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真空喷射泵

真空喷射泵实质审查 发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喷射泵,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由高速流入及排出的压缩空气产生作用以使一定的空间产生负压的真空喷射泵。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一般来说,真空喷射泵作为一种用于真空移送系统的装置,包括:喷射器本体,其包含串联排列的多级喷嘴;通孔,其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侧壁;挠性阀,其设置在所述通孔的内侧。特别是,小型真空喷射泵直接安装在需要排气的外壳内部。在这种情况下,外壳内部真空室(vacuum chamber)与所述通孔连通。另外,单独设置的吸附装置,例如:吸附杯或者吸附垫与所述真空室连接构成真空系统。
[0003]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当供给的压缩空气高速通过喷射器本体排出时,所述真空室的内部空气就通过所述通孔被引入到本体内部,然后与压缩空气一起被排出。因此,在所述真空室及吸附装置中产生真空及负压。当所产生的负压变为一定水准以下,所述通孔通过阀门被关闭,使真空室保持其压力水准。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吸附装置的内部负压用于物品的把持及运送。
[0004] 作为这种真空喷射泵的代表性类型,有韩国注册专利公报第10‑0393434号(美国专利公报第6,394,760号)及韩国注册专利公报第10‑1039470号中公开的真空喷射泵。前者是将相同形状的多个喷嘴以朝一个方向整齐配置的状态进行组装,并在各个喷嘴之间设置有阀门要素的构成;后者则是利用单独的圆筒形构件将各个喷嘴进行组装的构成。
[0005] 以上公开的装置实际使用在当今真空移送的作业现场,但是这些装置全都存在以下问题:
[0006] 各个组成部分的组装复杂,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下降的问题;使用时,各个部件特别是喷嘴随意分离及旋转等,结构上脆弱且不稳定的问题;以及气密性弱,容易发生真空泄漏(leakage),由此导致在进行真空移送时会发生事故的问题。另外,后者还存在以下问题:部件的数量多,由此导致生产及组装上繁琐且经济性差的问题。
[0007] <在先技术文献>
[0008] 注册专利公报第10‑0393434号
[0009] 注册专利公报第10‑0629994号
[0010] 注册专利公报第10‑1039470号
[0011] 注册专利公报第10‑1685998号

具体实施方式

[0050] 通过参照所附附图来说明的实施例的记载,将更加明确的了解以上记载或未记载的本发明“真空喷射泵”的特征与作用效果。在图1至图5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真空喷射泵用标记“10”标示。
[0051] 参照图1至图4可知,本发明的真空喷射泵10包括串联配置的多个喷嘴12、13、14,与现有真空喷射泵相同,本发明的真空喷射泵10是一种由高速通过所述喷嘴12、13、14的压缩空气产生作用以对外侧包围空间(参照图5中的‘S’)排气从而使其内部产生负压的装置。具体地,所述真空喷射泵10包括具有长度方向(图中所示横向)通道的管状中间喷嘴12和分别在其两侧组装的第1喷嘴13和第2喷嘴14,从而构成喷射器本体11。
[0052] 标记28是向第1喷嘴13提供的压缩空气流入口,标记29是向第2喷嘴14提供的排出口。所述压缩空气向第1喷嘴13供给,通过中间喷嘴12之后,再通过第2喷嘴14排出至外部。
[0053] 具体地,所述第1喷嘴13是插入至中间喷嘴12的一端部16a外径的前盖部17一体成型的喷嘴,所述第2喷嘴14是插入至中间喷嘴12的另一端部16b外径的后盖部18一体成型的喷嘴。即,前盖部17与后盖部18分别容纳中间喷嘴12的两端部16a、16b,沿彼此相对的方向插入以进行组装(参照图2中的箭头①、②),由此构成包含3‑喷嘴12、13、14的喷射器本体11。
[0054] 与现有其它装置的喷嘴结构相比,这种喷射器本体11的结构组装容易、简便且牢固、稳定。
[0055] 在这里,所述包围空间S通过形成于如上构成的所述喷射器本体11侧壁的通孔19和形成于各个喷嘴12、13、14的通道之间的狭槽20与各个喷嘴12、13、14连通。所述狭槽20的作用在于,作为使通孔19与各个喷嘴12、13、14疏通的通路,不受其具体的名称或者形态的限制。为了方便加工,所述通孔19形成为贯通各个盖部17、18。
[0056] 为了方便对所述喷射器本体11进行组装,所述中间喷嘴12包含位于其中心部外径的环状的止动凸缘15,因此,前盖部17及后盖部18的各端部以相向接触的方式插入所述凸缘15两侧面。
[0057] 为了防止组装的各喷嘴12、13、14随意旋转,所述喷射器本体11还包括位于中间喷嘴12与各盖部17、18之间的相互锁扣结构21。具体地,所述锁扣结构是一种“键23‑键槽22”结构,优选地,其对应地设置在所述凸缘15及各盖部17、18端部。
[0058] 本发明的真空喷射泵10还包括:挠性阀件24,其设置在所述喷射器本体11的内部,并运转以开闭所述通孔19。优选地,所述阀件24设置在第1及第2喷嘴13、14的各盖部17、18与其内侧的中间喷嘴12的端部16a、16b之间的空间内。
[0059] 具体地,所述阀件24包括:O形环25,其插入设置于中间喷嘴12的外径;止回阀瓣26,其从所述O形环25延长将通孔19盖住。优选地,所述阀瓣26包括:气密性的密封圈(circle)27,以从阀瓣26的表面包围所述通孔19周边的形态突出形成。
[0060] 在对本发明的真空喷射泵10进行组装时,先将所述阀件24设置在中间喷嘴12的端部16a、16b侧,然后从所述中间喷嘴12两侧将第1及第2喷嘴13、14的各盖部17、18相向插入,将槽22与键23对准之后(参照图2中的箭头①、②),所述阀瓣26就会自然地将通孔19盖住。
[0061] 参照图5可知,本发明的所述喷射泵10安装在单独配备的外壳H内部,使其外侧包围空间S即外壳H内部的真空室排气。例如:在所述外壳H上连接有与包围空间S连通的吸附杯或者吸附垫等吸附装置。首先,高速的压缩空气向第1喷嘴13的流入口28供给之后,再经过中间喷嘴12通过第3喷嘴的排出口29排出至外部(参照箭头③)。
[0062] 这一过程中,在各喷嘴12、13、14之间的狭槽20部分会发生压力下降。因此,阀瓣26运转以开放所述通孔19。在这种状态下,实现包围空间S的排气。即,所述包围空间S的内部空气经过通孔19、狭槽20被引入到喷射器本体11的内部,然后与所述压缩空气一起排出至外部(参照箭头④)。通过这种排气过程,在所述包围空间S及吸附装置的内部就会产生真空及负压。
[0063] 因此,当所述包围空间S的内部压力水准达到与喷射器本体11内部压力水准相同的水准之后,阀瓣26就会相反地运转,以关闭所述通孔19。由此,在所述空间S及吸附装置的内部形成并保持真空及负压,真空移送系统可以利用上述产生的负压对物品进行把持并进行移送。
[0064]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所述通孔19与阀件24之间的气密性弱,空气就会通过通孔19进入所述包围空间S内,由此,所述形成的真空和产生的负压就会瞬间解除,从而导致正在移送的物品发生掉落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虽然也可以采取继续供给压缩空气的措施,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能量损失相当大。另外,虽然也存在联合使用多种密封元件的情况,但是既复杂又不方便,其效果也不太理想。
[0065] 与此相比,本发明的所述阀件24一体构成了O形环25与阀瓣26,使其构成及设置变得简便,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执行所述通孔19的开闭及密封,另外,通过配置适当设计的所述气密性的密封圈27,能够增强所述通孔19的气密性。

当前第1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