97e的附近的部分,制热剂供给用配管213配置于制热剂返回用配管214的前方。
[0204] 在第二变形例中,操作臂403沿着以操作轴402的轴心为中心的圆周的径向而向后侧伸出。关于水阀400,在主体壳体部401的下侧突出形成有作为筒状的连接口部的上游连接管部454,在主体壳体部401的右侧突出形成有作为筒状的连接口部的下游连接管部455。水阀400在上游连接管部454以及下游连接管部455分别插入于第一配管213a以及第二配管
213b的端部的状态下利用软管束带406、407而固定于各配管。
[0205] 这样,在第二变形例中,水阀400作为配管连接部而具有从主体壳体部401向右侧突出的下游连接管部455以及从主体壳体部401向下方突出的上游连接管部454,由此构成为弯管型的结构。而且,水阀400基于在车顶部35内大致沿着左右方向而配置为近似水平状的第二配管213b、以及从水阀400向下方伸出的第一配管213a而设置为配置于制热剂供给用配管213的角部的方式。
[0206] 水阀400设置为由设置于下侧面板部97的周壁部97b的左侧后部97e的外侧(左侧)的阀支承板460支承的状态。阀支承板460具有:铅直状的固定面部461,其以左右方向为板厚方向;以及支承面部462,其在固定面部461的前侧相对于固定面部461以前后方向为板厚方向而弯曲形成为垂直状,由上述面部构成俯视时的近似“L”字状(参照图23)。
[0207] 阀支承板460相对于周壁部97b的左侧后部97e借助第一支承板471以及第二支承板472而设置为固定状态。如图23所示,第一支承板471具有:横面部,其以前后方向为板厚方向;以及纵面部,其在横面部的左侧向前侧弯曲形成为直角状,由上述面部构成俯视时的近似“L”字状。第二支承板472具有:纵面部,其以左右方向为板厚方向;以及横面部,其在纵面部的后侧向左侧弯曲形成为直角状,由上述面部构成俯视时的近似“L”字状。
[0208] 通过焊接等而将第一支承板471的横面部固定于在左侧后部97e的前端部的左侧配置的纵框架部473的后表面部,由此相对于左侧后部97e借助纵框架部473而设置为固定状态。纵框架部473为由方管状的部件构成的上下延伸状的支柱部分,通过焊接等而固定于下侧面板部97的左侧后部97e等。
[0209] 第二支承板472的纵面部从左侧与第一支承板471的纵面部重叠,并利用螺栓474以及螺母475而在上下2处部位固定于第一支承板471。另外,第二支承板472的横面部从前侧与阀支承板460的支承面部462重叠,并通过焊接等而固定于阀支承板460。此外,阀支承板460的固定面部461的后部利用螺栓476而固定于凸缘部97c(参照图24)。
[0210] 水阀400配置于阀支承板460的支承面部462的后侧,并相对于支承面部462支承为在左右2处部位由螺栓465固定的状态。螺栓465将支承面部462贯通、且螺合插入于设置于主体壳体部401的螺孔。
[0211] 在周壁部97b的左侧后部97e与阀支承板460的固定面部461之间设置有将配管用开口部351等封闭的作为密封部件的密封板478。密封板478是以左右方向为板厚方向的板状的部件,例如由橡胶、海绵等弹性材料构成。密封板478从车顶部35的外侧将配管用开口部351等封闭,并且将制热剂供给用配管213的第二配管213b、制热剂返回用配管214、第二供给用配管202以及第二返回用配管204贯通。
[0212] 关于以上述方式设置于车顶部35外的水阀400的配置,与第一变形例的情况相同,水阀400配置于空调单元82的高度范围内的高度位置。即,如图25所示,水阀400设置为整体位于风扇壳体220的上表面部222的高度位置H1与风扇壳体220的下端的高度位置H2之间的高度范围H3的范围内。在本变形例中,水阀400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于下侧面板部97的凸缘部97c的正下方的高度位置。此外,在图25中示出了将左侧后部97e的后部切除的状态。
[0213] 关于水阀400与热交换器95的风门的联动机构,在第二变形例中,线材440的相对于水阀400的连结侧的端部向车顶部35的外部伸出。线材440的左侧的端部将左侧后部97e、密封板478以及阀支承板460的固定面部461贯通、且向车顶部35的外部以水平状伸出。而且,使得其末端部的线材末端442与设置于操作臂403的末端部上的卡止销403a连结。关于水阀400与热交换器95的风门的联动机构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变形例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0214] 根据如上第二变形例的结构,与第一变形例的情况相同,水阀400配置于车顶部35外的配管用开口部351的附近,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与水阀400连接的配管的对位。
[0215] 另外,水阀400在车顶部35外配置于空调单元82的附近。在本变形例中,水阀400配置于空调单元82的风扇壳体220的左前方附近。根据这种结构,能够简单地设置用于使水阀400的开闭动作与热交换器95的风门联动的联动机构的结构。
[0216] 另外,与第一变形例的情况相同,水阀400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于空调单元82的高度范围内的位置,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基于针对空调单元82的软管等配管的水阀400的连接。
[0217] 另外,在第二变形例中,水阀400配置于车顶部35的外部。根据这种结构,使得与水阀400连接的第一配管213a在下侧与主体壳体部401连接,由此能够使得第一配管213a从水阀400向下方以下垂状伸出。由此,关于制热剂供给用配管213,能够以从车顶部35内的近似水平状的部分向车顶部35的外部伸出|且朝向下方弯曲成直角状的配管形态而不使制热剂供给用配管213自身弯曲地进行配管。
[0218] 即,在制热剂供给用配管213中能够使得水阀400作为弯管接头而发挥功能,在制热剂供给用配管213的起始自车顶部35的伸出部分能够消除制热剂供给用配管213的弯曲部分。由此,关于制热剂供给用配管213而能够获得良好的配管性,容易对制热剂供给用配管213进行配管。
[0219] 如上,利用实施方式说明的本发明所涉及的作业车辆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符合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采用各种方式。
[022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分隔板300具有俯视时形成为近似“C”字状的弯曲形态的形状,作为分隔板300,只要能够获得将从外部空气导入口145导入的外部空气相对于吸引口221的直接的吸引路径遮蔽的作用,其俯视形状等并未受到特别限定。
[0221] 例如,如图26A所示的变形例那样,分隔板300可以在俯视时具有以形成为将圆环形状的一部分切除的圆弧形状的方式而整体弯曲的形状。在图26A中,作为分隔板300,举例示出了具有俯视时在约120°的角度范围将外部空气导入口145侧的相反侧的部分切除所得的圆弧形状(“C”字形状)的结构的分隔板300A。根据使从外部空气导入口145流入的外部空气迂回并吸引至吸引口221的观点,作为分隔板300,优选俯视时设置为相对于圆形的吸引口221在外部空气导入口145侧在180°以上的角度范围内将吸引口221包围。
[0222] 另一方面,例如图26B所示的变形例那样,作为分隔板300,只要至少相对于吸引口221配置于外部空气导入口145侧的位置、即配置于外部空气导入口145与吸引口221之间的位置即可。在图26B中,作为分隔板300,示出了在吸引口221的外部空气导入口145侧(左侧)以相对于吸引口221的圆形的开口形状形成为切线状的方式而形成沿着前后方向的直线状的结构的分隔板300B。在图26B所示的结构例中,分隔板300B在前后方向上具有比吸引口
221的开口尺寸长的尺寸,优选设置为相对于外部空气导入口145侧将整个吸引口221的范围覆盖。
[0223]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涉及的遮蔽部件是作为主体而具有弯曲板状的分隔板主体301的分隔板300,但遮蔽部件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作为遮蔽部件,只要能够获得将从外部空气导入口相对于送风风扇的直接的吸引路径遮蔽的作用即可,例如,可以整体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等。
[0224] 本技术能够采取如下结构。此外,可以对以下记载的结构进行取舍选择并任意地组合。
[0225] (1)一种作业车辆,其具备:设置于将驾驶部覆盖的驾驶室的车顶部内且用于进行所述驾驶室内的空气调节的空调单元,其特征在于,
[0226] 所述空调单元具有送风风扇,该送风风扇从用于将外部空气向所述车顶部内导入的外部空气导入口吸引导入至所述车顶部内的外部空气,
[0227] 在所述车顶部内设置有遮蔽部件,该遮蔽部件将从所述外部空气导入口导入的外部空气相对于所述送风风扇的直接的吸引路径遮蔽。
[0228] (2)根据所述(1)记载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0229] 所述遮蔽部件包括位于所述外部空气导入口与所述送风风扇的吸引口之间的部分。
[0230] (3)根据所述(1)或(2)记载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0231] 所述遮蔽部件设置于所述空调单元与构成所述车顶部的车顶面板部之间。
[0232] (4)根据所述(1)至(3)中任一项记载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0233] 所述遮蔽部件在俯视时具有围绕所述送风风扇的吸引口且使得所述外部空气导入口侧的相反侧敞开的形状。
[0234] (5)根据所述(1)至(4)中任一项记载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0235] 在所述车顶部的所述外部空气导入口的附近的部位形成有配管用开口部,该配管用开口部使得与所述空调单元连接且向所述车顶部的外部伸出的配管通过。
[0236] (6)根据所述(5)记载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0237] 在所述配管用开口部的附近配置有设置于与所述空调单元连接的配管的水阀。
[0238] (7)根据所述(6)记载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0239] 所述水阀配置于所述车顶部内。

当前第1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