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葛根素衍生物B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葛根素属于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退热、镇静和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出血有保护作用等。临床上用于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等。
[0003] 由于葛根素本身水溶性和脂溶性都不好,口服吸收不完全,生物利用度低。临床上也主要以注射剂为主,但近年来发现注射剂型存在许多不良反应,如变态反应、休克和溶血性反应等。因此,对葛根素进行结构的修饰改造,解决其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的课题研究特别有重大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0017] 一种葛根素衍生物B,其结构式如下:
[0018]
[0019] R1、R2、R3均为饱和直链烷基,其中R1=R2=CH2CH3或C8H17或C10H21,R3=CH3或CH2CH3。
[0020] 所述的葛根素衍生物B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0021] (1)化合物A的合成:将葛根素与氯乙酰氯反应得化合物A,其中化合物A的结构式为:
[0022]
[0023] (2)目标化合物葛根素衍生物B的合成:将步骤(1)所得的化合物A与叔胺反应即得所述的葛根素衍生物B;其中,所述叔胺为三乙胺、N-甲基二正辛胺、N-甲基二癸基胺中的一种。
[0024] 其中,所述步骤(1)的具体操作方法为:将葛根素溶于有机溶剂A中,加入有机碱,控制体系温度在0-5℃,慢慢滴加氯乙酰氯的有机溶剂A,滴加氯乙酰氯的过程中控制体系的温度不超过5℃;待氯乙酰氯滴加完毕之后,将体系温度升高到25-30℃(最优控制为28℃),在25-30℃(最优控制为28℃)温度条件下反应20-24h(最优控制为22h)后,将反应液浓缩,得浓缩物;之后利用硅胶柱层析对浓缩物进行提纯得到化合物A;其中,所述葛根素、有机碱以及氯乙酰氯的摩尔比为1:1-2:1-2,葛根素、有机碱和氯乙酰氯的摩尔比优选为1:1.5:1.2;
[0025] 所述有机溶剂A为二氯甲烷、氯仿、庚烷、四氢呋喃、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有机溶剂A优选为氯仿;
[0026] 所述有机碱为吡啶、三乙胺、DBU、DBN、DMAP中的一种,所述有机碱优选为吡啶;
[0027] 另外,对浓缩物进行硅胶柱层析时,所用的洗脱剂为石油醚与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剂,其中,石油醚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0:1。
[0028] 所述步骤(2)的具体操作方法为:将化合物A溶解于有机溶剂B,反应体系冷却到0-5℃,在0-5℃条件下加入叔胺,待叔胺加入完毕之后,将体系升温到45-65℃,反应8-20h后,冷却,得葛根素衍生物B粗产品,之后对葛根素衍生物B粗产品进行提纯得葛根素衍生物B;
[0029] 其中化合物A、叔胺的摩尔比为1:1-5,化合物A、叔胺的摩尔比优选为1:2;
[0030] 所述的有机溶剂B为二氯甲烷、氯仿、庚烷、四氢呋喃、甲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有机溶剂B优选为氯仿。
[0031]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更细致阐述:
[0032] 实施例一:
[0033] 化合物A的合成:将4.16g(0.01mol)葛根素溶解于氯仿中,加入1.19g吡啶(0.015mol),控制体系温度0℃,慢慢滴加1.36g氯乙酰氯(0.012mol)的氯仿溶液,滴加氯乙酰氯的过程中控制体系温度不超过5℃,待氯乙酰氯滴加完毕之后,将体系温度慢慢升高温度至28℃,在28℃温度下反应22h,反应过程中利用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22h后原料点基本消失。之后将反应液浓缩,得浓缩物,利用硅胶柱层析(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10:1)对浓缩物进行提纯,得到3.57g化合物A,收率为72.4%。
[0034] 核磁解析:1H-NMR(400MHz,DMSO-d6):8.42(1H,s),7.99(1H,d),7.43(1H,d),7.35(2H,m),6.99(2H,m),5.01(1H,d),4.86(1H,s),4.74(1H,m),4.56(2H,s),3.41-3.99(5H,m),1.71(1H,s),1.67(1H,s),1.56(1H,s)1.37(1H,s).
[0035] 实施例二:
[0036] 化合物A的合成:将4.16g(0.01mol)葛根素溶解于氯仿中,加入0.791g吡啶(0.01mol),控制体系温度2℃,慢慢滴加1.13g氯乙酰氯(0.01mol)的氯仿溶液,滴加氯乙酰氯的过程中控制体系温度不超过5℃,待氯乙酰氯滴加完毕之后,将体系温度慢慢升高温度至25℃,在25℃温度下反应24h,反应过程中利用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24h后原料点基本消失。之后将反应液浓缩,得浓缩物,利用硅胶柱层析(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10:1)对浓缩物进行提纯,得到3.32g化合物A,收率为67.4%。
[0037] 实施例三:
[0038] 化合物A的合成:将4.16g(0.01mol)葛根素溶解于氯仿中,加入1.582g吡啶(0.02mol),控制体系温度0℃,慢慢滴加2.26g氯乙酰氯(0.02mol)的氯仿溶液,滴加氯乙酰氯的过程中控制体系温度不超过5℃,待氯乙酰氯滴加完毕之后,将体系温度慢慢升高温度至30℃,在30℃温度下反应20h,反应过程中利用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20h后原料点基本消失。之后将反应液浓缩,得浓缩物,利用硅胶柱层析(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10:1)对浓缩物进行提纯,得到3.41g化合物A,收率为69.2%。
[0039] 实施例四:
[0040] 化合物A的合成:将4.16g(0.01mol)葛根素溶解于氯仿中,加入1.19g吡啶(0.015mol),控制体系温度2℃,慢慢滴加1.36g氯乙酰氯(0.012mol)的氯仿溶液,滴加氯乙酰氯的过程中控制体系温度不超过5℃,待氯乙酰氯滴加完毕之后,将体系温度慢慢升高温度至30℃,在30℃温度下反应22h,反应过程中利用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22h后原料点基本消失。之后将反应液浓缩,得浓缩物,利用硅胶柱层析(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10:1)对浓缩物进行提纯,得到3.38g化合物A,收率为68.7%。
[0041] 实施例五:目标产物葛根素衍生物B-1的合成,葛根素衍生物B-1的结构式为:
[0042]
[0043] B-1
[0044] R1=R2=R3=CH2CH3
[0045] 将4.93g(0.01mol)化合物A溶解于氯仿中,将反应体系冷却到0-5℃,在此温度条件下慢慢加入2.02g(0.02mol)三乙胺的氯仿溶液,三乙胺的加入过程中控制体系温度不超过5℃,待三乙胺加入完毕之后,将体系升温到62℃,在此温度条件下反应10h,冷却,析出大量固体,固体经抽滤、干燥后得葛根素衍生物B-1粗产品,葛根素衍生物B-1粗产品经乙醇重结晶后得到4.29g葛根素衍生物B-1纯产品,收率为70.3%.葛根素衍生物B-1在水中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加入水中稍微一搅拌就溶解。葛根素衍生物B-1在水中的溶解度约为481mg/mL。
[0046] 核磁解析:1H-NMR(400MHz,DMSO-d6):8.45(1H,s),8.01(1H,d),7.43(1H,d),7.35(2H,m),7.01(2H,m),5.03(1H,d),4.82(1H,s),4.64(2H,s),4.22(1H,m),3.79-3.86(2H,m),3.70(6H,m),3.44-3.57(3H,m),2.84(1H,s),1.70(1H,br),1.58(1H,br),1.56(1H,br),1.34(9H,t).
[0047] 实施例六:目标产物葛根素衍生物B-2的合成,葛根素衍生物B-2的结构式为:
[0048]
[0049] B-2
[0050] R1=R2=(CH2)7CH3;R3=CH3
[0051] 将4.93g(0.01mol)化合物A溶解于氯仿中,将反应体系冷却到0-5℃,在此温度条件下慢慢加入5.11g(0.02mol)N-甲基二正辛胺的氯仿溶液,N-甲基二正辛胺的加入过程中控制体系温度不超过5℃,待N-甲基二正辛胺加入完毕之后,将体系升温到65℃,在此温度条件下反应12h,冷却后将反应液旋干,得葛根素衍生物B-2粗产品,葛根素衍生物B-2粗产品经硅胶柱层析(洗脱液为氯仿:乙醇=10:1)提纯后,得到5.44g葛根素衍生物B-2纯产品,收率为71.2%.葛根素衍生物B-2在水中的溶解度约为367mg/mL。
[0052] 核磁解析:1H-NMR(400MHz,DMSO-d6):8.42(1H,s),7.99(1H,d),7.43(1H,d),7.35(2H,m),6.99(2H,m),4.92(1H,d),4.85(1H,s),4.58(2H,s),4.56(1H,m),4.03(1H,m),3.76(2H,m),3.37-3.44(6H,m),3.26(3H,s),2.05(1H,br),1.78(4H,m),1.70(1H,s),1.61(1H,s),1.59(1H,s),1.26-1.33(20H,m),0.88(6H,m).
[0053] 实施例七:目标产物葛根素衍生物B-3的合成,葛根素衍生物B-3的结构式为:
[0054]
[0055] B-3
[0056] R1=R2=(CH2)9CH3;R3=CH3
[0057] 将4.93g(0.01mol)化合物A溶解于氯仿中,将反应体系冷却到0-5℃,在此温度条件下慢慢加入6.23g(0.02mol)N-甲基二癸基胺的氯仿溶液,N-甲基二癸基胺的加入过程中控制体系温度不超过5℃,待N-甲基二癸基胺加入完毕之后,将体系升温到65℃,在此温度条件下反应14h,冷却后将反应液旋干,得葛根素衍生物B-3粗产品,葛根素衍生物B-3粗产品经硅胶柱层析(洗脱液为氯仿:乙醇=15:1)提纯后,得葛根素衍生物B-3纯产品,收率为69.2%.葛根素衍生物B-3在水中的溶解度约为353mg/mL。
[0058] 核磁解析:1H-NMR(400MHz,DMSO-d6):8.41(1H,s),8.01(1H,d),7.43(1H,d),7.35(2H,m),6.99(2H,m),4.92(1H,d),4.85(1H,s),4.58(2H,s),4.56(1H,m),4.02(1H,m),3.76(2H,m),3.37-3.44(6H,m),3.26(3H,s),2.05(1H,br),1.78(4H,m),1.70(1H,s),1.61(1H,s),1.59(1H,s),1.26-1.33(28H,m),0.88(6H,m).
[0059] 实施例八:葛根素衍生物B-1、B-2以及B-3分别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实验:
[0060] 1.动物:清洁级Sprague-Dawley大鼠,雄性,体重200g-250g。
[0061] 2.方法与结果
[0062] 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等容量溶剂)、阿司匹林组(ASA,50mg/kg)、氯吡格雷组(7mg/kg)、B-1低剂量组(0.625mg/kg)、B-1中剂量组(1.25mg/kg)、B-1高剂量组(2.5mg/kg),B-2低剂量组(0.625mg/kg)、B-2中剂量组(1.25mg/kg)、B-2高剂量组(2.5mg/kg),B-3低剂量组(0.625mg/kg)、B-3中剂量组(1.25mg/kg)、B-3高剂量组(2.5mg/kg),每组8只,灌胃给药,1次/d,连续5d。于末次给药后1h,以3%戊巴比妥钠分别麻醉大鼠(30mg/kg),经腹主动脉采血,以3.8%枸橼酸钠溶液抗凝(血:抗凝剂=9:1),1000r/min,分离富血小板血浆(PRP),剩余部分再以3000r/min离心15min,分离贫血小板血浆(PPP),按比浊法以ADP(252umol/L)为诱导剂,用LBY-NJ血液凝聚仪测定5min内血小板聚集率,并按以下公式计算血小板聚集抑制率,数据用%表示,以组间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见表1。
[0063] 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空白对照血小板聚集率%-给药管血小板聚集率%)/空白对照血小板聚集率%*100%
[0064]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葛根素衍生物B-1、B-2以及B-3各剂量组可明显抑制体内血小板聚集,药效与阳性药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持平。
[0065] 表1各种药对血小板的聚集抑制率(n=8)
[0066]
[0067]
[0068] 与空白组比较,**P<0.001*P<0.01。
[0069] 结论:以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作为阳性药,通过实验证明,葛根素衍生物B-1、B-2以及B-3能明显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与阳性药持平,可以用来制备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0070]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