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显示系统

显示系统有效专利 发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系统。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显示系统是由液晶显示面板、背光电路及显示驱动系统组成的系统,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电路可在显示驱动系统的驱动下显示对应的图像或视频。
[0003] 现有技术中,显示驱动系统包括传统时序控制板、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控制器、时序控制器和显示驱动器,背光电路包括LED驱动器,在显示驱动系统驱动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电路显示其获得的信息时,不仅需要主控器通过LED控制器将LED驱动控制信号传输至LED驱动器,以使LED驱动器根据背光亮度信号驱动背光电路中的LED发光,还需要主控器通过显示驱动器驱动液晶显示面板,使得该显示系统对应的电路结构线路布局复杂。
[0004] 此外,主控器在与LED控制器连接时,需要设置对应的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简称SPI),当背光电路的控制方法发生改变时,LED控制器需要调整其向背光电路传输的LED驱动控制信号,相对的,主控器向LED驱动器传输的、用于产生LED驱动控制信号的背光亮度信号也会进行对应的调整,针对上述情况,主控器通常需要调整其输出背光亮度信号的SPI接口,导致显示系统的开发不灵活、成本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0050] 显示系统是由液晶显示面板、背光电路及显示驱动系统组成的系统,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电路可在显示驱动系统的驱动下显示对应的图像或视频。
[0051] 传统显示系统的电路结构如图1所示,显示驱动系统包括主控器10、传统时序控制板11、传统时序控制器111、背光电路控制板12、局部背光控制器121、多个传统柔性显示驱动板13、多个传统显示驱动器131、LCD显示屏14和背光电路15,其中,背光电路15包括多个级联的LED驱动器151和多个LED 152。传统时序控制器111连接于传统时序控制板11上,局部背光控制器121连接于背光电路控制板12上,传统显示驱动器131连接于传统柔性显示驱动板13上。
[0052] 传统显示系统的电路连接关系如下:主控器10与传统时序控制器111连接,传统时序控制器111与各传统显示驱动器131连接,各传统显示驱动器131与LCD显示屏14对应的LCD驱动信号输入端连接。主控器10还通过SPI接口与局部背光控制器121连接,局部背光控制器121通过各LED控制信号输出端与对应的级联的LED驱动器151连接,各LED驱动器与其周围的LED 152连接。
[0053] 该传统显示系统工作过程中,主控器10获得显示数据和控制数据,主控器10根据显示数据生成对应的背光亮度信号。一方面,主控器10通过SPI接口将背光亮度信号传输至局部背光控制器121,局部背光控制器121根据该背光亮度信号生成对应的LED驱动控制信号,并将该LED驱动控制信号传输至对应的级联的LED驱动器151,每组级联的LED驱动器151接收一组LED驱动控制信号,并按照级联顺序顺次接收其对应的LED驱动控制子信号,各LED驱动器151根据其获得的LED驱动控制子信号生成对应的LED驱动信号,以驱动LED驱动器151周围的LED 152发光。另一方面,主控器10将显示数据和控制数据传输至传统时序控制器111,传统时序控制器111根据控制信号,将显示数据转化为各传统显示驱动器131可处理的点对点差动信号,并将该点对点差动信号传输至对应的传统显示驱动器131,传统显示驱动器131根据获得的信号生成对应的LCD驱动信号,并将该LCD驱动信号传输至LCD显示屏14上,以使LCD显示屏14上对应的区域对显示数据进行成像。在一实施例中,点对点差动信号可用过ISP接口、CHPI接口、USIT接口或CEDS接口传输。
[0054] 在上述传统显示系统中,由于LCD显示屏14和背光电路15是由不同的芯片进行控制的,整个传统显示系统芯片数量多,电路连接关系复杂,配置成本也高,该显示系统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对显示系统中各单元分别调试,工作量大,调试效率低。此外,工作人员在开发背光电路的控制方法时,需要对LED驱动控制信号进行调整,相对的,主控器向LED驱动器传输的、用于产生LED驱动控制信号的背光亮度信号也会进行对应的调整,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对主控板SPI接口进行调整,导致显示驱动系统的开发不灵活、成本高。
[0055]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系统,旨在解决显示系统对应的电路结构线路布局复杂且显示系统开发不灵活、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构思是:将生成背光亮度信号的功能集成于时序控制器中,将根据背光亮度信号生成LED驱动控制信号的功能集成于显示驱动器中,以使时序控制器获得显示数据和控制信号后,根据显示数据生成对应的背光亮度信号,并将背光亮度信号和显示数据传输至各显示驱动器,各显示驱动器根据背光亮度信号生成对应的LED驱动控制信号,并将LED驱动控制信号传输至背光电路上对应的第一连接结构,以使背光电路按照LED驱动控制信号发光。
[0056] 下面对本申请提供的两种显示系统进行解释。
[0057] 图2为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系统包括第一时序控制器201、多个第一显示驱动器191、LCD显示屏14和背光电路15,背光电路15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结构17,第一时序控制器201分别与各第一显示驱动器191连接,各第一显示驱动器191与LCD显示屏14连接,各第一显示驱动器191通过第一连接结构17与背光电路15连接。
[0058] 第一时序控制器201在接收到主控器传输的显示数据和控制信号后,根据控制信号和显示数据生成背光亮度信号和控制数据,第一时序控制器201将背光亮度信号和控制数据传输至各第一显示驱动器191,各第一显示驱动器191根据背光亮度信号和控制数据生成LED驱动控制信号,并通过第一连接结构17将LED驱动控制信号传输至背光电路15,以控制背光电路15中的LED驱动器151驱动对应的LED 152发光。
[0059] 此外,第一显示驱动器191驱动LCD显示屏14显示的方式与传统显示系统中的驱动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当第一时序控制器201向各第一显示驱动器191传输数据时,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时序控制器201根据背光亮度信号生成各第一显示驱动器191可处理的显示驱动控制数据,第一时序控制器201将背光亮度信号、控制数据和显示驱动控制数据,将该数据包传输至各第一显示驱动器191,各第一显示驱动器191对数据包中的数据进行拆分后,利用获得的控制数据配置第一显示驱动器191根据背光亮度信号生成对应的LED驱动控制信号的方式,并按照上述方式对背光亮度信号进行转换,生成的LED驱动控制信号用于控制LED驱动器驱动LED发光;各第一显示驱动器191还对数据包中的显示驱动控制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对应的LCD驱动信号,LCD驱动信号用于驱动LCD显示屏14显示图像。
[0060]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时序控制器201根据背光亮度信号生成各第一显示驱动器191可处理的显示驱动控制数据后,第一时序控制器201将背光亮度信号和显示驱动控制数据生成数据包,并将该数据包传输至各第一显示驱动器191,同时第一时序控制器201利用另外的连接线将控制数据传输至各第一显示驱动器。与上述第一显示驱动器191的数据处理过程相比,该第一显示驱动器191不再需要从数据包中解析控制数据,其剩余处理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006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显示系统不再需要主控器根据显示数据生成并通过SPI接口传输背光亮度信号,而将该功能集成进第一时序控制器中,以使显示系统开发过程中不再需要调整主控器中与SPI接口相关的电路结构,其次,第一显示驱动器将局部背光控制器根据背光亮度信号生成LED驱动控制信号的集成于第一显示驱动器中,减少了显示系统中采用的器件的数量,简化了电路连接关系,降低了显示系统电路结构线路布局复杂度及开发成本,此外,显示驱动器可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背光电路连接,增加了其与背光电路连接的灵活性,以使其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的连接方式,从而增加了系统开发的灵活性。
[0062] 更具体地,显示系统还包括第一时序控制板20和多个第一柔性显示驱动板19,第一显示驱动器191包括LCD驱动信号输出端和LED控制信号输出端,背光电路15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结构17、多组级联的LED驱动器151和与各LED驱动器151相连的多个LED 151。第一显示驱动器191的LED控制信号输出端与对应的第一连接结构17连接,第一连接结构17与对应的级联LED驱动器的输入端连接,LED控制信号输出端的数量与级联LED驱动器的组数相同,第一连接结构的数量等于级联LED驱动器的组数。
[0063]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显示驱动器191可通过第二连接结构16与第一连接结构17连接。更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时序控制板20上设有多个第二连接结构16,第一显示驱动器191的LED控制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一柔性显示驱动板19上的连接线以及第一时序控制板20上的连接线与对应的第二连接结构16连接,各第二连接结构16通过排线(Wire)或串行传输的柔性电路板(FPC)与对应的第一连接结构17连接,以实现第一显示驱动器191的LED控制信号输出端与对应的第一连接结构17连接,其中,第二连接结构16的数量等于第一连接结构17的数量,第二连接结构16与第一连接结构17的类型相同,即当第二连接结构16通过排线(Wire)与对应的第一连接结构17连接时,第二连接结构16与第一连接结构17均为连接点(Connector);当第二连接结构16通过串行传输的柔性电路板(FPC)与对应的第一连接结构
17连接时,第二连接结构16与第一连接结构17均为FPC绑定(FPC bonding)。
[0064]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显示驱动器191可通过第三连接结构18与第一连接结构17连接。更具体地,如图3所示,LCD显示屏14上设有多个第三连接结构18,第一显示驱动器191的LED控制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一柔性显示驱动板19上的连接线以及LCD显示屏14上的连接线与对应的第三连接结构18连接,各第三连接结构18通过串行传输的柔性电路板与背光电路15上对应的第一连接结构17连接。其中,第三连接结构18的类型以及其与第一连接结构17的连接方式与第二连接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0065] 当第一显示驱动器191包括多个LED控制信号输出端时,第一显示驱动器191的一个LED控制信号输出端与一个第二连接结构16或第三连接结构18连接。例如:当一个第一显示驱动器191控制两组级联的LED驱动器驱动LED 152发光时,第一显示驱动器191包含两个LED控制信号输出端,两个LED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结构16连接,两个第二连接结构16分别与背光电路15中对应的两个第一连接结构17连接,每个第一连接结构17连接一组级联的LED驱动器151。
[0066] 上述两个第二连接结构16与第一显示驱动器191的位置关系图如图4A和图4B所示。图4A所示的第二连接结构16均处于第一显示驱动器191的一侧,图4B所示的第二连接结构16分布于第一显示驱动器191的两侧,用于适应不同的布线场景。值得注意的是,图4A与图4B中第二连接结构16的数量是由对应的第一显示驱动器191的LED控制信号输出端的数量决定的,第二连接结构16在第一时序控制板20上的位置关系是由显示系统的线路排布状态决定的,图4A和图4B仅是一种实施方式。
[0067] 在图2至图4B中所示的电路连接关系中,第一显示驱动器191是通过LCD显示屏14上对应的第一连接区域与该LCD显示屏14连接,LCD显示屏14包括多个第一连接区域,第一时序控制板20与各第一柔性显示驱动板19连接,各第一柔性显示驱动板19与对应的第一连接区域连接。各第一柔性显示驱动板19上连接一个第一显示驱动器191,各第一显示驱动器191通过对应的第一连接区域将其生成的LCD驱动信号传输至LCD显示屏14对应的LCD驱动信号输入端。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区域为覆晶薄膜(Chip On Film,简称:COF)连接区域,则第一显示驱动器191以COF封装方式与LCD显示屏14进行连接。
[0068] 第一显示驱动器191还可以通过LCD显示屏14上对应的第二连接区域连接,LCD显示屏14上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区域,第一时序控制板20和各第一柔性显示驱动板19连接,各第一柔性显示驱动板19与对应的第一显示驱动器191连接,各第一显示驱动器191与LCD显示屏14上对应的第二连接区域连接,以使各第一显示驱动器191通过对应的第二连接区域将其生成的LCD驱动信号传输至LCD显示屏14。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二连接区域为玻璃覆晶(chip on glass,简称:COG)连接区域,则第一显示驱动器191以COG封装方式与LCD显示屏14进行连接。
[0069] 当第一显示驱动器通过COG的封装方式与LCD显示屏14进行连接时,除上述描述的区别联系关系,图2至图4B中所描述的显示系统的结构和各部件的其他连接关系也同样适用于采用COG封装的显示系统。
[0070] 更具体地,当显示系统中第一时序控制板20上设有第二连接结构16时,其电路连接关系如图5所示,该电路连接关系与图2所示的电路连接关系相似,此处不再赘述;当显示系统中LCD显示屏14上设有第三连接结构18时,其电路连接关系如图6所示,该电路连接关系与图3所示的电路连接关系相似,此处亦不再赘述。
[007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显示系统内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点或第三连接点的位置和类型来调整电路结构中控制板和芯片的集成度,从而增加了显示系统可应用的应用场景的多样性,同时,显示系统对应的电路结构相较于传统显示系统的电路结构,不仅减少了单独的电路板和芯片,还减少了电路中的排线数量,从而降低了显示系统的电路结构线路布局的复杂程度,此外,电路结构中已经存在的电路板和芯片均不发生替换操作,降低了电路的配置成本。
[0072] 本申请还提出另一种显示系统,该显示系统的电路连接结构如图7所示。图7所示显示系统与图2所示的显示系统相比,区别在于,图7所示的显示系统中采用的芯片为第二时序控制器211和第二显示驱动器221,相对地,上述两种芯片所处的电路板分别为第二时序控制板21和第二柔性显示驱动板22。图7所示的显示系统的剩余电路结构与图2对应的电路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0073] 第二时序控制器211在接收到主控器发送的显示数据和控制信号后,将显示数据和控制信号传输至各第二显示驱动器221,第二显示驱动器221根据控制信号和显示数据生成LED驱动控制信号,并通过第一连接结构17将LED驱动控制信号传输至背光电路15。第二时序控制器211可将其待传输的数据打包后传输至第二显示驱动器221,也可对待传输数据分别进行传输,此处不做限定。
[0074] 第二显示驱动器221接收到的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第二显示驱动器221根据显示数据生成背光亮度信号的工作方式,还用于控制第二显示驱动器221根据背光亮度信号生成LED驱动控制信号的工作方式。第二显示驱动器221按照上述方式根据显示数据生成对应的LED驱动控制信号,通过第一连接结构17控制对应的LED驱动器151驱动对应的LED 152发光。
[0075] 更具体地,第二显示驱动器221可通过第二连接结构16与第一连接结构17连接,该第二连接结构16在第二时序控制板21上的连接关系与图2所示的第二连接结构16在第一时序控制板20上的连接关系相同;第二显示驱动器221也可通过第三连接结构18与第一连接结构17连接,该第三连接结构18在LCD显示屏14上的连接关系与图3所示的连接关系相同。
[0076] 此外,第二显示驱动器221与LCD显示屏14的封装方式与第一显示驱动器191的封装方式相同,可按照应用场景应用COG封装方式或COF封装方式,此处均不再赘述。
[0077]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显示系统通过将传统显示系统中主控器生成背光亮度信号的功能和局部背光控制器生成LED驱动控制信号的功能均集成进显示驱动器中,以使显示系统精简掉相关的控制板、控制器和SPI接口后仍能正常运行,降低了电路结构线路布局的复杂度和成本,此外,显示系统通过第二连接结构或第三连接结构和第一连接结构连接,增加了电路连接的灵活性,扩大了本申请提出的显示系统的应用场景的多样性,从而促进显示系统的开发灵活性。
[0078]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任一显示系统。
[0079]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0080]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当前第1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