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设备

制冷设备实质审查 发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制冷设备。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在制冷设备中,通常设有风扇及风道盖板,风扇的出风口朝向风道盖板,强劲的气流会冲击风道盖板产生振动形成噪声源。相关技术中,针对一些较大的风道盖板,刚度相对
较差,当风扇旋转时,旋转基频会激励风道盖板产生振动,产生结构噪声,即当风扇旋转的
基频、谐波与风道盖板的固有频率重合时,会形成共振,产生更大的噪声,影响用户的使用
体验。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30]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
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1]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003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
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
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
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
征。
[0033]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
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
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
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
进行结合和组合。
[0034] 请结合参照图1、图2及图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包括设备主体、风道盖板1、风扇2及若干个共振结构3,风道盖板1设于设备主体;风扇2设于风道盖板1;若干个共
振结构3并列设于风道盖板1的表面。
[0035]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设备,通过风道盖板1设于设备主体,以形成风道,风扇2设于风道盖板1,用于促进空气流动。同时,在风道盖板1的表面设有若干个共振结构3,利用
共振结构3可加强风道盖板1的刚度薄弱区域,即共振结构3跟随风道盖板1共振,从而使整
体的振动频率避开风扇2旋转的基频,从而使得风道盖板1避开风扇基频引起的共振,降低
由于风扇2旋转引起的结构噪声。
[0036] 可以理解的,制冷设备可以是冰箱、冰柜、空调等,在此不做限定,风道盖板1设于设备主体内,例如扣盖于设备主体的内胆,从而形成风道,风道可以是冷藏风道或者冷冻风
道。可选地,风道盖板1设有连通风道的通风口,风扇2对应通风口设于风道盖板1的一侧,为
了避免空气在通风口直吹出,在风道盖板1背向风扇2的一侧设有挡风板,挡风板遮挡于通
风口。可选地,风扇2为轴流风扇2,以朝向通风口吹风,提高通风口的通风效率。可选地,共
振结构3可设于风道盖板1面向风道内的一侧,即共振结构3位于风道内,以避免共振结构3
设于风道外从而影响其他部件安装。
[0037] 以3叶片、旋转速度1800rpm(Revolutions Per Minute的缩写,即转每分,表示设备每分钟的旋转次数。)的风扇2为例,其旋转基频是90Hz。如图5所示,可选地,以风道盖板1
为长方形为例,其长为800mm,宽为410mm,结合风道盖板1模态分析可以发现,其前20阶频率
中包含的90.725Hz和风扇基频最为接近,且振型在纵向和横向呈波浪形振动。也就是说,风
道盖板1设置共振结构3需要避免90Hz,如图6所示,在该风道盖板1布置共振结构3以后模态
分析结果可以发现,风道盖板1前20阶频率中,没有和风扇基频90Hz接近的频率。如此,使得
风道盖板1避开风扇基频引起的共振,降低由于风扇2旋转引起的结构噪声。
[0038]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制冷设备还包括设于风道盖板1的加强筋结构4,加强筋结构4在风道盖板1的长度方向上延伸,若干个共振结构3呈两列设置,两列共
振结构3分别设于加强筋结构4的两侧。
[0039]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风道盖板1的强度,在风道盖板1的一侧设有加强筋结构4,可选地,风道盖板1呈长方形,则加强筋结构4在其长度方向上延伸。为了进一步加强风道盖
板1的结构强度,加强筋结构4包括两根筋条,两根筋条相平行设置,且在风道盖板1的宽度
方向上间隔设置。风扇2可设于两根筋条之间,以使得风道的两侧出风均匀。当然,于其他实
施例中,加强筋结构4也可以是一根筋条或者多根筋条,在此不做限定。
[0040] 示例性的,若干个共振结构3分成两列分别设于加强筋结构4的两侧,以确保风道盖板1的两侧共振效果一致。可以理解的,在风道盖板1没有加强筋结构4的位置为刚度薄弱
区域,即此处的振幅最大,为此,将若干个共振结构3设于加强筋结构4的两侧,即在风道盖
板1的最大振幅处设置共振结构3,以提高此处的整体刚度,从而改变其振动频率,从而避开
风扇2旋转的基频。可选地,若干个共振结构3呈两列设置,每一列具有多个共振结构3,例如
三个、四个、五个或者六个等,在此不做限定,具体可根据风道盖板1的长度调整。如此,在加
强筋结构4的延伸方向上成列设置共振结构3,以在风道盖板1的刚度薄弱处布置共振结构
3,从而有效避开风扇基频引起的共振,降低由于风扇2旋转引起的结构噪声。
[004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加强筋结构4两侧的共振结构3关于加强筋结构4对称设置。可以理解的,即两列共振结构3关于加强筋结构4对称设置,以使得位于加强筋结构4
两侧的风道盖板1结构相同,从而保持振幅一致,能够更好地避开风扇2旋转的基频。示例性
的,每一列包括三个共振结构3,将两列共振结构3分为左列和右列,则左列的三个共振结构
3与右列的三个共振结构3一一对应设置,并关于加强筋结构4对称设置。可以理解的,左列
第一个共振结构3与右列第一个共振结构3为一对,左列第二个共振结构3与右列第二个共
振结构3为一对,以此类推,每一对共振结构3的间距保持一致,以图6为例,左列和右列各设
置三个共振结构3,在该风道盖板1布置共振结构3以后模态分析结果可以发现,风道盖板1
前20阶频率中,没有和风扇基频90Hz接近的频率。如此,使得风道盖板1避开风扇基频引起
的共振,降低由于风扇2旋转引起的结构噪声。
[0042] 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风道盖板1具有相背向的正面11和背面12,正面11和背面12均设有多个共振结构3,正面11的共振结构3与背面12的共振结构3一一对应设置。
[0043] 可以理解的,共振结构3分别凸设于正面11和背面12,且正面11与背面12的共振结构3对应设置,如此,即设置共振结构3的位置的厚度为风道盖板1本身的厚度加上正面11共
振结构3的厚度以及背面12共振结构3的厚度,总而有效增强风道盖板1的刚度薄弱处,从而
避开风扇基频引起的共振。例如共振结构3为圆形结构,则正面11的共振结构3和背面12的
共振结构3呈同轴设置,且正面11的共振结构3和背面12的共振结构3大小相等,以使得正面
11和背面12振幅一致。
[0044]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共振结构3与风道盖板1一体成型。可以理解的,通过设置共振结构3与风道盖板1一体成型,以提高两者的连接稳定性,且两者能够更好地实现共
振,有利于避开风扇基频。并且,两者一体成型,可采用相同的材料一体挤压成型,从而避免
需要安装连接共振结构3和风道盖板1,减少安装步骤,提高生产效率。
[0045]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共振结构3呈圆环状,共振结构3的端面与风道盖板1连接。本实施例中,圆环状的共振结构3四周共振均匀,能够更好地抵消风道盖板
1振幅最大的区域,从而更精确地避开风扇2旋转的基频,实现消除共振频率点进行降噪。也
就是说,相较于方型的共振结构3,方型的共振结构3具有棱角,容易导致此处的振幅过渡不
均匀,从而容易影响其避开共振频率点,其他三角型或者多边型同理,而圆环状的共振结构
3四周分布均匀,且无棱角。
[0046]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共振结构3具有通孔,通孔的内径取值范围为30mm~90mm。可以理解的,当通孔的内径过小时,例如小于30mm,在共振结构3的外径不变的情况
下,则形成共振结构3所需要的材料较多,不利于控制生产成本,而当通孔的内径过大时,例
如大于90mm,在共振结构3的外径不变的情况下,此时形成的共振结构3圆环较小,其增强风
道盖板1刚度的效果不明显,则降噪效果不明显。可选地,通孔的内径取60mm,既控制了生产
成本,也保证了增强风道盖板1刚度的效果,从而有利于消除共振频率点进行降噪。
[0047]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共振结构3的外径取值范围为100mm~160mm。可以理解的,当共振结构3的外径取值过小时,例如小于100mm,则此时共振结构3的整体尺寸较小,不
利于改变风道盖板1刚度薄弱处的固有频率,从而容易导致风扇2旋转的基频与风道盖板1
的固有频率相同引发共振产生噪声。而当共振结构3的外径取值过大时,例如大于160mm,不
易于将其装设于风道盖板1,或者风道盖板1上的装设空间不足以安装共振结构3,且生产成
本有所提高。可选地,共振结构3的外径取140mm,以便于与风道盖板1适配安装,以消除共振
频率点降噪,并控制了生产成本。
[0048]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共振结构3的厚度取值范围为3mm~7mm,共振结构3的厚度方向为垂直于所述风道盖板1的方向。可以理解的,当共振结构3的厚度取值过小时,例
如小于3mm,则此时共振结构3的整体较薄,无法有效增强风道盖板1的刚度,不利于改变风
道盖板1刚度薄弱处的固有频率,从而容易导致风扇2旋转的基频与风道盖板1的固有频率
相同引发共振产生噪声。而当共振结构3的取值过大时,例如大于7mm,则共振结构3过厚,容
易影响风道内的空气正常流动或者影响其他部件的安装,且生产成本较高。可选地,共振结
构3的厚度取5mm,既控制了生产成本,也保证了增强风道盖板1刚度的效果,从而有利于消
除共振频率点进行降噪。
[0049]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相邻两个共振结构3的间距相等,且其间距的取值范围为100mm~300mm。可以理解的,若干个共振结构3布置于风道盖板1的刚度薄弱处,并且间隔
设置,能有效增强风道盖板1的刚度薄弱处的刚度,从而针对风道盖板1的最大振幅处有效
避开风扇2旋转的基频。设置相邻两个共振结构3的间距相等,有利于保证风道盖板1各段的
刚度增幅均匀,提高风道盖板1与共振结构3的共振效果。当间距的取值过小时,例如小于
100mm,共振结构3的布置较为密集,成本较高,而当间距的取值过大时,例如大于300mm,共
振结构3的间距过大,风道盖板1的刚度增幅效果不明显,两个共振结构3之间存在的刚度薄
弱区域过大,容易与风扇2旋转的基频形成共振频率点。可选地,间距取200mm,相邻两个共
振结构3的间距合适,既控制了生产成本,也保证了增强风道盖板1刚度的效果,从而有利于
消除共振频率点进行降噪。
[0050] 示例性的,若干个共振结构3在风道盖板1的长度方向上成列排布,则一列共振结构3上的相邻两个共振结构3的间距相等,且其间距的取值范围为100mm~300mm。于其他实
施例中,若干个共振结构3也可在风道盖板1的宽度方向上成列排布,此外,若干个共振结构
3也可分布成多列结构,则每一列中对应相邻的两个共振结构3之间的距离设置为相等,有
利于保证风道盖板1各段的刚度增幅均匀,提高风道盖板1与共振结构3的共振效果。
[0051] 需要说明的是,共振结构3的外径、通孔的内径、厚度以及共振结构3之间的间距可根据风道盖板1的实际大小进行调整,在此以风道盖板1的长800mm、宽410mm为例,则设置共
振结构3的内径为60mm,外径为140mm,高度为5mm。如图6所示,在该风道盖板1布置共振结构
3以后模态分析结果可以发现,风道盖板1前20阶频率中,没有和风扇基频90Hz接近的频率。
如此,使得风道盖板1避开风扇基频引起的共振,降低由于风扇2旋转引起的结构噪声。
[0052] 在一实施例中,以3叶片、旋转速度1800rpm(Revolutions Per Minute的缩写,即转每分,表示设备每分钟的旋转次数。)的风扇2为例,其旋转基频是90Hz。如图5所示,可选
地,以风道盖板1为长方形为例,其长为800mm,宽为410mm,结合风道盖板1模态分析可以发
现,其前20阶频率中包含的90.725Hz和风扇基频最为接近,且振型在纵向和横向呈波浪形
振动。也就是说,风道盖板1设置共振结构3需要避免90Hz。为此,将若干个共振结构3设于长
800mm、宽410mm的风道盖板1上,设置共振结构3为圆环型,其内径为60mm,外径为140mm,高
度为5mm,且若干个共振结构3在其并列方向上的间距相等,且其间距的取值为200mm。如图6
所示,在该风道盖板1布置共振结构3以后模态分析结果可以发现,风道盖板1前20阶频率
中,没有和风扇基频90Hz接近的频率。如此,使得风道盖板1避开风扇基频引起的共振,降低
由于风扇2旋转引起的结构噪声。也就是说,通过共振结构3设于风道盖板1,从而抵消风道
盖板1振幅最大区域,消除共振频率点进行降噪。
[0053] 需要说明的是,共振结构3的外径、通孔的内径、共振结构3的厚度以及共振结构3之间的间距可根据风道盖板1的实际大小进行调整,当然,也可根据风扇2的实际旋转基频
进行调整,以抵消风道盖板1振幅最大区域,消除共振频率点进行降噪。
[0054]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
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