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黑土坡植被的重建方法

黑土坡植被的重建方法有效专利 发明

具体技术细节

[000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土坡植被的重建方法,该方法显著提高草地质量,便于帮助青藏高原黑土坡恢复植被,且草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0006]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0007] 一种黑土坡植被的重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 将根茎型草种和耐牧型草种在黑土坡上进行混种后覆盖无纺布并围栏禁牧。
[000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冬季灭鼠,保证草种发育过程不会遭受到外界动物的啃食,且保证草种不会发生其他的病虫害,降低了人工植被的成本。将根茎型草种和耐牧型草种进行混种,能够加速草皮层的形成,减少水土流失,提升土壤养分。而后覆盖无纺布不仅在建植初期可抑制水土流失,而且可提高植被的建植成活率。同时,本发明将人工植被和禁牧措施有机结合能够有效恢复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提升草地质量。

法律保护范围

涉及权利要求数量10:其中独权1项,从权-1项

1.一种黑土坡植被的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根茎型草种和耐牧型草种在黑土坡上进行混种后覆盖无纺布并围栏禁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土坡植被的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茎型草种包括青海草地早熟禾,所述耐牧型草种包括麦宾草,所述黑土坡为坡度在25度以上的高寒草甸严重退化后形成的次生裸地,土层5cm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土坡植被的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混种采用的撒播种或者条播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黑土坡植被的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撒播种时所述根茎型草种的撒播量是7.5-11.25kg/hm2,所述耐牧型草种的播种量为15-22.5kg/hm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黑土坡植被的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条播种时所述根茎型草种的撒播量是5.625-7.5kg/hm2,所述耐牧型草种的播种量为7.5-15kg/hm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土坡植被的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的厚度为
16-18g/m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土坡植被的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混种时播种的深度为
0.5-1厘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土坡植被的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混种前对黑土坡进行灭鼠、浅耕、轻耙以及施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土坡植被的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施肥是每公顷施加磷酸二铵225-300kg,或者每公顷施加羊板粪900-1200kg。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土坡植被的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覆盖无纺布之前对混种后的黑土坡进行覆土以及镇压。

当前第2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相关技术
植被重建相关技术
重建方法相关技术
李世雄发明人的其他相关专利技术