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种呼叫转移设备及其转移方法

一种呼叫转移设备及其转移方法无效专利 发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叫转移设备及其转移方法。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采用电话网络进行通信进行呼叫转移,呼叫转移包括无条件转移、遇忙转移、无法应答转移、不可接通转移四种类型。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可以根据条件进行设定来满足日常与工作的需求。
[0003] 但在此之外,随着各大手机产生的发展布局,各建立自己的手机生态时,形成了在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设备同时登录同一账号可实现即时通信。其中包括手机有电话呼入时,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设备将同时由电话入户,由于该功能延迟较低且在多台设备上同时响应,带来的用户体验较差,因此我们希望基于即时通信原理建立实现呼叫转移,使电话与任意登录账号进行配对,选择性向即时通讯服务器发送指令或延迟发送指令,形成呼叫转移,提高用户的通话体验。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1]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2] 实施例:
[0033] 请参阅图1‑3,一种呼叫转移设备包括:核心处理器、协助处理器、呼叫转移模块;
[0034] 所述呼叫转移模块与核心处理器及协助处理器通信连接,在呼叫转移模块开启后,发送指令至核心处理器或协助处理器,所述核心处理器或协助处理器在获取通信发送
通讯请求受发送呼叫转移指令;
[0035] 所述核心处理器与协助处理器通信连接,在所述核心处理器工作时协助处理器处于待机状态;
[0036] 所述核心处理器与协助处理器可独立接发送指令。
[0037] 其中所述呼叫转移模块包括电量识别单元、计时单元;
[0038] 所述电量识别单元分别与核心处理器及协助处理器通信连接,所述电量识别单元识别终端设备电量信息并发送至核心处理器或协助处理器上;所述计时单元分别与核心处
理器及协助处理器通讯连接,所述计时单元识别通信请求指令统计请求时长,并发送至核
心处理器或协助处理器上。
[0039] 上述中实施例中,核心处理器、协助处理器、呼叫转移模块均应用到呼叫终端、被叫终端、转移终端。被叫终端与转移终端登录同一账号并均与服务器通信连接,同时启用呼叫转移模块时,可完成配对。
[0040] 在通讯过程中,呼叫终端采用通过电话网络发送通信请求至被叫终端,被叫终端识别通信请求并满足呼叫转移条件时,在通过服务器发送通讯器请求至转移终端,转移终
端接收请求后向呼叫终端发送应答指令或拒绝指令;被叫终端识别通信请求不满足呼叫转
移条件时,被叫终端处于等待或拒接,并向呼叫终端发送应答指令或拒接指令。
[0041] 本申请中,核心处理器与协助处理器组合为中央处理器,核心处理器在终端设备开机状态下工作,接发包括通讯及呼叫转移在内的多种请求指令,此状态下协助处理器处
于待机状态;协助处理器在终端设备关机或低电量模式下工作,临时处理包括通讯及呼叫
转移在内的少量请求指令。呼叫转移模块应用在登录同一账号的两个终端设备上,其启闭
可在终端设备的交互页面操作。
[0042] 本申请中,呼叫转移模块采用无线局域网或蜂窝局域网进行配对通信,在被叫终端与转移转动均安装有呼叫转移模块时,转移终端可为智能手表、智能平板等设备,其与被叫终端配对后,被叫终端满足呼叫转移条件时,转移至转移终端即为智能手表、智能平板等其中一种。实际上,在被叫终端与转移终端之间搭建有服务器,被叫终端与转移转动通过服务器进行通信,完成对配。
[0043] 呼叫终端模块提供多种呼叫模式设定包括低电量或关机时转移模式,长时间无人应答转移模式等,并为此搭载了电量识别单元、计时单元等。其中,电量识别单元用于获取终端设备的电池余量,计时单元可识别通信请求,并在感知到通信请求时进行计时统计。
[0044] 在实施中,设定电量余量小于等于20%时为低电量模式,在被叫终端的交互界面选择“低电量自动呼叫转移”,呼叫终端来电并发送通信请求时,核心处理器或协助处理器向电量识别单元请求获取电池电量状态,并在满足低电量要求时,向转移终端发送呼叫转
移请求,其中在电量识别单元无应答时,协助处理器默认被叫终端为关机状态并发送呼叫
转移请求。
[0045] 在实施中,设定10S内无人应答为长时间无人应答,在被叫终端的交互界面选择“无人应答呼叫转移”,呼叫终端来电并发送通信请求时,计时单元识别通讯请求,并在计时达10S时,将无人应答信息发送至核心处理器,在无人应答要求时,向转移终端发送呼叫转移请求。
[0046] 一种呼叫转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7] S1、让被叫终端与转移终端上登录同一账号;
[0048] S2、在被叫终端上启用呼叫转移模式,识别转移终端并通过服务器对其发送呼叫转移指令进行配对;
[0049] S3、当电话呼入,通过电话网络发送通讯请求至被叫终端,被叫终端系统判断是否符合呼叫转移条件,在符合条件时,被叫终端通过服务器发送通讯请求至转移终端;否则,被叫终端处于等待或拒接,并发送应答指令或拒接指令至呼叫终端。
[0050] 所述被叫终端与转移终端通过无线局域网或蜂窝局域网进行通信连接。
[0051] 所述呼叫转移模式的启用方式包括低电量自启动、无人应答启动。
[0052] 所述低电量自启动是采用电量识别单元识别被叫终端电量状态,并在电量低于预定阈值时,向核心处理器或协助处理器发送低电量信息,由核心处理器或协助处理器向转
移终端发送配对请求。
[0053] 所述核心处理器在被叫终端处于开机状态工作,并接发指令;所述协助处理器在被叫终端处于关机状态工作,临时结发配对指令。
[0054] 所述无人应答启动是采用计时单元统计呼叫终端发送通讯请求的等待时长,并在超过预定时间内卫完成通信是启动,并通过服务器将通讯请求发送至转移终端进行配对。
[0055] 本申请公开的呼叫转移方法适用于上述的呼叫转移设备。在完成呼叫转移后,呼叫终端与转移终端采用WiFi通信或蜂窝通信。
[0056] 本申请中,让被叫终端与转移终端上登录同一账号,被叫终端与转移终端之间采用TCP/IP和UDP的即时通信原理进行通信,在被叫终端接收导通信请求后,通讯请求在呼叫转移模块处进行延时处理,使即时通讯指令延迟形成呼叫转移。
[0057] 此外,在用户拥有多台满足充当转移终端的设备是,让被叫终端与其中一个转移终端之间通过服务器进行通信配对,避免存在多台转移终端同事获取通讯请求。
[0058]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