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流体控制阀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磁阀及其膜片组件。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电磁阀是利用电磁来控制开阀或关阀的阀门元件,电磁阀可以适用于控制各种流体,包括液体、气体等。由于电磁阀可以配合不同的电路来实现预期的控制,而且控制的精度和灵活性都能够保证,控制简单,在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应用非常广泛。电磁阀在关闭时容易出现水击现象,水击可导致管道系统强烈振动、噪声,在夜深人静用水时,会打扰居民的休息,并可能破坏阀体接头,对管道系统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水击现象进行改善。
[0003] 电磁阀的水击主要由关水时间决定,增压通道越大,关水时间就越短,关阀瞬间水流冲击就越大,水击也越大。为降低水击到国标0.2MPa,现有过水击电磁阀往往需要把增压通道做到很小,导致关水时间变长,甚至超过国标1.5s的关水时间要求,使用体验不好,同时延迟关水也造成水资源浪费。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发明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32]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33] 实施例一
[0034] 如图1‑7所示,一种电磁阀,包括膜片组件1、阀体2和电磁阀头3,阀体2设有进水口21、出水口22以及连通进水口21和出水口22的过水孔23,膜片组件1设置在阀体2内部,电磁阀头3用于控制膜片组件1打开或关闭过水孔23而实现开阀或关阀,更具体的结构可以参考现有的电磁阀,此非本发明的改进点,不再进一步说明。
[0035] 膜片组件1包括膜片本体11、膜片架12和增压通道13,增压通道13包括主增压通道131和次增压通道132,主增压通道131被设置为常导通状态,即不管膜片组件1处于开阀位置(如图1所示)还是关阀位置(如图2所示),主增压通道131一直连通水压平衡腔4和进水通道21;次增压通道132被设置为当膜片组件1从开阀位置往关阀位置移动一定距离(未至完全关阀位置)后被关断,不与水压平衡腔4连通。
[0036] 本具体实施例中,膜片本体11包括朝向关阀移动方向(本具体实施例中为向下方向,以图1为方向基准)的第一表面111和朝向开阀移动方向(向上方向)的第二表面112,第一表面111用于在关阀时与过水孔23密封抵触二关闭过水孔23,膜片本体11优选采用橡胶材料制成,但并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它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制成。
[0037] 膜片架12包括膜片架本体121和固定部122,膜片架本体121设置在膜片本体11的第二表面112上,当处于关阀状态时,膜片架本体121的第一表面1211与膜片本体11的第二表面112贴合,固定部122设置在膜片架本体121的第一表面1211上,膜片本体11上设有贯穿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的固定孔113,固定部122固定穿设过固定孔113,且固定部122的下端部尺寸大于固定孔113的尺寸,从而限制固定部122脱离固定孔113,更具体的结构可以参考现有电磁阀的膜片组件结构,此不再细说。
[0038] 膜片架本体121的第一表面1211上设有凸柱14,凸柱14设有贯穿凸柱14的自由端(下端面)与膜片架本体121的第二表面1212的进水通道141,凸柱14的外周面设有沿凸柱14轴向的进水槽142,进水槽14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凸柱14的自由端和膜片架本体121的第一表面1211,膜片本体11设有一贯穿其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的通孔114,凸柱14活动穿设过通孔114,通孔114的第一端与进水口21连通,当膜片组件1处于开阀位置时,通孔114的第二端面与膜片架本体121的第一表面1211分离,如图7所示,也即当膜片组件1处于开阀位置时,位于安装孔113以外的膜片本体11会产生形变而与膜片架本体121的第一表面1211分离形成一定间隙,通孔114设置该膜片本体11区域,使得进水槽142导通而与水压平衡腔4连通;当膜片组件1从开阀位置往关阀位置移动一定距离后且未至完全关阀位置时(也即距离完全关阀位置还有第一定距离),膜片本体11的第二表面112与膜片架本体121的第一表面1211贴合,使得通孔113的第二端面与膜片架本体121的第一表面1211贴合,如图6所示,而使进水槽142被关断,断开与水压平衡腔4连通,从而使进水通道141构成主增压通道131,进水槽142构成次增压通道132。
[0039] 本具体实施例中,进水槽142的数量为两条,分别设置在凸柱14的相对两侧,对称性更好且增加次增压通道132的流量,但并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水槽142的数量也可以1条、3条或多于3条等。
[0040] 本具体实施例中,凸柱14为圆柱结构,对称性好,易于制造,但并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凸柱14也可以是其它棱柱结构。
[0041] 当电磁阀开始关阀瞬间,膜片组件1处于开阀位置,此时主增压通道131和次增压通道132均处于导通状态,使得水压平衡腔4增压很快,膜片架12及位于膜片架12下方的膜片本体11快速下降,关阀速度很快(缩短关阀时间);而当膜片组件1接近完全关阀位置时,通孔113的第二端面与膜片架本体121的第一表面1211密封贴合,而使次增压通道132被关断,膜片组件1的增压通道13变小,关水时间变慢,降低了水击,且整个关阀时间缩短,提升使用体验并节约水资源。
[0042] 实施例二
[0043] 如图8‑1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增压通道13的结构不同,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膜片架本体121的第一表面1211上设有一凸柱15,凸柱15设有贯穿凸柱15的自由端(下端面)与膜片架本体121的第二表面1212的进水通道151,膜片本体11设有贯穿其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的第一通孔115和第二通孔116,第一通孔115和第二通孔
116的第一端均与进水口21连通,凸柱15穿设过第一通孔115,当膜片组件1处于开阀位置时,第二通孔116的第二端面与膜片架本体121的第一表面1211分离,当膜片组件1从开阀位置往关阀位置移动一定距离后且未至完全关阀位置时(也即距离完全关阀位置还有第一定距离),第二通孔116的第二端面与膜片架本体121的第一表面1211贴合,更具体的请参考实施一的通孔114结构,此不再细说,从而使进水通道151构成主增压通道131,第二通孔116构成次增压通道132。
[0044] 本具体实施例中,凸柱15为圆柱结构,对称性好,易于制造,但并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凸柱15也可以是其它棱柱结构。
[0045] 当电磁阀开始关阀瞬间,膜片组件1处于开阀位置,此时主增压通道131和次增压通道132均处于导通状态,使得水压平衡腔4增压很快,膜片架12及位于膜片架12下方的膜片本体11快速下降,关阀速度很快(缩短关阀时间);而当膜片组件1接近完全关阀位置时,第二通孔116的第二端面与膜片架本体121的第一表面1211密封贴合,而使次增压通道132被关断,膜片组件1的增压通道13变小,关水时间变慢,降低了水击,且整个关阀时间缩短,提升使用体验并节约水资源。
[0046] 实施例三
[0047] 如图11‑1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增压通道13的结构不同,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膜片本体11设有贯穿其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的第三通孔117和第四通孔118,第三通孔117和第四通孔118的第一端与过水孔21连通,第三通孔117的第二端位于膜片架本体12的外侧,从而不管膜片组件1处于开阀位置还是关阀位置,第三通孔117均与水压平衡腔4连通,当膜片组件1处于开阀位置时,第四通孔118的第二端面与膜片架本体121的第一表面1211分离,当膜片组件1从开阀位置往关阀位置移动一定距离后且未至完全关阀位置时(也即距离完全关阀位置还有第一定距离),第四通孔118的第二端面与膜片架本体121的第一表面1211贴合,更具体的请参考实施一的通孔114结构,此不再细说,从而使第三通孔117构成主增压通道131,第四通孔118构成次增压通道132。
[0048] 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三通孔117为弯折结构,结构更合理,易于实现,但并不限于此。
[0049] 当电磁阀开始关阀瞬间,膜片组件1处于开阀位置,此时主增压通道131和次增压通道132均处于导通状态,使得水压平衡腔4增压很快,膜片架12及位于膜片架12下方的膜片本体11快速下降,关阀速度很快(缩短关阀时间);而当膜片组件1接近完全关阀位置时,第四通孔118的第二端面与膜片架本体121的第一表面1211密封贴合,而使次增压通道132被关断,膜片组件1的增压通道13变小,关水时间变慢,降低了水击,且整个关阀时间缩短,提升使用体验并节约水资源。
[0050] 本发明通过在膜片组件1上设有主增压通道131和次增压通道132,主增压通道131被设置为常导通状态;次增压通道132被设置为当膜片组件1从开阀位置往关阀位置移动一定距离后被关断,实现降低水击的同时,缩短关阀时间,提升使用体验并节约水资源。
[0051]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发明,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