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权利要求数量10:其中独权1项,从权-1项
1.一种黑土坡植被的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根茎型草种和耐牧型草种在黑土坡上进行混种后覆盖无纺布并围栏禁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土坡植被的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茎型草种包括青海草地早熟禾,所述耐牧型草种包括麦宾草,所述黑土坡为坡度在25度以上的高寒草甸严重退化后形成的次生裸地,土层5cm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土坡植被的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混种采用的撒播种或者条播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黑土坡植被的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撒播种时所述根茎型草种的撒播量是7.5-11.25kg/hm2,所述耐牧型草种的播种量为15-22.5kg/hm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黑土坡植被的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条播种时所述根茎型草种的撒播量是5.625-7.5kg/hm2,所述耐牧型草种的播种量为7.5-15kg/hm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土坡植被的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的厚度为
16-18g/m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土坡植被的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混种时播种的深度为
0.5-1厘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土坡植被的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混种前对黑土坡进行灭鼠、浅耕、轻耙以及施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土坡植被的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施肥是每公顷施加磷酸二铵225-300kg,或者每公顷施加羊板粪900-1200kg。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土坡植被的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覆盖无纺布之前对混种后的黑土坡进行覆土以及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