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种真空发生器降噪系统及列车

一种真空发生器降噪系统及列车有效专利 发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真空发生器降噪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真空发生器降噪系统及列车。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动车上使用的真空发生器在工作时会产生很大的噪音,进而会在动车上产生噪音污染,虽然真空发生器上会设有消音装置,但是其成本高,并且降噪效果不理想,
不能满足动车上对噪音的要求。
[0003]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48] 如图1所示,本发明保护了一种真空发生器降噪系统,包括:
[0049] 壳体41,所述壳体41内部中空且设有开口,所述壳体41用于安装列车的真空发生器;
[0050] 盖板43,所述盖板43安装在壳体41的开口处,用于将所述壳体41内部封闭;
[0051] 卡扣装置5,所述卡扣装置5安装在壳体41或盖板43上,用于将所述盖板43固定在壳体41上。
[0052] 本发明的列车真空发生器降噪系统,卡扣装置5将所述盖板43固定在壳体41上,使得所述盖板43和壳体41形成一个封闭的结构,这一封闭的结构将真空发生器封闭在内,阻
隔了真空发生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能够起到有效的降噪效果,并且成本低,适合推广应
用。
[0053]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为强调装置的整体性,这里将壳体41和盖板43组合形成的结构命名为壳体装置4。
[0054] 所述壳体41内部中空且设有开口,所述壳体41用于安装列车的真空发生器;
[0055] 所述盖板43安装在壳体41的开口处,用于将所述壳体41内部封闭;
[0056] 卡扣装置5,所述卡扣装置5安装在壳体41或盖板43上,用于将所述盖板43固定在壳体41上。
[0057] 所述壳体41和盖板43的内壁均设有隔音层,所述壳体41的隔音层末端与盖板43的隔音层末端相贴合。
[0058] 具体的,为方便描述,现将设置在壳体41内的隔音层命名为第一隔音层42,将设置在盖板43内的隔音层命名为第二隔音层44。
[0059] 所述壳体42上开设有:
[0060] 进气孔,所述进气孔用于真空发生器的进气管路通过;
[0061] 真空孔,所述真空孔用于真空发生器的真空管路通过;
[0062] 排气孔,所述排气孔用于真空发生器的排气管路通过。
[0063] 具体的,为方便描述,现设定进气孔包括设置在壳体41上的第一进气孔411和设置在第一隔音层42上的第二进气孔421;
[0064] 设定真空孔包括设置在壳体41上的第一真空孔412和设置在第一隔音层42上的第二真空孔422;
[0065] 设定排气孔包括设置在壳体41上的第一排气孔413和设置在第一隔音层42上的第二排气孔423;
[0066] 所述第一进气孔411、第一真空孔412位于壳体41的其中一侧面,第一排气孔413位于其另一侧面的,所述第一进气孔411、第一真空孔412及第一排气孔413与所述壳体41的内
部相通。所述第一隔音层42与所述壳体4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音层42上设有第
二进气孔421、第二真空孔422及第二排气孔423,所述第二进气孔421与所述第一进气孔411
相通,所述第二真空孔422与所述第一真空孔412相通,所述第二排气孔423与所述第一排气
孔413相通。
[0067] 其中,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壳体41为长方体,所述盖板43为与壳体41开口相匹配的长方形,当然,本发明中,壳体41和盖板43的形状不限于长发体和长方形,任何可
以容纳真空发生器的结构形状,均可实现本发明的发明意图,均可应用在本发明中。
[0068] 所述盖板43收容于所述壳体41内,所述盖板43的侧面与所述壳体41的内表面相贴合,两者之间可相对滑动,从而可以将盖板43拔出。所述第二隔音层44呈长方体,所述第二
隔音层44的上表面与所述盖板4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音层44的侧面与所述第一
隔音层42的内表面相贴合,两者之间可相对滑动,所述第二隔音层44与所述第一隔音层42
相互配合,形成的缝隙较小,可以对真空发生器起到较好的隔音效果。
[0069]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扣装置5固定在壳体41上,所述卡扣装置5包括:
[0070] 第一定位杆51,所述第一定位杆51的一端为固定端,所述固定端固定在壳体41开口处的外侧,其另一端为自由端;
[0071] 卡扣杆52,所述卡扣杆52的一端设置在盖体43上,其另一端向外伸出,所述卡扣杆52内部设有滑道(未在图中标出),所述第一定位杆51的自由端与滑道的结构形状相匹配,
所述第一定位杆51的自由端设置在滑道内,所述卡扣杆52通过滑道可相对于第一定位杆51
滑动;
[0072] 竖杆53,所述竖杆53固定在卡扣杆52远离盖体43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一定位杆51的固定端位于卡扣杆52的同侧;
[0073] 握持杆54,所述握持杆54固定在卡扣杆52远离盖体43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一定位杆51的固定端位于卡扣杆52的相对侧;
[0074] 第一弹簧55,所述第一弹簧55设置在竖杆53和第一定位杆51的固定端之间,且所述第一弹簧55上预设有弹力。
[0075] 具体的,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杆5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定位杆51的下端与所述壳体4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卡扣杆52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
卡扣杆52贯穿所述第一定位杆51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卡扣杆52顶靠在所述盖
板43的上表面上,且与所述盖板43的上表面滑动连接,从而可以将盖板43稳定的盖在所述
壳体41上。其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杆51的自由端设置在卡扣杆52的滑道内,所述卡扣
杆通过可相对于第一定位杆51往复滑动。所述竖杆53呈长方体,所述竖杆53的上端与所述
卡扣杆5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握持杆54呈弯曲状,所述握持杆54的下端与所述卡扣杆
5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方便使用者握住。所述第一弹簧55的右端与所述竖杆53固定连接,所
述第一弹簧55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杆51固定连接。
[0076] 优选的,所述握持杆45的杆体弯曲。
[0077] 本发明的又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降噪系统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于降噪系统底部,用于调节所述降噪系统的高度和位置。
[0078] 具体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0079] 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有支撑板2,底部设有多个万向轮11;
[0080] 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用于放置壳体41;
[0081] 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设置在底板1和支撑板2之间,所述缓冲装置上预设有竖直方向上的弹力;
[0082] 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设置在底板1和支撑板2之间,用于限定底板1和支撑板2之间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
[0083] 顶靠装置3,所述顶靠装置3底部安装在底板1上,其顶部抵靠在支撑板上2,所述顶靠装置3用于加大底板1和支撑板2之间的距离。
[0084] 所述缓冲装置为弹簧,图1中所述缓冲装置设为第二弹簧23,优选的,可设有两个第二弹簧23,第二弹簧有3一端固定在底板1上,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板2上。
[0085]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顶靠装置3包括:
[0086] 连接块34,所述连接块34固定在底板1上;
[0087] 旋转杆35,所述旋转杆35的一端与连接块34转动连接,另一端安装有滚轮36,所述滚轮36的轮面与支撑板2底面相贴合;
[0088] 电缸31,所述电缸31固定在底板1上;
[0089] 推动杆32,所述推动杆32竖直设置,所述推动杆32的一端安装在电缸31的输出端,其另一端与连接杆33的一端枢接;
[0090] 所述连接杆33的另一端固定在旋转杆35靠近滚轮的一端上;
[0091] 弹力件,所述弹力件设置在旋转杆35和底板1之间,所述弹力件预设有竖直方向上的弹力。图1中,弹力件为第三弹簧37。
[0092] 具体的,所述电缸31与电源(未在图中标出)电性连接,为所述电缸31提供电能,所述电缸31上设有开关(未在图中标出),方便控制所述电缸31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电缸31的
下表面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32呈长方体,所述推动杆32的下端与所
述电缸31连接,使得所述电缸31可以带动所述推动杆32上下移动。所述连接杆33的上端与
所述旋转杆3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3的下端与所述推动杆32的上端枢轴连接,使得所述
连接杆33与所述推动杆32可以相对旋转。所述连接块34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
定连接。所述旋转杆35呈长方体。所述滚轮36呈圆柱体,所述滚轮36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且与所述旋转杆35枢轴连接,使得所述滚轮36可以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旋转,所述滚轮36顶
靠在所述支撑板2的下表面上且可以在所述支撑板2的下表面上滚动。所述第三弹簧37的下
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37的上端与所述旋转杆35固定连接。
[0093]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
[0094] 定位框12,所述定位框12竖直设置,所述定位框12的底部固定在底板1上,其顶部向下凹陷形成限位槽(未在图中标出);
[0095] 第二定位杆22,所述第二定位杆22顶部竖直设置且设于定位框12上方,所述第二定位杆22的顶部固定在支撑板2的底面上,其底部向下伸入限位槽内且可在限位槽内进行
竖直方向上的移动。限位槽开口处限制了第二定位杆22的拔出,防止顶靠装置3过渡提升造
成底板1和支撑板2分离,使整体装置不稳定,影响真空发生器的正常运行。
[0096] 本发明的再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杆35与底板铰接,具体的,所述旋转杆35的下端设有第一凹槽351,所述连接块34部分伸入第一凹槽351内;
[0097] 所述旋转杆35的上端设有第二凹槽352,所述滚轮36部分伸入第二凹槽352内。
[0098] 另外,所述支撑板2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块21,所述壳体41设置在两个固定块21之间。
[0099] 具体的,所述支撑板2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壳体41放置在所述支撑板2上,所述固定块21位于所述壳体41的左右两侧,所述固定块21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2固定连接,所
述固定块21顶靠在所述壳体41的侧面上。
[0100] 优选的,所述盖体43上设有握持部45,所述握持部为弯曲的杆体,所述握持部两端固定在盖体43上。所述握持部45呈弯曲状,所述握持部45的两端与所述盖板43的上表面固
定连接,方便使用者握住。
[0101]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列车,所述列车设有集便系统,所述集便系统包括所述的降噪系统。集便系统以气源即压缩空气为工作介质,经过滤减压阀进入真空发生器,使污物箱内
较快产生一定真空度,通过排泄阀的开启,将便盆内的污物抽吸至污物箱内,真空发生器再
次将污物箱抽至要求真空度,等待下次工作。
[0102] 真空发生器为文丘里管原理,文丘里管是利用流体在变截面管道中流速、压力和状态的变化来实现预期的能量转换。文丘里管中的混合流体经过管中变径后,马赫数会有
突变,即速度会有很大的变化。根据工作原理可知,气流经入口至喷嘴喉部处逐渐加速当地
音速,从喷嘴喷出时膨胀达到超音速。与吸入气体共同经扩张管排出后,速度减小为亚音
速。
[0103] 当按下冲洗按钮时,压缩空气高速流经真空发生器,高速的气流产生急促的噪声,据实际测试,在真空发生器周围2m内的噪声达65分贝,从而造成噪声污染。
[0104] 列车的真空发生器通常集成在卫生间后侧或污物箱上,且安装方式固定,不具备调节安装的功能,现车安装时极易与其他部件相碰,导致无法安装。而本发明很好的解决了
真空发生器的噪声污染和安装不便的问题。
[0105]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列车真空发生器降噪系统能够对真空发生器起到有效的降噪效果,并且成本低,适合推广应用;同时移动方便,并且可以根据操作人员的需要调节至需
要的高度,使用便利,操作简单。
[0106] 本发明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为:列车真空发生器降噪系统使用时,首先使用者握住握持杆54向右移动,进而使得所述卡扣杆52向右移动,使得所述卡扣杆52不再卡扣在所
述盖板43上。然后握住握持环45向上移动,从而可以将盖板43及第二隔音层44向上移动,使
其脱离所述壳体41。然后将真空发生器放置在壳体41内,并且将真空发生器的进气管通过
第一进气孔411、第二进气孔421接入壳体41内的真空发生器,并且将真空发生器的真空管
从第一真空孔412及第二真空孔422接入到壳体41的真空发生器,将真空发生器的排气管通
过第一排气孔413、第二排气孔423接入壳体41内。然后将盖板43重新盖在所述壳体41内,并
且使得卡扣杆52卡扣在盖板43上,在第一隔音层42及第二隔音层44的配合下可以对真空发
生器起到较好的隔音效果,减少噪音污染。并且使用者可以将本发明专利推动到需要的位
置,使用方便。当操作者身高较高需要调高壳体41的高度时,此时打开电缸31的开关,使得
所述推动杆32向上移动,进而使得所述旋转杆35围绕所述连接块34顺时针旋转,所述滚轮
36向上推动所述支撑板2,进而可以将支撑板2推动到高处,直至符合操作者的要求,使用便
利。至此,本发明列车真空发生器降噪系统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0107]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列车真空发生器降噪系统能够对真空发生器起到有效的降噪效果,并且成本低,适合推广应用;同时移动方便,并且可以根据操作人员的需要调节至需
要的高度,使用便利,操作简单。
[0108]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
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109]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
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110]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
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
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111]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
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
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
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112]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
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
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
合和组合。
[011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