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种纺织织针

一种纺织织针实质审查 发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公开一种纺织织针,属于纺织配件领域。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织针是针织机上的一种主要成圈机件,由钢丝或钢带经机械加工制成,用于把纱线编织成线圈并使线圈串套连接成针织物,织针的结构与形状影响针织成圈过程、针织机的生产率和产品的质量,是针织机设计的重要依据。
[0003] 在横机生产织物的过程中,我们常运用到翻针动作,即将一个针床织针上的线圈移到另一个针床织针上。如附图1所示翻针的三步骤,通过前针床织针与后针床织针之间的配合实现翻针动作,但是在现有生产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安装调试存在的误差,或者是罗拉拉力过小,会造成线圈上浮,使得线圈顶部接触不到针舌,使得针舌打开不稳定,当织针针舌未打开时,会导致漏针情况出现,造成影响织物的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8] 如图2‑图5所示,一种纺织织针,包括针杆1、针钩2、针舌3以及固定在针杆1上的扩圈片4,扩圈片4与针杆1之间形成扩圈腔5,扩圈片4连接设置有用于推动针舌3打开的开启件6,从而当后针床织针上升,后针床织针针钩2嵌入扩圈腔5内部,然后前针床织针上升,使得前针床织针上扩圈片4的开启件6与后针床织针的针舌3相抵接,随着前针床织针继续上升,开启件6推动针舌3转动,从而实现打开针舌3的效果,并且开启件6一端与扩圈片4固定连接,进而避免由于工作人员安装调试存在的误差,或者是罗拉拉力过小,会造成线圈上浮,使得线圈顶部接触不到针舌3的情况,因为开启件6在扩圈片4上的位置固定,从而只要移动到设置位置,开启件6就会与针舌3相接触,并推动针舌3转动。
[0029] 同时开启件6另一端指向扩圈片4靠近针杆1的一侧,扩圈片4与扩圈腔5入口处同侧的侧壁与开启件6固定连接,开启件6指向针杆1的一端远离扩圈腔5,通过开启件6的倾斜设置方式保证开启件6与针舌3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同时开启件6上设有用于与针舌3相抵接的倾斜面,利用倾斜面起到增大与针舌3接触面,提高推动针舌3的效率,同时利用倾斜面起到引导针舌3转动的效果,并且开启件6设置为梯形结构,梯形结构的下底与扩圈片4固定连接,增强开启件6与扩圈片4之间的连接牢固性,而开启件6与针钩2相抵接的侧边设有导圆角结构7,当针钩2与开启件6相接触并推动开启件6向上抬升时,通过导圆角结构7减小摩擦阻力,延长使用寿命,而开启件6的上底可嵌入针钩2与针舌3形成的腔体,从而当针钩2与开启件6相分离后,开启件6的上底会嵌入针钩2与针舌3形成的腔体中,从而在继续移动时,开启件6与针舌3相抵接,并且开启件6采用弹性金属制成,利用弹性金属的弹性恢复效果,保证针钩2与开启件6相接触时,开启件6的抬升效果,然后保证针钩2与开启件6分离后,开启件6位置的复位效果。
[0030] 工作原理:后针床织针上升,后针床织针针钩2嵌入前针床织针扩圈腔5内部,然后前针床织针上升,使得后针床织针针钩2与前针床织针开启件6相接触,并随着前针床织针继续上升,后针床织针的针杆1与前针床织针的开启件6相抵接,然后通过前针床织针的导圆角结构7减少摩擦阻力,使得撑开前针床织针开开启件6与前针床织针针杆1之间的间距,并且前针床织针上升到一定距离后,前针床织针开启件6的上底会嵌入后针床织针针钩2与后针床织针针舌3形成的腔体中,然后前针床织针继续上升,前针床织针开启件6的倾斜面与后针床织针的针舌3相抵接,从而打开后针床织针的针舌3,然后再后针床织针上升,后针床织针针钩2穿过线圈,前针床织针的扩圈片4达到接针高度。
[0031]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32]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