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单面针织花纹织物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纬编匀延伸提花织物生产装置及方法。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现代消费者对服装的舒适性和美感要求越来越高,多样化、高品质的花纹织物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目前,生产花纹织物主要通过提花、印花、染色、刺绣、绣花的单独应用或者组合使用,创造出不同的花纹效果。对于印染生产的花纹织物,由于其采用染料或颜料来形成花纹,织物的手感、透气性和耐久性较差。刺绣和绣花是在织物上进行手工或机器刺绣的方法,其生产速度较慢,成本较高,且难以实现大规模批量生产。因此,采用针织提花技术,生产花纹织物不仅可避免后道印染所带来的污染,还可以更加高效大规模批量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节约了生产的成本。
[0003] 然而,采用提花技术生产的花纹织物不仅可能存在拉伸方向和横向弹性不均匀的问题,还通常功能单一。现有匀延伸方法只能采用印染方式,染料和化学品的使用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不符合环保要求。匀延伸的提花织物可以提供更加舒适和自然的穿着感受,同时也更容易实现各种设计和图案,提升织物的美感。如若采用功能不同的纱线进行提花织造,还可生产出更符合人体工学的多功能服装。
[0004] 相关技术中,为实现服装多元化和功能化,机器的配置是必不可少。在现有的机器中,提花圆机可实现简单的花纹织物生产,但功能单一;调线圆机仅能进行横条型花纹生产,难以生产兼有时尚、舒适和多功能的服装。例如:专利CN104532458B公开了一种纬编单面交换添纱提花织物的生产方法和专用装置,以纬平针组织作为基本组织,在单面无缝内衣圆机每个成圈系统加装一个装置,实现两个导纱手指各穿两种色纱同时喂入成圈系统,在控制系统作用下,结合花型信息进行变换形成提花织物。但是,该方法织造得到的服装功能有限,花型颜色较少,难以满足消费者对于无缝产品的多功能化和多元化需求。
[0005] 因此,为提高服装的多功能化和多元化需求,提高服装的多样性和时尚性,研究制备一种纬编匀延伸提花织物生产方法及装置,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1]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本申请说明书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说明书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2] 首先,对现有单面圆纬机的结构作简单的介绍:
[0033] 现有单面圆纬机的纱筒安放在落地纱架上(有些圆纬机纱筒和纱架配置在机器的上方),筒子纱线经送纱机构输送到编织机构;编织机构主要包括针筒、针筒针、针筒三角、沉降片圆环、沉降片、沉降片三角或针盘、针盘针、导纱器等机件;针筒转动过程中编织出的织物被编织机构下方的牵拉机构向下牵引,最后由牵拉机构下方的卷取机构将织物卷绕成布卷;另外,整台圆纬机还包括传动机构、机架、辅助装置等。
[003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35] 实施例一:
[0036] 图1至图3分别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纬编匀延伸提花织物生产装置的立体、主视以及俯视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在现有单面圆纬机的结构基础上改造送纱机构,送纱机构包括:送纱壳体1、位于送纱壳体1内部的驱动组件2和与驱动组件2传动连接的传动组件3、与送纱壳体1的顶部一侧相连的导纱板4、与送纱壳体1的底部一侧相连的挡纱板5、以及位于导纱板4与挡纱板5之间的导纱组件6;其中,导纱组件6在传动组件3和复位组件7的配合工作下做上下摇摆运动,导纱板4远离送纱壳体1的一端具有导纱孔41;导纱组件6的数量至少为两组,每组导纱组件6对应一组传动组件3、一组驱动组件2、一组复位组件7和一组导纱孔41。
[0037] 具体而言,每组驱动组件2包括驱动盒21,驱动盒21内具有往复摇摆电机和与其电性连接的电磁阀,往复摇摆电机具有低位、中位和高位三个工位状态。每组传动组件3包括与往复摇摆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的针刀31、以及铰接于送纱壳体1内的凸轮32;其中,针刀31与凸轮32的第一端传动连接。传动组件3还包括凸轮座33,凸轮座33位于凸轮32的下方,凸轮座33的顶部具有与凸轮32相匹配的弧面,用于辅助引导凸轮32的转动。传动组件3还包括限位螺栓34,限位螺栓34位于凸轮32的上方,用于限制凸轮32的旋转角度。
[0038]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往复摇摆电机具有低位、中位和高位三个工位状态,故往复摇摆电机可带动对应的针刀31分别摆动至低位目标位置、中位目标位置或高位目标位置。
[0039] 进一步地,每组导纱组件6包括安装于挡纱板5上的导纱手指支架61,导纱手指支架61的顶部铰接有辅助拨杆62,辅助拨杆62的第一端与凸轮32的第二端传动连接,辅助拨杆62的第二端通过螺丝固定有导纱手指63,导纱手指63远离辅助拨杆62的一端安装有喂纱瓷套64,喂纱瓷套64具有穿纱孔65。每组复位组件7包括第一复位弹簧71、第二复位弹簧72和第三复位弹簧73;第一复位弹簧71的第一端与导纱手指63相连,第一复位弹簧71的第二端与导纱板4相连;第二复位弹簧72的第一端与辅助拨杆62相连,第二复位弹簧72的第二端与导纱板4相连;第三复位弹簧73的第一端与辅助拨杆62相连,第三复位弹簧73的第二端与凸轮座33相连。即,三个复位弹簧分别位于导纱手指63的中部、辅助拨杆62的下前端和中部。
[004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驱动组件2驱动传动组件3,传动组件3带动导纱组件6运动后,可通过复位组件7(即第一复位弹簧71、第二复位弹簧72和第三复位弹簧73)将导纱组件6复位。
[004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调节挡纱板5远离送纱壳体1的一端与导纱手指支架61之间的距离来得到对应纱线所需的垫纱横角,即可以灵活调整导纱手指支架61的安装位置或改变挡纱板5的尺寸。具体来说,电磁阀控制针刀上下摆动,以实现导纱手指运动状态,控制凸轮在一定范围内转动,从而引起辅助拨杆和导纱手指的转动,再通过和复位弹簧相互的配合决定导纱手指的高度和进出,从而改变导纱手指前端的穿纱孔和织针的距离,改变垫纱角度的大小,垫纱横角大的的纱线为地纱,垫纱横角小的纱线为添纱也即面纱。
[004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喂纱瓷套64采用陶瓷制备,可减少喂纱所带来的断纱,使得导纱更加顺畅。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对喂纱瓷套进行前后微调,从而加大地纱和面纱喂入的角度,增加花纹的清晰度,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0043]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直接采用电磁阀驱动,可避免现有机器气阀驱动延迟和作用不灵的情况,更有效灵活地掌控导纱手指的高低与进出。
[0044] 实施例二:
[0045] 接下来,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纬编匀延伸提花织物生产方法进行说明,该方法适用于如上所述的纬编匀延伸提花织物生产装置当中,该方法包括:
[0046] 编织时,每个成圈单元所对应的导纱手指分别穿入一种纱线,根据编织需求使面纱和地纱选择合适的的垫纱角度,其中纱线的种类至少为两种;需要变换花型时,单面圆纬机的控制系统根据花型文件发送信号至每种纱线对应的电磁阀,进而控制对应的往复摇摆电机进行低位、中位和高位三个工位状态的切换,进而带动对应的导纱手指转动,以改变每种纱线的垫纱角度,最终得到纬编匀延伸提花织物。
[0047] 在一个示例中,以导纱组件的数量为三组为例,即具有三个导纱手指(下文分别用导纱手指L、M、N区分),对应穿入三种纱线,具体为:
[0048]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纬编匀延伸提花织物的穿纱位置关系示意图,图4(1)为变换前的穿纱位置,图4(2)为变换后的穿纱位置,每个成圈单元所对应的导纱手指L、M、N分别穿入A、B、C三种纱线,A纱、B纱、C纱具有不同的垫纱角度。其中,作为面纱的A纱的垫纱横角αA小于作为地纱的B纱的垫纱横角αB,垫纱纵角βA大于βB。当需要变换花型时,单面圆纬机的控制系统根据花型文件发送信号至每种纱线对应的电磁阀,进而通过往复摇摆电机控制针刀上下摆动,通过凸轮带动导纱手指转动,以改变A纱、B纱的垫纱角度,使得B纱的穿纱孔顺时针转动,变成面纱,垫纱横角αB减小,大小等于αA,A纱的穿纱孔抬起,恢复到不工作状态,织针无法勾到A纱,C纱的穿纱孔位于最低位,C纱的垫纱横角αC等于αB,变成地纱。
[0049] 详细而言,当导纱手指L和M分别对应的电磁阀开启,通过往复摇摆电机控制针刀分别在中位和低位工作,各自所对应的凸轮顺时针转动到特定角度,推动辅助拨杆和导纱手指向织针方向移动,导纱手指L上的穿纱孔中的A纱垫入形成面纱,导纱手指M上的穿纱孔中的B纱垫入形成地纱,形成两面不同功效的织物。当织造到特殊区域时,面料功能改变,导纱手指L对应的电磁阀控制针刀退回高位,导纱手指M对应的电磁阀控制针刀回到中位。导纱手指N对应的电磁阀开启,并处于低位工作,所对应的凸轮顺时针转动,推动辅助拨杆和导纱手指向下转动,导纱手指M上的穿纱孔中的B纱垫入形成面纱,导纱手指N上的穿纱孔中的C纱垫入形成地纱,从而进行提花织造。具体可根据需要可进行小范围调节穿纱孔与织针的距离微调纱线的喂入角度。
[005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纬编匀延伸提花织物的设计软件中,根据需要设计花型数据信息,利用不同颜色块区分提花组织中不同色纱覆盖区域。如图5所示,黑色线圈区域代表A纱覆盖B纱区域,白色线圈区域代表B纱覆盖A纱区域。将花型数据信息转换成可控制导纱手指工作的上机文件,精准确定每个区域的各个导纱手指的进出高低,改变纱线的垫纱角度,以满足织片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
[0051]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和三个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更进一步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该具体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不限定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52] 实施例三:
[0053] 本实施例采用上述纬编匀延伸提花织物生产装置及方法制备纬编匀延伸提花织物,采用导纱组件的数量为三组为例,即具有三个导纱手指(下文分别用导纱手指L、M、N区分),对应穿入三种纱线,具体为:
[0054] 采用A纱为速干型纱线(涤纶),B纱为氨纶,C纱为耐磨程度较好的纱线(锦纶),A、B、C纱线分别从导纱板中的导纱孔中穿过到穿纱孔中,A纱对应导纱手指L,B纱对应导纱手指M,C纱对应导纱手指N,在织造图5中的矩形区域1时,导纱手指L受电磁阀控制,使得针刀处于中位,推动凸轮顺时针转动,推动辅助拨杆和导纱手指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导纱手指到达特定位置;导纱手指M同样受其对应的电磁阀控制,使得针刀处于低位,推动凸轮顺时针转动,推动辅助拨杆和导纱手指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导纱手指到达低位,达到穿纱孔中的涤纶的垫纱横角低于氨纶,使得涤纶成为面纱,覆盖作为地纱的氨纶,实现服装的速干抗皱塑身功能;在织造图5中的矩形区域2时,控制导纱手指L转动的电磁阀关闭,针刀回到高位;控制导纱手指N的电磁阀推动针刀到达中位,推动所对应的凸轮顺时针转动,使得导纱手指逆时针转动,导纱手指N上的穿纱孔中的锦纶垫入形成面纱;氨纶仍作为地纱不变,从而达到锦纶作为面纱覆盖作为地纱的氨纶,实现服装的耐磨塑身功能。该实施例所描述的方式实现了面纱变化的功能,实施例所采用的纱线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功能纱线,技术人员可根据需求,改变A、B、C纱的颜色、功能、特性等,以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0055] 实施例四:
[0056] 本实施例采用上述纬编匀延伸提花织物生产装置及方法制备纬编匀延伸提花织物,采用导纱组件的数量为三组为例,即具有三个导纱手指(下文分别用导纱手指L、M、N区分),对应穿入三种纱线,具体为:
[0057] 采用A纱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B纱为丙纶,C纱为吸湿排汗功能优异的纱线(Coolmax纱线,又叫四管道异性型聚酯纤维),如Coolmax纱线,A、B、C纱线分别从导纱板中的导纱孔中穿过到穿纱孔中,A纱对应导纱手指L,B纱对应导纱手指M,C纱对应导纱手指N,在织造图5中的矩形区域2时,导纱手指L受电磁阀控制,使得针刀处于中位,推动凸轮顺时针转动,推动辅助拨杆和导纱手指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导纱手指到达特定位置;导纱手指M同样受电磁阀控制,使得针刀处于低位,推动凸轮顺时针转动,推动辅助拨杆和导纱手指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导纱手指到达低位,达到穿纱孔中的丙纶的垫纱横角低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使得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成为面纱,覆盖作为地纱的丙纶,实现服装的防割功能;在织造图5矩形区域3时,控制导纱手指L转动的电磁阀关闭,针刀回到高位;控制导纱手指M的电磁阀推动针刀到达低位,推动所对应的凸轮顺时针转动,使得导纱手指逆时针转动,导纱手指M上的穿纱孔中的丙纶垫入形成面纱;控制导纱手指N的电磁阀开启,推动针刀到达中位,推动所对应的凸轮顺时针转动,使得导纱手指逆时针转动,到达中间位,导纱手指N上的穿纱孔中的Coolmax纱线垫入形成地纱,从而达到丙纶作为面纱覆盖作为地纱的Coolmax纱线,实现服装的吸湿排汗功能。该实施例所描述的方式实现了地纱、面纱变化,并在原有两种纱线的基础上,引入第三种纱线,实现调线功能。实施例所采用的纱线不局限于所描述的纱线,也不局限于三种纱线,技术人员可根据需求,改变纱线的颜色、功能和数量,实现多色花纹织物生产,以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0058] 实施例五:
[0059] 本实施例采用上述纬编匀延伸提花织物生产装置及方法制备纬编匀延伸提花织物,采用导纱组件的数量为两组为例,即具有二个导纱手指(下文分别用导纱手指L、M区分),对应穿入两种纱线,具体为:
[0060] 导纱手指L穿A纱,导纱手指M穿B纱,采用A纱为颜色一纱线,B纱为颜色二纱线,A、B纱线分别从导纱板中的导纱孔中穿过到穿纱孔中,在正常织造时,A纱作为面纱,B纱作为地纱;导纱手指L受电磁阀控制,使得针刀处于中位,推动凸轮顺时针转动,推动辅助拨杆和导纱手指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导纱手指到达特定位置;导纱手指M同样受电磁阀控制,使得针刀处于低位,推动凸轮顺时针转动,推动辅助拨杆和导纱手指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导纱手指到达低位,达到穿纱孔中的颜色一纱线的垫纱横角低于颜色二纱线,使得颜色一纱线成为面纱,覆盖作为地纱的颜色二纱线。在织造图5矩形区域4时,导纱手指L受电磁阀控制,使得针刀处于低位,推动凸轮顺时针转动,推动辅助拨杆和导纱手指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导纱手指到达特定位置;导纱手指M同样受电磁阀控制,使得针刀处于中位,推动凸轮顺时针转动,推动辅助拨杆和导纱手指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导纱手指到达低位,从而达到颜色二纱线成为面纱,覆盖作为地纱的颜色一纱线,实现服装的色彩变化花纹效果。该实施例所描述的方式实现了面纱和地纱变化的功能,实施例所采用的纱线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功能纱线,技术人员可根据需求,改变A、B的功能、特性等,以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0061] 综上所述,本申请在现有单面圆纬机的结构基础上改造送纱机构,以单面纬平针组织作为基本组织,利用地纱和面纱的不同交换组合在织物表面和底面形成匀延伸、多功能的针织提花面料,此类面料功能自由变换,花型大小不受限制组织结构均匀稳定,后处理仅需简单的水洗定型,绿色环保,减少了后处理的工序,免除了大量的后处理设备投资,降低了生产成本,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0062] 在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中,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0063]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