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具有纬编功能的圆编机

具有纬编功能的圆编机无效专利 发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设计一种具有较少机器部件的磨损的圆编机,尤其成圈元件,以及有范围较宽的可行的成圈技术。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圆编机使用舌针作为中央成圈元件。所述舌针在转动的针筒上被导引并且在此根据它们在锁件中的导引而推出及收回(向上或向下运动)。
[0003] 当在这种圆编机的编织系统上成圈时,穿过且被向上推出的舌针的舌部首先被在针轴上相对于该针轴向下滑动的先前形成的线圈打开,且接着在弯纱(Kulierung)和收回该针时又被在针轴上相对于该针轴向上滑动的线圈封闭。舌针的打开及封闭过程通过舌部铰链进行。由于它们持续操纵的频率,有可能有可观的纱线张力的影响,舌针的舌部铰链以及和有所述舌部铰链的舌针自身在编织机内自然是特别容易磨损的部件。
[0004] 舌部铰链的失效引起不正确的成圈从而导致编织品错误。受影响舌针的更换需要编织机停下来。由于针筒中的大量舌针,此类失效会不可忽视地影响编织机的运作。然而问题是不仅导致运行中断,也在于舌针有相对高的成本,它的制造由于要求机械负载性能而昂贵。
[0005] 因此,编织机中使用较简单且较不会损坏的针型式是有特别利益。有较简单结构的针型式(特别是在没有可机械运动的铰链的情况下)为尖针(Spitzennadel),其钩部在针的顶部向下打开。通过在外部朝向针轴方向的压力能够弹性地封闭针钩。
[0006] 用尖针工作的此类圆编机在文献DE 1 635 878A和DE 361 135中说明。
[0007] 在圆编机中用尖针进行编织过程时,当针被拉下时(在弯纱期间),必须借助于压轮从外面弹性地封闭针钩,使得它不拾起除新纱线以外的旧线圈。这种压轮设置在针筒外,且为了最小化穿过的针钩与压轮之间的磨擦力,优选设置为可主动或被动地一起转动。然而,由于大针筒与显著较小的压轮的不同直径,作用到针上的切向力无法完全避免。由于必须为每个编织系统设置这种压轮,压轮的空间需求也不可忽视,这尤其限制可能的系统密度,亦即,针筒周缘的每一英吋的编织系统的个数。
[0008] 替代地,这种圆编机的每个尖针可设有与针轴平行地延伸的针压件(Nadelpresse),在弯纱时所述针压件从外面压抵针钩且封闭它。然而,针筒上存在大量成对的尖针和针压件又会带来易于磨损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在图1a至图1h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圆编机的成圈系统上的根据纬编原理的成圈。图1a以放大示图示出在针筒中的尖针2。通过所述针的控制脚6在筒锁部件14中的相应导引,针在垂直方向被推出和拉下。在图1a中,针处于拉下状态。在所述针的钩尖中,有已制成编织物的先前成形的“旧”线圈。针2现在被向上推出,而旧线圈保留在周围板片3的脱圈平面(下支承平面)3a上并且被板片形廓的鼻部3c挡住。一旦针2到达其最高位置,存放在板片环19上的周围板片3通过在板片锁部件10中的所述周围板片的控制脚8导引向外(向图纸的右边)移出,见图1b。
[0033] 在图1c中,针2现在经过在其旋转路径上的导纱器5。现在,图1d中的周围板片3在径向方向上向内(向图纸的左边)向针的方向移出,且新纱线1被周围板片3在其上支承平面3b上面朝被推出的针2的轴的方向推到该轴。
[0034] 针2随后在图1e中向下被拉下,使得处在周围板片3的上支承平面3b上的纱线接收在针钩中。然后,在图1f中,压制板片4通过相应地导引该压制板片的控制脚7向内朝针的方向移出,使得所述压制板片通过来自外面的压力来弹性地封闭针钩。现在,在图1g中,周围板片3被拉回到该周围板片的上支承平面3b释放新纱线1的程度,而针2同时被进一步向下拉下,使得针钩以及在其中有纱线1下被拉穿过仍处在脱圈平面3a上的旧线圈。接着,在图1h中,压制板片4被收回,且结束针2的拉下过程(弯纱),由此完成成圈过程,并且能够又重新在图1a的位置中开始。
[0035] 图2a和图2b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圆编机中的纬编或经编过程的两个快照。图2b示出成圈元件在纬编过程中直接在拉下针2之前的位置,并且因此大约相应于图1d中的位置(在图2a和2b中,机器的针和板片与图1a至图1h中的稍微不同)。在图2a中,相应的快照示出经编过程。相较于纬编过程,周围板片3进一步向内伸出(向图纸的左边),且从而有从针轴到达上支承平面3b的纱线圈。在图2b的纬编过程中,纱线用适当手段(例如适当的喂纱器,Fournisseur)尽可能连续地维持在均匀的张力下目的是制成优良质量的编织物,而纱线张力在图2a中的经编过程中能够较小且在此也能够改变。纱线圈的呈送通过周围板片的进一步前进来提供可靠的成圈过程。
[0036] 在图2a的经编过程与图2b的纬编过程的情形下,在后续步骤中,针钩被压制板片4封闭,针2被拉下并且因此在针轴上的新纱线1或所呈送的纱线圈被接收,使得随后被拉穿过旧线圈。
[0037] 根据本发明的圆编机因此适用于纬编和经编。事实上,该机器能够具有在板片锁9上的调整器件15,板片锁部件10能够借助所述调整器件移位,由此,周围板片3的移出路径的长度在较长的经编路径与较短的纬编路径之间切换。板片锁9与板片锁支持环12旋紧。
[0038] 由于有在纬编功能与经编功能之间的可切换性,根据本发明的圆编机允许大量不同纱线的有效和可靠的加工。尤其是,经编功能允许使用更敏感的纱线(因为在工艺中有较低的纱线张力)。事实上,图2a的经编工艺中的成圈在以下两个步骤中进行:呈送纱线圈和牵拉所呈送的纱线圈穿过旧线圈。在第一步骤中,纱线圈中的纱线张力首先由于绳磨擦原理(Seilreibungsprinzip)而逐个磨擦点地递增,然后,在纱线圈呈送时,回落到零。在第二步骤中,在纱线圈被牵拉穿过旧线圈时,纱线圈与旧线圈的相应纱线区段又互相磨擦,由此又增加纱线张力。
[0039] 相比之下,在纬编时,输送新纱线穿过导纱器以及牵拉纱线穿过旧线圈是同时进行,由此累加对应纱线磨擦力并且一起导致明显较高的纱线张力。在经编时由于这两个加工步骤的时间偏移,不会发生纱线力的增加,由此最大地出现的纱线张力是较低的。经编加工因此对于要加工纱线与圆编机的成圈元件更有保护作用。
[0040] 在经编工艺中的纱线圈的呈现也有减轻在筒锁中的弯纱部件负荷的优点。其中在经编时的弯纱角度没有像纬编那么陡,因而减轻在弯纱部件中被导引的针上的负荷。通过使用较简单的弯纱部件,能够避免针脚断裂及针头断裂。
[0041] 为了能够加上花式,也应能够调整可用于纬编和经编的圆编机的纬编或经编系统以用于圆形运动(Rundlauf)及捕捉。
[0042] 在圆形运动期间,针2通过相应地控制锁件容易地留在其圆形运动位置且完全不被推出。新纱线1甚至不被针钩接收。
[0043] 图3a示出纬编系统在捕捉过程中的位置,更准确的说,在针2的拉下期间。在针2已被推出足够远使得它接收新纱线1之后,新纱线1与旧线圈在所述拉下时留在针钩中。
[0044] 通过拉下针或者移位压制板片4的相应控制能够控制捕捉过程。因此,能够调整为较早拉下针2使得压制板片4封闭针钩是在针钩已经通过处在脱圈平面3a上的旧线圈(因此所述旧线圈已经在针钩内)时才打开的时候。
[0045] 图3b在此并排示出纬编过程和捕捉过程的针运动曲线。实线16表示在纬编过程中沿着时间轴的针运动,而虚线17示出尖针2在捕捉过程中的较早拉下。
[0046] 借助根据本发明的圆编机实施捕捉过程的另一可行性是完全不移出在选择的纬编系统上用于封闭针钩的压制板片4,而是使它在与针钩没有压力接触下维持在移入的位置。例如,通过适当地调整在相应系统上的板片锁来实现压制板片4的相应控制。
[0047] 图4a示出针筒11的侧面立体视图(在这里示出的变型中,板片锁9和板片锁部件10集成)。在图4b中,详细示出具有导纱器5的编织系统的区段。在这两图中,布置在针筒11的整个周缘范围中的尖针2由于清楚性原因只在筒周缘的部分区段中示出。所述附图,尤其是图4b,除了示出针2和周围板片3及压制板片4以外,也示出在筒边缘的选出的部分区段中属于编织部位的导纱器5。周围板片3在布置在针筒上的板片导件(Platinenführung)中从板片环19由外到内穿过针2之间延伸。压制板片4相应地最大程度上没有余隙地布置在相邻的两个周围板片3之间(也参考图5)并且因此直接面向对应尖针。尖针也布置在延伸到板片导件的周围板片之间,使得所述周围板片用作压制板片和针的导件。
[0048] 如图5所示,压制板片4以这种方式需要少量的附加空间,因为即使在使用舌针但没有压制板片的传统的圆编机中,周围板片3彼此是隔开的(使得在推出时能够导引所述周围板片经过所述针)。在这种传统的圆编机中,在周围板片3之间的中间空间中通常为了避免周围板片3之间的余隙而在板片环19上设置分隔片18。这种机器能够修改为根据本发明的圆编机,其方式是将压制板片4布置在分隔片18上,以有利的方式关于相邻的周围板片3有尽可能小的余隙。替代地,相应周围板片和压制板片也能够共享通过相应的分隔片限界的沟槽。然而这会有以下缺点:鉴于高精细度,分隔片应尽可能薄,这带来分隔片的增加的破裂风险。
[0049] 就像尖针2具有针脚6(所述针脚在旋转期间贯穿经相应地预设的锁定沟槽),周围板片3与压制板片4分别也具有在板片锁部件10的对应沟槽中被导引的板片脚7和8。通过针锁和板片锁的适当预设,能够选择性地调整各编织系统,使得所述编织系统:根据纬编原理或者根据经编原理来形成线圈、只捕捉新纱线或保持在圆形运动位置中。在图4a及图4b中,通过在具有集成的板片锁部件的板片锁上的调整器件15进行纬编和经编功能之间的切换。
[0050] 压制板片4在周围板片3之间的节省空间的布置允许圆编机的相对高的精细度,亦即,在筒周缘上的每一英吋有大量的针。此节省空间的布置的另一优点是也能够沿着针筒的周缘设置大量的编织系统。因此,在具有30英吋针筒周缘的圆编机中能够设置超过88个编织系统,这相应于每英吋有2.9个系统的高系统密度(也能想到例如至3.2的更高的系统密度)。
[0051] 图6示出在圆编机中使用两件式尖针的另一可行的简化。这种两件式尖针具有上尖针部件2’和下控制脚部件6’。尖针部件2’从上端处的针钩沿着针轴延伸至在侧面突出的鼻部,而控制脚部件6’具有接收鼻部的间歇式凹进部以及在相应筒锁部件中用以接收及导引所需的轮廓形廓。然后,优选通过简单地成型线材来形成针部件2’,所述线材在上端弯成针钩且在下端弯成鼻部,而例如冲压板部件的其他方法可用于控制脚部件6’。针部件2’的鼻部和控制脚部件6’的凹进部互相配合,但除此适配功能外在其形式方面不受限;尤其,控制脚部件的凹进部不必具有槽或缝形状。
[0052] 此外,使用两件式尖针也能带来其他的成本优势,即在磨损后主要仅须更换尖针的能更成本有利地制造的针部件2’。根据针部件的制造方法的选择能够更成本有利地产生圆编机的整个针设备。把针分成两个部件,必要时结合可选地在周围板片4之间插入压制板片3,还允许甚至更容易地把有经编功能的圆编机改装为传统的圆编机,反之亦然。
[0053] 替代地,基于所谓相对技术的原理,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圆编机。在这种机器中,周围板片支承在针筒的在针之间的上部分中。因此,此类机器类型不需要单独的板片环。周围板片能够垂直地在高度上被控制且同时执行绕所述周围板片的枢轴点的枢转运动。此枢转运动取代传统的周围板片的水平移动。如同用于封闭针钩的压制元件,在此能够使用布置在针筒周缘外的压轮(相应地对于每个成圈系统有一个压轮)。
[0054] 根据本发明的圆编机的结构是基于传统的圆编机的扩展方案。根据本发明的圆编机可制造成为独立的机器;然而也能够设想,例如,扩充传统的圆编机能够通过简单地把压制板片加到周围板片之间已经存在的中间空间中以及用尖针取代舌针或更换相应的两件式舌针和尖针的针部件。
[0055] 在任何情形下,本发明提供与针磨损问题有关的重大优点。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机器实现在单一机器内在纬编和经编之间选择作为成圈技术。
[0056] 附图标记列表
[0057] 1   纱线
[0058] 2   针
[0059] 2’  针部件
[0060] 3   周围板片
[0061] 3a  下支承平面
[0062] 3b  上支承平面
[0063] 3c  周围板片形廓的鼻部
[0064] 4   压制板片
[0065] 5   导纱器
[0066] 6   针的控制脚
[0067] 6’  控制脚部件
[0068] 7   压制板片的控制脚
[0069] 8   周围板片的控制脚
[0070] 9   板片锁
[0071] 10  板片锁部件
[0072] 11  针筒
[0073] 12  板片锁支持环
[0074] 13  筒锁
[0075] 14  筒锁部件
[0076] 15  用于纬编/经编的调整器件
[0077] 16  编织曲线
[0078] 17  捕捉曲线
[0079] 18  分隔片
[0080] 19  板片环

当前第1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