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种织针及其针板组件

一种织针及其针板组件实质审查 发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脑横机领域,特别是一种织针及其针板组件。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以及进步。服装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活必需品,承载着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而电脑横机作为一种重要的服装生产工具,其功能的先进与否直接决定了其所能加工的织针物的美观性以及质量。现有的电脑横机功能性的一个重要改进方向就是在有限的针板长度内,提升所能够排列的织针密度,以提升电脑横机的编织效率、所能够编织的花型的细腻程度。
[0003] 现在主流的提升针板组件中织针排布密度的方式主要还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通过做薄插片以让渡出更多的织针排布空间,增加织针在针板上的排布密度。
[0004] 然而,该种方式的问题在于,现有织针上还存在一片翻针用的弹簧片,该弹簧片隆起于针织本体的表面,以与织针之间形成一个可供翻针时针钩以及针杆通过的通道。但是,该弹簧片的存在会导致织针整体厚度的增加(至少是一个针钩的厚度外加弹簧片自身厚度),在织针结构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为提升针板上织针的排针密度,就需要在插片上做文章,即在插片上开出用于避让弹簧片的避让槽,而当插片上缺少了弹簧片所突出厚度的部分后,插片在开槽处的强度将会极大的降低,导致插片在该处偏软,在进行编织时插片在该处极易发生弯曲、变形,影响织针在针槽中的稳定运行。
[0005] 为此,亟需改变现有思路,在保证织针稳定运行的同时,实现针板上织针的排列密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4]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5]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6] 在电脑横机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知道,当电脑横机中针板的能够用于排列安装织针的长度是一定的,想要通过提升电脑横机上针板所能够排列的织针密度以提升电脑横机的编织效率以及编织能力的方式也就可以预见的。即:1.削减织针的厚度,以减少织针所占用的空间,提升织针的排列密度;2.削减形成针槽的插片厚度,以为织针的排列节省出更多的空间。
[0037] 然而,上述两种方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后,织针以及插片厚度都已经开发至极致且机构基本成熟,从削减厚度方面入手已经非常困难,因此提升针板上织针排列目的矛盾就在于,在不改变二者结构的情况下,所能够节省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
[0038] 为此,通过尝试改变织针或者插片的结构以达到削减织针厚度的目的显然是可行的。具体的,通过观察发现,织针的弹簧片4(如图5、图6)其作为织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织针大量的厚度占比(不少于针织整体厚度的1/3)。具体为,弹簧片与针身所形成的通道厚度以及弹簧片的自身厚度。其中,弹簧片与针身所形成的通道至少达到可使针钩穿过的厚度,该厚度凸出于针身之外,既不利于隐藏,还需要在插片上开设避让槽,进行避让,以避免弹簧受到过度压迫而发生不可逆的形变。则弹簧片的存在不仅制约了织针厚度的削减,还会进一步的导致插片厚度也随之增厚。具体为,开设避让槽会导致插片强度降低,而为保证插片强度足够,就需要考虑避让槽的厚度确实部分,对插片进行适当增厚。通过上述观察可以发现,如果在保证翻针过程中弹簧片的翻针功能能够顺利实现的情况下,去除弹簧片所带来的凸出结构,不仅能够削减织针中弹簧片凸出所占的厚度,同时插片上也因为无需开设避让槽而能够实现插片整体厚度的削减。
[0039] 为此,本申请方案提供了一种织针,以在取消现有织针的弹簧片结构的情况下,仍能够顺利的完成织针的翻针动作。
[0040] 具体,如图1~4所示,本方案中的织针3包括针身31、针杆32、针钩33以及针舌34。其中,针身31具有向两端水平延伸的头部312和尾部313。在靠近头部处的一个侧面上则具有一个向着针身的侧向内凹的部分,该侧向内凹的部分形成了一条导引槽311,该导引槽下部延伸至针身的下沿而具有向下打开的敞口,以使得翻针时,相对织针的针钩以及针杆部分能够由导引槽的下方敞口进入导引槽中。另外,还需要说明是,导引槽311远离尾部313一侧的槽壁向着头部所在的方向倾斜抬升,并且该倾斜的槽壁的上沿延伸至与导引槽所在侧的针身31的表面平滑相接,以使得针钩和针杆部分能够在退针时,顺着该倾斜的槽壁退出导引槽至与针身的外侧表面。
[0041] 与此同时,在如图1所示,针杆32部分具有第一端322和第二端323。其中,第一端连接在针身31的头部312处的端面上,且针身与针杆的下沿平滑连接延伸。还需要说明的是,针杆的宽度小于针身部分,以使得针杆的第一端322与头部312的连接处能够形成一个防止线圈退到针身上的台阶。另外,如图2、图3所示,在针杆的一个侧面上具有向内侧向凹陷所形成的翻针槽321,该翻针槽的下部延伸至针杆的下沿,以形成下部敞口的结构。另外,如图3所示,在本方案中,翻针槽321与导引槽311二者相连通,以使得由翻针槽伸入的针钩能够在后续织针的继续动作过程中,顺势进入至导引槽中。
[0042] 如图1所示,本方案中的针钩部分则连接在针杆32的第二端323上。同时,针舌34则通过一根销轴可以翻转的连接在第二端上。需要说明的是,针舌部分在前翻后能够将针钩入口封盖起来,以完成编织过程中的部分翻针动作。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如图9~14所示,在本方案中,为保证当右侧的织针Ⅱ的针钩进入到与之相对的织针Ⅰ的翻针槽中后,针舌能够被自行顶开,完成弹簧片对针舌施加的作用。在本方案中的针舌的其中一侧向外凸出,具体的,该织针Ⅱ中针舌的凸出一侧为所对织针Ⅰ的翻针槽321的槽底所在一侧,即针舌所凸出的一面与相对的另一根织针上的翻针槽的槽底处于同侧,以保证当织针Ⅱ的针钩进入织针Ⅰ的导引槽中后,织针Ⅱ的针舌能够稳定的被相对织针Ⅰ上的翻针槽321的槽底下沿所顶开。
[0043]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翻针槽321所在侧面并没有具体的详细要求,即翻针槽可以开设在针杆的两个侧面中的任意一个上。而考虑到同侧加工能够减少加工时织针的翻面,以及反复装卸次数,提升加工精度,降低加工难度。在本方案中,优选的,翻针槽321的槽底与导引槽311的槽底二者位于同一侧,即导引槽与翻针槽开设在同一侧的侧面上。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方案中,将翻针槽与导引槽开设在同一侧,则导引槽的槽底与翻针槽的槽底能够实现平滑连接,以使得针钩由翻针槽至导引槽中的过程更加平滑。
[0044]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方案中翻针槽321的上部还呈逐渐升高,远离下沿的趋势。具体的,翻针槽的上部槽壁由靠近第二端的一侧至远离第二端的一侧逐渐升高,以使翻针槽321至导引槽311的槽体高度呈逐渐升高的状态。
[0045]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9~10所示,当织针Ⅱ上的针钩进入至织针Ⅰ上的翻针槽中后,织针Ⅰ在三角的控制下继续上升。而与此同时,织针Ⅱ也在三角的控制下,具有前伸的动作。需要说明的是,该前伸动作的目的在于,如果仅仅是存在织针Ⅰ的前伸,则织针Ⅰ的翻针槽对于织针Ⅱ上的针舌的后翻效果有限,主要是,当针舌翻动一定角度后,将于所对的翻针槽的槽底脱开接触。而如果在织针Ⅰ上升的同时,驱使织针Ⅱ也同步上升,则随着织针Ⅱ上的针舌后翻,织针Ⅰ能够对针舌施加持续的作用力,保证针钩进入导引槽前,针舌能够翻开足够的角度,避免织针Ⅰ上的针舌因为与织针Ⅰ的针身之间夹角过小而出现定死的情况。
[0046] 而为保证织针Ⅱ在织针Ⅰ上升的同时也能够进行一定的不同上升,翻针槽的上沿就需要逐步向上抬升。具体的,就是由针钩进入侧(靠近第二端)至针钩移出侧(靠近第一端),翻针槽的上部槽壁逐渐抬升,翻针槽321至导引槽311的槽体高度逐渐增大,则该逐渐增加的高度,为织针Ⅱ的在翻针槽中的伸出提供可空间,织针Ⅰ和织针Ⅱ得以在针钩进入翻针槽时同步动作。
[0047]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部分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增加一块加强板324,该加强板与翻针槽321的槽底平行相对设置。且加强板与翻针槽的槽底之间形成一用于引导针钩进入翻针槽的间隙。需要说明的是,加强板324与针身之间平滑连接,以提升开设有翻针槽后的针杆32强度。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加强板与翻针槽槽底之间的间隙大于针钩的厚度,以保证针钩能够顺利插入至翻针槽中。并且,还需要说明的,在本方式中,针舌的厚度需要大于翻针槽的槽底与加强板所形成的间隙厚度,以使得针钩插入翻针槽中时,针舌能够被翻针槽的槽底或者加强板所顶开。
[0048] 另外,如图4所示,在部分实施方式中,还存在以下优选方案。具体为,导引槽311的槽底沿着针身的下至上逐渐抬升起来。具体的是,导引槽的槽底为一个倾斜面,且槽底的上沿逐渐抬升直至上沿延伸至与针身的外表面平滑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使导引槽的槽底逐渐抬升的作用在于,当织针Ⅱ在织针Ⅰ的导引槽中升高时,其针钩部分在抬升的导引槽的导槽的作用下能够先行滑移出导引槽至针身的外表面上。则当织针Ⅰ退针时,针杆以及针钩不会不会发生勾住加强板或者翻针槽的槽底的情况,保证织针从导引槽中顺利退出。针对于上述情况,还需要说明是,导引槽的槽底逐渐抬升的机构,可以与独立存在,也就是导引槽的侧壁没有逐渐抬升也能够保证针钩从导引槽中退出。也可以与具有倾斜的侧壁的导引槽结构同时存在,以能够进一步保证针钩从导引槽中退出的稳定性。
[0049] 另外,本申请方案还公开了一种针板组件。具体如图7~9所示,包括一块针板1,在该针板上均匀的插接有若干片的插片2,这些相邻的插片之间两两平行相夹以形成一道道可供织针滑动配合的插入其中的针槽。而该针槽中则排布有对应的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表述的织针3。需要说明的是,织针在针槽中能够滑动进出,以实现编织过程中所需完成的各种动作。而织针的相关动作,则需要通过连接在织针上的长针4、弹簧针5以及选针6对控制三角的驱动传导实现。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保证一组相对的两根织针,当他们的伸出时,针钩能够进入所对的织针的翻针槽中,翻针槽位于针杆的中间位置,而针钩也居中设置。以使得伸入的针钩能够顺利的进入至翻针槽中,避免撞针的情况出现。
[0050]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驱使织针3在针槽中滑动的同时,织针存在于针槽中上下起伏的可能。而为了避免该种情况的发生,如图8所示,在插片2的至少一个侧面上开设有一条限位槽21,以使得两两插片夹持所形成的针槽中,至少存在一条限位槽21。需要强调的是,该限位槽的宽度与织针的针身高度相适配,以使得织针置于针槽中时,织针的至少一个侧面能够滑动配合的陷于该限位槽中,以避免织针在针槽中滑动时出现上下起伏。而在本实施方案中,对于限位槽的说明在于,其相较于避让弹簧片而在插片上开设的避让槽的区别在于,引其只需保证对织针的针身进行限制即可,因此其深度相较于避让弹簧片7的避让槽来说要浅的多,也就不会对插片的强度造成过度破坏,插片的厚度也就无需进行额外的增加。
[0051]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可以在插片的两侧均开设一条沿着针槽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限位槽21。当织针进入针槽后,其两侧均陷于限位槽中,进一步的提升织针在针槽中的稳定性。
[0052] 工作原理:结合说明书附图1~14所示,本方案中的针板组件包括针板、插片以及经过结构改良后,省去弹簧片的织针。其具体安装方式为,将插片均匀的插接在针板上开设的插槽中后,相邻的两片插片两两夹持形成针槽。然后将织针经由针槽的前端插入其中。需要保证的是,织针的针身位于插片上所开设的限位槽中,以防止织针在针槽中滑动时,出现上下浮动。而当织针安装到位后,在将长针、弹簧针、选针依次连接装入针槽并与织针连接即可。至此,针板组件装配完毕。
[0053] 而当进行翻针动作时,参照图10~14所示(以下以图中的左侧织针为织针Ⅰ,右侧织针为织针Ⅱ),进行相应的翻针步骤的分解说明。
[0054] 具体如图10所示,翻针时,线圈处于左边织针Ⅰ的针身与针杆连接的台阶处,右边织针Ⅱ的针钩走至织针Ⅰ靠近针杆处的翻针槽处。
[0055] 接着如图11所示,织针Ⅱ牵伸,织针Ⅱ的针钩慢慢走入至织针Ⅰ的翻针槽中,此时随着针钩的进入,织针Ⅱ上的针舌部分抵接在织针Ⅰ中翻针槽的槽底下沿,随着织针Ⅰ的持续前出,以及织针Ⅱ的同步伸出,针身受到织针Ⅰ中翻针槽的槽底的带动而慢慢打开。
[0056] 再接着,如图12所示,织针Ⅱ的针钩走之织针Ⅰ的导引槽处,此时织针Ⅱ上的针舌也完全打开,而织针Ⅱ的针钩也位于线圈的中间。需要说明是,在本步骤中,随着织针Ⅱ在导引槽中的持续移动,织针Ⅱ的针钩部分升起至织针Ⅰ的外表面上,以保证织针Ⅰ退针时,织针Ⅱ能够顺利的从织针Ⅰ上滑出。
[0057] 如图13所示,织针Ⅱ从织针Ⅰ的导引槽中滑出的同时,织针Ⅱ的针钩部分穿入至线圈中。此时,织针Ⅰ回退,则织针Ⅰ的针杆处于穿过线圈的状态。
[0058] 如图14所示,右边的织针Ⅰ回退,并完全从织针Ⅱ的针杆上退下,直至织针Ⅰ的针钩也退出线圈位置,此时翻针动作完成。
[0059] 需要说明是,在上述过程中,开设在针杆中的翻针槽以及开设在针身中的导引槽有效替代了传统的弹簧片,引导了织针上针舌的打开动作,辅助织针翻针动作的完成。而上述结构中,导引槽以及翻针槽均开设于织针内部,相较于传统的弹簧片结构,有效减少了织针中突出的弹簧片部分所占用的厚度空间,织针的厚度得以极大的削减,在采用现有厚度的插片的情况下,随着织针弧度的降低,单位长度的针板上所能够排列的指针密度也得以极大的提升。
[0060]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因为不存在弹簧片,因此插片上也无需开设避让槽,其厚度也无需增加,在插片上也能够省出部分厚度空间,以进一步的提升织针在针板上的排列密度。
[0061]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