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安全气囊以及具有中间安全气囊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中间安全气囊,以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0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具有中间安全气囊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更好地通过安全气囊保护车辆乘员的上半身、并且尤其头部,追求的是,尽可能早地由安全气囊护住这些身体部分。 [0003] 从现有技术还已知,在两个车辆座椅之间布置安全气囊,以防止车辆乘员在侧面撞击的情况下相撞。这种安全气囊也称为中间安全气囊。这种安全气囊还能保护指定给安全气囊的车辆乘员不会摇晃到座位之外,从而避免车辆乘员撞到相邻一侧车辆内部的坚硬结构。 [0004] 从现有技术已知不同的中间安全气囊。例如DE 10 2018 120 880 A1示出了一种具有单独形成的安全气囊垫的中间安全气囊,其中头部气垫在与乘员相关一侧被放置在躯干气垫上,并通过连接区域中的流通开口进行充气。 [0005] 发明目的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现有技术已知的中间安全气囊的一种成本有效且易于制造的替代性方案。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成本有效且易于制造的中间安全气囊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 [0007] 目的的解决方案 [0008] 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特征来实现该目的。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了有利的设计方案。 [0009]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的中间安全气囊被设置成在指向另一车辆座椅的一侧装配在车辆座椅上和/或之中。根据本发明的中间安全气囊具有内侧织物层和外侧织物层。内侧织物层和外侧织物层至少在边缘侧相连接,例如缝合、粘合或编织。中间安全气囊包括胸部区域、肩部区域和头部区域。优选地,胸部区域、肩部区域和头部区域在展开和充气状态下是中间安全气囊的沿着车辆竖轴线上下相继布置的区段。在此,胸部区域在展开和充气状态下布置在中间安全气囊的下部区域,尤其是在下三分之一处,并且该胸部区域具有空腔区域,该空腔区域在车辆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大于该中间安全气囊在肩部区域中的厚度。根据本发明,该空腔区域在中间安全气囊处于展开和充气状态下时布置在车辆结构与车辆乘员之间。在典型的实施方式中,车辆结构可以是车辆的中控台。 [0010] 由于空腔区域的厚度更大,在车辆结构(例如中控台)与车辆乘员之间形成了一种气泡,由此可以稳定展开的中间安全气囊并且支撑车辆乘员。 [0011] 在一个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其中和/或其上装配有中间安全气囊的车辆座椅可以被设计为驾驶员座椅,并且另一车辆座椅可以被设计为副驾驶员座椅。 [0012] 在中间安全气囊的展开和充气状态下,中间安全气囊的内侧织物层朝向车辆乘员,该车辆乘员坐在车辆座椅上,中间安全气囊或者包括该中间安全气囊的中间安全气囊模块布置在该车辆座椅中和/或其上。 [0013]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内侧织物层具有褶皱接缝。由于褶皱接缝引入内侧织物层,可以实现中间安全气囊在展开和充气状态下朝车辆乘员弯曲。 [0014] 优选地,褶皱接缝在中间安全气囊的肩部区域、尤其是在中间安全气囊在车辆纵向方向上的前部区段引入内侧织物层中。通过这种布置,可以实现中间安全气囊尤其在朝向车辆乘员的头部方向上的有利的弯曲。 [0015] 替代性地或附加地,可以在尤其由中间安全气囊的中间三分之一形成的肩部区域中布置有肩部凹窝。在肩部凹窝的区域中,中间安全气囊比肩部区域的包围肩部凹窝的区域具有更小的厚度。 [0016] 尤其可以通过将内侧织物层与外侧织物层相连接来产生肩部凹窝。内侧织物层与外侧织物层的连接例如可以通过至少部分的缝纫、粘合和/或编织来实现。 [0017] 优选地,内侧织物层与外侧织物层在肩部凹窝的区域中连接,使得形成无法填充气体的区域。 [0018] 此外,可以额外地或替代性地使用限制带和/或织物区段来将内侧织物层与外侧织物层相连接。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内侧织物层和外侧织物层能够在肩部凹窝的区域中相连接,使得形成无法填充气体的区域、可以部分填充气体的区域或可以完全充满气体的区域。 [0019] 在一体式编织的中间安全气囊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交替使用经线和/或纬线来形成限制带,为此,在生产过程中,这些经线和/或纬线在肩部凹窝的区域中从内侧织物层引导到外侧织物层和/或反之亦然。在这种实施方式中,肩部凹窝由可以填充气体的区域形成。 [0020] 通过肩部凹窝,可以减小中间安全气囊的体积。此外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安全气囊在车辆纵向方向上的延伸尺寸保持不变,但可以减小在车辆横向方向上的延伸尺寸,从而形成在展开和充气状态下围绕车辆乘员的肩部的轮廓。 [0021] 此外,中间安全气囊可以包括气体分配器,该气体分配器布置在中间安全气囊的充气口的区域中。优选地,这种气体分配器被设计成织物气体分配器。 [0022] 在一个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气体分配器在中间安全气囊模块的完全装配好的状态下至少部分地包围气体发生器,中间安全气囊通过该气体发生器进行充气。织物分配器优选地至少在气体发生器的出气口区域包围气体发生器。由此可以防止气体发生器产生的热的气体直接流向内侧织物层和外侧织物层。 [0023] 此外,气体分配器尤其防止在填充中间安全气囊时热的气体直接朝肩部凹窝的方向流出。由此,例如在肩部凹窝区域中将内侧织物层与外侧织物层连接的接缝可以以简单的方式防止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气体直接流出。 [0024] 此外,可以通过气体分配器将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气体有针对性地偏转,以实现中间安全气囊尽可能理想的展开。 [002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织物分配器被设计成使得第一排气开口朝向中间安全气囊的胸部区域、尤其朝向具有较大厚度的空腔区域。由此可以实现中间安全气囊沿车辆竖直方向向下改善的展开和定位。 [0026]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中间安全气囊具有上述实施方式的组合,尤其是具有肩部凹窝,其中内侧织物层与外侧织物层连接成使得形成无法填充气体的区域。 [0027]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还将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0的特征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实现。 [0028]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包括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之一的中间安全气囊。中间安全气囊在此尤其在指向该车辆的副驾驶员座椅的一侧被装配在车辆的驾驶员座椅上。 在此,中间安全气囊可以例如直接装配在车辆结构上或者也可以装配在中间安全气囊模块中,该中间安全气囊模块装配在车辆结构上并且除了中间安全气囊还包括至少一个气体发生器。 [0029] 自然,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中间安全气囊或中间安全气囊模块可以在指向另一车辆座椅的一侧装配在车辆的每个车辆座椅上。此外中间安全气囊或中间安全气囊模块还可以装配在朝向车身的一侧并且用作侧面安全气囊。 附图说明 [0030] 从对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性的实施例的以下说明并且借助附图得出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特征和细节。在附图中: [0031]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平面展开的、未充气的中间安全气囊的示意性视图; [0032]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处于约束状态下的示意性侧视图,该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具有完全充气的根据图1的中间安全气囊; [0033] ‑图3示出了车辆约束系统的根据图2的中间安全气囊的示意性正视图。 [0034]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乘员约束系统2的中间安全气囊10的实施方式。 如图2和图3中所示,车辆乘员约束系统2的中间安全气囊10在指向另一车辆座椅14(在此是副驾驶员座椅14)的一侧被装配在车辆座椅12(在此是驾驶员座椅12)上和/或其中。 [0035] 所展示的实施方式中的中间安全气囊10处于折叠状态时,尤其作为中间安全气囊模块的元件通过示意性展示的气体发生器50的发生器螺栓(未展示)紧固在例如车辆座椅 12的框架结构上。为此,所展示的中间安全气囊10在充气口34的区域中具有用于气体发生器50的发生器螺栓的紧固接纳部48。 [0036] 中间安全气囊10包括内侧织物层16(参见图3)和外侧织物层18,该内侧织物层和外侧织物层通过边缘侧的接缝44相互连接。 [0037] 中间安全气囊10包括胸部区域20、肩部区域22和头部区域24。在展开和充气状态下,胸部区域20大体上布置在车辆乘员40的骨盆区域侧面旁边,肩部区域大体上布置在车辆乘员的肩部区域侧面旁边,并且头部区域大体上布置在车辆乘员的头部侧面旁边。 [0038] 胸部区域20在展开和充气状态下(参见图3)布置在中间安全气囊10的下部区域,尤其是沿着车辆竖直方向z在中间安全气囊10的下三分之一处。胸部区域20具有空腔区域 26,该空腔区域在展开和充气状态下具有相对于肩部区域22中的厚度d更大的厚度dK。 [0039] 在中间安全气囊10的展开和充气状态下,胸部区域20的空腔区域26大体上布置在车辆结构(在此是中控台42)与车辆乘员40(在此由假人示出)之间。由于空腔区域26具有更大的厚度dK,稳定了中间安全气囊10并且还支撑车辆乘员40。 [0040] 图中展示的中间安全气囊10还具有引入内侧织物层16中的褶皱接缝28。在所展示的实施方式中,在中间安全气囊10在车辆纵向方向x上的前部区段中,褶皱接缝28引入中间安全气囊10的肩部区域22中的内侧织物层16中。如图3中示出的,在展开和充气状态下,中间安全气囊10通过褶皱接缝28朝向车辆乘员40弯曲。 [0041] 所展示的中间安全气囊10还具有布置在肩部区域22中的肩部凹窝30。肩部区域22在肩部凹窝30的区域中具有较小的厚度dS。 [0042] 在所展示的实施方式中,肩部凹窝30是将内侧织物层16与外侧织物层18通过接缝 46相连接而产生的。内侧织物层16与外侧织物层18通过接缝46相连接,使得肩部凹窝30的区域无法填充气体。由于肩部凹窝30具有较小的厚度dS,可以减小安全气囊的体积,由此用于填充中间安全气囊10所需的气体更少。此外,由于肩部凹窝30,可以在车辆横向方向y上减小中间安全气囊10的延伸尺寸/厚度,而不会减小中间安全气囊10在车辆纵向方向x上的延伸尺寸/长度。由此,中间安全气囊10以肩部凹窝30的区域包围车辆乘员40的肩部52(参见图3)。 [0043] 所展示的中间安全气囊10还包括气体分配器32,该气体分配器布置在中间安全气囊10的充气口34的区域中,并且至少包围气体发生器50的流出区域。气体分配器32使填充中间安全气囊10时从气体发生器50中逸出的气体偏转,使得内侧织物层16和外侧织物层18在肩部凹窝30区域的连接部(此处为接缝46)不直接暴露在气流中,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0044] 所展示的气体分配器32具有第一排气开口36和第二排气开口38。第一排气开口36朝向中间安全气囊10的胸部区域20并且被设计成使得可以实现中间安全气囊10沿车辆竖直方向z向下尽可能最佳的展开和定位。 [0045] 在所展示的实施方式中,气体分配器32被设计成织物气体分配器32,该织物气体分配器优选地由安全气囊常用的织物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